法器有哪些(道家用的法器有哪些)

biang 中華百科 965

本文目錄

  1. 道教有多少種法器,都有什麼作用
  2. 道教的二十四樣法器有哪些
  3. 道教有哪些法器

道教有多少種法器,都有什麼作用

道教的二十四樣法器包括鼓、鐘、法尺、法繩、法劍、筶、法印、手爐、龍角、令牌、念珠、木魚、水盂、淨闆、拂塵、圭簡、如意、法旗、八卦鏡、磬、铙钹、拷鬼棒和師刀。以下是對這些法器的描述及其作用的改寫和潤色:

1.鼓:作為通神和辟邪的工具,以及振奮人心的訊息傳播者,在道教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常見于醮壇,形式包括扁平手鼓等。

2.鐘:道教宮觀中的鐘分為大鐘、報鐘、忏鐘和帝鐘四種。忏鐘和帝鐘在道場中使用,而大鐘和報鐘則在開啟和靜止時使用。

3.法尺:長約三十三厘米,寬約二厘米,厚約一厘米的木制法器,用于度量和管理儀式空間。

4.法繩(法鞭):又稱為法索,一條長鞭,一端為木讷刻有蛇頭或龍頭,另一端連接長約一米的麻繩或綿繩,形成龍身龍尾或蛇身蛇尾的結構。

5.法劍:又稱寶劍、神劍等,有兩種主要材質,鐵制或桃木制。七星劍長約六十厘米,是常見的法劍樣式。

6.筶(珓或教):通常由竹根削成半月形,塗成紅色,作為蔔卦的工具。其長度不一,标準長度約為三厘米寬二厘米,凸面有十五級橫線,代表十二時辰和三界。

7.法印:木刻或青銅制成,印文多為神仙稱号,如“道法輪指、經、師”,總稱“三寶”,象征三清的傳承。

8.手爐:源自古代灌獻禮中的圭瓒,道士在醮壇儀式中手持手爐燃香,以行祭禮。

9.龍角:又稱靈角或号角,材料包括牛角、錫角和鋁角。角身刻有北鬥七星或南鬥六星,或日、月二字。

10.令牌:類似古代軍隊的虎符,也稱雷令或五雷牌。通常以棗木制成,具有雷擊棗木的特性。

11.念珠:最初用于計數念聖号,後來多作為護身法器佩戴,具有宗教儀式和裝飾的雙重功能。

12.木魚:形狀像魚,用于醮壇誦經敲打。木魚有大有小,大木魚置于桌側,小木魚則手持敲打。

13.水盂:用于盛裝聖水的容器,俗稱淨水碗,通常由黃銅或竹制。

14.淨闆:作為發号施令的法器,奉三清之敕旨,具有權威的象征意義。

15.拂塵:手持的清潔工具,象征掃除煩惱和塵埃,同時也是道士身份的标志。

16.圭簡:又稱朝簡、笏或手闆,用于記錄和傳達信息,長度約為五十厘米,寬度五厘米,稍有彎曲。

17.如意:常帶有吉祥圖案,如靈芝、卷雲和心形紋樣,道教神像中天尊常手持如意。

18.法旗:令旗通常為三角形,黃色旗面,邊緣裝飾有齒狀紅線或白線,中央有一條黃紅相間的飄帶,用于道教儀式。

19.八卦鏡:在風水實踐中使用頻繁,也是道教重要的法器之一,具有反射和避邪的功能。

20.磬:單磬用于誦經時敲擊,通常在交闆連接或誦“天尊”處使用。

21.铙钹:一對金屬打擊樂器,用于音樂的節奏配合,增添儀式的莊嚴氣氛。

22.拷鬼棒:木制棒形法器,表面刻有符箓,用于驅除邪靈和鬼怪。

23.師刀:一種是短劍形狀的法器,劍鋒不鋒利,前端呈橢圓形,柄上裝飾有銅錢或小鐵環。

24.雷擊木:遭受雷擊的樹木碎片,被認為具有特殊的靈性,常被用作驅邪和治病的材料。

道教的二十四樣法器有哪些

道教的二十四樣法器有鼓、鐘、法尺、法繩、法劍、筶、法印、手爐、龍角、令牌、念珠、木魚、水盂、淨闆、拂塵、圭簡、如意、法旗、八卦鏡、磬、铙钹、拷鬼棒、師刀、雷擊木。

