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欠錢不還拉橫幅違法嗎
打着維權的名義拉橫幅,實則屬于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維權應當理性,應當合理合法,拉橫幅這種行為不可取。公安機關一般也是批評教育,嚴重的也是行政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規定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财産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欠錢不還在他家門口拉橫幅犯法嗎
法律分析:這屬于違法,建議理性維權,不建議采取這種方式,嚴重的将涉及違法。如果對方欠錢不還可以攜帶相關的借貸證明去向人民法院起訴,讓法院判決對方執行債務。法院判決書下來之後當事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請讓對方執行判決書。如果對方是有财産而拒不還錢的話,那麼法院對通過強制執行的手段将對方進行拘留讓對方執行判決書。但是如果對方是沒有财産而無法執行的話,那麼此時法院是不能對其拘留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僞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僞證的;(三)隐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财産,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财産,轉移已被凍結的财産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诽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複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欠錢不還怎麼拉橫幅才不違法
如果拉橫幅的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擾亂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秩序,緻使工作、生産、營業、醫療、教學、科研不能正常進行,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的;
(二)擾亂車站、港口、碼頭、機場、商場、公園、展覽館或者其他公共場所秩序的;
(三)擾亂公共汽車、電車、火車、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攔截或者強登、扒乘機動車、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響交通工具正常行駛的;
(五)破壞依法進行的選舉秩序的。
聚衆實施前述行為的,對首要分子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僞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僞證的;(三)隐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财産,或者已被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财産,轉移已被凍結的财産的;(四)對司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诽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複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欠錢不給拉橫幅違法嗎
法律分析:讨債應該依法進行,不要采取過激行為。如果不擾亂企業工作秩序和不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在欠賬公司門口拉橫幅标語不違法。
聚衆鬧事,在刑法中稱之為“聚衆擾亂社會秩序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一款聚衆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緻使工作、生産、營業和教學、科研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企業欠錢不還,可不可以上企業門口拉橫幅
1、建議盡快向法院起訴要求還款,一旦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2、勝訴之後,如果對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後,會依法查詢債務人名下的房産、車輛、證券和存款;
4、另外他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财産而他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他會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
5、有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下,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6、《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7、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碰到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時,千萬不能采取拉橫幅、堵路等過激行為和暴力等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否則,一時沖動不但于事無補,還有可能因觸犯刑律被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