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哪些
教育既有可能為創新提供發展的契機,成為發展的動力,也有可能阻礙,甚至扼殺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哪些,歡迎大家分享。
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哪些
一、賞識法則——根雕原理
根雕常常以其精美的造型,獨特的構思,巧妙的加工受人青睐,成為提升家庭文化品位的首選。然而根雕的前身是什麼?無非是生于荒野的樹根。培根說:“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知識好比是修剪移栽。”作為教育的對象學生,都是活生生的可以造就的生命,我們要用藝術家的眼光對待,即使就是荒野的樹根,我們也能否把它變成如根雕一樣的藝術品呢?所以教育者應該擁有一種心态,對待學生應該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哪怕是成績最差的,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是金子,是可以造就的人才,教育者不能總是把眼光放到幾個優生身上,而是應該運用賞識,讓每個孩子都擁有自信,擁有成功。
二、多元法則——過河原理
一次專家乘船到河對岸去,在船上和船夫攀談起來,竟然發現船夫是一個很難說清楚話的人,于是非常鄙夷他。快到河對岸了,船夫驚呼:“你會遊泳嗎?”“不會。”“這條船馬上要翻了,那你馬上就會死的。”專家聽了愕然。是呀!社會上流行的“專家是人才,船夫隻不過是一小人物而已,當然談不上是人才”觀念。在生命危急的關頭,船夫居然救了知識淵博的專家一命。誰是人才,令人思考。其實人真是各有其長,在某個領域有特長的都可以說是人才,在人才的認識上我們要有多元的觀念。教育者千萬别總是認為隻有學習好才叫人才。隻有運用多元法則育人,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精彩紛呈。
三、全面法則——圖釘原理
圖釘分為釘尖和釘帽兩部分,若将二者分開,圖釘便不好使,釘帽無用,頂尖也無用,隻有二者不分離,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這告訴我們教育要注意全面發展,隻重視文化課,不重視藝體課,隻重視學習成績,忽視品德教育,隻重視優等學生,忽略差等學生,隻重視近期利益,忽視孩子的長遠發展,都會使教育走入誤區。
四、鼓勵原則——蛙跳原理
兩隻青蛙掉到井裡,不停地往上跳。站在井邊的人不停地說話。一隻青蛙以為人們在不停地諷刺他,便洩氣不跳而死。而另一隻青蛙以為外面人在不停地鼓勵她,于是使勁地往外跳,而最終跳了出來。鼓勵有多大的力量呀!教育者要善于樹立學生的信心,不吝啬鼓勵,合理鼓勵,合理表揚,誇獎學生很重要。切忌歧視和奚落。
五、體貼法則——白開水原理
現在的大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體貼入微,生怕孩子沒有穿暖,吃飽,傾盡其所能滿足孩子要求。就說給孩子喝的飲料吧,什麼百事可樂,健力寶,紅牛,一要俱應。然而這種傾向是極端有害的。在今天,教育者要學會給孩子一杯白開水。解渴用白開水,自然是最好的飲料,而且還要适當供應,開始用小瓶品之,這樣孩子才會細細品味,并形成一種渴求,假如總是讓孩子一味喝個飽,到後來自然變得是食之無味,沒有了吸引力。教育者要善于理解孩子心理,根據孩子具體情況,大膽表揚又要多加提醒,讓孩子在饑餓中保持新的欲望。
六、情感法則——釘孔原理
有一個孩子總喜歡發脾氣,父親為他出一主意:發一次脾氣就訂一顆釘子。後來發現自己居然不發脾氣了,于是好友再次告知,一天不發,便拔去一釘,直到最後釘子被拔完,留下什麼,呀!一個個針孔,釘拔走了,可留下的是傷害。教育者面對學生千萬别傷害它們的人格,要學會尊重孩子。若一旦犯錯,留給孩子的恐怕是抹不掉的傷痛,也是教育者永遠的傷痛。有人說“教育是有痕迹的。”我覺得說得真不錯。
七、信任法則——羅森塔爾原理
這是一個很出名的事例。著名的教育家羅森塔爾做一個發現研究人才的試驗,到一所學校,在學生花名冊上随意寫了18位學生,告訴校長“這些學生今後前途無量”。校長再告訴學生,8個月後,上了他花名冊的學生都有奇迹的進步。孩子的進步都源于教授的一句話。因此,教育者要信任學生,相信學生,給與孩子積極的暗示,消除消極暗示。
八、行為法則——木碗原理
