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酒時怎麼推銷自己(敬酒怎麼賣)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怎麼做好一個酒水促銷員
  2. 怎麼跟陌生客戶交流
  3. 做銷售需要喝酒麼
  4. 遇見酒桌上别人不給自己敬酒怎麼辦

怎麼做好一個酒水促銷員

要适應環境與人群,語言表達能力及溝通能力要強,要對你所推銷的産品了如指掌.

而且要有道德,不僅限于你的工作,各方面都要體現..客戶會在一些細微的事情上了解你和你的産品.

要有親和力,要厚道,介紹産品時.要诙諧懂得幽默處理客戶的每一句問答.

不要太直闆或呆闆的介紹酒水,會令客人厭煩..

如果客人敬酒,通常也就一杯,憑自己的感覺接受或婉拒..

婉拒的理由通常很多,但是,我建議你喝..因為做這行的,靠的就是個人脈.

你要付出才會有收獲.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如果實在不想喝,可以告之顧客,上班時間如果出現陪酒現象,會遭到罰款..

當然,要以幽默的形式和語句表達出來.這樣客人不但會理解你,而且還會更加喜歡你.

慢慢做吧..剛開始都會很難.時間長了.你就會摸到這其中的規律...祝你好運..

怎麼跟陌生客戶交流

第一:微笑服務,這是至上寶典!

因為我們面對的是陌生客戶,對方的第一反應總是拒絕,即便需要也是先抱着懷疑的态度。因為你要賣東西給他,他要讨鈔票給你,這樣的心态很正常。因為存在着這樣的心态,所以我們與陌生客戶的溝通總不能像在聚會上認識個朋友那麼順利,開始的氣氛多少會有些緊張,而微笑就是緩解緊張氣氛的特效藥。當然咯,你别笑的太陰險,個别長相就很陰險的就另當别論了……有時候我們會遇到一些脾氣特撅或是姿态特高的客戶,不是沉着個臉就是拿屁股對着你,但如果你一直在微笑,這一切都會慢慢融化。微笑就像用小火慢慢融化客戶心頭的堅冰。

第二:與陌生客戶保持合适的距離

面對陌生客戶,在判斷清客戶的性格和心情等情況之前,切末急于和客戶套近乎,有些人性格很冷,套近乎隻會更尴尬;而且套近乎時還容易忽略一些基本的商務禮儀,讓客戶對你産生反感;此外,在采購産品的時候,客戶心頭的疑雲還沒有散開之前,套近乎隻會加重對方的猜忌心。

當然,距離也不能太遠,否則對方覺得你不夠主動,體現不出足夠的誠意也很麻煩,所以保持一個适當的距離非常重要。遵循基本的禮儀禮貌,不要可以巴結對方,更不要排馬屁,除非你判斷清楚能拍準了。

第三:察言觀色

對方在公司裡的職位、決策權、是内向還是外向、心裡在想什麼,這些都要通過觀察和交流去琢磨和判斷的。有了基本的判斷,才能瞄準方向發起進攻。交流可以用一些禮貌的詢問去試探,但切忌不要說讓對方不舒服的話。

第四:找準位置

搞清楚對方的職位、權限,觀察好性格、年齡後,可以預先給自己設置一個相對位置,比如自己二十出頭,面對很多五十多歲的客戶時,往往将自己設置成其晚輩,雖然沒在口頭上喊出來,但言語間體現出謙虛、尊敬的态度,因為這一類人往往在公司位高權重,即便不是也會有這樣的心态,所以謙虛、禮貌、尊敬是必須的;可以更和藹更幽默一些,讓對方感覺你蠻精明蠻靈光的,語氣可以親切一點。而面對年輕客戶,則更多地放在平等合作的立場上,對于嚴肅的人多談談産品本身,和藹的人可以開個玩笑談談身邊的事物(如果對方不忙的話)。

總而言之,找一個按照雙方年齡判斷比較合适的相對位置去接觸,會讓彼此都感覺比較舒服。

第五:适時恭維

人都是愛慕虛榮的,恭維一下對方心裡一癢癢,對你就有好感了,但前提是你必須恭維到點上去,讓對方覺得既真實又開心。

面對事業成功人事或是飽經滄桑之類,最好是看看他周圍的事物,比如辦公室的裝修、辦公桌上的小盆景、或是書櫃裡的一本書,多注意細節,誇其身邊的事物,并借物喻人,借機說明你很欣賞對方的眼光呀、愛好呀之類的。因為這類人平時聽的恭維太多了,你要是誇他自己,他隻當是馬屁,說的他的耳朵都掉繭子都不會有感覺的,而身邊的事物往往會關系到他的興趣愛好、生活品位,以此切入,先迂回再擊中要害。

做銷售需要喝酒麼

記得自己剛畢業時曾經信誓旦旦的說一定要做個不喝酒的銷售精英,不過經過兩年多的體驗發現要做到不喝酒真的是太難了,兩年多下來自己也不記得喝過多少酒吐過多少回了。喝酒不一定和談生意有直接的關系,喝酒其實隻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有時候一起喝了酒後可以進行更直接有效的溝通。喝酒要講資格,不喝酒更要講資格,好像之前公司的老總基本上就不怎麼喝酒了,我們去敬酒他們一般也是以茶代酒,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我們基層的業務員就沒有這種資格了,相反要主動出擊,主動敬酒,還要自覺幫領導擋酒。

