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關于樂善好施的古詩句
1.孔子關于樂善好施的名言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将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哉,回也!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子謂于産。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做人格言不學禮,無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笃敬,雖州裡,行乎哉?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恭則不侮,寬則得衆,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則匆憚改。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無欲速,無見小利。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執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為有,焉能為亡。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放于利而行,多怨。
2.曆史上樂善好施的古人第五倫,複姓第五,名倫,陝西人,東漢初著名清官。他質樸正直,樂德好施,體恤百姓。無論在哪兒做官,都以為民解憂為己任。
第五倫年少時就耿介而重義,平時鄰裡鄉親誰有了困難,他總是熱心幫助。王莽亂世,盜賊四起,百姓們都把第五倫當作依靠,推舉他為首領抵抗盜賊。第五倫帶領百姓們築堡自衛,銅馬、赤眉等幾十支軍隊都沒有攻下第五倫的營壘。第五倫得到地方官褒賞,做了掌管訴訟和賦稅的官吏,他深感責任重大,多次對下屬們說:“我們掌此職權,一言一行都關系民生疾苦,絕不可幹害民貪占之事。”當上級官員授意第五倫多收些錢财時,第五倫一口回絕,他義正辭嚴的說:“哀民生之多艱,再行加收于心何忍?!”
第五倫擔任會稽太守時,雖身居高位卻依然節儉如故。穿布衣,吃糙米,自己動手割草喂馬,妻子親自下廚房燒火做飯。每領到俸祿,除留下自己一家食用之需,全部贈送給窮苦百姓,并以清貧為家訓,不置家産。他的朋友勸他說:“人各有命,以你一人之力,能救濟多少?又怎麼能救濟每一個人呢?”第五倫回答說:“隻是不辜負這一片心而已!”他的朋友說:“你自己清廉自守、不貪不占已屬不易,又何苦不置家産,把什麼留給後人呢?”第五倫笑着說:“你過獎了,我是在給後人攢德呢!”
在蜀郡太守職位上,第五倫鑒于郡府中的屬吏多以資财入仕,他們追求奢華,不關心百姓。于是,他毅然将這樣官吏全部裁汰精簡,而改選有品德有節操的人擔任,從此争相賄賂之風便被禁絕了。他還向朝廷舉薦了很多人品高尚的人,其中不少人後來都官至九卿,并且都清正廉潔,沒有一人因貪污受賄犯罪。
第五倫一身正氣,凡事秉公而行,從不曲意逢迎。當時朝廷外戚專權跋扈,大臣們無人敢谏。第五倫升任司空後,便屢屢上書抨擊時弊,要求防止外戚驕奢擅權,并提出沒有德行才能的人堅決不能任命官職。因此得罪了不少有權勢的人。同僚中有人勸他說:“你重仁重義,這是君子的美德。不過既在朝中為官,就該深谙官場之道。你不懂的變通,将來會後悔的。”第五倫回答:“仁德乃我畢生所求,此為大也,怎能為了求一官職而一旦盡失。你覺的意為我好,卻不知我的志向啊!”
第五倫得到漢章帝的賞識和信任,後來一直位居三公。他推行教化,做了許多惠民利民的好事,成為百姓景仰的人。他對别人說:“仁德不是攫取所能得到的,有了仁德才是成人做事之本。我自愧一生所做的善事太少了,而得到的福報卻是無法想象啊!”任何時候都能夠保持善念,堅定不移的行善,為他人着想,為自己真正的負責,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記取的。
3.形容慈善的古詩詞長相駿雅,身付異秉,才思敏捷,過目不忘,十年寒窗,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文武雙全,雄韬偉略,談吐不凡,談笑風聲,高談闊論,眉飛色舞,運籌帷幄,言簡意赅,完美無缺,一針見血,遠見卓識,義正詞嚴,一氣呵成,大顯神通,出口成章,出類拔萃,出神入化,萬古流芳,一本正經,一箭雙雕,長篇大論,功德無量,力排衆議,力挽狂瀾,氣貫長虹,氣勢磅礴,氣吞山河,堅韌不拔,身體力行,空前絕後,視死如歸,英姿煥發,奉公守法,艱苦奮鬥,忠貞不渝,舍己為人,大公無私,一塵不染,一鳴驚人,叱詫風雲,排山倒海,驚濤駭浪,雷霆萬鈞,驚心動魄,橫掃千軍,驚天動地,見縫插針,無孔不入,千篇一律,口誅筆伐,文從字順,十全十美,無懈可擊,無與倫比,勵精圖治,壯志淩雲,高瞻遠矚,忍辱負重,蓋世無雙,龍飛鳳舞,一絲不苟,身兼數職,日理萬機,明察秋毫,英明果斷,分身有術,孜孜不倦.
