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享晚年都有哪些詞語(安享晚年都有哪些詞語表達)

biang 中華百科 785

本文目錄

  1. 描寫晚年美好的詞語
  2. 形容中年,晚年生活的四字詞語分别有哪些
  3. 形容老人安享晚年 形容人晚年生活好的成語有哪些

描寫晚年美好的詞語

描寫晚年美好的詞語

1.表示晚年生活美好的詞語有哪些安享晚年、老當益壯、老有所依、老有所為、安享天倫、頤養天年、晚景如春、兒孫滿堂、含饴弄孫、黃發垂髫、兒孫滿堂、安享天倫、天倫之樂。

1.老當益壯[lǎodāngyìzhuàng]

釋義: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幹勁更足。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2.頤養天年[yíyǎngtiānnián]

釋義:指保養年壽。

出處:京劇《楊門女将》:“老太君年過百年,就該頤養天年,何必身履險地?”

3.黃發垂髫[huángfàchuítiáo]

釋義: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出處:《詩經·魯頌·閟宮》:“黃發台背。”

4.天倫之樂[tiānlúnzhīlè]

釋義: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親屬關系。泛指家庭的樂趣。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5.含饴弄孫[hányínòngsūn]

釋義:饴:麥芽糖。含着糖逗小孫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樂趣。

出處:《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吾但當含饴弄孫,不能複知政事。”

2.描寫晚年的詞語描寫晚年的詞語有:老态龍鐘、鶴發童顔、老當益壯、暮景桑榆、遲暮之年

1、老态龍鐘

讀音:lǎotàilóngzhōng

釋義:指行動不靈便。形容年老體衰,行動不靈便。

出處:宋·陸遊《聽雨》詩:“老态龍鐘疾未平;更堪俗事敗幽情。”

譯文:年老體衰身上的疾病還沒有痊愈,又有世間的煩心事打亂自己的幽靜的心情。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定語;用于人等。

例句:他雖然已經是老态龍鐘了,走路時卻仍然步履矯健。

2、鶴發童顔

讀音:hèfàtóngyán

釋義: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出處:唐田穎《夢遊羅浮》詩:“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顔古無比。”

譯文:說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鶴發童顔自古以來無人能比。

用法: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我看見一些鶴發童顔的科學家,奮發挺進,拾級而上。

3、老當益壯

讀音:lǎodāngyìzhuàng

釋義:形容年紀雖大但志氣豪壯。

出處:南朝·宋·範晔《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譯文:大丈夫的志氣,不得志的時候應當更加堅定,年老的時候應當越發豪壯。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在六七十歲的老前輩中,我們可以看到富有鬥争精神、老當益壯的夥伴。

4、暮景桑榆

讀音:mùjǐngsāngyú

釋義: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一派黃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

出處: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

譯文:歲月抵達桑榆之年的遲暮,光影和聲響都已無法追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例句:桑榆暮景的人總愛回憶往事。

5、遲暮之年

讀音:chímùzhīnián

釋義:比喻晚年,形容人至老年。

出處:近代孟森等《清朝野史大觀·第九卷·兩大文章》:“痛思臣母遲暮之年,不幸身嬰殘疾。”

譯文:悲痛的思念承德母親晚年,不幸身患殘疾。

用法:作賓語。

例句::他雖然到了遲暮之年,但是學習的熱情絲毫不減。

3.形容老人安享晚年形容人晚年生活好的成語有哪些天倫之樂、兒孫滿堂、含饴弄孫、天倫叙樂、抱子弄孫

1、天倫之樂[tiānlúnzhīlè]

【釋義】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系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系,後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系。泛指家庭的樂趣。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譯文】相聚在桃花飄香的花園中,暢叙兄弟間快樂的往事。弟弟們英俊優秀,個個都有謝惠連那樣的才情,而我作詩吟詠,卻慚愧不如謝靈運。

2、兒孫滿堂[érsūnmǎntáng]

【釋義】指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後代多,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狀比較好,子孫很多,兒孫滿堂喜蛋喜餅富含美好的寓意。

【出處】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2章:“不管他們多老了,滿頭白發了,或者已是兒孫滿堂了,都一樣。

3、含饴弄孫[hányínòngsūn]

【釋義】含着糖逗小孫子玩,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

【出處】南朝範晔《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吾但當含饴弄孫,不能複知政事。”

【譯文】我現在隻能含着糖逗小孫子玩,而不能重新複出料理政務。

4、天倫叙樂[tiānlúnxùlè]

