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呂四娘是誰她是怎麼死的
人物檔案
姓名:呂四娘
性别:女
祖父:呂留良
父親:呂葆中
堂侄:呂元
丈夫:沈在寬
師傅:獨臂神尼
弟子:谷之華
徒孫:谷中蓮
身份:江湖三女俠之首,江南八俠之末,邙山派第二代掌門
三女俠之姐妹:馮瑛、馮琳
江南八俠之師兄:了因、周浔、路民瞻、曹仁父、白泰官、李源、甘鳳池
師侄:曹錦兒、盧道、滅法和尚、李應、程浩、白英傑、路英豪、林笙、于郊、裘玉、呂青、周骥、翼仲牟、甘人龍、靜緣
師侄孫:耿純、秦岱、白雄、甘霸、陳天宇、趙英華、趙英傑
門派:邙山派
武功:玄女劍法、少陽玄功、斂精内視、登萍渡水、陸地飛騰
兵器:霜華劍
呂四娘,光聽這個名字就帶有一股江湖氣息,事實上這個人和她的故事,的确如同江湖武俠故事一般。呂四娘是清朝雍正朝人,是浙江嘉興儒士呂留良的孫女(也有說是女兒,不過孫女占大部分)。
清朝統治者,是滿族人,并不是漢族人,所以在入主中原之後,清朝的統治一直有人在反對。不少人打着“反清複明”的口号,進行着地下活動。就算是在清朝統治中國幾百年之後,辛亥革命的口号還是“驅除鞑虜,恢複中華”呢!所以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清***對于人民的控制是極其強的。不僅僅是在武力控制上,還存在着思想的禁锢。
在清朝最為著名的應該就是文字獄了,清朝上下幾百年,進行了諸多文字獄,對當時文人書生的迫害不用多說,很多漢朝的文人,因為自己所著的一篇文章,或者是詩句中含有明一類的詞語,都會被清***認為具有反心,将其抓捕下獄,全家受牽連。而呂四娘的爺爺,呂留良就是文字獄的受害者之一。
呂留良是浙江有名的儒士,對于清朝的殘酷統治多有不滿,因此經常寫文章控訴清***的統治。後來此舉被人舉報,清***将呂留良抓捕下獄,并最終身死。而呂家也因為此事,導緻家破人亡。看見親人被殘忍迫害的呂四娘,發誓要殺了雍正帝為爺爺報仇。傳說她曾用***寫就“不殺雍正,死不瞑目”,以表示自己報仇的決心。随後呂四娘辭别家中母親,獨身一人前往京城,途中遇見逢高僧甘鳳池,得其傳授武藝。
呂四娘是個漂亮的女人,學有所成之後,他以選妃之名混進皇宮,後來憑借美貌獲得侍寝的機會之後,在侍寝之時借機以随身短劍将雍正斬首而亡。
說呂四娘怎麼死的,我們大可以猜測一二。第一她成功斬殺雍正之後,被侍衛抓住,其後結局自不用多說。如果她僥幸逃脫了,那結局多半是隐姓埋名,嫁給一個男子,過着普通人的生活,最後老死吧!因為沒有具體資料記載呂四娘是怎麼死的,也隻能從此猜測了。
呂四娘是怎麼死的
呂四娘是清代康熙時期的一名民間女性,因為刺殺雍正皇帝未遂而被追殺,最終她被捕并被處死。據傳說,她是因為對雍正的統治不滿而決定行刺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事件的具體細節并沒有被官方記錄,因此可能存在一些傳說和演繹的成分。
誰是呂四娘她是怎麼死的
最近大熱的《楚喬傳》中的女主楚喬看起來就是一個嬌滴滴的小姑娘,實際上,楚喬在戰場上可是一個大殺四方、威風凜凜、巾帼不讓須眉的女王,硬生生要把我我給掰彎了呀。
隻可惜楚喬是一個小說當中的人物,虛構的總是美好的,不免讓人覺得有點遺憾。
但是史上還存在這樣一個人物,在武功方面能與楚喬一較高下,因搞了個大事情,刺殺了雍正而被世人所知曉,她就是呂四娘。
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大兒子呂葆中的女兒,也就是呂留良的孫女。按理說,一個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女子能與雍正皇帝有多大仇多大怨,非要去刺殺雍正才得行?但萬事皆有因果,這就要從雍正時期的文字獄開始說起了。
呂四娘的爸爸是康熙年間的進士,後被授為翰林院編修。呂葆中有一個和尚朋友,私交甚好。這個和尚朋友不好好當和尚,非要搞事情反清複明。明朝都亡了那麼多年了,一個和尚非要有這種大局榮辱觀,結果,不出所料的失敗了,還牽連到了呂葆中,呂葆中就被丢進了大牢。呂葆中也真是交友不慎,在大牢中流下悔恨的淚水,最終憂郁而終。
呂四娘本是一個爹疼娘愛、衣食無憂的官家千金,驟然喪父,對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創傷。而且因為父親的去世,家裡沒辦法靠母親一人支撐下去。于是,呂葆中的妻子林氏隻好帶着女兒呂四娘去投靠自家公公呂留良。
呂留良看在自己兒子的面子上就讓林氏母女住進了自家的府邸,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不幸的是,這安穩日子沒過多久,呂留良就去世了。林氏和呂四娘再度失去了遮風避雨的容身之所,隻好遁入空門,在一家尼姑庵中住了下來。