坦白、直率、天真、果斷、勇敢、頑強、浪漫、潇灑、灑脫、認真、
勤勞、善良、英明、英俊鞠躬盡瘁浩然正氣堂堂正正難能可貴用心良苦廉潔奉公一寸丹心不恥下問才思敏捷,過目不忘,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才高八鬥,文武雙全,雄韬偉略積善餘慶多謀善斷遏惡揚善改惡向善盡善盡美樂善好施隐惡揚善擇善而從止于至善
滔滔不絕,意膽雲天,高瞻遠矚,德高望重嬌豔欲滴百花齊放一枝獨秀生機盎然綠意盎然花紅柳綠鞠躬盡瘁浩然正氣堂堂正正德才兼備品學兼優
芳香撲鼻芳香馥郁千姿百态俠肝義膽兢兢業業忠心耿耿
閉月羞花沉魚落雁風流倜傥風度翩翩文質彬彬面如桃花英俊潇灑
玉樹臨風,風流倜傥,剛正不阿,一絲不苟,大公無私古道熱腸一舉成名
舉世無雙蓋世無雙才高八鬥川歸海百讀不厭百戰百勝百折不回
百折不撓千載難逢千古絕唱
十年寒窗學富五車才高八鬥一氣呵成一箭雙雕
一塵不染一鳴驚人十全十美一絲不苟日理萬機萬古流芳
康慨大方聰明誠實樸素開朗樂觀積極活潑可愛守信
寬容隐忍勤勞能幹主動靈巧機敏友好和藹機靈上進
寬厚認真自覺體貼拼搏奉獻可靠盡職謹慎熱情直率
真誠堅強忠誠謙虛客觀實際一絲不苟不屈不撓合格
成果信賴無私光明精明陽光燦爛明媚舒服爽快豪氣
豪爽耿直直爽溫和教養能幹高大威武強壯開心美麗
漂亮豁達體諒周到尊敬名望稱贊效率公平一流及時
健康慈善幹淨渴望親切仔細創造合作加油圓滿守時
拼搏老練穩重沉着愛國維護卓越敏捷敏銳動人雄偉
柔和溫暖溫馨窩心人才知足滿足可口平安和平順利
誇獎自豪英俊帥氣時尚高雅鍛煉成長诤友理解明白
儒雅溫順偉大純潔愛護愛戴敬仰緻敬潇灑灑脫坦白
端莊端正果斷堅定鎮靜鎮定甯靜天籁天使勝利成功
珍惜幸福擁有休養神氣光明福氣長壽成就結晶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傾國傾城美如冠玉眉目如畫出水芙蓉如花似玉虎背熊腰心寬體胖衣冠楚楚國色天香眉清目秀鶴發童顔亭亭玉立憨态可掬文質彬彬風度翩翩相貌堂堂容光煥發冰肌玉骨如花似玉婀娜多姿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力挽狂瀾風流倜傥正人君子贊聲不絕内心贊許擊掌叫絕傳誦不絕高風亮節歎為觀止萬民稱頌光明磊落歌功頌德文質彬彬堂堂正正忠心耿耿兢兢業業
洗心革面
浴火鳳凰
嬌豔欲滴百花齊放一枝獨秀
生機盎然綠意盎然花紅柳綠
鞠躬盡瘁浩然正氣堂堂正正
4.“樂善好施”成語出自哪裡樂善好施( lè shàn hào shī)
解釋樂:好,喜歡。喜歡做善事和施舍,指樂于行善,喜歡施舍。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論》:“聞征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
用法聯合式;謂語、定語;用于贊揚心地善良的人
示例歐陽山《三家巷》:“陳君既然~,我自然也當仁不讓。”
宋湜懿文多識,名動人主,至與李沅同命。雖去沅遠甚,然~,士類歸之,亦可尚也。~《宋史·陳彭年傳論》
使人樂善好施,恭孝以修仁,則心和而神全也。——宋·張君房《雲笈七簽》
5.關于稱贊施舍精神的名言或者詩句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對他人的公正就是對自己的施舍。——法國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鸠
戀愛不是慈善事業,所以不能慷慨施舍。——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施舍名言
如果施舍于人,應在對方懇求之前,若對方已提出懇求,就隻能算給了一半。——德國詩人呂克特
冷淡猜疑毀壞友誼,粗魯愚蠢毀壞幸福,久客不歸毀壞愛情,酗毀壞羞惡之心,粗心大意毀壞田地,好施舍不勤勉把财産花光。——古印度故事集《五卷書》《五卷書》
一位真正的老師,一位真正的授武者,從來就不應是一位真理的施舍者,他應該是一位領路人,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導者,而真理則必須由學生們自己來發現。——美籍華人,武術宗師,功夫影帝導演李小龍
我西門鬧,在人世間三十年,熱愛勞動,勤儉持家,修橋補路,樂善好施。高密東北鄉的每座廟裡,都有我捐錢重塑的神像;高密東北鄉的每個窮人,都吃過我施舍的善糧。我家糧囤裡的每粒糧食上,都沾着我的汗水;我家錢櫃裡的每個銅闆上,都浸透了我的心血。我是靠勞動緻富,用智慧發家。我自信平生沒有幹過虧心事。——201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莫言《生死疲勞》施舍的名言
