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文物有哪些(圓明園的文物有哪些流失在國外)

biang 中華百科 853

本文目錄

  1. 圓明園流失的文物有哪些
  2. 圓明園中有哪些曆史文物
  3. 圓明園有哪些國寶級文物
  4. 圓明園有哪些珍貴文物
  5. 圓明園毀滅前有哪些寶物

圓明園流失的文物有哪些

圓明園流失的文物有: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圓明園印、四十景圖、女史箴圖等。

1、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

2、圓明園印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國日記》中記述: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東方博物院中國展室中發現“有圓明園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圓明園印’,白玉方印,稍小”。1904年(光緒三十年),康有為遊巴黎,在奇規昧博物館曾見過中國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認為是圓明園文物。

3、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是根據乾隆皇帝弘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後,由宮廷畫師、詞臣繪制而成的40幅分景圖。

4、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為中國東晉顧恺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現收藏于大英博物館。

圓明園的建築格局概述:

圓明園占地350多公頃,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1萬平方米,水域面積又等于一個頤和園,總面積等于8.5個紫禁城。绮春園位于圓明園的東南側,是由若幹個小型園林組合而成,占地約5370平方米;圓明園西洋樓景區占地約5.3公頃,位于長春園以北,約占圓明三園總面積的1.5%;文源閣東西寬約60米,南北長約90米,占地0.54公頃。

圓明園周圍連綿10公裡,由圓明園、绮春園、長春園組成,而以圓明園最大,故統稱圓明園(亦稱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屬園,分布在圓明園的東、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清漪園(後來的頤和園就是在此基礎上建造起來的)等,全園面積合計5000多畝。

圓明園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暢春園約一裡多路,即今北京大學的北邊,清華大學以西。康熙時的圓明園,裡面有前湖、後湖等,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圖畫”等園景。當時圓明園還是一座藩賜園,規模不能超過皇帝的暢春園,所以建景不多,名聲也不大。

可後來随着乾隆皇帝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來,在其多年陸續擴建中,終于成為中國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以上内容參考:百度百科-圓明園

圓明園中有哪些曆史文物

1.圓明園的十鉛脊簡二生肖獸首銅像: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本是海晏堂外的噴泉裝飾,這些紅銅鑄像是清乾隆年間的藝術品。在1860年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後,這些銅像開始散失海外。截至2012年,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已返回中國,并被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宣布将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這些是北京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銅像中的兩件。

2.圓明園的玉印:末代外交官薛福成在《出使英法意比四國日記》中記載,光緒十六年(1890年)在巴黎東方博物院的中國展室中發現了兩方圓明園的玉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較大,“圓明園印”白玉方印較小。1904年(光野蔽緒三十年),康有為在巴黎的奇規昧博物館見過中國内府的珍物和玉玺,認為是圓明園的文物。

3.圓明園《四十景圖》:這是根據乾隆皇帝的命令,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後由宮廷畫師和詞臣繪制的40幅分景圖。1860年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時,這套精美的彩繪圖被掠走,送給了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現在收藏于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

4.乾隆玉玺:其離中國的具體時間可能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可能是在義和團運動期間被帶出紫禁城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位歐洲收藏家獲得了這方玉玺,并傳給了他的兒子阿薩夫。2010年11月,阿薩夫計劃将玉玺拍賣。他稱這方白玉玺是“中國鼎盛時期皇權的象征”。

5.翡翠西瓜:這對翡翠西瓜是中國清朝的珍貴文物,由大量從美國進口的碧玺制成。西瓜皮翠綠且帶有墨綠條紋,西瓜内的黑瓜籽和紅瓜瓤仍可依稀辨認。慈禧太後非常喜愛這對翡翠西瓜,她去世後,這對西瓜随她一同下葬,後由軍閥孫殿英盜走,目前下落不明。