一家四口人,爺爺老了,手抖,吃飯時總是把碗打碎,父親專門制了一個木碗,小孩看見了,也找來木頭雕一木碗,問他做什麼。“你們也會老,我給你們做的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央電視台的那一則廣告“給母親洗腳”多令人感動,看到母親天天給奶奶洗腳,孩子也跌跌蕩蕩的端來一盆水,笑盈盈的送給母親,您也洗腳。這就是榜樣。教育者的以身示範是多麼重要,你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吸煙有害,可自己卻是一個煙鬼,注意形象,可自己卻是拖沓,這樣又怎能服人。所以為師者為父母者都改為自己,做一筆超值的存款,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九、價值法則——蘋果原理
美國時代周刊做過一個調查:童年時,母親對你影響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一個有商販經曆的人回答道:“小時候,我最喜歡的蘋果被母親搶走給了别人,那時我就知道,人應該是不擇手段的。”一個工程師說道:“小時候母親端來一盤蘋果,孩子皆搶,母親止住:“要得到蘋果,得先勞動,才能有所得到。”教育者要讓孩子樹立要想得到,必先努力,有所付出,才會有所回報。要讓孩子樹立正确的價值觀。
十、整體法則——掰玉米原理
一工廠組織員工掰玉米比賽,看誰最先通過玉米地,又不被玉米挂傷。在這中間,隊員不僅要講效率,注意安全,還要重視質量。然而在教育中我們往往隻重視孩子的成績,不重視孩子學習的過程,這是十分有害的。學校一味重視教師教學成績,而忽視教師平時付出的努力,也是極端的做法。這樣不利于教育的發展。我們要把教育看成一個整體,全面發展,和諧教育,才能适應新時代的挑戰。
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教育】
1、知識教育靠“灌輸”,人文教育靠熏陶。
2、教育不能隻面向少數學生,也不能隻面向多數學生,而要面向每一個學生。
3、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獻身。
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
對教師來說,修養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人格是教育的風帆。
4、教育的每一個細節都是影響孩子終身的大事。
5、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個人。
【學校】
6、我們不應該片面理解學校隻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因為教師發展與學生發展是一個辯證的統一體,教師發展能更地促進學生發展,放棄教師發展而追求學生發展,最終學生的發展也隻能是空中樓閣。
【教師】
7、演員,靠演技征服觀衆;球員,靠球技留住球迷;教師,靠綜合素質引領學生奔向的未來。
8、不稱職的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适應自己,帶着知識走向學生;而優秀的教師在教學中則是讓自己去适應學生,帶着學生走向知識。前者是授人以魚,後者是授人以漁。
9、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于他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于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10、教師最大的享受、最大的樂趣就在于覺得自己是學生所需要的,是學生所感到親切的,是能夠給學生帶來歡樂的。
11、站上講台的教師,是合格教師;站穩講台的教師,是骨幹教師;站講台的教師,是專家型教師。
12、把一流的學生培養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師,隻能算是三流的教師;把非一流的學生培養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師,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師。任何一個教育家都是因為對非一流的學生的培養獲得成功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家的。
13、這幾種比喻很值得我們教師欣賞:教師是“介紹人”,介紹學生與學習相依相戀;教師是“打火機”,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智慧火把迅速點燃;教師是“領頭羊”,引領學生走進知識的茫茫草原;教師是“味精”,将學生的學習變成色香味俱全的味大餐。
