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梁山五虎将為什麼沒有武松
天勇星大刀關勝
關勝是三國名将關羽的後代,使一把青龍偃月刀,精通兵法。原來是蒲東的巡檢,後被蔡太師調往梁山泊攻打宋江。關勝一人大戰林沖、秦明兩人。馬軍五虎将第一.
天雄星豹子頭林沖
林沖,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馬軍五虎将第二。早年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
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秦明,使一條狼牙棒,武藝高強,在梁山泊英雄中排第七,馬軍五虎将第三。秦明性情急躁,外号“霹靂火”,有勇無謀,同花榮鬥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折兵損将後。
天威星雙鞭呼延灼
呼延灼,梁山泊第八條好漢,馬軍五虎将第四。使一雙銅鞭,騎一匹踢雪烏骓馬,武藝高強。
天立星雙槍将董平
董平,梁山泊第十五條好漢,馬軍五虎将第五名。董平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督,使一雙長槍,勇猛無敵。宋江攻打東平府,用計騙董平到一村鎮裡,用絆馬索絆倒董平。
從以上五虎将的情況來看,基本上要符合3個條件:
1、全是馬上将軍。一般兩軍對敵,将軍都要騎馬指揮,步下将隻适合沖殺,無法再馬上通觀戰局。
2、以前在宋朝,都任有比較高的軍隊職務。有管理軍隊的能力。
3、武藝高強。
武松雖然武藝高強,但不滿足前2個條件。
為何武松不是梁山五虎将
最近很多人都在說這個梁山的五虎将的問題,這個武松打虎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吧,是真的非常的厲害的,但是話說這個武松最後卻沒有入選這個梁上五虎将了,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
梁山的軍隊是馬軍首領五虎将,馬軍八個骠騎先鋒使,然後是步軍頭領和頭軍先鋒,之後是水軍首領。
而梁山的五虎将是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和雙槍将董平。
不難看出這五人的武藝在梁山也是很厲害的,同時他們都是馬上将軍,所以他們能評上馬軍五虎将。
而當時雖然有馬上林沖和步下武松的說法,但這位說明武松是步将,所以作為步将的武松就無緣梁山馬軍五虎将了。
同時武松和魯智深是步軍首領,這也說明他們的武藝能力。
所以,在梁山的軍隊将軍體系,是以馬上将軍為先,步軍将領次之,水軍首領在次之。
因為在水浒傳中,兩軍陣前。打頭陣的都是騎馬的将軍。所以武松沒有進入梁山五虎将。
雖然武松沒有進入五虎将,但是他的武藝和在梁山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同時比如梁山八個骠騎先鋒使,也都很厲害,比如花榮、張清、楊志、徐甯。他們也沒有進入五虎将,但并不能否定他們的能力。
畢竟五虎将就隻有五個。
魯智深武松功夫一流,為何不是梁山五虎将之一呢
沒能成為五虎将的不單單是魯智深,楊志、武松等人武功也不差,都沒能成為五虎将。根本原因是他們的身份和意向,跟宋江是格格不入的。梁山五虎将的排名,全都是在大宋有重要官職的人。一旦将來投誠或者被招安,他們就是宋江的有力助手。雖然林沖反對招安,但是他是梁山元老且武功高強,與魯智深等人更有深厚交情,才能成為五虎将。
1、五虎将都有誰想要知道魯智深、武松為何沒能成為五虎将,需要先看看五虎将的身份和要求。大刀關勝據說是關羽後人,有萬夫不擋之勇,曾經是蒲東巡檢;林沖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武藝高強;霹靂火秦明,原是青州兵馬統制;雙鞭呼延灼,原是汝甯郡都統制,開國功臣呼延贊子孫;雙槍将董平,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監。他們其中一大部分人,早期都是征讨宋江的,屈服并非他們本意。若是宋江被招安,他們都是得力助手。