圓明園有哪些國寶級文物

1、猴首銅像

十二生肖之申猴,屬國寶級文物,原擺放在圓明園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銅像之一。因八國聯軍入侵流落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于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具有極高的曆史價值。

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并流失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于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2、圓明園印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國日記》中記述: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東方博物院中國展室中發現“有圓明園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圓明園印’,白玉方印,稍小”。1904年(光緒三十年),康有為遊巴黎,在奇規昧博物館曾見過中國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認為是圓明園文物。

3、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是指園内獨成格局的40處園林風景群。一個景就是一座“圓中園”或園林建築群。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弘曆即傳旨如意館畫師冷枚:按康熙朝繪制的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為圓明園各“殿宇處所”起稿分景畫樣。其後不久又改令唐岱、沈源二人繪畫。由沈源畫房舍,唐岱畫土山樹石。後來周鲲等人也參與了這套“圓明園大冊”的繪制。

4、女史箴圖

《女史箴圖》為中國東晉顧恺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遠,現存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現收藏于大英博物館。

作品描繪女範事迹,有漢代馮媛以身擋熊,保護漢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絕與漢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貪戀女色而誤朝政的故事等。其餘各段都是描寫上層婦女應有的道德情感,帶有一定的說教性質。

5、圓明園全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由清代宮廷畫師沈源、唐岱繪制,并由乾隆題詞。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京西五園三山時,将這四十幅畫掠奪走。現藏于法國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自從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以來,不僅堪稱“東方文化藝術寶庫”的中華園林付之一炬,大批的珍品文物也随之被英法聯軍擄走,(也包括這40套80幅乾隆年間繪成的圓明園全景圖),并一直不肯歸還中國。

圓明園有哪些珍貴文物

1、景泰藍麒麟

景泰藍麒麟是一種将各種顔色的琺琅附在銅胎或是青銅胎上,燒制而成的瑰麗多彩的工藝美術品。“景泰藍”這個名字是一般俗稱的名字,學術上的正式名稱是銅胎掐絲琺琅。

景泰藍麒麟是清朝時期的琺琅器,收藏于法國楓丹白露宮。2015年3月1日清晨6點遭竊,下落未明。

2、龍首,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之一,原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鑄造于清朝乾隆年間。資料顯示,該系列獸首均由宮廷西洋畫師意大利人郎世甯主持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宮廷匠師制作。

19世紀中葉,英法聯軍入侵中國并火燒圓明園,自此,十二獸首銅像開始了長達百年的海外流落曆史。

3、豬首銅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并流失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于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流失海外143年的圓明園十二生肖銅像之一的豬首銅像,2004年03月17日下午乘專機由北京順利抵達廣州白雲機場。21日起它将免費供羊城市民參觀。

4、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據文津閣藏本,共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餘冊,約八億字。

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别藏于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于紫禁城文淵閣、遼甯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彙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5、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彙集各家書法墨迹的法帖。所謂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墨迹經雙鈎描摹後,刻在石闆或木闆上,再拓印裝訂成帖。《淳化閣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

其中,第一卷收錄漢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書法,包括東晉明帝司馬紹《墓次帖》、康帝司馬嶽《陸女郎帖》、哀帝司馬丕《中書帖》等。

圓明園毀滅前有哪些寶物

圓明園毀滅前藏有衆多珍貴文物,其中包括以下寶物:

1.十二生肖銅像:這些銅像原位于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在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時,它們被掠奪并流失海外。

2.圓明園印:圓明園的印章,作為皇權的象征,也是園中重要的文物之一。

3.四十景圖:這是一系列描繪圓明園美景的畫作,由宮廷畫師和詞臣根據乾隆皇帝的旨意繪制而成。現存的部分收藏于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

4.女史箴圖:東晉時期顧恺之的絹本繪畫作品,原作已失傳,現存為唐代摹本。原本分為12段,現僅存9段,依舊展現出精湛的設色技藝。

這些文物在圓明園被洗劫一空後,大部分流散到世界各地,成為曆史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