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描寫了哪些女子(家描寫的是什麼)

biang 中華百科 868

本文目錄

  1. 巴金的《家》封建家長制制造了哪些家庭悲劇
  2. 水浒傳中有哪些女性形象
  3. 紅樓夢裡都有哪些女人

巴金的《家》封建家長制制造了哪些家庭悲劇

梅的悒郁緻死,瑞珏的慘痛命運,鳴鳳的投湖悲劇,婉兒的被逼出嫁。

小說描述五四時期成都高家公館的大家族,主人公是覺慧、覺民、覺新。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權威。三個主角有不同的性格和個性。故事發生在成都一家姓高的大公館裡,高覺新是這個大家庭裡的長孫,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他被剝奪了學業與愛情。在中學畢業那天被迫放棄了自己所愛的能夠了解他、安慰他的錢家表姐——錢梅芬,和父親指定的姑娘結了婚,結婚後,覺新在父親的安排下進入西蜀實業公司事務所上班,爾後不久父親死去,覺新成為家中事物的承重者。覺新的二弟覺民和三弟覺慧就不同了,他們接受西方文化知識的熏陶,有着先進的思想、昂揚的鬥志,是新時代的新青年。覺新也跟他倆一起接受新思想,但是他依舊還是“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的擁護者。一日,覺慧和覺民跟往常一樣,買了幾本新書,來到覺新的辦公室裡,這時張太太和琴小姐來了。琴是高家親戚裡面最美麗、最活潑的姑娘,她也是一個有着理想、有着抱負的勇敢的新青年。她給大家帶來了一個不尋常的消息,錢家大姨媽回省城來了,梅表姐嫁了不到一年就守了寡,婚後變得有點憔悴。這個梅表姐就是大哥覺新所摯愛的錢家表妹,而這時覺新正陪着張太太買衣料,他并沒有聽到這個消息。覺慧和覺民離開了覺新的事務所,覺民去了琴的家裡,而覺慧在路上遇見同學張惠如,并從他口中了解到當兵的打了學生。覺慧義憤填膺地和一些學生們參加了向總督示威遊行的隊伍。祖父高老太爺很快知道了他遊行的事,便讓覺新把他囚禁在家裡,為了覺新,覺慧隻能留在家裡,不久後,他又出去了。舊曆新年快來了,高公館這個紳士家庭也忙着準備過新年。除夕的前一天下午,覺慧買了一本小說《前夜》讀給他的兩個哥哥聽,書裡的内容激起了覺慧的熱情,也喚起了覺新痛苦的回憶,他向兩兄弟述說了自己身為長孫承擔的重任,自己為了家族的人,犧牲了自己的幸福……覺慧想着,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争過來。他又為不是大哥的自己十分慶幸。天黑了,高家四世同堂聚集在一起,互相慶賀着吃年夜飯,高老太爺看見自己的子孫滿堂,想着再過一兩代,他們高家不知道會變成一個怎樣繁盛的大家庭,心裡非常地高興。舊曆年的最後一天,覺新告訴覺慧他遇見梅表妹了,痛苦和悔恨湧上心頭。覺慧責備覺新當初為什麼不反抗,落到這地步,是罪有應得。覺新苦笑着說現實的環境不允許他這樣做,覺慧突然感覺在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離得愈來愈遠了。鳴鳳是高公館裡的丫頭,她既聰慧又漂亮,她很喜歡覺慧。而覺慧隻有在回到他那寂寞無聊的家裡時,才會不為思念鳴鳳而苦惱。丫頭們傳聞,馮樂山要讨姨太太,準備在大房同三房的丫頭中挑一個去。鳴鳳向覺慧發誓她絕對不會跟别人。元宵節的夜晚,他們幾個年輕人接到了消息,督軍下令讨伐張軍長,前線已經開火。仗終于打起來了,高公館上下都沉浸在一片恐怖、絕望之中,此時琴也正在高家,她沒有地方可去,隻能呆在這裡。她從前還相信自己是一個勇敢的女性,而這時她發現自己還是一個脆弱的女子,沒有能力反抗,也隻能等待别人來宰割。