2、魯智深魯智深武功高強,為人仗義,曾經是二龍山的首領。與林沖有兄弟之誼,且有楊志、武松等人的支持。按道理來說,他排名五虎将也沒有問題。不過我們要考慮一件事情,那就是魯智深為什麼落草。他是路見不平打死鎮關西,為了躲避緝拿落草。對宋朝,并沒有什麼情感,更談不上效忠。在這種情況下,他也隻能做個步軍頭領。
3、與宋江想法不同梁山一百單八将,看似格格同心,像是兄弟一樣,實際上大家心思不同。一方面是支持招安,一方面是見義勇為,一方面是純粹的土匪強盜。以魯智深為代表的,就是反對招安的見義勇為的俠士。雙方理念不同,自然不能委以重任。若是按照魯智深、武松等人的性格,像董平這樣的人,早就被替天行道了。
武松魯智深為什麼沒有入選梁山五虎将原因是什麼
我幼時讀水浒傳,常為一事疑惑,梁山的五虎大将中,為什麼沒有魯智深和武松呢?論武藝,魯智深能倒拔垂楊柳,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舞動如飛。武松景陽崗三拳兩腳打死猛虎,鬥蔣門神如戲童稚。他們倆都有萬夫不當之勇,可為什麼沒有入選地位更高的五虎将,卻和武藝較低李逵劉唐楊雄石秀等人混在一起,隻當了個步軍十頭領呢?直到重讀水浒傳,才明白其中大有玄機。
咱先說這五虎将。豹子頭林沖上山最早,資格最老。每次官軍前來征剿,都是林沖當仁不讓,橫槍立馬,為梁山立威。用他自己的話說:自上梁山泊來,大小五七十陣,未嘗挫了銳氣!大有方今天下,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他直取關勝,勇鬥呼延灼,技壓秦明,絕對是梁山泊的武力擔當,五虎将的第一人,當之無愧。
誰知英雄排座次,大刀關勝橫插一杠子,五虎将的排名,竟在林沖之前,使人頗感不快。水浒中雖極力描寫關勝的飄逸神勇,然而總覺得不及林沖厲害。比如寫他夜觀兵書擒了張橫阮小七,匹馬單刀降服水火二将。可是與梁山第一戰,他差點被林沖秦明走馬活擒,第二戰就被雙鞭呼延灼誘騙捉了俘虜,可見關勝非但武功有限,見識也隻尋常,兵書也不知是咋讀的。
關勝後來居上,最重要的原因,因為他是關羽的嫡派子孫。您看關勝的兵刃馬匹打扮作派,所有的造型,宛如雲長變相,顯然都在刻意模仿關公,簡直就是超級模仿秀。梁山既号稱以義為先,正好可以拿他裝點門面。于是在關勝面前,林沖隻能退居其次,誰讓人家根正苗紅,出身好呢。
霹靂火秦明位居五虎将第三,其實他的武藝,和位居八骠騎的花榮不相上下,與林沖等第一梯隊的高手還有些差距。曾頭市一戰,二十個回合,就被史文恭紮中腿股。足見霹靂火勢頭猛則猛矣,武藝尚未至精微。他的本領,未必高于楊志,強過孫立。隻因為他乃花榮的妹夫,而花榮又是宋江的死黨,秦明花榮,孔明孔亮,呂方郭盛等人,都是宋江核心小圈子的成員。所以秦明上位,一半兒靠的是裙帶關系。
雙鞭呼延灼排在秦明之下,有點委屈。呼延灼畢竟是開國名将之後,并非隻有匹夫之勇,有大将的氣度。他和魯智深楊志林沖都分别交過手,四五十合以上,絲毫不落下風。這還不算什麼,他訓練的三千鐵甲連環馬,殺得宋江人馬退避三舍,讓梁山遭遇了從未有過的威脅,此人練兵有方,是真正有實力的大将。
董平人稱英勇雙槍将,風流萬戶侯。這小子不但一對雙槍,勇冠三軍,還善品竹調弦,多才多藝,是個複合型人才。與梁山交戰,被四面大軍圍在赅心,他東突西沖,竟獨自殺出重圍,頗有長坂子龍之風。東昌府沒羽箭張清片時連打梁山一十五員大将,五虎将關勝呼延灼被飛石所敗,八骠騎楊志徐甯铩羽而回,可張清一連三石,連董平的毛都沒打着,這反應也是沒誰了。總之,這小子身手敏捷,馬快槍急,在五虎将中,真不白給。那位說了,你瞎扯了半天,到底魯智深和武松為啥不能進五虎将,你倒是給個痛快話呀!我這麼給您說吧,入選五虎将有兩個條件,他們一個都沒有,根本就不夠資格。
