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形容人強的成語有哪些
①形容人比較厲害的成語有哪些
1.
身經百戰[shēn
jīng
bǎi
zhàn]:指親身經曆過很多次戰鬥。比喻具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回
造句:他早已身答經百戰,才會如此淡定。
2.
戰無不勝[zhàn
wú
bù
shèng]:打仗沒有不取得勝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強大。
造句:我們的黨戰鬥曆程就是依靠廣大人民群衆,戰無不勝,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過程。
3.
手眼通天[shǒu
yǎn
tōng
tiān]:比喻善于鑽營,手腕不尋常。
造句:無論在公司遇到什麼問題,他總是能很快解決,感覺真是一個手眼通天的人阿。
4.
勇往直前[yǒng
wǎng
zhí
qián]: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造句: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應勇往直前。
5.
百折不撓[bǎi
zhé
bù
náo]: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比喻意志堅強,品節剛毅。
造句:遇到困難就是應該有百折不饒的精神,才能戰勝困難。
②形容人比較厲害,用什麼成語
舉世無雙
舉足輕重
出類拔萃
出神入化
萬古流芳
氣勢磅礴
英姿勃發
英姿飒爽
明察秋毫
英明果斷
蓋世無雙
博學多才
見多識廣
才高八鬥
學富五車
文武雙全
雄韬偉略
雄才大略
爐火純青
高瞻遠矚
汗牛充棟
英勇無敵
百折不撓
德藝雙馨
富甲一方
流芳千古
獨當一面
獨霸一方
中流砥柱
濟世之才
所向無敵
所向披靡
學亘古今
學貫長虹
聲撞四野
氣吞山河
力挽狂瀾
力能扛鼎
望采納答案
③形容人比較厲害,用什麼成語
無出其右[ wú chū qí yòu ]
基本釋義詳細釋義
[ wú chū qí yòu ]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為尊。沒有能超過他的。
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
例句
此二方專治一切腫毒,初起者速服速消,已潰者亦能敗毒收口,大約古人癰疽各方,~了。
④形容一個人能力很強,什麼都可以做好的成語有哪些
1精明能幹【拼音】[jīng míng néng gàn]【釋義】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出處】《新唐書·蘇弁傳》:“弁通學術,吏事精明,承延齡後,平賦緩役,略煩苛,人賴其寬。”
2能文能武【拼音】[néng wén néng wǔ]【釋義】文的武的都行。現常指既能動筆也有實際工作能力。【出處】清·錢采《說嶽全傳》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漢。”
3無堅不摧【拼音】[wú jiān bù cuī]【釋義】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出處】《舊唐書·孔巢文傳》:“(田)悅酒酣,自其騎之藝,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
4席卷天下】【拼音】[xí juǎn tiān xià]【釋義】形容力量強大,控制了全國。【出處】漢·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5戰無不勝【拼音】[zhàn wú bù shèng]【釋義】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出處】《戰國策·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⑤形容人很有能力的成語有哪些
材德兼備
【拼音】 cái dé jiān bèi
【解釋】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幹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質。
【出處】《禅真逸史》前言:“路上為民除害,以武藝高強、材德兼備,[林時茂]被薦為建康寶刹妙相寺副住持。”
2.聰明能幹
【拼音】cōng míng néng gàn
【解釋】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而又有能力會做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聖人說,人生少時,心思才力,樣樣聰明能幹,實在是可怕的。”
3.謀事在人
【拼音】móu shì zài rén
【解釋】謀:謀劃,安排。根據個人的能力策劃事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孔明歎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4.善文能武
【拼音】shàn wén néng wǔ
【解釋】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則為那善文能武人千裡。”
5.知人之術
【拼音】zhī rén zhī shù
【解釋】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能力。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篇》:“即屈轶已自生于庭之末,佞人來辄指知之,則舜何難于知佞人,而使臯陶陳知人之術?”
