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玉器種類都有哪些
玉一般分為九大類
一、硬玉
硬玉,我國俗稱“翡翠”,是我國傳統玉石中的後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
翡翠不管是“山料”(原生礦石)還是“籽料”(次生礦石),主要是由硬玉礦物組成的緻密塊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組成翡翠的硬玉礦物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形成翡翠的纖維狀結構。這種緊密的纖維狀結構,使翡翠具有細膩和堅韌的特點.
常見的翡翠顔色有白、灰、粉、淡褐、綠、翠綠、黃綠、紫紅等,多數不透明,個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澤。按顔色和質地分,有寶石綠、豔綠、黃陽綠、陽俏綠、玻璃綠、鹦哥綠、菠菜綠、淺水綠、淺陽綠、蛙綠、瓜皮綠、梅花綠、藍綠、灰綠、油綠,以及紫羅蘭和藕粉地等二十多個品種.
二、軟玉
軟玉在我國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和墨玉等品種。它們與硬玉不同,是由角閃石族礦物中透閃石陽起石礦物(以透閃石為主)組成的緻密塊體。在顯微鏡下觀察,軟玉同硬玉一樣也呈纖維狀結構。這種由透閃石或陽起石組成的纖維狀結構,是軟玉具有細膩和堅韌性質的主要原因。
軟玉常見顔色有白、灰白、綠、暗綠、黃、黑等色。多數不透明,個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澤。軟玉的品種主要是按顔色不同來劃分的。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稱“羊脂玉”。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目前有人将灰白色的青玉稱為“青白玉”。碧玉呈綠至暗綠色,有時可見黑色髒點,是含雜質如鉻尖晶石礦物等所緻。當含雜質多而呈黑色時,即為珍貴的墨玉。黃玉也是一種較珍貴的品種。青玉中有糖水黃色皮殼,現有人稱其為“糖玉”。白色略帶粉紅色者有人稱為“粉玉”。虎皮色的則稱為“虎皮玉”等。
三`岫岩玉,簡稱岫玉,因産遼甯省岫岩縣而得名。這種玉石的主要品種表面看來,同新疆的青玉或碧玉有些相似,但組成的礦物和硬度則不同。組成岫玉的主要礦物是蛇紋石。成分中常含有二價鐵、三價鐵,還混有錳、鋁、鎳、钴等雜質,這些混入物使岫岩玉具有各種顔色。岫玉的顔色有白、黃、淡黃、粉紅、淺綠、綠、翠綠、暗綠、褐綠及其它雜色。其中常以綠色調為主,顔色介于青玉和碧玉之間。組成岫玉的蛇紋石礦物,通常占85%以上,常見少量方解石、透閃石等其它礦物。透閃石的混入,可增大岫玉的硬度。
岫玉的五質非常細膩,半透明至不透明,蠟狀至油脂光澤。硬度2.5~5.5,比重2.5~2.8。蛇紋石礦物的平均折光率1.54~1.55。蛇紋石是鎂質碳酸鹽岩、鎂質基性宕、超基性岩的交代蝕變礦物,也可與滑石、綠泥石等共生。
岫玉玉質同翡翠和軟玉極易區分,主要是光澤(老帶油脂光澤)和硬度的不同。
南方玉開采史不詳,因産于廣東省信宜縣泗流地區,故又稱“信宜玉”。玉質大多數由蛇紋石組成,并含有少量金雲母、滑石、方解石、透閃石、綠泥石、綠簾石等。因含雜質多,顔色常與岫玉不同,色調暗綠至褐綠。同時産出的地質條件與岫玉也有差别,它産于雲母片岩和條帶狀混合片麻岩組成的地層中,玉石礦體下面常有0.2~5.5米厚的滑石層。
祁連玉産祁連山,玉色暗綠,帶有較多的黑色髒點,岫玉和南方玉沒有這一特點。
京黃玉淡黃色,也由蛇紋石組成,因産北京十三陵老君堂接觸變質大理岩中而得名。本世紀60年代發現,曆史上是否開采過,情況不明。因産量過少,現已停采。
安綠石也是蛇紋石玉質,因首次發現于吉林集安縣的綠水河而得名。産于蛇紋石化大理岩古老的地層中。玉質較純,細膩光潔,蘋果綠至墨綠色,微透明至半透明。