14、教師有兩種:一種是用自己的教法去篩選适合教法的學生,于是篩出了一些不合格的學生。差生就是這樣被篩出來的。另一種教師是用自己的學生去篩選适合學生的教法,于是篩出了一些不合格的教法,從而改進教法,因材施教,讓學生成才。
15、教師應當具有的人才觀是:行行出狀元的人才觀;生生能成才的人才觀;終身學習的人才觀。教師應當具有的教育觀是:素質教育的教育觀;系統工程的教育觀;正确方向與科學方法的教育觀。教師應當具有的學生觀是:學生是學習主體的學生觀;學生是各有個性的學生觀;學生都是處在發展中的學生觀
【課堂教學】
16、學貴疑,盡信書不如無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我們應用“問題”來點燃學生的智慧之火。
17、教師是教育目的的實現者、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教學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急于發表自己的導向性意見,而要首先傾聽學生的各種看法;不要強求學生接受教師的立場,而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不要對學生予以“一錘定音”式的裁決,而要進行富于啟發價值的評價;不要對學生鮮明的個性或完全否決或過度贊賞,而要引導學生鮮明的個性往正确的方向發展。
18、衡量教育是否失敗的辦法其實很簡單:隻要看一看學生通過學習後是更加熱愛學習還是厭惡學習。
19、過去的課堂教學,教師是主角,學生是配角;現在的課堂教學,學生應該是主角,教師是配角。
20、成功的教學應該是學生帶着不同的問題走進教室,學習後在更高層面上産生不同的新問題。
21、教師在課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表現欲,惟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以及思考的時間。如今學生在課堂上缺少的就是“表現機會”和“思考時間”。
22、教師向學生講授“為什麼”,遠不如學生向教師提出“為什麼”。
23、如果說“教是為了不教”,那麼“學就是為了會學”。
24、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積極地從新課程中尋找“自我”,尋找新課程中“自我”的意義,并主動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課程之中,敢于承擔責任,善于解決問題,使新課程成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25、酸甜苦辣都有營養,成功失敗都是收獲。尊重學生屬于自己的體驗,讓他們走進自己的生活世界,體驗生活、體驗社會,即使是失敗,也可能成為學生終身受益無窮的财富。
26、教材、教室、學校并不是知識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類社會、豐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書。
27、人類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的潛能,絕不是課堂上講解出來的。教師創設開放的問題情景,引導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圍繞某類主題調查搜索、加工、處理應用相關信息,回答或解決現實問題,這樣的教育和訓練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教師與學生】
28、學生崇拜教師,教師不值得炫耀;教師培養出的學生使自己崇拜,教師才值得炫耀。
29、師生關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賞。惟有這樣,師生關系才會和諧,并達到教學相長之目的。
30、相信人人都有才,才會正确對待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潛能;相信人人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學生發展的好方法、好途徑。
31、教師要永遠相信:自己教給學生的和學生教給自己的是同樣多的!