⑥形容人很厲害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出類拔萃[chū lèi bá cuì]: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2.卓爾不群[zhuóěr bù qún]: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衆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衆不同。
3.博古通今[bó gǔ tōng jīn]:通:通曉;博:廣博,知道得多.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豐富。
4.雄才大略[xióng cái dà lüè]:非常傑出的才智和謀略。
5.超群絕倫[chāo qún jué lún]:倫:同輩.超出一般人,沒有可以相比的.
6.智勇雙全[zhì yǒng shuāng quán]:又有智謀,又很勇敢.
7.足智多謀[zú zhìō móu]:富有智慧,善于謀劃。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計。
⑦形容“一個人有能力”的成語有哪些
精明能幹、能謀善斷、足智多謀、伏虎降龍、見多識廣、攻無不克、所向無敵、無堅不摧、遊刃有餘、戰無不勝。
⑧形容人能力強的成語有哪些
綽有餘裕、材優幹濟、奇才異能、架海擎天、德才兼備。
一、綽有餘裕
白話釋義:形容态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後也指能力、财力足夠而有剩餘。
朝代:先秦
作者:孟轲
出處:·《孟子·公孫醜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翻譯:我沒有官員,我沒有說責備的,那麼我進退難道不綽綽然有餘地了嗎
二、材優幹濟
白話釋義:指才能優異,有幹練的辦事能力。
朝代:中華民國初年
作者:北洋***設館編修
出處:《清史稿·高宗紀五》:“劉宗周、黃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優幹濟。”
翻譯:劉宗周、黃道周在朝公正,熊廷弼材優幹濟
三、奇才異能
白話釋義:奇:少見的;異:特别的。奇異傑出的才能。
朝代:唐
作者:吳兢
出處:·《貞觀政要·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
翻譯:我哪裡敢不盡心盡力,但是,現在還沒有發現有
四、架海擎天
白話釋義:架海:橫跨大海;擎天:支撐上天。形容本領大,能力非凡。
朝代:元
作者:無名氏
出處:·《衣錦還鄉》第一折:“他是個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執戟小人哉。”
翻譯:他是個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執戟小人啊
五、德才兼備
白話釋義:也說才德兼備。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朝代:明
作者:宋濂
出處:《元史·豐臧夢解傳》:“乃舉夢解才德兼備;宜擢清要;以展所蘊。”
翻譯:于是推舉才德兼備夢解;應該提升清要;以展所蘊
⑨有什麼成語是形容一個人特别強勢的
盛氣淩人,大刀闊斧,雷厲風行,心高氣傲,目中無人
⑩形容一個人非常厲害的成語
爐火純青、高瞻遠矚、汗牛充棟、所向披靡、百戰百勝等。
1、爐火純青
【解釋】:純:純粹。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裡發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後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出自】:唐·孫思邈《四言詩》:“洪爐烈火,洪焰翕赫;煙示及黔,焰不假碧。”
【譯文】:熔爐烈火,洪焰顯赫;煙顯示和黔,火焰不假碧。
2、高瞻遠矚
【解釋】:瞻:視,望;矚:注視。站得高,看得遠。比喻眼光遠大。
【出自】:漢·王充《論衡·别通篇》:“夫閉戶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譯文】:如果閉戶塞意,不高瞻覽的人,就像死了的人了!
