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是怎麼死的(李隆基早死)

biang 中華百科 871

本文目錄

  1. 李隆基怎麼死的
  2. 唐玄宗李隆基是怎麼死的你有哪些了解
  3. 太平公主怎麼死的啊
  4. 李隆基最愛的三個女人太平公主怎麼死的
  5. 李隆基是怎麼死的,是被他兒子李亨給害死的嗎

李隆基怎麼死的

抑郁而終,公園762年駕崩。

回到長安後,玄宗被李亨冷落,玄宗在寂寞凄涼的環境中生活,最後郁郁寡歡,于762年死于太極宮,享年77歲。

“安史之亂”發生後,唐玄宗倉皇出逃京師長安。逃至今陝西興平馬嵬驿時,将軍安史之亂陳玄禮以軍士不滿為名,殺了楊國忠,逼迫唐玄宗讓楊貴妃自缢。在西行途中,太子李亨又被百姓截留,

乘機北上甯夏靈武,被臣下擁立為帝,即唐肅宗,尊唐玄宗為太上皇。在郭子儀等重臣的努力下,至德二年(758年)末,唐軍收複長安、洛陽,玄宗也由此返回長安。

拓展資料: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代極盛時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窦德妃。

唐玄宗李隆基是怎麼死的你有哪些了解

逃亡過程中被手下将士逼宮,殺死親信楊國忠後又強行逼迫李隆基賜死楊貴妃。驚吓加憂郁讓李隆基抑郁而終。

李隆基是一位極具争議的君王。早年間他幫助父親解決武後“篡唐”的一系列矛盾,開創了“開元盛世”,是個明君。可随着年齡的增長李隆基越來越昏聩,他開始聽信小人、任用小人,李林甫、楊國忠便是在這一時期位極人臣。

作為君王的第一助手,丞相若是給力君權固然會受到影響,但國家基本是安穩的,可李林甫、楊國忠二人沒有絲毫能力,溜須拍馬的套路倒是懂得很多,以至于安祿山發動叛亂時唐朝根本沒有準備,沒怎麼抵抗就被逼得西逃。

據說安祿山發動叛亂之前就有大臣勸谏李隆基要防備安祿山,對此李隆基不以為然。他認為安祿山忠心耿耿,不可能會背叛自己,直到安祿山拒絕接受他的召見他才感到大事不妙。即便如此他仍心存僥幸,未做妥善預備,等到安祿山發動叛亂後李隆基大驚失色,倉皇之中和文武百官、太子往西邊逃竄。

在逃跑過程中手下将士認為楊國忠是罪魁禍首,以“讨要軍饷”的名義趁天色昏暗靠近楊國忠,并高喊“楊國忠謀反”将其殺死。這發生在逃亡過程中。手下将士的行為無疑讓李隆基非常害怕,因為這時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如果将士圖謀不軌他和太子的性命堪憂。

殺死楊國忠後将士仍不滿意,認為李隆基從明君變成昏君都是拜楊貴妃所賜予,于是一緻要求李隆基賜死楊貴妃。面對即将嘩變的将士和李唐江山,李隆基最終選擇犧牲楊貴妃。這一連串的打擊讓李隆基的精神遭受重大創傷,不久之後便郁郁而終。

太平公主怎麼死的啊

提及唐朝中期自武則天開始到李隆基這段政事,太平公主這位武則天最喜愛的女兒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我們可以熟知的是,武則天時期,太平公主便開始逐漸權勢見長;而到了唐中宗李顯複位後,韋後專權,但是同時也是太平公主權勢逐漸起來的一段曆史;李顯死後,太平公主與李旦父子政變除掉韋後母女;唐睿宗在位後禅位于李隆基,太平公主發動政變,不成而被李隆基所殺。但是短短的這一段話裡,問題卻不少。

韋後被殺是唐朝中期曆史上的重要事件,這個事件發生,其實也是李家和武家鬥争的繼續。武則天死後,其實武家依然有大量人員充斥政權,甚至于李顯的皇後也即韋後也和武家人有所勾連。而太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更是嫁給了武攸暨,成為了武家的兒媳婦。所以本來太平公主和韋後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卻因為太平公主的權勢太大,導緻兩者關系的終結,這也為之後的李旦在位埋下隐患。不過,韋後和安樂公主被殺後,也代表着武家在唐朝政治的徹底失敗和倒台。

說太平公主為之後李旦在位的時候帶來隐患,是因為在李旦登基之後,原本附庸于韋後的若幹人員開始齊聚太平公主身邊,這也導緻了太平公主一時成為唐朝政治的核心。李旦此人懦弱,心中清楚自己再次登基是因為太平公主和自己兒子李隆基的功勞,自己在位時并無權勢,為了避免更多的壓力,直接把位子讓給兒子,是一條好路。這樣一來,矛盾就完全轉移到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這對姑侄身上。結果問題愈演愈烈,矛盾也越來越深,李隆基不似其父這般懦弱,所以問題就嚴重起來了。

(插一句,武則天死到李隆基穩定政權這段時間所有事情,都肇始于武則天)

下面就是通常的說法了:713年,太平公主準備以禦林軍從北面、以南衙兵從南面起兵奪權。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誘殺了左、右禦林将軍和宰相。太平公主見黨羽被誅殺殆盡,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請李隆基恕其死罪,被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

這種說法毫無疑問指摘太平公主是政變的主謀,其為了奪權開始誅殺自己的侄子,但是未成功便身死。不過這裡又出現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從武則天到中宗到睿宗再到李隆基,首都的政變發生了多次,而太平公主每次都參與其中,可謂經驗豐富。這個人又怎麼會再主動發動政變時失敗呢?唯一的解釋就是有關曆史被有意識進行更改了,不是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而是李隆基先下手為強,殺死了太平公主。但是其實太平公主也是罪有應得,這是因為其勢力太大,早已成為李隆基最大的障礙,兩者之間必有一死。所以太平公主之死,并不意外,也是一個正常的結果。

李隆基最愛的三個女人太平公主怎麼死的

關于李隆基最愛的三個女人,太平公主怎麼死的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今天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傳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為太上皇,改元先天。

2、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3、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準備以羽林軍從北面、以南衙兵從南面起兵奪權。

4、李隆基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發制人,誘殺了左、右羽林将軍和宰相。

5、太平公主見黨羽被誅殺殆盡,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後返回。

6、太上皇李旦出面請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絕,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墳墓也被鏟平。

7、關于太平公主是否真正計劃過謀反這一點,一直以來存在疑問。

8、一部分人認為,她驕橫跋扈,與李隆基已經達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可能沒有謀反之心。

9、但另一部分人則認為,以太平公主在朝中完全占據上風的局勢和她多次成功政變的經驗,她若當真謀反,不可能如此輕易就被李隆基平定。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隆基是怎麼死的,是被他兒子李亨給害死的嗎

李隆基是病逝的,不是被他兒子害死的。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載(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退位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于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于金粟山,名為泰陵。廟号玄宗,又因其谥号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号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擴展資料

李隆基藝術成就:

1,書法

李隆基工書,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國書法史上著名的帝王書家之一。《舊唐書·本紀》稱李隆基“多藝尤知音律,善八分書”。書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

2,音樂

李隆基富有音樂才華,對唐朝音樂發展有重大影響,他愛好親自演奏琵琶、羯鼓,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春光好》,《秋風高》等百餘首樂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