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速寫大師有哪些(中國速寫大師有哪些名字)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中國著名畫家有哪些
  2. 中國近代的著名畫家有哪些
  3. 中國畫家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4. 靜物速寫大師有哪些

中國著名畫家有哪些

1、顧恺之

顧恺之是對中國畫發展保持影響的第一位畫家,他不僅創造了人物畫的基本模式,留下了最早的山水手稿《畫雲台山記》,而且提出如“傳神論”這樣可以堅守千年的繪畫原則。不苛刻地說,在現代美術教育進入中國以前,顧恺之的繪畫理念仍然是大部分中國畫家所共同遵守的準則。

2、吳道子

被尊稱為“畫聖”的人,非天縱奇才不能獲如此殊榮,吳道子也确實厲害,他的許多發明創造是中國畫曆史中的最亮點,諸如高度的寫實技巧、筆法的解放、山水畫的正式确立等等,皆是肇始于吳道子。吳道子對中國繪畫的貢獻是劃時代的,如果沒有他,中國畫的發展不會如現在我們所見,曆史将會改弦易轍。

3、王維

外國的研究者總是懷疑王維繪畫的真實性,但是中國人一直以來都認為他是詩畫結合的鼻祖。雖然王維畫迹已經是杳無蹤迹了,但是他的詩仍然在,中國人讀他的詩,無論何時何地,都能想像那種隻可能屬于中國人的美妙境地。中國人不會懷疑王維,就像不會懷疑自己文化的靈魂一樣。

4、荊浩

現在人可以随意用程式在畫室裡做“造山運動”,但千萬别忘了前人的偉大創造,是他們讓繪畫──這個巨大的困難──變得相對地容易,荊浩就是這樣偉大的畫家。荊浩創造了全景山水的基本模式,這個創造為中國人表現自己崇高理想,提供了一個确實可行的路徑。

5、李唐

李唐在八十歲的時候,仍然在杭州擺地攤,誰都可以想像他的内心一定充滿矛盾,但是生命的動蕩沒有影響畫家對藝術品質的要求,他的作品精緻華麗又大氣磅薄,雖然意氣始然卻又堅持理性。後人如果憑藉筆墨揮灑情緒,仍然可以借鑒李唐,他的創造是放縱和節制結合的完美典範。

中國近代的著名畫家有哪些

吳昌碩:近代畫家。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原名俊,字昌碩,多别号,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身長金石書畫,無一不精,作品氣魄雄渾,蒼勁鐵骨,為中國畫壇一代巨匠。

齊白石(1864~1957):現代書畫家、篆刻家。名璜,字瀕生,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早年為木匠,27歲拜當地文人為師,學詩書畫印。57歲後定居北京,賣畫治印。60歲後,“衰年變法”重視創造,融傳統寫意畫和民間繪畫技法于一爐。所畫花鳥蟲魚蝦蟹,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練質樸,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的草蟲巧妙結合,神态活現。

張大千(1899~1983):現代畫家。原名權,改名爰,字季愛,号大千,齋名大風堂。生于四川内江,祖籍廣東番禺。1917年留學日本,在京都學染織。1919年回國後從曾熙、李瑞清學書畫。1941年赴敦煌石窟臨摹壁畫。

徐悲鴻(1895~1953),現代畫家,江蘇宜興人。曾留學法國。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人物造型,注重寫實,傳達神情,代表作:《九方臯》、《愚公移山》。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

黃賓虹(1865~1955),浙江金華人。名質,字樸存,擅長山水、花卉并注重寫生,但成名相對較晚。50歲以後,他的畫風逐漸趨于寫實。80歲以後,才真正形成了人們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畫風。黃賓虹晚年的山水畫,所畫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驚世駭俗,這一顯著特點,也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

李可染(1907~1989年),室名師牛堂,江蘇徐州人。自幼習畫,先入上海美專師範科,杭州西湖國立藝專研究生班,師事法國名畫家克羅多學習油畫,深受潘天壽、林風眠影響,并師從齊白石、黃賓虹學畫。擅山水、重寫生,并将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将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傅抱石(1904~1965),現代山水畫大家,人民大會堂的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便是他與關山月合作的傑作。原名瑞麟,号抱石齋主人,江西南昌人。傅抱石在山水畫上成就巨大。他還擅繪水和雨,獨創“抱石皴”法。他的人物畫也自成一格。

關山月(1912~2000),生于廣東省陽江縣。關山月的山水畫立意高遠,境界恢宏;他的梅花,枝幹如鐵,繁花似火,雄渾厚重,清麗秀逸。其代表作有《俏不争春》、《綠色長城》、《天山牧歌》、《碧浪湧南天》、《祁連牧居》及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等。

林風眠(1900~1991),原名鳳鳴,廣東梅縣人。林風眠早年創作以油畫人物為主,兼畫水墨山水、花鳥。其繪畫廣泛吸收古典藝術、印象主義、野獸主義藝術的營養,并加以消化,同時又研究中國傳統美術和民間藝術。代表作有《摸索》、《人道》、《人間》、《生之欲》、《人類的曆史》等。

