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祖師是什麼佛(達摩祖師是什麼佛,如何擺放)

biang 中華百科 705

本文目錄

  1. 達摩祖師是佛嗎達摩祖師的簡單介紹
  2. 達摩祖師和釋迦牟尼佛的關系達摩祖師是哪個佛
  3. 達摩祖師究竟是佛還是神呢
  4. 達摩祖師,釋迦摩尼,如來佛祖之間是什麼關系啊
  5. 佛陀和達摩師傅是什麼關系

達摩祖師是佛嗎達摩祖師的簡單介紹

1、達摩祖師是佛。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所謂佛陀本指釋迦牟尼,後演為圓滿覺悟真理者之總稱。也就是通過修行悟道,有了大智慧者,都能被稱為佛。衆生皆可成佛。

2、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自稱佛傳禅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禅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禅宗又稱達摩宗,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禅法,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菩提達摩(英文:Bodhidharma;~536,另說532、528)通稱達摩,又稱初祖達摩或初祖菩提達摩,是大乘佛教中國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種姓,傳說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後從般若多羅大師。

達摩祖師和釋迦牟尼佛的關系達摩祖師是哪個佛

釋迦牟尼和達摩都屬于佛教。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立者,達摩通徹大乘佛法。

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個千年的中期。此時商品貿易的繁榮促使了刹帝利階層的崛起,構成阻礙的傳統婆羅門教權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躍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門思潮。

菩提達摩(Bodhidharma)南北朝禅僧,略稱達摩或達磨,意譯為覺法,據《續高僧傳》記述,南印度人,屬刹帝利種姓,通徹大乘佛法,為修習禅定者所推崇。

擴展資料:

佛教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現在尼泊爾的一部分)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參見佛陀的誕生)。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實際上是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的形象。

佛陀,意思是“覺悟者”。佛又稱佛,應予賜與,是充滿知識、明行、善死、解世、無主、上師、上師、上師。佛教重視人的精神道德進步和意識。弟子們修佛的目的,就是要按照悉達多的修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難,擺脫一切煩惱,獲得最終的解脫。

佛陀的名字是喬達摩(喬達摩),舊名是曲坦。他也被稱為Shikarmuni,因為他屬于Skya氏族。

達摩祖師究竟是佛還是神呢

菩提達摩是菩薩。人間的佛隻有一個,就是2500年前的悉達多太子,他成佛後,人們稱之為釋迦牟尼佛。菩提達摩是西天禅宗第28祖,後來來到中國,将禅宗心印傳入中國,被尊為中國禅宗初祖。我們可以稱菩提達摩為菩薩。菩薩是大乘修行者,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漢譯為覺悟有情。

達摩祖師,釋迦摩尼,如來佛祖之間是什麼關系啊

如來佛祖即佛教教祖——釋迦摩尼。達摩祖師和釋迦摩尼是師徒關系。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而達摩是佛教禅宗的第二十八代祖師,釋迦牟尼和達摩的關系是師徒的關系,因為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而禅宗是佛教的一個宗派,是來源于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的。

一、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梵文:Śākyamuni,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巴利文:Siddhāttha Gotam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出生于今尼泊爾南部。

被後世尊稱為佛陀(Buddha、意為“覺悟者”)、世尊等;中國尊稱他為佛祖,即“佛教祖師”。被世人尊為神明。釋迦牟尼以本誓願于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示現成佛(詳見八相成道),是佛教開啟者。

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約與我國孔子同時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内)的王子,屬刹帝利種姓。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19歲時,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

二、菩提達摩

達摩祖師,原印度人,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自稱佛傳禅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禅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禅宗又稱達摩宗,主要宣揚二入四行禅法,達摩祖師的思想,對中華文化起了很大的影響。

菩提達摩通稱達摩,又稱初祖達摩或初祖菩提達摩,是大乘佛教中國禅宗的始祖。他生于南天竺(印度),刹帝利種姓,傳說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後從般若多羅大師。

擴展資料:

