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動詞造句有哪些(連續動詞造句有哪些三年級)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連續動詞造句
  2. 連續的動詞可以怎樣造句呢
  3. 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連續動詞寫一句話。
  4. 如何使用連續動詞造句
  5. 連續動詞怎樣造句

連續動詞造句

關于連續動詞的句子如下:

1、他在摘了破手套,兩隻手凍的幾乎沒有知覺,他喘着粗氣,清水鼻涕也流下來了,呼出的一點點熱氣才使臉沒被凍僵,他的手也被蹭破了。

2、我從床上爬起來,穿好衣服,刷過牙,吃了早飯,就背起書包上學去了。

3、火車穿過了大橋,映入眼簾的是廣闊的草原,羊在快樂地啃草,奶牛沿着小溪飲水,還有放牛娃在追逐蝴蝶嬉戲。

4、無論媽媽打我罵我,我都會好好聽的,我不會逃走,也不回頂嘴,因為我要做個好孩子。

5、早上8點,我起慶,穿衣,刷牙,洗臉,吃早飯。

6、螞蟻爬了過去,張開嘴,輕輕地叼着一個蟻卵,搖晃着腦袋地向蟻洞外走去。

7、一隻狡猾狐狸猛地鑽出來,叼起一隻雞,夾着尾巴逃走了。

8、我出去散步的時候,看到了她,叫她一起去吃火鍋,然後再去唱歌。

9、不遠處原本站着的小女孩,彎下腰,将編好号碼的标簽貼在椅背上,為了醒目又用記号筆在下面劃了一道。

10、小明推開門,走到講桌前,拿起書翻開。

11、來到學校,小明趕緊進教室,放下書包,抄起一把笤帚跑向清潔區。

連續的動詞可以怎樣造句呢

連續的動詞寫一段話:

1、我走進教室坐下來,放下書包,掏出語文書,開始讀課文。

2、我從床上爬起來,穿好衣服,刷過牙,吃了早飯,就背起書包上學去了。

3、他在摘了破手套,兩隻手凍的幾乎沒有知覺,他喘着粗氣,清水鼻涕也流下來了,呼出的一點點熱氣才使臉沒被凍僵,他的手也被蹭破了。

4、火車穿過了大橋,映入眼簾的是廣闊的草原,羊在快樂地啃草,奶牛沿着小溪飲水,還有放牛娃在追逐蝴蝶嬉戲。

5、今天我值日,所以,我得早點到校。吃過早飯,挎上書包,我就匆匆忙忙地向學校跑去。一進校園,就看見夥伴們有的拿笤帚,有的拿抹布,已經開始打掃除了。我趕緊進教室,放下書包,抄起一把笤帚跑向清潔區,我可不想落後啊!

6、爸爸跑到伯父家裡去,不一會兒,就和伯父拿了藥和紗布出來。他們把那個拉車的扶上車子,一個蹲着,一個半跪着,爸爸拿鑷子給那個拉車的夾出腳裡的碎玻璃,伯父拿硼酸水給他洗幹淨。他們又給他敷上藥,紮好繃帶。

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連續動詞寫一句話。

用三個以上連續動詞寫一句話如下:

1、老師微笑着走進教室,看見小明和露露在玩耍,拍了拍他們的腦袋,走上了講台。

2、來到學校,小明趕緊進教室,放下書包,抄起一把笤帚跑向清潔區。

3、那個小家夥蹦蹦跳跳的沖過去,一把抓住蕩來蕩去的秋千,笨拙地往上爬。

4、我手舞足蹈地蹦跳着回家。一路上哼着小曲,扭着小舞,快活地去朋友家。

5、他彎着腰,籃球在他的手下前後左右不停地拍着,兩眼溜溜地轉動,尋找“突圍”的機會。

6、一隻大公雞豎着雞冠怒氣沖沖地扇着翅膀,伸着長長的脖子箭似地沖向前;突然,怪叫一聲,弓着腰,騰空而起向小公雞撲去。

7、他站起來,不安地四處走動,不一會兒他看到了窗外飛動的蝴蝶,頓時被吸引住,于是他撲過去。可是台階絆倒了他,他重重地摔倒了。

8、他彎下腰,用力的在地上動着腳,終于槍響了,他飛奔出去,像一匹飛馳的駿馬,不一會就第一個通過了終點。

9、他把椅子往後拉了拉,坐了下來,舒舒服服地伸了個懶腰,開始看書。

10、它匆匆地爬來爬去,把散落的紅棗逐個歸攏到一起,然後就地打了一個滾兒。

11、施軒的腳步很均勻,雙臂一前一後地擺動着,雙腳越邁越快,身子向前傾斜着,像要倒下似的,奮力向前迅跑。

12、我從床上爬起來,穿好衣服,刷過牙,吃了早飯,就背起書包上學去了。

13、小明走在道路上,腳步不停的走着,臂膀不停的揮動着,快速的走到家中。

14、火車穿過了大橋,映入眼簾的是廣闊的草原,羊在快樂地啃草,奶牛沿着小溪飲水,還有放牛娃在追逐蝴蝶嬉戲。

15、他突然站了起來,不安地周圍走動,很快他看到了飛來的蝴蝶,頓時被吸引住了,于是他撲過去但是給台階絆倒了,他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如何使用連續動詞造句

1、我在卧室裡睡覺,在書房裡學習,在餐廳裡吃飯,在客廳裡玩耍、聊天。

2、周末,我在寫作業,在小區裡跑步,在客廳吃飯,在書房看書。

分析首先看題目平常我在池子裡睡覺,在小溪裡散步,在江河裡奔跑,在海洋裡跳舞,唱歌,開大會。這些句子中都有一個詞在,很明顯就是用在把一些動作聯系起來。

擴展資料: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别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号、問号或感歎号。小學生因為詞彙量有限的緣故,在造句上總會大傷腦筋,其實隻要找對了方法,造句并不難。

把句子造得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對學生的造句,我首先要求真實。例如“……又……又……”造句,有位學生是這樣造得:“我家種的冬瓜,又大又圓,像個大籃球。”這個句子造得比較具體、形象,卻不真實。

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一種美德。

連續動詞怎樣造句

她迎着朝陽,踏着輕快的步子走到了學校。

在連續動詞的造句時,首先連續的動詞的先後順序不能錯。又如:他走進教室,放下書包,拿出課本讀了起來。這裡的動詞是連貫的,動作先後順序是不能錯的。

動詞(Verb),簡稱v。一般就是用來表示動作或狀态的詞彙。基本上每個完整的句子都有一個動詞,要表示第二個動作時可使用不定詞、動名詞、對等連接詞、從屬連接詞或增加子句等方法連結。

比如:突躍,突擊,突襲等描述動作過程均屬動詞。

中文語法中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或一種動态變化。一般出現在名詞主語或主句後面。

用幾個連續動詞寫一句話:

1、我背起書包,快速跑到學校,走進學校大門。

動詞:背、跑、走。

2、我打開書包,翻開書,看了起來。

動詞:打、翻、看。

3、我跑過去,接過接力棒,沖了過去。

動詞:跑、接、沖。

4、小明推開門,走到講桌前,拿起書翻開。

動詞:推、走、拿。

5、來到學校,小明趕緊進教室,放下書包,抄起一把笤帚跑向清潔區。

動詞:進、放、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