這五虎将中,林沖是梁山元老,戰功赫赫,地位無可替代。剩下的四人,關勝原是浦東巡檢,蔡京提拔他做了領軍指揮使。呼延灼是汝甯郡都統制,被高俅任命為領軍指揮使。董平是東平府兵馬都監,秦明是青州府都統制。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雖降梁山,乃迫不得已。秦明更是喊出過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的口号,這幾個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主兒,将來一有個風吹草動,必定是宋江招安投降的有力支持者。鐵甲馬軍是重裝武力,也是宋江招安最重要的籌碼,入選的條件,其一要用朝廷降将,其二,當然要用和自己一條心的人。
雖然魯智深和武松的武藝,不輸于五虎将的任一位,但他們一沒官職二沒背景,而且一向反對招安,屬于潛在的異己分子,不安定因素。别看宋江表面上對魯智深恭敬地稱吾師,對武松親熱地叫兄弟,實則敬而遠之,馬軍五虎将這個關鍵性崗位,卻絕不容他們染指。現實中就是這樣,一個人如果沒有背景,和上面不能保持一緻,不懂得站隊鑽營,就是再有能力,也不會得到重用。
話又說回來,魯智深是個和尚,心無挂礙,四大皆空,隻圖個囫囵屍首足矣。武松是腳踏實地的頭陀行者,不攀緣,不媚上,灑脫磊落,隻活在當下。什麼高官厚祿,封妻蔭子,光宗耀祖,在他們眼裡,就像天上的浮雲。
為什麼武松沒有當上梁山五虎将呢
武松其人身軀魁梧,壯健非常,力大無比,曾于景陽岡徒手斃虎,還曾輕易舉起天王堂前四五百斤石墩,擲高一丈後輕松接住;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用了玉環步、鴛鴦腳等武林絕學;大戰飛天蜈蚣王道人,以雙刀勝雙劍。招安之後,還曾三次隻用一招便斬了馬上之将。武松絕對是武學奇人,生平未逢一敗,無論是力氣還是技巧,無論打人還是打怪,無論是順境布局還是逆境逆襲,無論是功夫還是頭腦,都是一流。實在是女人居家旅行的必備良藥。
憑上面這些記錄判斷武松的武力水平,得出武松排在什麼位置還真不好說。總體上判斷排在一流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和林沖楊志魯智深這樣的人比是什麼樣,不好說,書上沒直接交代。有一點要注意,武松從小家貧,在出場前最多是清河小霸王,沒有機會學習傳統武藝,出場後也沒有學習武藝記錄,所以武松有高明武術的概率不大。這一點和林沖這樣經過官方培訓的人比是不一樣的,和李逵倒是有相似處。有人說武松是周侗的半個徒弟,這在揚州評彈版的武松裡有。這一版裡武松出差去開封,路遇周侗,利用耽擱的兩個月向周侗學了雙刀,算是師出有名。但這不是原書裡的情節,不能當依據。
在看水浒時,感覺在戰場上戰鬥風格各人是不一樣的。在戰場上關勝林沖魯智深這樣的人是有全身而退的指導思想的,戰場上的表現給人的感覺是攻守平衡的戰法,拼命的時候不多。武松李逵這樣的人在戰場上是不惜命的拼命戰法,對自己的安危顧及的要少一點。武松和李逵等一大批人比智力又會高出一籌。在武松武力一流或以上的武力基礎上,加上不惜命的作風,高智力的支持,武松在戰場上起到的作用會比魯智深楊志強,甚至與林沖相當。
相比之下,魯智深可以拔樹,但是樹是死的,老虎是活的,有強大攻擊力。玉麒麟雖号稱槍棍無雙,但因盧員外海内聞名,别人也樂的給他拍馬屁(還記得單槍匹馬攻打梁山的狂傲嗎,被别人捧慣了的表現,信心爆棚),武松是底層,深藏功與名(後來果然出家)。
武松沒有入選五虎将,并不能說明武松馬上功夫就不行,原因是要給召降的武官讓位置,這是政治需要,這些武官下了馬有可能什麼都不是了。同時宋江也需要步兵有足夠能力的頭領,于是便隻能指定武松和魯達這兩個出家人和好基友聯合出演,魯達排名靠前,也因為他比武松年紀大,資曆深。所以,緊靠排名,不能說武松比五虎将和魯達武力差。
也不必比什麼誰跟誰打過幾招,誰把誰砍死了,活捉了,這些都是情節需要,而且都是後期無足輕重的水浒情節。導演(施耐庵)後期不安排武松戲份(主要前面是十個章節太多了,後面要照顧别人了),武松沒表現機會而已。但僅僅從武松十回超長無比戲份,也看得出來他是第一主角,是神。我活活打死過老虎,快意為長兄報仇,喝過十八碗,稱霸快活林,舉過大石頭,大鬧飛雲浦,單手擒方臘,我來過,我坐化,我是天孤星,我是獨孤求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