一、佛祖釋要

如來佛祖就是釋迦牟尼佛,也稱為釋迦如來。

如來,佛是三界内的導師,六道四生的慈父,亦稱九法界之本師。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鹫峰頂上修得丈六金身。此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曆史上确實有如來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羅衛國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

後外出修行,終成正果,創立了佛教。悉達多出生于公元前6世紀,他父親是加比羅衛國國王,叫淨飯王。淨飯王為了想讓悉達多繼承王位,不讓他出家,給他找了很多美色,悉達多在19歲的時候娶妻并生下一子。後離家修行,于農曆十二月初八成佛。

釋迦牟尼佛又作釋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釋迦牟曩、釋迦文。略稱釋迦、牟尼、文尼。亦譯作:能仁、能忍、能寂、能默、能滿、度沃焦,或梵漢并譯,稱為釋迦寂靜。又稱:世尊、釋尊。即佛教教祖。

“如來”這個名詞是從梵語(tathāgata)譯出來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實狀況,它又包含“如實”(Yathābhūtam)的意義。佛經對“如來”的解釋是:“乘真如之道而來”,又說“如實而來”。

“如來”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是“佛陀”的異名。佛字是“佛陀”的簡稱,是Buddha的音譯(如果用今天的漢語音譯,應當是“布達”),佛陀的意義是“覺者”或“智者”。

“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

①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

②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别人覺悟);

③如來佛祖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

如來: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如”在佛經中稱真如,就是絕對真理,如來,是說佛是掌握着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衆生的聖者。如來佛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是慈悲濟世修真正善的佛。

二、達摩祖師葬身之處

空相寺是佛教初祖達摩大師弘漢葬身之處,來此尋根問祖古老的空相寺過去是佛門聖地。

據清朝和民國的《陝州志》記載,佛教于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傳入陝州時,就修建了空相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與中國第一古刹白馬寺同一時期的佛門聖地。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菩提達摩的葬地,它以達摩舍身求法、開創佛教禅宗而聞名天下。

據史籍記載,達摩初祖在少林寺傳法慧可之後,即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傳法5年,于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圓寂,終年一百五十歲。

衆僧徒悲痛之極,依佛禮将初祖大師葬于定林寺内,并修建了達摩靈塔和達摩殿。梁武帝蕭衍親自撰寫了“南朝菩提達摩大師頌并序”的碑文,以示對達摩大師創立禅宗的紀念。

後來東魏使臣于元象元年自西域取經返回途中,遇見達摩大師杖挑隻履西歸,立即報于皇帝。

皇帝聞之,命人挖開達摩墓葬,隻見隻履空棺,方知大師已脫化成佛,遂将定林寺更名為“空相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如來佛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達摩祖師

佛陀和達摩師傅是什麼關系

一、從相上來說,釋迦牟尼佛是達摩的老師,雙方是師徒關系。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創始人,一切佛弟子都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即使是古佛再來,也得隐藏身份,示現為佛弟子。達摩祖師是禅宗的祖師,而禅宗是佛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中的一種。

靈山會上,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不立文字,以心傳心,才有了禅宗。禅宗初祖迦葉尊者又代代相傳,到達摩祖師手裡已經是第二十八代了。所以達摩祖師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

二、從體上來說,兩者的關系,我們凡夫則無法判定。如果達摩祖師是古佛再來,則兩者是平等的關系。

擴展資料:

據傳,達摩跟梁武帝見面後,因為話不投機半句多,并沒有得到梁朝皇帝的認可。達摩不知道是自己灰溜溜地離開的皇宮,還是被驅逐出宮的。反正是一出宮就趕緊往北魏跑。跑到長江邊的時候,梁武帝的兵已經追了上。

當時江邊沒有渡船,達摩情急之下,掐了根江邊的蘆葦,往暗流洶湧的江中一抛,然後一越而上,踩着那根蘆葦就度過了長江。

這就是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故事。至于怎麼渡的,符不符合力學原理,那還重要嗎,重要的是,中國人眼中不可逾越的“長江天塹”,就這樣被達摩用一根輕飄飄的蘆葦,就那麼輕輕松松地給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