恐怖的時期終于過去了,和平的統治又恢複了。高公館又熱鬧起來。覺民弟兄的幾個同學創刊了《黎明周報》,刊載新文化運動的消息,介紹新的思想,批評和攻擊不合理的舊制度和舊思想。覺慧熱心地參加《周報》的工作,經常在《周報》上發表文章。至于覺民,他白天忙着功課,晚上按時去琴那裡教書,對于《周報》并不像覺慧那樣熱心。琴因為她的好朋友倩如長辮剪了,她也想這麼做,但遭到母親的反對,并要把她嫁出去。琴心裡愛的是覺民,她傷心地哭了起來。就在琴傷心痛苦的晚上,鳴鳳也同樣傷心至極。原來高老太爺要她做馮老頭子的姨太太,而且就在三天之後。這是高老太爺的命令,誰也違背不了,誰也反抗不了。她沒有辦法,覺慧是她惟一的希望了,而此時的覺慧正忙着寫他的文章,無暇顧及鳴鳳,待她要說時,覺民的到來使得她不得不走了。鳴鳳徹底地絕望了,她記得她曾說過甯死也不會去,她帶着對覺慧深深的愛和對這世上的不公平的恨跳進了湖裡。鳴鳳死了,由三房的丫頭婉兒代替她去當姨太太。鳴鳳的死很快被這大公館裡的人忘記,而覺慧卻不能忘,因為他的自私,他沒有把他心愛的人留住。他這時才發現平常老是訓斥大哥和覺民沒有膽量,其實他自己跟他們一樣,也是一個沒有膽量的人。他對生活已厭倦了,他有了遠離這個家庭的想法。一天晚上他看到四房的丫頭倩兒偷偷在花園裡在給鳴鳳和婉兒燒紙錢,感到萬分苦楚。在高老太爺66歲誕辰的慶祝的日子裡,馮樂山向高老太爺提親,将自己的孫侄女許給覺民,同時将淑英許給陳克家的二兒子。覺民愛的是琴,他立即表示要自己的事自己作主。為了反抗祖父他在覺慧的鼓勵和幫助下逃離了公館,覺新在這時聽到了梅小姐去世的消息,萬分痛苦。覺慧的五爸在外頭讨了妓女“禮拜一”做姨太,還打着老太爺的招牌借了許多債,老太爺為此一病不起,他已清楚高家已走下坡路了,最後的結局是可以想得到的。他做了多年的“四世同堂”的好夢徹底破滅了。臨死前他把覺民召了回來,答應馮家的親事不提了,便離開了人世。覺慧的嫂嫂瑞珏生産的日子近了,但公館的太太們卻要她遷到城外生産。因為他們迷信什麼“血光之災”,懦弱的覺新沒有說一句反抗的話,忍受了一切,把瑞珏接到了城外。瑞珏幾天後就生産了,她生下了一個兒子,自己難産死了。覺新沒有能見她最後一面。是舊的制度、禮教和迷信奪去了他的青春、他的幸福、他的前途,也奪去了他最愛的兩個女人。他意識到了這一點,而他又不能夠抵抗這一切,他隻有絕望,隻有痛苦,他就此醒悟了,同二弟覺民一起,助三弟覺慧終于逃離了這個家,使他們被束縛着的家,到上海去一面求學一面從事進步的革命工作。

水浒傳中有哪些女性形象

   摘要:《水浒傳》不僅塑造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漢,同時也塑造了許多有個性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這些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的婦女形象,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狀。《水浒傳》所刻畫的女性主要分為四大類:一類是女英雄,如扈3娘、孫2娘和顧大嫂;一類是淫婦,如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等;還有一類邊緣類弱小女子,如林沖娘子金巧蓮等。在他對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既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女性在男性世界中生活的痛苦,也使我們深刻地了解作者對女性真摯的同情。