3、汗牛充棟
【解釋】:棟:棟宇,屋子。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出自】:唐·柳宗元《陸文通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譯文】:他寫了一封信,在那充斥房屋,出則汗牛和馬。
4、所向披靡
【解釋】:所向:指力所到達的地方;披靡:潰敗。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出自】:司馬遷·西漢《史記·項羽本紀》:“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譯文】:于是項羽大聲呼喝向下直沖,漢軍都潰敗逃散。
5、百戰百勝
【解釋】:每戰必勝。形容所向無敵。
【出自】:孫武·春秋《孫子·謀攻》:“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
【譯文】:百戰百勝,所向無敵。
不屈不撓形容哪些人
不屈不撓形容那些面對任何的困難都不會屈服的人。
不屈不撓bù qū bù náo
褒貶色彩
褒義
結構
并列
釋義
屈:屈從;撓:彎曲。指在困境中或惡勢力面前不屈服、不低頭。形容意志頑強。
例句
他不屈不撓地奮鬥了幾十年,終于獲得了成功。
他曆經挫折和失敗,不屈不撓,堅定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出處
堅剛而不屈,義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
《荀子·法行》
引證
樂昌笃實,不桡不屈。
東漢·班固·《漢書·叙傳下》
教皇捉了問他,他在堂上不屈不撓,定歸開出信教自由的理數。
清·頤瑣·《黃繡球》二十九回
近義詞
百折不撓
堅貞不屈
剛毅不屈
反義詞
一蹶不振
知難而退
卑躬屈膝
成語造句
1)前途是屬于那些一旦決定之後,就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
2)在十分艱難的條件下,他仍然進行着不屈不撓的鬥争。
3)不屈不撓的精神,是人生成功的法寶。
4)全部秘決隻有兩句話:不屈不撓,堅持到底。
5)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紮奮鬥過來的。
6)他赢得普遍的尊敬,并不是由于他的顯赫地位,而是由于他那始終如一的言行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7)不屈不撓的奮鬥是取得勝利的道路。
8)生活在頑強戰鬥中,隻有每天不屈不撓奮勇向前的人才能取得勝利。
9)事情是很簡單的人,全部秘訣隻有兩句話:不屈不撓,堅持到底。
10)耐性與不屈不撓的精神可以克服萬難。
形容“意志力特别堅強”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堅定的成語
1、屹然不動:屹然:高聳的樣子。像山一樣高聳而堅定,不可動搖。
2、二心兩意:形容意志不專一、不堅定。
3、磨而不磷:磨了以後不變薄。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4、至死靡它:至:到;靡:沒有;它:别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專一,緻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5、石赤不奪:石質堅硬,丹砂色鮮紅,均不可改變。比喻意志堅定不移。
6、誓死不貳: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貞不渝或意志堅定專一。
7、堅心守志:堅心:下定決心;守志:恪守節操。堅定地恪守節操。舊指女子喪夫後不再改嫁。
8、二意三心:形容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堅定。
9、高風峻節:高風:純潔清高的風格;峻節:堅定不移的節操。形容高尚堅貞的風骨節操。
10、氣充志定:充:充實,充足。精力充沛,意志堅定。
11、斬釘切鐵:比喻堅定不移或果斷利落。亦比喻雄健有力。同“斬釘截鐵”。
12、執法無私:執行法令非常堅定,毫不動搖。
13、堅忍不拔: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14、嶽鎮淵渟:如山嶽屹立,如淵水停滞。本用以形容軍隊穩定,不可動搖。後多用以形容人堅定沉着。
15、投杼逾牆:投杼:抛下織布的梭子。比喻謠言衆多,就連最親信的人也會動搖堅定的。
16、不食周粟:粟:小米,泛指糧食。本指伯夷、叔齊于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誠堅定,不因生計艱難而為敵方工作。
17、心堅石穿:意志堅決,能将石頭穿透。比喻隻要意志堅定,事情就能。
18、東搖西擺:形容走路不穩。比喻容易動搖、不堅定。
19、九死不悔:九:表示極多。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後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認經曆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20、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
21、石心木腸:石、木均為硬物,形容堅定不動搖。