32、教師的表揚或鼓勵,對有些學生而言是“錦上添花”,對有些學生而言則是“雪中送炭”。相比之下,教師應該更多一些“雪中送炭”。
33、教師對待學生要用“放大鏡”、“反光鏡”和“顯微鏡”。“放大鏡”——發掘學生的閃光點;“反光鏡”——摘掉學生的缺點;“顯微鏡”——彰顯學生的個性。
34、和學生交朋友,才能聽到他們的心裡話。
【教師的專業化】
35、要時刻牢記:每個學生天生都是世間的奇迹,堅信每個人都是可造就的。
36、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是沒有找到能教好學生的方法。
37、如果學生不喜歡自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讓學生喜歡,因此,要想有所改變,首先得改變自己。隻有改變了自己,才會最終改變學生。隻有改變了自己,才可以最終改變屬于自己的世界。
38、正确判斷每個學生智力才能的不同特征及其發展潛質,這是教育智慧中極為重要的部分。
39、要想成為真正的名師,學習的速度務必大于教育變革的速度。教師要将“學習”作為最重要的職業需要,形成“人人是學習之人,時時是學習之時,處處是學習之處,事事是學習之事”的理念。
40、一個教師超越其他教師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斷地超越過去的自己。教師要不斷地超越過去的自己,就要:以樸素的感情,調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獻的精神,從事崇高的事業;以高超的技藝,展示個人的才華;以不斷的追求,提升自身的價值。
41、能使學生超過自己的教師才是最好的教師,能使自己超過教師的學生才是最好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學生有超越之膽,即具有敢于超越教師的精神;有超越之識,即具有超越教師的能力;有超越之智,即具有超越教師的智慧。
42、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師,才是一個成熟的高素質教師。未來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教師的素質。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戰略是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學生行為習慣】
43、學生行為優秀不是真正的優秀,學生行為習慣優秀才是真正的優秀。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優秀的行為習慣。
44、當學生的學習行為成為一種習慣、一種需要的時候,原先認為“學習是苦事”就會變成“學習是樂事”。
【師德】
45、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厭惡一個學生就等于毀掉一個學生。
46、甯可讓學生說錯誤的真話,也不要讓學生說漂亮的假話。
47、“賞識”,有助于學生學習成功;“抱怨”,肯定會導緻學生學習失敗。
48、教師“把學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裡;把學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獄中。”
49、對待學生,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所做的一切要向他們負責。
50、“蹲下”一詞是多麼貼切的詞語,隻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視線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從孩子的位置出發去理解世界。
51、以心靈感受心靈,以感情赢得感情,這是教師從教的基本功。去當一天學生,體驗一下學習生活,再來反思:教與學是否和諧。
52、愛是一種信任,愛是一種尊重,愛是一種鞭策,愛是一種激情,愛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愛的滋潤,知識的澆灌,讓每一個孩子在知識的碧海中和諧、自主、幸福地成長。
【創新能力】
53、質疑能力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能力之一,也是創新能力的重要表現。隻有通過質疑和提出問題,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夠得到不斷強化,創新思維能力才能夠得以不斷提高。教師給予學生真誠的鼓勵,學生就敢于質疑;教師給予學生科學的指導,學生就善于質疑;教師努力創設民主、寬松和自由的教學氛圍,學生就經常質疑。
54、愛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創新是教育的希望。
55、創新是人的頭腦中最敏感的機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壓抑的'機能。基礎教育階段,人的創造性思維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漸漸熄滅。教育既有可能為創新提供發展的契機,成為發展的動力,也有可能阻礙,甚至扼殺創新意識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發展。摧殘天資優異而具創造力的年輕人,比鼓勵他們開花結果要容易得多。
56、創造性是對常規性的突破,教師的教學也應當不斷突破舊的教學範式,不論是教學内容,還是教學形式,教師都應該擁有選擇、探索、和創新的權利。不要讓教師對教學的獨特理解和獨特追求成為規範化的犧牲品。
【評價】
57、即使是普通的孩子,隻要教育得法,多一些激勵性的評價,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58、要盡量多地要求每一個學生,也要盡可能地尊重每一個學生,完善教育評價,可能使學生身體的、智力的、思想的力量得到廣泛地發揮。
59、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60、寬容不是姑息、放縱,而是在嚴格要求下對犯錯誤的學生的理解、尊重,給予充分反思的時間,改過自新的機會,使他們最終改正錯誤。
61、成長需要激勵。面對失敗或成功的結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勵,學生最期待教師公正的評價和積極的肯定。教師拿起表揚的武器,就能減少學生失敗後的灰心,增加學生成功後的信心。
62、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獲肯定和贊譽。
63、成績主要說明學習起點的新狀況,而不是提供終結性的結論。應當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學校。
【現代教育方向】
64、強調多元、崇尚差異、主張開放、重視平等、推崇創新、否定等級的教育思想,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主導思想;人性化、信息化和終身化的教育價值取向,已經成為教育的主要特征。