【關鍵詞】女性形象影響根源

在幾千年的中國古典文學中,文學家們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女性形象,這些女性形象有才智美貌兼具,但是卻受傳統封建文化思想的影響,缺乏獨立的人格,總是依附于男性,由男性支配,。同時也飽含作者對這些典型女性形象的獨特感情。

《水浒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浒傳》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又名《忠義水浒傳》,一般簡稱《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水浒傳》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廣大農民在貪官逼迫下,無以為生,紛紛占山為王,結盟起義的曆史史實,記述了起義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

《水浒傳》一共塑造了七百多個人物形象,女性有七十多位,占了十分之一。她們一般社會地位低下,再加上社會混亂,朝廷腐敗,充滿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每個人都存在着生命危險。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老百姓惶恐不安,很多女子為了生存,不惜一切手段,不顧人格尊嚴。有的出賣自己的肉體,有的委曲求全,有的奮起反抗加入,造反的行列,成為女中豪傑。作者施耐庵就是通過塑造這樣一系列人物形象,為讀者描繪一幅曆史的畫卷,讓我們去品味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

一女性形象分析

《水浒傳》中的女性形象從社會倫理道德的角度可以大緻地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稱贊和歌頌的英雄式女性形象。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

第二類痛恨和蔑視的醜惡式女性形象。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

第三類同情和悲憐的弱者式女性形象。林娘子金翠蓮玉蓮等

1正面的英雄式女性形象

(一)正面形象:孫二娘顧大嫂扈三娘

1、孫二娘

(1)人物簡介:水浒重要人物之一,人稱梁山妖豔第一,在水浒傳中他是張青的妻子,黑店老闆娘,綽号母夜叉。在孟州道十字坡與張青開酒店賣人肉。武松被發配到孟州路過十字坡,險遭孫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裝喝醉酒捉住了孫二娘,張青求饒,武松遂與張青、

孫二娘夫婦相識,孫二娘後來跟随張青上了梁山,主持梁山泊西山酒店,迎來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條好漢,随宋江征讨方臘時,孫二娘陣亡。

(2)形象分析: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作者在塑造女性都比較注重外貌描寫,通過各種辭藻來修飾描述女性的貌美,但《水浒傳》的作者沒有按照傳統的塑造女性形象的描寫手法,而是從另一角度來塑造女性形象。他筆下的母大蟲顧大嫂和母夜叉孫二娘,雖是英雄,但相貌醜陋,名字也很醜。

孫二娘,她的出場主要在《水浒傳》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孫二娘是作者在三位女性英雄中刻畫得最為精細、着墨最多的人物。她一出場作者就對她做了有力的渲染。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母大蟲顧大嫂的長相和打扮:

“門前窗檻邊坐着一個婦人,露出綠紗衫兒來,頭上黃烘烘插着一頭钗環,鬓邊插着些野花,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作者似乎仍嫌對她的描述得不夠,在本回又以一段韻文加以刻畫:

“眉橫殺氣,眼露兇光。辘軸般蠢坌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腳。厚鋪着一層膩粉,遮掩頑皮,濃搽就兩暈胭脂,直侵亂發。紅裙内斑斓裹肚,黃發邊皎潔金钗。钏镯牢籠魔女臂,紅衫照映夜叉精。”

這是一個被作者男性化了的女人,她沒有漂亮的容貌,婀娜的身姿,溫柔的個性,像一個打扮誇張怪異,不修邊幅,殺氣逼人的母夜叉,絲毫沒有女性的溫柔順從之美,可以用醜來形容,可是在這醜陋的外表之下,作者賦予她極其鮮明的個性:有血氣、有主見、身手不凡、敢做敢為。中國古代傳統女性,她們在家庭中唯唯諾諾,唯丈夫命是從。孫二娘則不然,她經營着一家黑店,有一身好武藝,富有江湖豪俠之氣。她熱情大方、外向直露,我們可以從對她的描寫中看出。

