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什麼是鬥方
鬥方是書畫的正方形畫輻。最常見的是四尺鬥方,它有2市尺見方(二尺高二尺寬,69*69cm)的尺幅,它通常是由四尺整宣(2市尺寬、4市尺長)沿長度方向對裁兩份而成。
也可把四尺宣紙裁為八份,形成一尺見方的小鬥方,稱為“小品鬥方”,或“鬥方小品”。
鬥方尺寸如下:
三尺鬥方:50×55(标準三尺100×55宣紙長度1/2,寬度不變)
四尺鬥方:69×68(标準四尺138×69宣紙長度1/2)
五尺鬥方:77×84(标準五尺153×84宣紙長度1/2,寬度不變)
六尺鬥方:90×97(标準六尺180×97宣紙長度1/2,寬度不變)
八尺鬥方:124(cm)×124(cm)(标準八尺:248 x 129)
鬥方名士什麼意思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
詞目
鬥方名士
發音
dǒu fāng míng shì
釋義
鬥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鬥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标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引用
《西太後豔史演義》第一回應世劫那拉後降生破宦...記曲,不妨哀怨寫烏絲。這八首新詞,是一位鬥方名士冬烘先生所撰,要算得本書一個楔子。他因國體更變,言論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癡男鴛鴦并命...呢。”繼之道:“這又何必。你看那報上可有認真的好詩麼?那一班鬥方名士,結識了兩個報館主筆,天天弄些詩去登報,要借此博個詩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三回假風雅當筵呈醜态真義俠拯人出火坑...個回去,在路上說起玉生不濟。我道:“在南京時,聽繼之說上海的鬥方名士,我總以為繼之糟蹋人,今日我才親眼看見了。我惱他那酒将...《孽海花》第二十九回龍吟虎嘯跳出人豪燕語莺啼驚逢逋客...小怕事、買進賣出的商人。再進一步,是王紫诠派向太平天國獻計的鬥方名士,或是蔡爾康派替廣學會宣傳的救國學說。又在應酬場中,遇...《乾隆皇帝》第二十章屠戶女督課落榜人曹雪芹擊盂譏世事...道:“清客——你們知道是怎麼回事麼?我家當初養着十幾個,都是鬥方名士。如今我也要去當别人清客了!”遂又念道:...
什麼叫鬥方
鬥方,指的是一種中國傳統建築或裝飾中的特定構造形式,也常用來描述裝飾畫框的形狀和大小。具體地說,鬥方是一種正方形的裝飾框架或圖案設計,通常用于建築物的裝飾或藝術品的展示。
以下是關于鬥方的
一、鬥方的基本概念
在建築領域,鬥方經常出現在古典園林或建築中。它們一般以正方形呈現,有時會有精美的雕刻或圖案設計。這些裝飾不僅增加了建築物的藝術價值,還體現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此外,鬥方也常用來展示藝術品,如書畫作品等。它們為藝術品提供了一個精美的展示框架,使藝術品更加引人注目。
二、鬥方的曆史背景
鬥方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建築和裝飾傳統。在古代,建築不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表達文化和藝術精神的載體。鬥方作為其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古人對于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随着時間的推移,鬥方的樣式和風格也在不斷變化,從簡單的幾何形狀發展到複雜的雕刻和圖案設計。
三、鬥方的應用
在建築領域,鬥方廣泛應用于古典園林、廟宇、宮殿等場所的裝飾。在現代家居設計中,鬥方也常被用作裝飾元素,為室内空間增添藝術氣息。此外,在藝術品展示方面,鬥方也發揮着重要作用。博物館、畫廊等場所常常使用鬥方來展示書畫、陶瓷等藝術品,使觀衆能夠更好地欣賞藝術品的細節和美感。總之,鬥方是中國傳統建築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以上就是關于鬥方的基本解釋。由于篇幅限制,更多詳細信息和曆史背景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鬥方是什麼意思
鬥方是中國書畫裝裱樣式之一。指一或二尺見方的書畫或詩幅頁。尺幅較小,一般指25—50厘米見方的書畫作品。民間年畫中,把這種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稱作“鬥方”。現年畫中亦有鬥方的體式。“鬥方”是國畫界的常用術語,一張正方形的畫幅就是鬥方,最常見的是69*69cm(2市尺見方)的尺幅,它的幅面大小就是4平尺,這種尺幅是用一張四尺整宣(2市尺寬、4市尺長)沿長度方向對開而成的。一尺見方的小鬥方,又稱為“小品”。
鬥方的起源于什麼
鬥方稱呼來源是鬥的口子形狀的借用。
鬥是量具,四方的口,傳統的量米,是以鬥來度量的。四尺宣紙整紙的尺寸是4尺乘以8尺,方對開就是4尺鬥方,邊長為2尺,面積是4平方尺。也可以開小尺幅的,比如1尺鬥方,邊長1尺,面積是1平方尺。
鬥方應該是正方的。如果不方,可能是裁的不夠準确。有時宣紙的長寬尺寸比例不夠标準,導緻裁剪出來的鬥方也不标準了。
鬥方是中國書畫裝裱樣式之一。指一或二尺見方的書畫或詩幅頁。尺幅較小,一般指25—50厘米見方的書畫作品。民間年畫中,把這種尺寸和形式的作品也稱作“鬥方”。現年畫中亦有鬥方的體式。
鬥方有以下兩種解釋,其中:
1.書畫所用的一尺見方的紙。亦指一尺見方的冊頁書畫。
《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太守知道了,成事不說,也就此常教他做些詩詞,寫鬥方,同諸名士贈答。”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屏軸》:“十年之前,凡作圍屏及書畫卷軸者,止有中條、鬥方及橫批三式。”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一章:“有一個幕僚随即拿出一個鬥方,雙手捧到他的面前。”
2.方形。
茅盾《鍛煉》二:“辛佳剛進來時看見這鬥方院子四面都是幾丈高的風火牆。”趙樹理《登記》:“﹝張木匠﹞偷了小飛娥的鬥方戒指,故意要叫小飛娥滿屋子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