年少風流自然有人趨奉,上流社會從自私出發,也願意照顧他們喜歡的人,好比看到乞丐,因為能引起他們同情,給他們一些刺激,而樂于施舍;可是許多大孩子受慣了奉承照顧,高興非凡,隻知道享受而不去利用。他們誤解應酬交際的意義和動機,以為永遠能看到虛假的笑容;想不到日後頭發秃了,光彩褪盡,一無所有,既沒有價值也沒有産業的時候,被上流社會當作年老色衰的交際花和破爛的衣服一般,擋在客廳外面,扔在牆角下。——法國作家巴爾紮克
形容善良的成語有哪些
元元之民、溫柔敦厚、和藹可親、菩薩低眉、博施濟衆
一、元元之民 [ yuán yuán zhī mín ]
【解釋】:衆百姓;善良的百姓。
【出自】:漢·賈誼《過秦論》:“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
【翻譯】:就是善良的人民,希望能夠安撫他的性命,沒有不誠心景仰皇上。
二、溫柔敦厚 [ wēn róu dūn hòu ]
【解釋】:溫柔:溫和柔順;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溫和,樸實厚道。後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
【出自】:聞一多《詩人的橫蠻》:依孔子的見解,詩的靈魂是要“溫柔敦厚”的。
三、和藹可親 [ héǎi kě qīn ]
【解釋】:和藹:和善。态度溫和,容易接近。
【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二:假若有人願意來看他,他是個頂和藹可親的人。
四、菩薩低眉 [ pú sà dī méi ]
【解釋】:象菩薩那樣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自】: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五回:若是再高等的呢,結識得幾位有體面的洋大人,那就任憑老佛爺見著你,也隻好菩薩低眉了。
【翻譯】:如果是高等級的呢,結識得幾位有體面的洋大人,那就任憑老佛爺見着你,也隻能象菩薩那樣低眉看人。
五、博施濟衆 [ bó shī jì zhòng ]
【解釋】:博:廣泛;濟:救濟。給予群衆以恩惠和接濟。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衆,何如。”
【翻譯】:如果多給予群衆以恩惠和接濟,怎麼樣。
樂善好施繁體字
樂善好施的繁體字是:
樂善好施
拼音:lèshànhàoshī
解釋:樂:好,喜歡。喜歡做善事和施舍,指樂于行善,施舍。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樂書論》:“聞征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
用法:聯合式;謂語、定語;用于贊揚心地善良的人。
示例:歐陽山《三家巷》:“陳君既然~,我自然也當仁不讓。”
宋湜懿文多識,名動人主,至與李沅同命。雖去沅遠甚,然~,士類歸之,亦可尚也。~《宋史·陳彭年傳論》
使人樂善好施,恭孝以修仁,則心和而神全也。——宋·張君房《雲笈七簽》
詞語辨析
近義詞:助人為樂、舍生取義、矜貧救厄、矜貧恤獨、救災恤患
反義詞:下井投石、落井下石、打家劫舍
【語法】:聯合式;謂語、定語;用于贊揚心地善良的人
引證解釋
謂樂于行善,喜好施舍。《史記·樂書論》:“聞徵音,使人樂善而好施。”宋周密《齊東野語·朱氏陰德》:“朱承逸居霅之城東門,為本州孔目官,樂善好施。”《文明小史》第五七回:“所以他在外洋雖趕不上辭尊居卑的大彼得,卻可以算樂善好施的小孟賞。”歐陽山《三家恭》十七:“陳君既然樂善好施,我自然也當仁不讓。”
詞性
褒義詞
造句:⒈他是一個樂善好施的人,大夥都喜歡他。
2.他和藹可親,在自己菲薄的經濟能力範圍内樂善好施。
繁體字,亦稱繁體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簡體字表》稱之為正體字,歐美各國稱之為傳統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漢字簡化運動被簡化字所代替的漢字,有時也指漢字簡化運動之前的整個漢字楷書、隸書書寫系統。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華人中通用的中文标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