如當武松叫道:“酒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她不驚不慌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那裡有人肉的饅頭,狗肉的滋味?自來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她潑辣兇猛且粗俗,當武松被麻倒時,她笑道:“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又歡喜道:“今日得這三頭行貨,倒有好兩日饅頭賣。又得這若幹東西。”當她見店裡的兩個漢子拖扯不動武松時,喝在一邊,說道:“你這鳥男女,隻會吃飯喝酒,全些沒用,直要老娘親自動手!”可見她的力氣不是一般人比得上的。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文人非常看中女性的物質屬性,大多數文人在塑造女性形象時,比較熱衷于女性的閉月羞花之容、沉魚落雁之貌。孫二娘雖然身為女兒身,卻不具備這樣的美貌,她有的更多的是男子氣概。但她卻有細心、體貼的一面,這在她幫助武松化裝來躲避作公的追查一節,足以體現出來,孫二娘對此做了一個周密的安排:把武松裝扮成一個行者的模樣,既遮了額上的金印,又有了度牒做護身符,萬無一失。武松臨走前,“孫二娘取出這度牒,就與他縫了錦袋盛了,教武松挂在貼肉胸前。”可見在她粗犷、醜陋的外表下,也存有一顆智慧的心。小說中孫二娘的出場并不多,但其潑辣兇猛、熱情直率的江湖女豪俠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孫二娘是一個在精神上有比較強烈的自主意識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對丈夫并不是唯命是從,而是我行我素。如丈夫張青再三囑咐,三等人不可壞,但孫二娘卻有自己的主張,隻要是有利可圖,便顧不了這麼多,見客就宰,所以魯智深、武松都差點成了孫二娘的饅頭餡。另一方面,孫二娘作為一名女子,每天跟男人打交道,這是不符合要求女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能抛頭露面的傳統觀念。作者對孫二娘的這種行為給予了肯定,說明他是支持女性不要依附于男性而獨立自主的。

2、顧大嫂

(1)人物簡介:梁山第二位女英雄,有一身本領,原來在登州城東門外開酒店。顧大嫂是

解珍姑媽的女兒。解珍、解寶被毛太公陷害關入大牢後,顧大嫂請來鄒潤。鄒潤叔侄和丈夫孫新、夫哥孫立等劫了大牢。顧大嫂又以孫立女眷的身份打入祝家莊内,和梁山其他好漢一起,裡應外合攻破了祝家莊。顧大嫂上梁山後與丈夫孫新開梁山東山酒店,重操舊業,是梁山第一百零一條好漢。受招安後,顧大嫂被封為東源縣君。

(2)形象分析:小說中第二位女英雄是綽号為母大蟲的顧大嫂,《水浒傳》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寶雙越獄”中,解珍請樂和帶口信就介紹了顧大嫂:

“我有個房分姐姐……見在東門外十裡牌住……叫做母大蟲顧大嫂,開個酒店,家裡又殺牛開賭。我那姐姐,有三二十人近他不得。姐夫孫新,這等本事,也輸與他……隻有那個姐姐和我弟兄兩個最好……把我的事說知,姐姐必然自來救我。”

這一席話至少告訴我們:顧大嫂是開酒店的,但不是黑店,還是多種經營,賣酒賣牛肉、開賭房。隻求财,不害命。顧大嫂很有本事,能與三二十人對打,與解珍解寶關系密切,最後是顧大嫂是個熱心腸。“必然自來救我”,不但補充說明了與解珍兄弟最好,還透出她是個豪爽、性急之人。可見顧大嫂是何等的勇猛和武藝高強。對其長相,作者也寫了一段描寫:

“眉眼粗大,胖面肥腰。插一頭異樣钗環,露兩臂時興钏镯。紅裙六幅,渾如王月榴花;翠領數層,染就三春楊柳。有時怒起,提井欄便打老公頭;忽地心焦,拿石錐敲翻莊客腿。生來不會拈針線,正是山中母大蟲。”(第四十九回)