【釋義】叙天倫之樂,父子、兄弟的快樂。

【出處】高中語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出現的詞語,原句為:我呆呆地看着檐頭的我不認得的“天倫叙樂”的匾。

5、抱子弄孫[bàozǐnòngsūn]

【解釋】弄:逗弄。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

【出自】唐房玄齡《晉書·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複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譯文】如果不是天崩地陷,當又何愁,隻要抱着兒子弄孫,天有樂趣

4.形容晚年的詞彙步履蹒跚風燭殘年鶴發童顔老态龍鐘老當益壯寶刀未老

白發蒼蒼慈眉善目仙風道骨人老成精精神矍铄老謀深算

花甲之年(60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70歲)

耄[mao]耋[die]之年(八九十歲)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人生七十古來稀

【年華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寶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白發紅顔】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

【白首相知】白首:白頭發,引申為時間長。意謂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時的壯志。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返老歸童】由衰老恢複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同“返老還童”。

【反老還童】反:回。由衰老恢複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返老還童】由衰老恢複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風前殘燭】比喻随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中之燭】在風裡晃動的燭光。比喻随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黃發垂髫】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黃發骀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同“黃發台背”。

【黃發台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魚背。台,通“鲐”。

【黃發鲐背】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後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發台背”、“黃發骀背”。

【鶴發童顔】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關于老人、描寫老年人的成語詞語您還可以直接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進行查詢。

(當前是第2頁)上一頁

【皓首蒼顔】皓:白色的樣子;首:頭發;顔:面孔。雪白的頭發,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矜貧恤獨】矜:憐憫;恤:周濟;獨:老年無子的人。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的人。

【君子三戒】戒:戒規。君子有三條戒規:少年時戒美色;壯年時戒毆鬥;老年時戒貪圖。

【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賢子。後指老年得子。

【老馬戀棧】戀:留戀。棧:馬棧。老馬不妒忌離開馬棧。比喻老年人戀念舊情。也指年老還貪戀官位。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動作不靈活。

【老妪能解】妪:老年婦女。相傳唐朝詩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詩就念給老年婦女聽,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們能懂。形容詩文明白易懂。

【日薄桑榆】猶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時光。

【日落西山】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童顔鶴發】顔:臉色。仙鶴羽毛似雪白的頭發,孩子似的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雪鬓霜鬟】白發。借指老年人。

【雪鬓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養兒代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兒待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兒防老】養育兒子是為了防備年老。亦泛指養育子女以防老年無依靠。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養子防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尊年尚齒】年:年齡。尚:崇尚。齒:歲數。指尊重老年人。

【朱顔鶴發】朱顔: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5.描寫老年生活的詞語1、白發紅顔

成語典故: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

成語出處:宋·佚名《宣和畫譜·道釋四》:“(徐知常)舊嘗有痼疾,遇異人得修煉之術,卻藥謝醫,以至引年,白發紅顔,真有所得。”

2、白首相知

成語典故:白首:白頭發,引申為時間長。意謂老年知己。

成語出處:明·孫仁儒《東郭記·頑夫廉》:“君家朋友何須道,翻騰雲雨都常套,抵多少白發相知,按劍同袍。”

3、白首之心

成語典故:老年時的壯志。

成語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其他:

反老還童

返老還童

皓首蒼顔

鶴發童顔

黃發垂髫

老蚌生珠

老馬戀棧

遲暮之年

垂暮之年

風前殘燭

風中之燭

老天拔地

老妪能解

童顔鶴發

霧裡看花

6.形容晚年的成語有哪些形容晚年的成語有:

桑榆暮景:夕陽的餘輝照在桑榆樹梢上。指傍晚。比喻晚年的時光。

含饴弄孫:含着糖逗小孫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樂趣。

遲暮之年: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遲暮:黃昏。

暮景桑榆:夕陽斜照在桑樹和榆樹頂端,一派黃昏景象。比喻晚年的時光。桑榆,古人以為是日所入處。

鐘鳴漏盡:晨鐘已經敲呼,漏壺的水也将滴完。比喻年老力衰,已到晚年。也指深夜。漏:滴漏,古代計時器。

風燭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風燭殘年: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風燭:被風吹的蠟燭,容易熄滅;殘年:殘餘的歲月。

殘年暮景:指人到了晚年。

壯心不已:指有抱負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壯志仍不衰減。壯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告老在家:指因年老而辭職在故鄉安度晚年。告老:因年老而告退;家:故鄉、故裡。

告老還家:因年老而辭職回歸故鄉安度晚年。告老:因年老而告退;還:回,返;家:故鄉、故裡。

7.形容晚年的成語步履蹒跚風燭殘年鶴發童顔老态龍鐘老當益壯寶刀未老

白發蒼蒼慈眉善目仙風道骨人老成精精神矍铄老謀深算

花甲之年(60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70歲)

耄[mao]耋[die]之年(八九十歲)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人生七十古來稀

【年華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寶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白發紅顔】頭發斑白而臉色紅潤.形容老年人容光煥發的樣子.