1、鼓。鼓是通神及辟邪之用及醒人振奮的傳訊工具。醮壇多用、扁平手鼓等法器。

2、鐘。道教宮觀裡的鐘一般分大鐘、報鐘、忏鐘、帝鐘四種。忏鐘、帝鐘用于道場中,而大鐘與報鐘卻用于開靜止靜。

3、法尺。長約三十三厘米,寬約二厘米,厚約一厘米的木尺。

4、法繩。也稱法鞭,俗稱法索。法繩是一條長鞭,木納刻有蛇頭或龍頭,其上栓有長約一米的麻繩或綿繩,構成龍身龍尾或蛇身蛇尾。

5、法劍。又稱寶劍、神劍、神鋒、惠劍、靈劍、七星劍、青龍劍、斬妖劍。七星劍,長約六十厘米,有鐵制和桃木制兩種。

6、筶。也稱珓或教,有以青銅制成或木制,不過通常是以竹根削成半月形,塗成紅色的蔔具。其長度各異,較合規格的長約三厘米,寬約二厘米,凸面有十五級橫線,據說十二級代表十二時辰,其他三級是三界。

7、法印。道教對刻法之質料非常注重,多是木刻,但木質刻要尋穴霹棗木為佳。青銅印也有不少人使用,印上的字幾乎都是神仙稱号;如「道、經、師」,總稱「三寶」,即代「三清」的傳承。

8、手爐。源于古代灌獻禮所的用圭瓒。醮壇儀式的發爐,即是道士執手爐燃香,以行祭儀。

9、龍角。又稱靈角、号角等,制造的材料包括牛角、錫角及鋁角三大類。角身刻有北鬥七星和南鬥六星、或刻日、月二字。

10、令牌。源于古代軍隊的虎符或稱雷令、五雷牌。此牌用棗木造,以雷辟棗木刻令牌為佳。

11、念珠。葛仙翁在念經時以念珠作為念聖号的計數之用,後來多作為護身法器佩戴。

12、木魚。其形圓如魚,故稱木鼓,醮壇誦經敲打之用。木魚分大小兩種,大木魚置于桌左側,與鐘磬相對,小木魚在法事中握在手中敲打。

13、水盂。在道教儀式中用于盛聖水容器,俗稱淨水碗,黃銅制或竹制品。

14、淨闆。原義是奉三清的敕旨,是用來發施号令的法器。

15、拂塵。又稱塵拂、拂子、塵尾,是一種于手柄前端附上獸毛或絲狀麻布的工具或器物。

16、圭簡。也稱朝簡、笏或手闆,其長約五十厘米,寬五厘米,厚約五毫米,稍彎,上端略窄,用漆塗飾。

17、如意。如意常有象征吉祥的靈芝紋,卷雲紋,心形紋等。道教宮觀神靈造象中有天尊手捧如意象。

18、法旗。道教用的令旗,一般為三角形,旗面黃色,周圍鑲以齒狀紅邊或白邊,上有一條黃色紅邊的飄帶。

19、八卦鏡。在風水局中八卦鏡的使用頻率更高,也是道教的重要法器之一。

20、磬。單磬是放在經單上的小磬,一般用于交闆連接及誦“天尊”處擊一響。

21、铙钹。辭源說:铙,中樂器也。周禮以金铙止鼓。有稱小钲,浮屠氏所用,出西域。钹,即銅盔,本西域南蠻之器。

22、拷鬼棒。木制,棍形,上面刻有各種符箓。

23、師刀。一種是黃銅制的短劍,劍鋒很鈍,前端呈橢圓形,柄上串有銅錢或小鐵環。

24、雷擊木。凡遭雷擊的樹木,那段被劈落的木頭就稱為雷擊木。

道教有哪些法器

道教的二十四樣法器,又稱二十四種用具或二十四種儀式用具,是道教常用的法器,具有祭祀、修煉、辟谷、驅邪、護身等作用。這二十四樣法器包括:

五色幡:代表五行、五方,用來辟邪、驅鬼、護法。

神幡:道教神靈信仰中的一種幡,通常用于祭祀或者向神靈祈求保佑。

神旗:與神幡類似,用于祭祀或者向神靈祈求保佑。

鬼幡:用于驅鬼和消災避禍。

鬼旗:與鬼幡類似,用于驅鬼和消災避禍。

虎符:用來護身、驅邪、消災避禍。

馬蹄鐵:用來辟邪、消災避禍。

黃符:用來驅邪、辟邪。

地圖:用于布置法陣、辟邪。

空青:道教用來祈求法力的一種特殊香。

金剛杵:象征無上智慧,用于辟谷、修煉。

舍利子:象征佛教的舍利,道教也有使用。

九齒釘耙:用來打破邪惡之物、消災避禍。

碧玉琮:用來祈求安甯、平安。

五虎符:道教符咒之一,用于辟邪、護身。

虎骨鞭:象征力量,用于驅邪、辟邪。

玉琮:道教祭祀用具之一,用于祈求神靈保佑。

聖水:道教用于祭祀、洗滌的水。

舞劍:用來辟邪、消災避禍。

大黃旗:象征權威、力量,用于驅邪、消災避禍。

天仙花:道教用來祈求靈氣、法力的一種特殊花。

長生劍:象征長生不老,用于修煉、辟谷。

天師符:道教符咒之一,用于驅邪、辟邪。

拂塵:用于祭祀、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