從這段描寫可以看出顧大嫂有些像性格暴躁、兇殘的母老虎,如果說孫二娘還有幾分女人的姿色,那顧大嫂與她相比,就更少了幾分,“胖面肥腰”,可見顧大嫂長得也不漂亮,她比孫二娘還男性化,她的性格相當急噪,她發怒時會提井欄打老公;心焦時,拿石錘敲翻莊客腿;當樂和向顧大嫂介紹完解珍、解寶入獄的情況,顧大嫂便迫不及待地叫火家:“快去尋得二哥家來說話!”當孫新表示了劫牢的想法後,顧大嫂便道:“我和你今夜便去。”急噪之态已躍然紙上,連孫新都笑道:“你好粗魯!”她的這一性格與梁山的另一位好漢黑旋風李逵有着相似之處,她又是極其仗義、有勇有謀的人,如她想到事發肯定要連累丈夫的哥哥,但直接告訴他,恐怕他不會來,于是假裝有病,将丈夫的哥哥夫婦都請來,之後使用激将法使之就範。在劫牢過程中貼肉藏了尖刀,扮作送飯的婦人先進去,并且在牢房裡見機行事,最後成功救出解珍解寶,一起加入了梁山隊伍。顧大嫂在小說中的出場也不多,但她那種急噪、火暴以及有勇有謀的個性令人印象深刻,不愧為母大蟲之稱。

顧大嫂不會女工,從“從來不會拈針線”可以看得出來。“女子無才便是德”、隻能專心于女紅,這才是女子應該做的。但是,顧大嫂卻不是這樣,是“弄棒持槍當女工。”我們看到了她對要求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專心女紅”等傳統觀念的一種背離。

在顧大嫂和孫二娘兩位女性形象身上,我們能看到作者婦女觀中比較積極的一面,他打破了古往今來外在美的女性形象的傳統,女性不一定必須要有外在美,隻要有膽有識,重情義,同樣是值得稱贊和歌頌的。這對占統治地位的傳統男權是一種有力的挑戰。

3、扈三娘

人物簡介:扈三娘,人稱“一丈青”,在梁山排在第五十九。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原與祝家莊的祝彪訂了親,宋江攻打祝家莊時,同為獨龍崗上的扈家莊派兵救援祝家莊,扈三娘于陣前俘獲了梁山的王英,後來被林沖所擒,便投降梁山,成為梁山第一女将。後來,扈三娘與王英由宋江主婚,結成夫妻,同掌梁山三軍内諸事。後來征讨方臘時,丈夫王英戰死,

扈三娘前往接應時也為鄭彪所殺。

作者也為我們塑造了以為比較完美的女英雄形象。《水浒傳》中的第三位女英雄一丈青扈三娘,主要出現是在第四十八回“一丈青單捉王矮虎,宋公明兩打祝家莊”中。與其他兩位女英雄比較,扈三娘是她們之中最漂亮的,不論是從相貌、品性還是武藝都是一流的,是完美的,是作者贊揚歌頌的對象。

扈三娘,她的出場時先聲奪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先是杜興向楊雄、石秀介紹扈三娘:

“他莊上别的不打緊,惟有一個女兒最英雄,名喚一丈青扈三娘,使兩口日月雙刀,馬上如法了得。”

後來扈三娘出場時書上是這樣寫的:

“霧鬓雲鬟嬌女将,風頭鞋寶镫斜踏。黃金堅甲襯紅紗,獅蠻帶柳腰端跨。霜刀把雄兵亂砍,玉纖手将猛将生拿。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當先出馬。(第四十八回)