劉海粟(1896~1994),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祖籍安徽鳳陽,1896年3月生于江蘇常州。對中國畫、油畫、書法、詩詞和藝術理論都有精深造詣。國畫創作博取傳統精英而不泥古,注重寫生,擅山水、花鳥、走獸,喜作潑墨潑彩法。畫風豪放奇肆,蒼莽勁拔,醇厚樸茂,多彩多姿,卓然自成一家。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李英傑,字勵公,山東省高唐縣人。當代傑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他的作品繼承了中國畫的優良傳統,吸取石濤、八大山人、揚州畫派、吳昌碩、齊白石等前輩的技法,并融中西技法于一爐,滲透古法又能獨辟蹊徑,在花鳥大寫意繪畫方面發展出了自己獨到的特色。他經常以松、竹、梅、蘭、菊、石、荷花、八哥、鸬鹚以及雄鷹等等作為題材作畫。代表作有《盛荷》、《群鷹圖》、《蘭竹》、《芙蓉》等。

黃胄(1925~1997),原姓梁,名淦堂,字映齊,河北省蠡景人。主張以速寫起家,在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兩次大量臨摹古代精品。以大批新意境、新技藝,展示出筆墨流暢、氣度澎湃的佳作,給中國畫壇開一代新典範。代表作:《洪荒風雪》、《載歌行》、《豐樂圖》、《歡騰的草原》、《牧馬圖》。

中國畫家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1、顧恺之

中華繪畫史上,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曆史時期。東晉畫家顧恺之是這個時期不得不提的一個人物。

顧恺之不光是畫家,還是繪畫理論家、詩人。他知識淵博而有才氣,擅長詩賦、書法,尤其精通繪畫。工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當時有“才絕、畫絕、癡絕”之稱。

由于沉醉于藝術文學,顧恺之極其淡泊名利地位,以“癡黠參半,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以達到他藝術最高的成就。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以及提出的“六法”,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2、王維

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維參禅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王維不但有着卓越的文學才能,還擁有出色的繪畫技藝。深湛的藝術修養,對于自然的愛好和長期山林生活的經曆,使他對自然美具有敏銳獨特而細緻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韻,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現出深長悠遠的意境,耐人玩味。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

3、荊浩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字浩然,号洪谷子。

因避戰亂,常年隐居太行山。博通經史,并長于文章。擅畫山水,師從張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氣格,作畫“有筆有墨,水暈墨章”,勾皴之筆堅凝挺峭,表現出一種高深回環、大山堂堂的氣勢。

荊浩好作秋冬之景,曆代著錄中有《匡廬圖》、《秋山樓觀圖》、《秋山瑞霭圖》、《秋景漁父圖》、《秋山蕭寺圖》、《楚山秋晚圖》等。

荊浩不僅創造了筆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畫,被後世尊為“北方山水畫派之祖”,還為後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畫理論《筆法記》,以假托在神鎮山遇一老翁,在互相問答中提出了氣、韻、思、景、筆、墨的所謂繪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畫理論中的經典之作。

4、李唐

李唐,南宋畫家,字晞古。初以賣畫為生,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

李唐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範寬之法,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教子圖》、《清溪漁隐》、《長夏江寺》、《采薇》、《煙寺松風》等。

李唐所畫的《采薇圖》,即着力刻劃了這兩個古代甯死不願意失去氣節的人物。李唐采用這個曆史故事來表彰保持氣節的人,譴責投降變節的行為,在當時南宋與金國對峙的時候,可謂是“借古諷今”,用心良苦。

李唐的創造是放縱和節制結合的完美典範。誰能想得到李唐在八十歲的時候,仍然在杭州擺地攤,誰都可以想象他的内心一定充滿矛盾,但是生命的動蕩沒有影響畫家對藝術品質的要求,他的作品精緻華麗又大氣磅礴,雖然意氣始然卻又堅持理性。

5、趙孟頫

趙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11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嫡派子孫。

趙孟頫對中國藝術最重要的貢獻,就是一個字——雅。讀趙孟頫的作品,就是品一杯香茗,聽一段絲竹,享受一種心靈安靜的狀态。趙孟頫的影響力如此之大,以至于在他之後,南方的娟秀文化漸漸成為中國畫家心目中的文化主流。

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基本上客觀地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無論是研究中國繪畫史,還是研究中國文人畫史,趙孟頫都是一個不可繞開的關鍵人物。

如果說唐宋繪畫的意趣在于以文學化造境,那麼,趙孟頫在其間起到了橋梁作用。如果說元以前的文人畫運動主要表現為輿論上的準備,元以後的文人畫運動以其成功的實踐,逐步取代正規畫而演為畫壇的主流,那麼,引發這種變化的巨擘仍是趙孟頫。

靜物速寫大師有哪些

伊裡亞·葉菲莫維奇·列賓、阿爾道夫·門采爾。

伊裡亞·葉菲莫維奇·列賓是十九世紀後期俄羅斯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一生留下很多人物素描和速寫,以其豐厚、鮮明的藝術言語創作了大量的曆史畫、肖像畫,70年代-90年代末期,多少中國的美院侍列賓風格為上。

阿爾道夫·門采爾是十九世紀德國素描大師、文藝複興時期藝術大家。選題豐富,涉獵領域多元,深刻表現了德國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态,對産業工人的描繪尤為突出,風格上造型嚴謹、解剖明确、筆法剛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