兩年多來自己也想了一些方法應對喝酒,雖然不能做到滴酒不沾,不過也可以做到盡量少喝:一是平時要做到滴酒不沾,塑造不喝酒的形象,平時也要廣結善緣,不要讓别人在酒桌上針對你;二是不要逞強,不喝鬥氣酒,不和不相關的人劈酒;三是努力提高自己在客戶中的地位,獲得不喝酒的資格,好像如果是在我負責的市場,領導又不在場的話,基本上可以想不喝就不喝;四是即使必須要喝酒也要做一定的保護措施,例如吃海王金樽等解酒藥物;五是适當可以弄一下虛做一下假,例如偷偷把酒吐到毛巾上或茶杯裡,或者大家幹杯的時候你隻喝一點點再趁人不注意把酒加滿,不過這種弄虛作假的方法不是很推薦經常使用,如果被其他人發現的話影響不是很好,酒品就是人品啊!

現在在做藍帶啤酒了,之前也有一點擔心要喝很多酒,不過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實習和從一些老業務那裡了解到其實做啤酒行業也不一定要喝很多酒,喝不喝關鍵還是看你自己。據調查證明能喝酒的業務員業績普遍不錯,但是,業績最好的業務員往往是不喝酒的。希望自己可以不斷努力,達到不喝酒也能把銷售做好的境界

遇見酒桌上别人不給自己敬酒怎麼辦

其一,可以采用幽默诙諧的方式來化解危機。我們可以笑着說:對,沒錯,我的身份低微,怎麼敢給您老人家敬酒呢?這樣一種方式雖然說是自嘲,但是你并沒有吃多大的虧,真正吃虧的是對方,因為對方在公開場合直接告訴所有的人,你不如他,理論上來說,你越生氣表現的越煩躁,那麼對方就越占據優勢面。因為你表現得越不堪就越證明對方的優秀,可是如果我們不這樣表現呢?如果我們反其道而行之呢?是否會起到奇效呢?這一點我就不多說了,大家其實也能夠想得到。

其二,據理力争。大家要注意酒桌上說的這種事情,其實十有八九都是氣話,最忌諱的就是日後算賬或者秋後算賬,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對方反而會說你非常小氣。那與其如此倒不如在當時立刻馬上直接反擊對方,在酒桌上對方說你沒有資格跟我敬酒,然後你可以說一句:這隻是正常的職場禮儀而已,我給你敬酒說明我把你當成同事看,或者說明我是尊重你的,既然你不接受我這份尊重那就算了。我們的據理力争絕對不能是以人身攻擊作為開始的,其實也大可不必,我們隻需要陳述事實而已,我尊重你,你不尊重我,那麼你就沒有資格獲得我對你的尊重。

“你不夠資格跟我喝酒”,這話要是當面說給敬酒之人,會多尴尬啊?然而,我就曾經曆過這樣尴尬的場面。

那是4年前,自己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剛入職時,就是一個學徒,既沒啥實際銷售經驗,在酒桌上的交往應酬也是兩眼一抹黑。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負責帶我的部門孫經理準備利用年底走訪老客戶時,借機把我也“推銷”一下,也算混個臉熟,為自己後續開展銷售業務,先打通一下人脈,熟悉一下新老客戶。

對此,自己真的是深受感動,暗自表示,這麼好的機會,個人表現一定不能讓領導失望。但事情卻遠非自己想象得那麼簡單。

自己清晰地記得,孫經理與第一位客戶溝通後,定在一家燒烤店聚一下。在場一共6個人,我們公司3人,客戶方也來了3個人。一落座,簡單寒暄幾句,便通過酒杯開始自由發揮了。

席間,孫經理時不時地向我使眼色,意思讓我借向客戶敬酒之機,再正式介紹一下自己,至少要讓客戶記住自己的名字。

可是,自己屬實不知講些啥,一直想舉杯但總覺得還不是時候。等到真正想好敬酒前的“遣詞造句”後,酒局基本上已經進入下半場了。

這時,孫經理單獨講了一句:“劉總,這是我們單位的小施,也讓他也提一杯。”

此時的我,早已端起倒滿白酒的酒杯站起身來,正準備向老客戶劉總敬酒,然後再講兩句,“奧奧,行,我知道了。但你向我敬酒,還不夠資格。”誰知,劉總剛聽完孫經理的話,随即便冒出了這樣一句話。

聽劉總那樣說,自己當時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真是太尴尬了!太沒面子了。

好在,我還沒有失去理智,不但沒說過激的話,也沒有将酒杯的酒潑過去。而是依然默默地把酒喝了,然後,補充了一句:“那請劉總随意吧。”

随後,坐回原位,再也不吱聲了。由于那天晚上,彼此間都喝得不少,對于由我引發的小插曲,誰也沒有太在意,便都回賓館休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下樓吃早餐時,部門孫經理一個勁兒地說我:“平時看你酒量也可以,怎麼就不會發揮了呢,可惜那滿滿的一杯白酒,讓你給喝瞎了。”

經曆了那次挫折後,自己對銷售工作也是越來越沒信心了。再加上,自身性格本來就有些木讷,深感若長期從事這樣的工作,對自己來講,就是一種折磨。

沒過多久,自己便離開了那家公司。然而,即使如此,酒桌上的那場“羞辱”,還是令自己遲遲難忘,也讓自己大為不解,到底是哪個地方出現了差錯,讓對方這麼看不起自己。(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