這樣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卻令人心安,呂四娘也就慢慢長大了,出落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妙齡少女。
眼瞅着日子慢慢就要步入正軌了,呂四娘也快要嫁人了,就又出大事了——雍正因為呂留良的不當言論一氣之下把呂府給抄了,滿門老少,無一生還。不僅如此,還把死了多年的呂留良也從墳墓中挖了出來,鞭屍以儆效尤。
林氏為避禍患,帶着呂四娘開始流亡,打算去找呂留良的生前好友黃犢老先生,希望能在他那處躲藏一陣。林氏一心想着能平平安安度過接下來的日子,而呂四娘可不這麼想,她想習得一身好武功,為祖父、父親和慘死的呂府滿門報仇。于是,她就偷偷在黃老先生練武的時候跟着學,沒想到黃老先生給發現了。但黃老先生并沒有因此制止她,開始一心一意地教授她武功。
呂四娘也真真是個練武奇才,沒過多久,黃老先生就沒法再教她什麼了,就給她重新找了一個師傅——悟因法師。悟因法師原本是明朝宗室之女,有着反清複明的意願卻沒能實現。呂四娘的到來讓她看見了希望。兩年之後,呂四娘武功大成,稱得上是出神入化,也是時候下山去報仇了。
呂四娘到了京城,在中秋之際潛入了皇宮,使了一招“偷梁換柱”,把自己僞裝成前去侍寝的妃子接近了雍正。雍正揭開紅帳,霎時間,就發覺脖子上擱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呂四娘說:“我乃呂留良的孫女,今日來取你項上人頭,為我呂府滿門報仇。”說罷,匕首一揮,雍正的頭顱就被呂四娘給割了下來。
雍正死了,呂四娘報得大仇。曆史上并沒有記載呂四娘是怎麼死的,我卻擔心,一個一直把報仇當做畢生信念的少女,在報了仇之後,發覺自己孑然一身,再無牽挂,那時,她該如何繼續活下去?
雍正被呂四娘砍頭而死,當時究竟是怎麼回事
“雍正被呂四娘砍頭而死”的傳說要從雍正朝的一起“文字獄”案件說起。
雍正六年(1728年),一個叫曾靜的湖南讀書人,令其弟子張熙送給川陝總督嶽鐘琪一封信,信中稱嶽鐘琪是嶽武穆後代,而清朝則是女真金國後代,他和清朝有世仇,現在嶽鐘琪身居高位、手握重兵,正是推翻滿人統治、恢複漢族王朝的大好時機。
嶽鐘琪立即将此“悖逆之言”報告給了雍正。雍正大怒,将曾靜、張熙二人逮捕至京,徹查此事。結果,就追查到曾靜的反清思來源于呂留良的著作。呂留良是清初著名學者,但已經早就死了40多年了。于是,雍正便将怒火發洩到了呂留良的家人後代、弟子門生、故舊身上。
此時,呂留良的長子呂葆中也已經死了,但雍正依然不放過呂留良和呂褒中,要求負責的官員開棺戮屍,呂的學生嚴鴻逢被監斃于獄,戮屍袅示,兒子呂毅中和學生沈在寬被斬首。其他門生以及刊刻、販賣、私藏呂氏著作者,或被斬首,或被充軍遠配,或被杖責。而嚴、沈兩族婦幼則發給功臣家為奴,呂氏一門全部發送關外給披甲人為奴。
呂留良案牽連甚廣、影響極大。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崩逝,不久,社會上便有了呂留良孫女呂四娘刺殺雍正帝的傳說。據說,在呂案中,呂家仆人暗中幫助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逃脫追捕,後來學了一身上好武藝,除暴安良,成為有名的女俠。在江南大俠甘鳳池的幫助下,呂四娘夜探皇宮,用飛劍刺死雍正,并将他的頭割去祭奠呂氏族人。因頭顱被呂四娘割走,清廷為雍正入殓時隻好用金子造了一個假頭。
1980年,國家文物局批準對雍正泰陵地宮進行清理發掘。但著名考古學家夏鼐認為以當時技術條件難以保存地宮文物,所以阻止進行發掘。所以雍正的“金頭”之謎沒有得到考古證明。
實際上,呂四娘刺殺雍正在曆史上并無其事,是民間臆造傳說。首先,呂氏滿門老小都被嚴加看管,連墓地也被嚴密監視,後來更是全被發配甯古塔,當時跟呂留良有關系之人均遭牽連,即使仆人也沒有機會逃跑,更遑論要保護一個孩子,這樣說來,呂氏子弟似無漏網之可能。其次,雍正是死于圓明園,因雍正每年大部分時間都居于此園,園内防衛規模不下于皇宮大内,護軍營晝夜巡邏,戒備森嚴,難以想象一個江湖女子能夠輕易潛入寝宮,砍去皇帝的頭。
但是這種民間傳說是有一定社會基礎的,混雜了漢人的民族情緒,宣洩了對滿洲統治的不滿。清朝統治時期,屢興文字獄,呂留良案即是其中一大案,清朝中期,江南民間傳說有江南八俠,其中有甘鳳池、呂四娘等,使民間把呂四娘與呂留良扯上了關系。再者,九龍奪嫡的過程中,雍正樹敵頗多,雖然得到了皇位,但是其他皇子的黨羽,依然有較大的能量,他們在社會上廣布謠言,就使得關于雍正的傳說更加撲朔迷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