【白首相知】白首:白頭發,引申為時間長.意謂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時的壯志.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返老歸童】由衰老恢複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同“返老還童”.

【反老還童】反:回.由衰老恢複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返老還童】由衰老恢複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風前殘燭】比喻随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風中之燭】在風裡晃動的燭光.比喻随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黃發垂髫】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黃發骀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同“黃發台背”.

【黃發台背】指長壽的老人.後亦泛指老年人.黃發,指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魚背.台,通“鲐”.

【黃發鲐背】黃發:老年人頭發由白轉黃,後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發台背”、“黃發骀背”.

【鶴發童顔】仙鶴羽毛般雪白的頭發,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關于老人、描寫老年人的成語詞語您還可以直接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進行查詢.

(當前是第2頁)上一頁

【皓首蒼顔】皓:白色的樣子;首:頭發;顔:面孔.雪白的頭發,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矜貧恤獨】矜:憐憫;恤:周濟;獨:老年無子的人.憐憫救助貧苦和孤獨的人.

【君子三戒】戒:戒規.君子有三條戒規:少年時戒美色;壯年時戒毆鬥;老年時戒貪圖.

【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賢子.後指老年得子.

【老馬戀棧】戀:留戀.棧:馬棧.老馬不妒忌離開馬棧.比喻老年人戀念舊情.也指年老還貪戀官位.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動作不靈活.

【老妪能解】妪:老年婦女.相傳唐朝詩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詩就念給老年婦女聽,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們能懂.形容詩文明白易懂.

【日薄桑榆】猶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時光.

【日落西山】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童顔鶴發】顔:臉色.仙鶴羽毛似雪白的頭發,孩子似的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雪鬓霜鬟】白發.借指老年人.

【雪鬓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養兒代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兒待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兒防老】養育兒子是為了防備年老.亦泛指養育子女以防老年無依靠.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

【養子防老,積谷防饑】指養育兒子以防老年無依靠,保存谷物為防備饑荒.同“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尊年尚齒】年:年齡.尚:崇尚.齒:歲數.指尊重老年人.

【朱顔鶴發】朱顔:紅潤的臉.紅潤的臉和像鶴羽毛一樣白的頭發.形容老年人精神煥發的樣子.

形容中年,晚年生活的四字詞語分别有哪些

相關四字詞語示例:安享晚年、老當益壯、老有所依、老有所為、安享天倫、頤養天年、晚景如春、兒孫滿堂、含饴弄孫、黃發垂髫、兒孫滿堂、兒孫繞膝、齊享天年、日薄西山、遲暮之年。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雪鬓霜鬟】:白發。借指老年人。

【雪鬓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炳燭之明】:點燃蠟燭,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學不倦。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來臨。形容人專心工作,心懷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大化有四】:化:變化。人生的最大變化有四個,即人生的嬰兒、少壯、老年和死亡。

【反老成童】:反:同“返”,歸,還。道教語,由衰老恢複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形容老人安享晚年 形容人晚年生活好的成語有哪些

1、天倫之樂 [tiān lún zhī lè]:指老一輩和小一輩有血緣親屬關系之間的家庭樂趣。天倫原指兄弟這種天然的倫理次序親屬關系,後指泛指家庭的樂趣。出自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2、兒孫滿堂 [ér sūn mǎn táng]:形容家族人丁興旺,子孫後代多。也指老人晚年生活現狀比較好,子孫很多。出自馮德英《山菊花》上部第12章:“不管他們多老了,滿頭白發了,或者已是兒孫滿堂了,都一樣。”

3、含饴弄孫 [hán yí nòng sūn]:含着糖逗小孫子玩,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出自南朝範晔《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吾但當含饴弄孫,不能複知政事。”

4、天倫叙樂 [tiān lún xù lè]:指父子、兄弟的快樂。出自高中語文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出現的詞語,原句為:“我呆呆地看着檐頭的我不認得的‘天倫叙樂’的匾。”

5、抱子弄孫 [bào zǐ nòng sūn]:弄:逗弄。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出自唐房玄齡《晉書·右季龍載記下》:“自非天崩地陷,當複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