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zhe,怎麼寫
zhe大全,足以滿足您的需要了!
着
[zhe] [zhuó] [zháo] [zhāo]
1.表示動作的持續:他打~紅旗在前面走|他們正談~話呢。2.表示狀态的持續:大門敞~|茶幾上放~一瓶花。3.用在動詞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詞後面,加強命令或囑咐的語氣:你聽~|步子大~點兒|快~點兒寫|手可要輕~點兒。4...
這
[zhè] [zhèi]
指示代詞。指稱比較近的人或事物:~個人|~本書。
轍
[zhé]
1.車輪壓出的痕迹;車轍:覆~|如出一~|前頭有車,後頭有~。2.行車規定的路線方向:上下~|順~兒|戗(qiāng)~兒。3.雜曲、戲曲、歌詞所押的韻:十三~|合~。4.辦法;主意(多用在“有、沒”後面):想~|...
折
[shé] [zhé] [zhē]
1.斷(多用于長條形的東西):樹枝~了|桌子腿撞~了。2.虧損:~本兒|~耗。3.姓。
著
[zhù] [zhuó] [zhe]
著作:名~|譯~。
遮
[zhē]
1.一物體處在另一物體的某一方位,使後者不顯露:山高~不住太陽。2.攔住:橫~豎攔。3.掩蓋:~醜|~人耳目|~不住内心的喜悅。
者
[zhě]
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後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老~|作~|讀~|勝利~|未渡~|賣柑~|符合标準~。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後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
柘
[zhè]
1.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有長刺,葉子卵形,頭狀花序,果實球形。葉子可以喂蠶,根皮可入藥。2.(Zhè)姓。
哲
[zhé]
智慧卓越或有卓越智慧的人:~人|先~。
浙
[zhè]
1.浙江,古水名,就是現在的錢塘江,在今浙江省。2.指浙江省。3.姓。
辄
[zhé]
文言副詞。就;總是:淺嘗~止|動~得咎。
蟄
[zhé]
動物在冬天潛伏起來,不食不動:~伏|入~。
蜇
[zhē] [zhé]
1.蜂、蠍子等用毒刺刺人或動物。2.某些物質刺激皮膚或黏膜使發生微痛:切洋蔥~眼睛|這種藥水擦在傷口上~得慌。
适
[shì] [dí] [zhé]
1.去,往。2.歸向;歸從。3.女子出嫁。4.順從。5.适合,符合。6.節制;調節。7.恰當,得當。8.齊等。9.悅樂,滿足。10.和順,順适。11.安逸,閑适。12.舒适,和暢。13.善,美好。14.辟領。古喪服...
淛
[zhè]
同“浙”。
谪
[zhé]
見“谪”。
㸙
[zhē]
古代吳(今江浙一帶)人稱父親。
讁
[zhé]
同“谪”。
鹧
[zhè]
鳥,背部和腹部黑白兩色相雜,頭頂棕色,腳黃色。生活在有灌木叢的低矮山地,吃昆蟲、蚯蚓、植物的種子等。
襵
[zhě]
同“褶”。
輙
[zhé]
同“辄”。
搩
[jié] [zhé]
1.強暴。2.古同“揭”,擔負。
��
[zhé]
同“轍”。
厇
[zhé] [zhái]
古同“磔”。開;開張之意。
��
[zhè]
同“甘蔗”的“蔗”。
慹
[zhí] [zhé]
恐懼:“懷詐不稱,誅罰辄行,以是豪強~服。”
這
[zhè]
1.代詞。指示或代替比較近的人、事物或處所。2.代詞。猶這麼,這樣。有加強語氣的作用。3.代詞。指現在。有加強語氣的作用。4.代詞。猶這個。表示訓斥或誇張。5.曲中襯字。6.助詞。表示語塞。
樜
[zhè]
古同“柘”。
��
[zhé]
1.啰嗦,唠叨。2.“讋”(詟)的異體字。
嗻
[zhē] [zhè] [zhù] [zhe]
1.厲害;很。2.出色,出衆。
磔
[zhé]
1.古代一種分裂肢體的酷刑。2.書法用語。指漢字筆畫的捺。參見〔永字八法〕
砓
[zhé]
山重疊陡峭險惡的樣子。
乇
[tuō] [zhé]
委托。
乽
[zhě]
1.〈韓〉封君名,宗室君号。2.〈韓〉地名用字。
悊
[zhé]
同“哲”。
䗪
[zhè]
〔䗪蟲〕地鼈。
謺
[zhé]
1.〔~讘(niè)〕多言。2.拾人語。
蟄
[zhé]
見“蟄”。
轍
[zhé]
見“轍”。
銸
[zhé] [niè]
鐵鉗、火夾之類。
粍
[zhé]
◎公制長度單位(“毫米”――千分之一米的略寫mm的舊譯)。
螫
[shì] [zhē]
同“蜇(zhē)”。蜂、蠍等有毒腺的蟲子用尾部的毒刺刺人或動物。
嫬
[zhē]
古女子人名用字。
蟅
[zhè]
1.〔~蟒(mǎng)〕蚱蜢。2.地鼈。
蔗
[zhè]
甘蔗:~糖|~田|~農。
棏
[dé] [zhé]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䇽
[zhé]
〔䇽子〕〈方〉一種粗的竹席。
馲
[tuō] [zhé]
〔~駝(tuó)〕駱駝,如“自青州以~駝(tuó)馱其種,遂傳洛中。”
摺
[zhé]
1.同“折(zhé)”。2.另見“折”
晢
[zhé]
1.明亮。2.明智。
歽
[zhé]
夭折。
埑
[zhé]
古同“哲”。
虴
[zhé]
〔~蜢(měng)〕蚱蜢。
鍺
[zhě]
見“鍺”。
聑
[tiē] [zhé]
1.安适。2.耳垂。
谪
[zhé]
1.封建時代把高級官吏降職并調到邊遠地方做官:貶~|~居。2.指神仙受了處罰,降到人間(迷信):有人把李白稱為~仙。3.責備;指摘:衆人交~。
讋
[zhé]
見“詟”。
杔
[tuō] [zhé]
〔~栌(lú)〕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辄
[zhé]
見“辄”。
踷
[zhě]
邪行貌。
喆
[zhé]
同“哲”,多用于人名。
赭
[zhě]
紅褐色:~石。
鮿
[zhé]
幹魚。
鹧
[zhè]
見“鹧”。
䝕
[zhé]
豬。古方言。
嚞
[zhé]
古同“哲”。
袩
[zhé]
1.衣衽。2.衣領端。
褶
[zhě]
1.衣服折疊後留下的痕迹:百~裙|褲~。2.臉上的皺紋:滿臉~子。
扸
[xī] [zhé]
古通“析”。
晣
[zhé]
同“晢”。
矺