教育理念格言
1、使教育過程成為一種藝術的事業。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3、每關閉一所學校,就得多造一座監獄。
4、父母的行為習慣就是孩子學習的一本教材。
5、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将來。
6、孩子的笑臉,家長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幸福。
7、願每個孩子都成為一個善良、豐富、高貴的人。
8、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必須警惕人窮志短。
9、隻有當你緻力于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1 0、生命的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
1 1、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
1 2、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1 3、培養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對國家對社會最好的貢獻。
1 4、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用不着再表現自己。
1 5、沒有一個朋友能比得上健康,沒有一個敵人能比得上疾病。
1 6、将快樂傳遞給每一個孩子,讓孩子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精彩。
1 7、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類的事業中,首要的一件是教育人的事業。
1 8、教孩子學走路,學說話的方法,是人世間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
1 9、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
2 0、想象與顯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從中受到教育。
2 1、信念的固定性不僅可能反映思維的一貫性,而且還可能反映思想的惰性。
2 2、不因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罵他,隻要這與他的創作活動有關。
2 3、寬恕觸及兒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兒童心靈中産生要改正錯誤的意志力。
2 4、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但善于教育孩子,這就是國家教育的一樁大事了。
2 5、勇于承擔責任,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陳舊的思想觀念,用科學先進的管理理念為我們營造。
2 6、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偉大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
2 7、從什麼地方和什麼時候開始自我教育呢?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戰勝自己是最不容易的勝利。
2 8、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2 9、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從廣義上講,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終目的。
3 0、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輕人,自信不是自滿,獨立不是孤獨。
教育理念座右銘
1、知識改變命運,勤奮實現理想。
2、人以信立世,師以德育人。
3、踏踏實實地工作,簡單而陽光地生活。
4、身教重于言教。
5、用書籍滋潤着自己的心靈,把愛心奉獻給每一位學生。
6、用愛譜寫教育的樂章。
7、此刻打盹,你将做夢;此刻學習,你将圓夢。
8、認認真真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9、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彼岸。
10、内存一個愛,外顯一個笑。
11、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
12、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13、師愛比天容萬物,師德為地育群芳。
14、用細心、耐心、知心、愛心搭建師生心靈的通途。
15、外國語是人生戰鬥的一件武器。
16、學而不厭是我人生的樂趣,誨人不倦是我事業的追求。
17、教師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責任心上。
18、帶領孩子們一同遨遊音樂的海洋。
19、三尺講台化舞台,舞蝶飛揚夢同在。
20、孩子的名字叫“今天”,教育的名字也叫“今天”,今天賞識孩子,孩子今天就成功。
形容老師教書育人的詞語
誨人不倦廢寝忘食埋頭苦幹兢兢業業盡心盡力
一絲不苟文思敏捷聰明過人青出于藍一鳴驚人
桃李争妍後繼有人默默無聞孜孜不倦德才兼備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和藹可親
無微不至勤勤懇懇良師益友桃李芬芳教導有方
辛勤勞碌教無常師能者為師青出于藍師道尊嚴
研桑心計一字之師尊師重道春風化雨嘔心瀝血
比喻教書育人的詞語
比喻教書育人的詞語有循循善誘、一字之師、教無常師、良師益友、能者為師、傳道授業、師嚴道尊、言傳身教。
1、循循善誘。循循:有次序的樣子;善:善于;誘:引導。意思是指善于引導别人進行學習。出自《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2、一字之師。意思是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之師。多成語故事。
3、教無常師。指凡有長處者都可以為師。
4、良師益友。意為使人得到教益和幫助的好老師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師亦友的朋友。出自《論語·述而》《論語·季氏》。
5、能者為師。會的人就當老師,即誰會就向誰學習。者(在成語中的意思):你不會……而他會的人。師:老師。
6、傳道授業。釋義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7、師嚴道尊。釋義是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8、言傳身教。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