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閃閃的拼音怎麼讀音(金光閃閃的拼音怎麼讀音組詞)

biang 中華百科 757

本文目錄

  1. 金光閃閃的拼音
  2. 金光閃閃的拼音怎麼寫
  3. 金光閃閃拼音
  4. 钿怎麼讀音是什麼
  5. 枇杷怎麼讀音

金光閃閃的拼音

金光閃閃的拼音是jīn guāng shǎn shǎn,聲母分别是j、g、sh、sh;韻母分别是in、uang、an、an;聲調分别是第一聲、第一聲、第三聲、第三聲。

釋義:閃閃:光亮閃爍。金光閃爍耀眼。

出處:《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面上金光閃閃,手中雪刃輝輝。”

譯文:面上金光閃爍耀眼,手中的雪刀光彩照人。

例句:遠遠望去,黃色的沙子在太陽的映照下,金光閃閃,好像上面有黃金珠寶似的。

擴展資料:

近義詞:金光燦爛

釋義:具有金色的光澤或光輝的。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回:“隻見城門石壁上镌着一副金字對聯,字有鬥大,遠遠望去,隻覺金光燦爛。”

譯文:隻見城門石壁上刻着一副金字對聯,字有鬥一樣大,遠遠看過去,隻覺得金光燦爛。

例句:色的天幕上嵌着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一片白雲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飄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金光閃閃

金光閃閃的拼音怎麼寫

金光閃閃的拼音是jīn guāng shǎn shǎn。

金光閃閃出自《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原文:這牌兒雖止巴掌大,卻是镂金琢玉,煙凝碧綠,畫嵌珍珠,光茫掩映,取名為如意金寶圖。那牌背卻如羊脂一般白淨,露出返照霞光,洞徹寶玉,四邊巧簇煙雲,須臾變化,不可名狀。在文中,描述了如意金寶圖的外觀和特點,其中提到了金光閃閃這個詞。這個詞語形容的是金子或金質物品的光澤和閃光,給人以耀眼、閃爍、閃亮的感覺。

金光閃閃這個詞語也可以形容某些其他物品或景象的光澤和色彩效果,例如金色的綢緞、金色的樹葉等等。它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物質或景象的外觀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和感受,例如金色的宮殿、金光閃閃的舞台等等。

金光閃閃造句:

1、夜晚,黑洞洞的外面,突然金光閃閃,那是什麼呢?是美麗的流星。

2、這些珠寶在燈光下金光閃閃,非常漂亮。

3、突然間,金光閃閃的陽光照亮了整個城市。

4、那些金币在陽光下金光閃閃,十分誘人。

5、他的獎章金光閃閃,令人羨慕。

6、她的手鍊上鑲嵌着金光閃閃的鑽石。

7、他的眼睛裡閃爍着金光閃閃的光芒。

8、那些鳥兒的羽毛在陽光下變得金光閃閃。

9、節日的夜晚,燈火輝煌,金光閃閃的火花映照在人們的臉上。

10、金光閃閃的獎牌在陽光下格外引人注目。

11、她的項鍊上挂着一個金光閃閃的吊墜。

12、遠處那座山在陽光下顯得金光閃閃。

13、他的手表是金光閃閃的表面和精緻的工藝。

14、節日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霓虹閃爍,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金光閃閃的彩燈仿佛一條巨龍在空中飛舞。

15、這位成功人士今天穿着金光閃閃的衣服,看起來非常華麗。

金光閃閃拼音

金光閃閃拼音jīn guāng shǎn shǎn。

金光閃閃(jīn guāng shǎn shǎn)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金光閃爍耀眼,出自《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

造句:

1、金光閃閃的湖面,如綢緞一般的柔和,令人沉醉其中。

2、金光閃閃的夕陽,在微風中柔和地落下,把湖面點綴成了五彩斑斓的畫卷。

3、金光閃閃的空中,流雲若夢般缭繞,灑下一片晴空。

4、金光閃閃的森林,樹木滿目,綠意盎然,螢火蟲像一顆顆寶石,點綴其中。

5、金光閃閃的山脈,高峰上猶如一片翡翠般綠油油,把大地點綴得潔白而又璀璨。

6、金光閃閃的大海,湛藍的海面上,有一片金色的漣漪在拍打着把海面上的綠意點綴得更加美麗。

7、金光閃閃的沙漠,平坦的沙丘上,金色的陽光像一道道金線,把沙漠點綴得更加燦爛奪目。

8、金光閃閃的湖水,碧綠的湖水中,有一片金色的波紋在拍打着,把湖水上的綠意點綴得更加美麗。

9、金光閃閃的花園,花朵像五彩斑斓的寶石,把花園點綴得更加美麗。

10、金光閃閃的雪山,雪花若碎玉般飛舞,在金色的陽光下,把雪山點綴得更加璀璨奪目。

金光閃閃拼音的教學内容

拼音發音:金光閃閃拼音通過聲音和圖像的方式,幫助孩子正确地發音并掌握拼音的音節。

漢字認讀:金光閃閃拼音将拼音與相應的漢字對應起來,幫助孩子認識和記憶漢字,并激發孩子對漢字的興趣。

詞語拼讀:金光閃閃拼音提供了大量的詞語拼讀練習,通過各種活動和遊戲幫助孩子掌握漢字的組合規律和詞語的發音。

句子閱讀:金光閃閃拼音還提供了一些簡單的句子閱讀材料,使孩子能夠将所學的拼音、詞語和句子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性的閱讀練習。

钿怎麼讀音是什麼

钿字的讀音是:diàn tián

部首:钅

筆畫:10

繁體:钿

五筆:QLG

釋義:

[ diàn ]

1.在器物上鑲嵌金屬、寶石、貝殼等:寶~。螺~。

2.古代用金翠珠寶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飾。

[ tián ]

〈方〉指硬币。也泛指錢财:銅~。

一、當钿字的讀音為diàn時,組詞為:

1.螺钿[luó diàn]

一種手工藝品,用螺殼或貝殼鑲嵌在漆器、硬木家具或雕镂器物的表面,做成有天然彩色光澤的花紋、圖形。也作螺甸。

2.值钿[zhí diàn]

吳語詞彙,指物品值錢,寵愛幼兒。钿是部分吳語區中錢的意思。

3.鬓钿[bìn diàn]

插戴于鬓髻的金花。

4.钿窠[diàn kē]

用金、銀、玉、貝等物鑲嵌的界格花紋。

5.钿砌[diàn qì]

鑲嵌金、銀、玉、貝殼等物的台階。

6.钿匣[diàn xiá]

用金、銀、玉、貝等鑲嵌的小箱子。如鏡匣、硯匣、書畫匣等。

7.钿金[diàn jīn]

鑲嵌金、銀、玉、貝的首飾、器物。

二、當钿字的讀音為tián時,組詞為:

1.钿頭[tián tóu]

鑲金花的首飾。

2.洋钿[yáng tián]

方言。銀元。

3.钿朵[tián duǒ]

用金銀貝玉等做成的花朵狀飾物。

4.钿黛[tián dài]

花钿和螺黛。泛指婦女的飾物。

5.钿波[tián bō]

金光閃閃的水波。

6.銅钿[tóng tián]

方言。指銅質硬币。亦泛指金錢。

7.钿窩[tián wō]

指女子面頰貼花钿的地方。

8.钿璎[tián yīng]

金花、貝片、玉珠之類飾物。

枇杷怎麼讀音

枇杷的拼音是[pí pa]。

1、釋義:枇杷是薔薇科蘋果亞科枇杷屬的常綠喬木植物,潮州地區重要的水果産品之一,花期在10~12月,果期在5~6月。

2、出處:清·佚名《莆田縣志》:“枇杷,夏初成熟,色黃味酸。”

3、近義詞:無。

4、反義詞:無。

5、引證釋義:明·歸有光《項脊軒志》第十回,“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宋·蘇轼《惠州一絕》詩:“羅浮山下四時春,枇杷楊梅次第新。”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杮,亭奈厚樸。”現代·楊朔《征塵》:“它的本身更象一顆蟲蝕而腐爛的枇杷。”

枇杷的造句

1、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一個枇杷,小心地剝開外面的皮,皮剝好了,看到裡面的果肉是金黃色的,像蒙上了一層輕紗。

2、在學校的操場邊,種了三四棵枇杷樹。他們生氣勃勃,枇杷樹的葉子厚厚的。結了果子别提有多好吃了,保證你們吃了還想吃。每當微風吹過,枇杷樹的葉子在顫動,發出沙沙的聲音,好像在向我們問好。

3、枇杷用手去摸一摸有斑點的枇杷摸起來就特别的光滑,還金光閃閃呢!

5、我的家鄉盛産枇杷,枇杷是家鄉的特産,每當五六月間,枇杷上市了。

6、我的家鄉在龍泉,它坐落在龍泉山下。它還被稱為水果之鄉,因為這裡盛産葡萄、枇杷和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