由此可見一丈青的美麗嬌豔,武藝出衆,一個美女英雄形象立刻呈現在讀者面前。她首先與王矮虎交戰,生擒活捉了王矮虎;然後與歐鵬交戰,歐鵬也占不到他半點便宜;又與馬麟交戰,交戰的場面非常激烈;但她最出彩之處是在與王矮虎交戰中打得王矮虎隻有招架之力,手顫腳麻,槍法大亂,後又“輕舒猿臂,将王矮虎提離雕鞍,活捉去了”。之後又戰勝了歐鵬,雖然後來不敵豹子頭林沖,被活捉過去,但仍不減其英勇之氣。《水浒傳》中對扈三娘的語言、動作的描寫都不多,出現的場面也很有限,在整個小說中,一丈青似乎是個啞巴美人,很少說話,唯一的一次張口是在與田虎軍交兵時,王矮虎被瓊英刺下馬,而扈三娘看見刺傷了丈夫,大罵:“賊潑小淫婦兒,焉敢無理!”

扈三娘在《水浒傳》裡幾乎成了一個毫無生氣的人物,隻是一個符号化的女人,沒有選擇自由婚姻的權利,在家人被梁山軍隊全部殺光後,也沒有說一句話,最後還被宋江做人情嫁給了龌龊的王矮虎,而且還是一個自己的手下敗将。而這個時候,她的家人屍骨未寒,扈三娘面對這樣的安排也隻是默默接受,作者把扈三娘塑造成了一個雖美麗,卻沒有自己思想的女性,受制于男權。她雖然默認了自己的婚姻,卻并不是滿意,這就表現出封建社會中,婦女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委曲求全,是一種“男尊女卑”的體現。讓我們認識到在男權統治的社會中,不僅自己的父親、兄弟和丈夫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連一個跟自己沒有關系的人也能輕而易舉随心所欲地去支配女人的命運。扈三娘雖然感到委屈,但還是要跟這些掌握她命運的人流血拼命,她的悲劇表明了:即使她再美麗、高貴,英勇無敵,也永遠沖不破男權的統治壓迫。可以說扈三娘在《水浒傳》中隻是一個無血肉氣性的女性形象。雖然這樣,也抹殺不了她英勇美麗的形象。

2反面的醜惡式女性形象

(二)反面形象: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

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看,是這類壞女人形象的典型代表,他們是作者痛恨和蔑視的對象。作者既表現出了她們的共同點,也寫出了她們的不同點,豐富了文

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她們都有漂亮的外貌,但是她們都有各自的不幸。她們都有不幸的愛情和婚姻,為了追求幸福,背離了倫理道德的傳統。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不為傳統的倫理道德所容,所以她們的下場都很悲慘。她們的命運都不能自己掌握,甚至被認為是男性被逼上梁山的原因,被認為是紅顔禍水。

從曆史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傳統的女性角色在社會社會中的地位非常低。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婦女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在政權、男權的多重壓迫下,形成了“男尊女卑”的基本觀念,婦女在社會中處于依附地位,經濟上沒有獨立,精神上也有枷鎖。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是一個非常美貌勤勞和孝順的女性,但是由于不合封建家長的意願,被迫離開焦仲卿,最終釀成慘死的悲劇。曆史上這樣的實力比比兼是。

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她們都是身處社會底層的城市婦女,她們都有着各自的不幸,對自己的婚姻極為不滿,并對美好的愛情和婚姻充滿了幻想和追求,所以才會做出違背封建禮教的事情。

1、潘金蓮

潘金蓮是《水浒傳》中塑造的比較成功的一個女性形象。人們曆來對潘金蓮評價不高,往往把她形容成“淫婦、蕩婦”。在水浒中,潘金蓮因不滿與武大郎的婚姻,确實與西門慶有奸情,而且為了與西門慶在一起,親手毒死了自己的丈夫。但是她是《水浒傳》所有女性中遭遇最悲慘的。對潘金蓮的形象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她出身卑微,但本性是善良的。對于潘金蓮的出身和與武大郎成親,書上這樣寫:

“那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作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顔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她,這女使隻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個大戶以此記恨于心,卻倒賠他些房,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