22、薄志弱行:薄:脆弱,不堅定;弱:懦弱。意志不堅定,行為很懦弱。
23、氣沖志定:精力旺盛,意志堅定。
24、志堅行苦:行:行為。指意志堅定,行為刻苦。
25、見異思遷:遷:變動。看見另一個事物就想改變原來的主意。指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
26、窮且益堅:窮:窮困;益:更加。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27、誓死不二:誓死:立下志願,至死不變。至死也不變心。形容意志堅定專一。
28、之死靡它:之:到;靡:沒有;它:别的。到死也不變心。形容愛情專一,緻死不變。現也形容立場堅定。
29、碧血丹心:滿腔正義的熱血,一顆赤誠的紅心。形容十分忠誠堅定。
30、曆久彌堅:彌:越,更加。經曆時間越長久,越顯得堅定不移。
31、随波逐塵:猶言随波逐流。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能随着别人走。
32、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威武:權勢,武力;屈:屈服;移:改變。強暴的壓力不能使之屈服,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不能使之改變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33、随波逐流: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能随着别人走。
34、木心石腹:猶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
35、一腳不移:借喻堅定不移。
36、老而彌堅:彌:更加。人雖已老,但志向卻更加堅定。
37、聰明英毅:聰明:智力高,天資好;毅:堅定而有決斷。智力超人,英明果斷。
38、白首不渝:渝:改變。白頭到老也不變。形容人一生忠誠、堅定。
39、海枯石爛:海水幹涸、石頭腐爛。形容曆時久遠。比喻堅定的意志永遠不變。
40、咬定牙根:忍受痛苦而到底,或意志堅定不移。
41、木形灰心:形:形體。比喻不受外物幹擾,意志堅定。
42、死心坍地:坍:倒塌。打定了主意,決不改變。形容态度堅定。
43、勵志竭精:指堅定意志,竭盡全力。
44、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争。
45、兩意三心:三心二意。心裡想這樣又想那樣,()形容猶豫不決或意志不堅定。
46、屹然挺立:屹然:高聳的樣子。像山峰一樣高聳而堅定地直立着。
47、玉想瓊思:形容思想堅定純真。
48、笃信好學:笃信:忠實地信仰。指對道德和事業抱有堅定的信心,勤學好問。
49、堅貞不屈:堅:堅定;貞:有節操;屈:屈服、低頭。意志堅定,決不屈服。
50、冥冥之志:冥冥:專默精誠。專默精誠的意志。形容有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51、贲育弗奪:贲:孟贲;育:夏育。孟贲生拔牛角,夏育力能舉千斤。二人皆古代勇士。像孟贲、夏育那樣勇力過人的人,也不能奪去他的志向。形容堅定不移,忠貞不二的品質。
52、抗顔為師:抗顔:不看别人臉色,态度嚴正不屈;為師:為人師表。不為他人所制約,不為潮流所左右,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為的榜樣。
53、樂樂不殆:樂樂:堅定;殆:通“怠”,懈怠。堅定不懈的樣子。
54、指天誓心:對天起誓,表示意志堅定或對人忠誠無欺。
55、蒼松翠柏:蒼:青色。翠:青綠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貴品質、堅定節操的人。
56、誓無二志:立下誓言決不變心。形容意志堅定專一。
57、木幹鳥栖:指鳥栖樹上,至樹幹枯也不離去。比喻行事堅定不移。
58、臨危自悔:悔:懊悔。遇到危難時自己懊悔。形容意志不堅定。
59、随波漂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能随着别人走。
60、忠誠不渝:渝:改變,違背。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61、匪石匪席:不是石,不是席。意為石可轉而心不可轉,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堅定,永不變心。
62、忠貞不貳:忠:忠誠;貞:有操守。忠誠堅定,永不改變。
63、心志難奪:心志:抱負,志向;奪:轉移。形容意志堅定難移。
64、傲然屹立:形容堅定,不可動搖地站立着。
65、忠貞不屈:忠誠而堅定不屈。形容不向邪惡屈服。
66、銅心鐵膽:形容人的意志堅定。
67、雷打不動:形容态度堅定,不可動搖。也形容嚴格遵守規定,決不變更。
68、鐵心鐵意:下了決心,非常堅定。
69、不可動搖:形容極其堅定、牢固。
70、屹然山立:像山峰一般高聳而穩固地立在原地不動。比喻立場或态度堅定,不可動搖。
71、窮當益堅:空:窮困。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
72、牢不可拔:牢:牢固。異常堅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堅定或态度固執、不能動搖。
73、博學笃志:笃:忠實,一心一意。廣泛學習而意志堅定。
74、有死無二:表示意志堅定,雖死不變。
繼續閱讀:好詞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