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黃山奇石》課例研究
第一個問題:于老師是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的?
1.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想象一:學習“仙桃石”一段時,先讓學生看圖片,問學生這塊石頭像什麼?于老師沒有拘泥于書上的文字,沒有限制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大膽地去猜想。
想象二:還是“仙桃石”這一段,課文隻用了一句話來寫。于老師問“你對課文寫的内容滿意嗎?你想不想再加上一句或幾句話呢?”讓學生看着圖片,通過想象來充實課文内容。
對“仙桃石”的想象說話,既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2.把課文讀得有趣
初讀,讀出有趣;
再讀,讀出感情;
熟讀成誦;
看圖背誦。
于老師沒有去講解這些奇石怎麼像某種事物,而是通過朗讀讓學生自己感受,自己感受得來的遠比灌輸的記憶深刻。徐世榮先生說得好:“講解是死的,如同解剖;朗讀是活的,賦予作品生命。”
3.根據内容畫插圖
課文中的“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都有插圖,學生一目了然,可以圖文對照,“金雞叫天都”卻沒有插圖。
我在想,如果是我教這一課,我肯定會課前找一一幅“金雞叫天都”的圖片,适時的拿出來給學生看。但于老師卻巧妙的讓學生根據書上内容畫插圖,能畫出來,還能不理解?此乃理解課文内容的高招也![強][強][強]
4.抓标點符号理解
課文介紹了幾種“奇石”,用了省略号,于老師抓住這個省略号讓學生理解黃山奇石還有很多。
5.拓展圖片練寫話
出示新的圖片,讓學生仿照文中的語言來寫小片段,這是學以緻用。
第二個問題:于老師是如何進行寫話訓練的?
1.鋪墊
學習“仙桃石”時,讓學生想象補充内容,實際上給後面的寫話做了鋪墊。
2.引導
在師生都背誦了書上寫奇石的幾個段落的基礎上,于老師出示新的圖片,讓學生說像什麼,并讓讨論,互相啟發。在學生說出“筆架峰”想熊掌,也沒有限制學生思維,“有人叫它‘筆架峰’,但它更像小朋友說的熊掌。”這句話給了學生充分的肯定,小朋友就有一種“這是我想的!”的成就感,也就樂滋滋地去寫了。
寫話時,于老師更讓做生放手去寫,“你覺得該怎麼寫就怎麼寫,能寫多少寫多少。書上寫‘仙桃石’不就是一句話嗎?”我感動于這句話,因為平時我總是不自覺地給學生規定字數,怕某些懶蟲就寫一句話。其實想想,隻要老師引導得好,學生心中有話,不吐不快,字數也不會太少。退一步講,字數少,内容精,也是能力呀!
3.指導
學生寫話時,于老師就在教室裡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輔導。
4.聽改
聽改,就是一邊聽學生讀一邊給學生修改,這是于老師課堂的一大特色。這也是過硬基本功的體現。
聽改時,随時肯定學生的優點:“你寫的生動極了!比書上寫得還好!”“你這麼一說,我還真有點望而生畏呢!”學生聽了,心裡肯定比吃了蜜還甜,歌德說:“高興時學來的東西不會忘。”這樣的訓練是植根在内心的!
聽改時不僅對優點要誇,對不恰當的地方或不完整的地方要提出修改。“如果她彈的是琵琶,我再給你加一句‘那潺潺的山泉聲,那陣陣的松濤聲,就是它彈奏出來的聲音呀!’”這就是于老師敏銳的語感和豐厚的知識儲備。
對比自己,很少在課堂上聽改,因為不敢――怕一時找不到合适的詞語來修改學生的作文,把少得可憐的“知識庫存”赤裸裸得暴露在學生面前。
第三個問題:于老師,這節課對你的語文教學有何啟示?
從這節課中我最大的收獲有兩點:
1.尊重學生。
這點感受來自于于老師讓學生寫話時的引導語:
“有人叫它“筆架峰”,但它更像小朋友說的熊掌!”
“你覺得該怎麼寫就怎麼寫,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尊重學生的想法,讓其“我手寫我心”。
2.不斷學習。
于老師在課堂上收放自如,源于平時的不斷學習,不斷研究。最欣賞于老師聽改作文的教學。
唯有讀書與思考,方能課堂任揮灑!
黃山奇石寫話怎麼寫
黃山奇石的寫話可以從描述奇石的形态、展開想象的翅膀、揭示奇石的意蘊三個方面來寫。
1、描述奇石的形态:黃山奇石最直觀的特點就是其獨特的形态。可以從形狀、大小、顔色等方面進行描述。例如,一塊名叫猴子觀海的奇石,形狀如同一隻猴子,面對着遠處的海,靜靜地思考着什麼,栩栩如生。
2、展開想象的翅膀:黃山奇石充滿了神秘的魅力,很多石頭都能引發人們豐富的想象。可以根據石頭的形狀、紋理等,發揮想象力,為奇石賦予生動的故事情節。例如,金雞叫天都的奇石,形狀像一隻金雞,昂首向着天空,仿佛在向着太陽高唱,充滿了生命力。
3、揭示奇石的意蘊:除了形态和想象,還可以從文化、曆史、地理等角度揭示黃山奇石的意蘊。例如,飛來石的奇石,從地理學的角度看,它是由于地殼運動從其他地方移過來的;從文化的角度看,它代表着一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寫話時的注意事項:
1、明确中心思想:在開始寫話之前,要先明确自己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或主要觀點。這樣,在寫作過程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不偏離主題。
2、注意語言規範:寫話時要注意使用規範的語言,盡量避免口語化和俚語的使用。同時,要遵循語法和句法規則,确保表達清晰、準确、流暢。
3、把握讀者心理:寫話時要考慮到讀者的心理需求和閱讀習慣。要根據讀者的背景和興趣愛好等因素,選擇适當的表達方式和内容,盡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興趣。
4、突出重點:寫話時要注意突出重點,把主要内容放在前面,把次要内容放在後面。這樣可以保證讀者能夠快速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閱讀效率。
5、精煉簡潔:寫話時要盡量精煉簡潔,避免冗長和重複的句子。同時,要注重語言的形象性和生動性,讓讀者感受到文章的形象和感染力。
黃山奇石看圖寫話怎麼寫
黃山奇石看圖寫話怎麼寫方法如下:
《黃山奇石》: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裡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隻猴子。它兩隻胳膊抱着腿,一動不動的蹲在山頭,望着翻滾的雲海。這就是有趣的猴子觀海。“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着脖子,對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遠遠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每當太陽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隻金光閃閃的雄雞。它伸着脖子,對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狀的岩石,正等你去給他們起名字呢!
不用說,這就是著名的“金雞叫天都”了。黃山的奇石還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狀的岩石,正等你去給他們起名字呢!
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态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态各異,形象逼真。黃山怪石從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氣觀看情趣迥異,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其分布可謂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頂或戲逗坡緣,或與松結伴,構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畫卷。本文就是根據黃山上的怪石創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