在這段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潘金蓮出身低微,從小就被賣,在大戶人家做使女,是個苦命的女子。隻因為長的漂亮,主任要納她為妾。她不願意做小妾,拒絕了主子的無理要求,這樣便激怒了大戶,大戶記恨在心,便強迫着她嫁給武大郎。如果她本性放蕩,貪圖富貴,依從大戶的意思做了小妾,那也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好的歸宿。但是她不肯從,拒絕大戶的要求,這一點正說明了她是一個本性善良,不是貪圖榮華富貴之人。

嫁給武大郎後,她内心是渴望平靜生活的,當一些浮浪子弟因看中他的美貌,常來家裡羞惱她,她願意跟武大從清河縣遷到陽谷縣,并早早關好門窗,免得惹是生非。

潘金蓮和武大郎的婚姻是不幸的,她們夫妻很不般配。這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外表上的不般配

“眉似初春柳葉,常含着雨恨雲愁;臉如三月桃花,暗藏風情月意。纖腰袅娜,拘束的燕懶莺慵;檀口輕盈,勾引得蜂狂蝶亂。玉貌妖娆花解語,芬芳窈窕玉生香。”說明潘金蓮很漂亮。

丈夫武大郎:

“身不滿五尺,面目生的猙獰,頭腦可笑,還被清河縣人起了一個很形象的渾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

個子不滿五尺,說明很矮小。皮膚象谷樹皮,說明很粗糙。又矮又醜的武大郎,怎麼配得上美貌的潘金蓮呢?

第二,性格上不和

潘金蓮曾對武松說她平生快性,看不得這般三大不回頭,回答和轉身的人。她和武大吵架時罵他是男子漢,自不做主,卻聽别人調遣。她對西門慶說他的丈夫是無用之人,官人休要笑話。這些都可以看出潘金蓮與武大郎性格、思想上的差異以及她度武大郎的不滿。

第三,人品上不對等

俗話說:郎才女貌。可是潘金蓮有美貌,而武大郎卻沒有才能。他隻會每天老老實實的賣炊

紅樓夢裡都有哪些女人

1、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

金陵十二钗正冊雙首之一,西方靈河岸绛珠仙草轉世身魂,榮府麼女賈敏與巡鹽禦史林如海之獨生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

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外祖母賈史氏疼愛幺女賈敏,愛屋及烏疼愛黛玉,10歲接到身邊撫養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孫賈寶玉。

2、薛寶钗,是曹雪芹著長篇章回體小說《紅樓夢》中的女主角之一,與林黛玉并列為金陵十二钗之首,賈寶玉的從母姊(姨姊)、妻子。

她容貌豐美,舉止娴雅,博學多才,因此受到賈府上下一緻好評。寶钗進京後與母親薛姨媽、哥哥薛蟠暫住于賈府的梨香院,後遷居與東北上一處幽靜的房所。

3、史湘雲是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金陵省賈、史、王、薛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由叔叔嬸嬸養育。她是賈母的内侄孫女,賈府通稱史大姑娘。史湘雲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愛的豪爽女性。但她畢竟是薄命司中的女兒,由于史家經濟拮據,也沒有過上貴族小姐嬌生慣養的生活。

4、王熙鳳是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人物,賈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賈府通稱鳳姐、琏二奶奶,金陵十二钗之一。她長着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在賈府掌握實權,為人心狠手辣,做事決絕。

5、秦可卿,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賈蓉之妻,秦業的養女。她還有個無血緣關系的弟弟秦鐘。來自仙界清淨女兒之境,是太虛幻境之主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

她長得袅娜纖巧,性格風流,行事溫柔平和,被賈母贊為重孫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而在警幻仙界,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

她鮮豔妩媚有似寶钗,風流袅娜,則又如黛玉。原是個鐘情的首坐,在警幻仙子座下管的是風情月債。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被警幻仙姑許配給賈寶玉教他雲雨之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林黛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薛寶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史湘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王熙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