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草書有幾大名家
張芝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于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字伯英,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于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聖”。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迹,惟推鐘(繇)、張(芝)兩家,認為其餘不足觀。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曆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恒《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聖」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評價相當高,尤以草書為最。
張芝書法的原迹流傳極少,隻有宋刻的《淳化閣帖》卷二載張芝五帖,這些是真品還是僞品,衆說紛纭,至今難以論定。
2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号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将軍,會稽内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兩為"二王",另一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将軍,因曾任右軍将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衆長,冶于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豐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
3
王獻之
王獻之(344年-386年),東晉書法家、詩人,字子敬,祖籍山東臨沂,生于會稽(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書令,為與後世書法家王珉區分,人稱王大令。與其父并稱為“二王”。
王獻之自小跟随父親練習書法,胸有大志,後期兼取張芝,别為一體。他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是楷書和隸書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賞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樣有大量留存。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
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規,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傳世書法作品中,不難看出他對家學的承傳及自己另辟蹊徑的蹤迹。前人評論王獻之的書法為"丹穴凰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筆,從"内拓"轉為"外拓"。
他的草書,更是為人稱道。俞焯曾說:"草書自漢張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傳世草書墨寶有《鴨頭丸帖》、《中秋帖》等,皆為唐摹本,他的《鴨頭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絹本。清代吳其貞在《書畫記》裡對此帖推崇備至,認為:"(此帖)書法雅正,雄秀驚人,得天然妙趣,為無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見。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視為"國寶"。
他還創造了"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由于其書法豪邁氣勢宏偉,故為世人所重。
王獻之學書和他的父親一樣,不局限于學一門一體,而是窮通各家。所以能在“兼衆家之長,集諸體之美”的基礎上,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終于取得了與王羲之并列的藝術地位。書迹有宋米芾臨的《中秋帖》等。
由晉末至梁代的一個半世紀,他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揚王羲之而貶抑王獻之,一些書法評論家才開始認為王獻之的書法比不上他的父親王羲之。但是宋代書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獻之學習。現代著名學者、書法家胡小石更認為張旭、懷素一派之"狂草",便是由王獻之草書發展而成的。
中國有哪些著名書法家
1、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2、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漢族,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後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隐居剡縣金庭。
曆任秘書郞、甯遠将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内史,領右将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衆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
3、王獻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漢族,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生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東晉著名書法家、詩人、畫家,“書聖”王羲之第七子、晉簡文帝司馬昱之婿。
4、蘇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5、顔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别号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秘書監顔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顔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
當代草書名家書法排名
當代草書名家書法排名如下:
徐利明。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社長。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草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葉鵬飛。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副社長。
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丁申陽。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社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草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許建銘。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社員。
江陰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朱培爾。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社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中國評論家協會理事。
《中國書法》雜志社社長、主編。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張其鳳。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副社長。
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
南京航天航空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王厚祥。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社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草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謝少承。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社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
行書專業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仇高馳。
中國标準草書學社副社長。
中國書法家協會篆書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草書名家的作品有哪些
草書名家的作品:
一、張芝
張芝:敦煌酒泉(今屬甘肅)人,字伯英,善章草,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聖”,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代表作品有:《冠軍帖》、《二月八日帖》、《終年帖》。
二、王羲之
王羲之,漢族,字逸少,官至右軍将軍,被後人譽為“書聖”。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
三、王獻之
王獻之,東晉書法家、詩人,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傳世名作《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他創造了"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數字,由于其書法豪邁氣勢宏偉,故為世人所重。
四、孫過庭
孫過庭,字虔禮,擅長書法和書法理論。孫過庭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著有《書譜》,深得書法之旨趣,至今流傳,成為學習草書的楷範。書有《千字文》、《景福殿賦》等。
五、王铎
王铎,字覺斯,一字覺之尤擅書法,行草宗二王,正書師鐘繇,亦多自出胸臆,有《拟山園法帖》,諸體悉備,名重當代,學者宗之,世稱“神筆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