[zhé]
1.古同“磔”,古代分裂肢體的酷刑。2.敲,擊。
詟
[zhé]
懼怕:~服(懾服)|~懼(恐懼)。
籷
[zhé]
1.軟熟相粘的飯做成的餅。2.黏。
啠
[zhé]
古同“哲”。
啫
[zhě] [shì]
1.〔~喱〕一種食品,果子凍。2.方言,語氣詞,表示肯定、勸告(較婉轉,姑娘們多用):唔系~(不是的)。唔好動~(不要去碰它啊)!
鍺
[zhě]
金屬元素,符号 Ge(germanium)。銀灰色,質脆,有單向導電性,自然界分布極少。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樹怎麼造句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征,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來源清俞樾《春在堂随筆》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纖巧勝。”夏_尊葉聖陶《文心雕龍》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樂華用鉛筆記錄下來。”
下面為您提供關于【樹怎麼造句】内容,供您參考。
1、樹之風聲,才能教化民衆。
2、城市周圍應該多栽些樹。
3、大石頭仍然象屹立在樹洞口的小山。
4、村外叢樹蔽日,蒼翠欲滴。
5、同學們去年栽的樹全都成活了。
6、樹的末端有幾個果子。
7、她在樹底下靜靜地坐着。
8、這棵樹長得既高,樹幹又粗。
9、願你們愛情之樹常青,白頭偕老。
10、樹,每生長一年,就畫一個大圓。
11、他稱贊這顆光彩奪目的金銀樹。
12、你知道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豬爬上樹嗎?
13、我們使勁地推了幾下大,樹可是大樹紋絲不動。
14、除了那棵棗樹,其餘的樹都發芽了。
15、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16、我校掀起了“學雷鋒樹先進”的熱潮。
17、根據樹的年輪可以推算出它的年齡。
18、有人隻見樹不見林,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19、這顆友誼樹在我和小倩的共同呵護下健康成長。
20、橘樹生長在江南,蘋果樹生長在北方。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别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号、問号或感歎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并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着敬意擡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裡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随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一種美德。
4、用比拟詞造句,可以借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極了,風刮在臉上仿佛刀割一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盡管??可是??”造句:“盡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并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并有将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一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并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一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一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
酸的用英文怎麼說
酸的英文是sour,解析如下:
一、音标:英['saʊə(r)]美['saʊər]
二、意思:
adj.酸的;酸腐的;刻薄的
v.變酸
三、詞形變化:
形容詞:sourish副詞:sourly比較級:sourer最高級:sourest名詞:sourness過去式:soured過去分詞:soured現在分詞:souring第三人稱單數:sours
四、詞語搭配:
look sour滿臉不高興
make sb sour使某人脾氣變壞
taste sour嘗起來酸
sour on厭惡
sour to the taste酸味的
sour acridly辛辣地變壞
sour extremely變得極度地酸
sour horribly令人可怕地變壞
sour unexpectedly意外地變酸
五、用法:
sour用作形容詞時的意思是“酸的”,轉化為動詞時意思是“變酸”,指由于某些外部因素使某物變酸或變壞,引申可表示“使産生反感”。
sour可用作及物動詞,也可用作不及物動詞。用作及物動詞時,接名詞或代詞作賓語。
六、例句:
The hot weather has soured the milk.
炎熱的天氣使牛奶變酸了。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have soured.
這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變得惡化了。
Lemons have a sour taste.
檸檬有股酸味。
The baby's clothes have a sour odor.
這個嬰兒的衣服有酸味。
He has a sour face.
他有一張難看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