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豆角是什麼 有哪些種類
通俗意義上,豆角是對各種豆科植物果實的統稱。它們屬于果菜類中的莢果類,基本上所有的豆類菜都屬于莢果類蔬菜,豇豆、刀豆、扁豆、四季豆、油豆角、蛇豆等都屬于豆角類蔬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稱豇豆為豆角。這類豆角按莖稈生長習性分類,可分為蔓生型和矮生型兩種;按條莢顔色分類,一般可分為白莢豆角、嫩綠豆角、青綠豆角、翠綠豆角、油白豆角、油青豆角等品種。
一、豆角是什麼
1、豆角,是各種豆科植物果實的統稱,屬于果菜類中的莢果類,基本上所有的豆類菜都屬于莢果類蔬菜。這類蔬菜的特點是種子繁多,食用部位是它的果實。常見的豆角品種有豇豆、刀豆、扁豆、四季豆、油豆角、蛇豆等。
2、我們日常所說的豆角一般特指豇豆。它是豆科、豇豆屬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植物,嫩豆莢可炒食,也可涼拌,并可以用于加工腌泡、速凍、幹制、保鮮菜或加工成罐頭等,幹種子還可以用來煮粥、煮飯、制醬、制粉等。
二、豆角有哪些種類
1、按莖稈生長習性分類
按莖稈生長習性分類,豆角可分為蔓生型和矮生型兩種。其中,常見的蔓生型豆角品種有紅嘴、之豇28-2、四川白胖豇、長莢厚肉豇、四川白露豇、八月豇、之豇特長80等。常見的矮生型豆角品種有盤香豇、武漢五月鮮、安徽月月紅等。
2、按條莢顔色分類
按條莢顔色分類,豆角一般可分為白莢豆角(如四川的白胖豇)、嫩綠豆角(如之豇28-2)、青綠豆角(如青豇901)、翠綠豆角(近年開始推廣的品種)、油白豆角、油青豆角等。
最後,我們通過以上關于豆角是什麼有哪些種類内容介紹後,相信大家會對豆角是什麼有哪些種類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豆制品有哪些 豆制品有哪些種類
豆制品是以大豆、小豆、青豆、豌豆、蠶豆等豆類為主要原料,經加工而成的食品。主要分為兩大類,即以大豆為原料的大豆食品和以其他雜豆為原料的其他豆制品。大豆食品包括豆腐、豆腐絲、豆漿、豆腐皮、豆腐幹、腐竹、素火腿、發酵大豆制品等。其中,發酵大豆制品有天貝、腐乳、豆豉、酸豆漿等。
中國是大豆的故鄉,栽培大豆已有五千年的曆史,同時也是最早研發生産豆制品的國家。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利用各種豆類創制了許多影響深遠、廣為流傳的食物,在膳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豆類蔬菜有哪些品種
豆類蔬菜有油豆、架豆、芸豆、豇豆(長豆角)、荷蘭豆等。
1、油豆:油豆屬于中早熟蔓生品種,長勢強;花紫色,嫩莢綠色,平均莢長20厘米,莢寬2.4厘米;無纖維,肉質面,商品性極佳,平均每畝達1600公斤。該品種抗病、抗逆性強,适應範圍廣,不早衰,耐貯運,春、秋季皆可種植,露地、保護地均可栽培。
2、架豆:種植架豆,建議選擇泰國架豆王。該品種表現穩定,産量高,抗病,無筋、無纖維;莢綠色圓棍形,莢肉厚,莢長30厘米以上,商品性好;植株生長旺盛,側枝較多,從播種至采收嫩莢需75天左右,畝産3000~4000公斤,适合冬春季保護地及秋季露地栽培。播種行株距以30~50厘米為宜,每穴播1~2粒。
3、芸豆:目前常種植的芸豆品種可分為白芸豆和綠芸豆兩類。在白芸豆品種當中,九粒白是種植面積最大的一個品種。九粒白芸豆的特點是有2~3片真葉即可開花結莢,可比其他品種早20天結莢;從播種至采收嫩莢需60~63天,采收期半年以上;莢長26~30厘米,莢淡綠白色,一般畝産鮮莢5000公斤;适應範圍廣,具有很強的耐寒性、抗病性及耐熱性,既可在露地栽培,又可在保護地栽培。
4、豇豆(長豆角):豇豆品種種類繁多,按種子顔色可分為紅粒、黃粒、白粒和黑粒。當前種植面積最大的是黃粒綠皮豇豆,建議菜農選擇長龍五号品種,該品種中熟,植株蔓生,長勢強,以主蔓結莢為主,分枝少,從播種至采收需60天左右,莢長70~85厘米,最長可達1米,畝産高達4000公斤。紅粒豇豆建議選擇高優四号,該品種早熟,蔓生,長勢強,結莢較集中,莢呈長圓條形,莢長57~61厘米。
5、荷蘭豆:又稱蜜糖豆或蜜豆,扁身的稱為青豆或荷蘭豆,還有小寒豆、淮豆、麻豆、青小豆、留豆、畢豆、軟莢豌豆、帶莢豌豆、甜豆、荷仁豆、青斑、菜豌豆等多種名字。可用來食用。以食用嫩莢為主,原産地中海沿岸及亞洲西部,荷蘭豆嫩莢質脆清香,營養價值很高。
日本紅小豆種類有哪些
小紅豆,也稱為赤小豆,以其鮮紅的色澤和細膩的口感著稱。煮爛後适合制作豆沙、紅豆糯米團等甜品。
大紅豆,通常稱作紅豆,體積較赤小豆稍大,顔色更深,口感略顯硬實。常用于煮紅豆湯、制作紅豆面包等美食。
黑豆,外部呈黑色,内部黃色,營養價值高,口感帶有一定的苦澀。适合烤制或與其他豆類混合食用。
青豆,又名毛豆,呈青綠色,口感清新爽脆。常作為開胃菜或配菜,清新可口。
花豆,亦稱斑豆或巴西利豆,顔色斑斓,紋理豐富,口感香甜。常作為色彩鮮豔的食材,為菜肴增添美感。
傳統豆制品有哪些種類主要工藝特點是什麼
1.傳統大豆制品的分類
傳統大豆制品主要分為發酵和非發酵兩大類。發酵豆制品包括豆瓣醬、醬油、豆豉等,而非發酵豆制品則包括豆腐、豆漿、豆腐幹等。
2.新型大豆制品的分類
新型大豆制品則進一步細分為油脂類、蛋白類和全豆制品。油脂類如大豆油,蛋白類如大豆蛋白粉,全豆制品則如大豆粉、大豆奶等。
3.傳統豆制品生産的主要工藝
-清理:挑選優質大豆,去除雜質,确保大豆的純淨度。
-浸泡:使大豆吸水膨脹,便于提取蛋白質。夏季浸泡至9成開,冬季至10成開,大豆吸水量達到1:1.2,大豆增重至原來的2.0至2.2倍。
-磨漿與過濾:将浸泡好的大豆破碎至100至120目,控制蛋白質溶出量,并通過平篩或離心篩分離豆糊,提取蛋白質。
-煮漿:加熱豆漿使蛋白質熱變性,為點漿創造條件,同時消除抗營養成分,提高營養價值。
-凝固與成型:在凝固劑作用下,豆漿中的蛋白質由溶膠狀态轉變為凝膠狀态,形成最終的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