與岫玉相似的蛇紋石玉石還有不少産地和品種。因此,當我們鑒别新石器時代以來屬于這類玉質的玉器時,切不可輕易斷定玉質的來源。1977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蘇吳縣草鞋山、張陵山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中,經鑒定有一件玉管為蛇紋石玉石,就不是遼甯産生的岫玉,玉料可能是江蘇鎮江的産物。
四、藍田玉
藍田玉的名稱初見于《漢書·地理志》,美玉産自“京北(今西安北)藍田山”。其後,《後漢書·外戚傳》、張衡《西京賦》、《廣雅》、《水經注》和《元和郡縣圖志》等古書,都有藍田産玉的記載。至明萬曆年間,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稱:“所謂藍田,即蔥嶺(昆侖山)出玉之别名,而後也誤以為西安之藍田也。”從此引起後世人的紛争,有的說藍田根本不産玉,有的說即使産玉可能是萊玉(色綠似菜葉的玉石)。近些年,陝西地質工作者在藍田發現了蛇紋石化大理岩玉料,認為它就是古代記載的藍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報》)。這一發現不僅引起了尋找珠玉原料的地質界重視,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興趣。1982年,地質礦産部地質博物館,展出了上述藍田玉的原石。這種蛇紋石化強烈時,局部已經變成與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質從外觀上看,有黃色、淺綠色等不均勻的色調,并伴随淺白色的大理岩。這種玉石雖然不很美觀,但因為藍田地處西安古城附近,玉質硬度為4左右,容易加工.
五、南陽玉
南陽玉因産河南省南陽而得名,又因礦區在南陽的獨山,故又稱“獨山玉”。
南陽玉色澤鮮豔,質地比較細膩,光澤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德國人曾稱其為“南陽翡翠”,蘇聯地質學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陽玉歸屬于翡翠類型的玉石礦床。據河南地質工作者近幾年的研究,探明南陽玉是一種蝕變斜長岩,組成礦物除斜長石外,還有黝簾石、綠簾石、透閃石、絹雲母、黑雲母和榍石等。經過顯微鏡鑒定,玉質含有多種蝕變礦物,蝕變作用以黝簾石化、綠簾石化和透閃石化為主。由于玉石中含各種金屬雜質電素離子),所以玉質的顔色有多種色調,以綠、白、雜色為主,也見有紫、藍、黃等色.
六、綠松石
綠松石是由細小的綠松石礦物為主組成的隐晶質緻密塊體,含有銅、鋁和水的磷酸鹽,通常産于次生淺成礦床中。多呈天藍色、暗藍色、藍綠色和綠色,風化強烈的呈綠白色。具有柔和的蠟狀光澤。硬度6,比重2.6~2.8。平均折光率1.61~1.63。
綠松石在我國也是古老的傳統玉石,早在新石器時代,它同青玉、瑪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裝飾品。據《中國古代礦業開發史》一書中的統計,從新石器晚期的齊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遺址到南北朝時代的墓葬中,有多處發現過綠松石裝飾品.
七、瑪瑙
瑪瑙由于紋帶美麗,自古就被人們飾用。出土玉器中,常見成串的瑪瑙珠,以項飾為多。
組成瑪瑙的細小礦物除玉髓外,有時也見少量蛋白石或隐晶質微粒狀石英。嚴格地說,沒有紋帶花紋的特征,不能稱瑪瑙,隻能稱玉髓。現今市場上一些沒有紋帶花紋的玉髓也稱為“瑪瑙”,這同古代瑪瑙的含義是不相符的。瑪瑙純者為白色,因含其它金屬元素(如Fe、Ni等)出現灰、褐、紅、藍、綠、翠綠、粉綠、黑等色,有時幾種顔色相雜或相間出現。瑪瑙塊體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硬度6.5~7,比重2.65。
瑪瑙依其紋帶花紋的粗細和形态分有許多品種。紋帶呈“缟”狀者稱“缟瑪瑙”,其中有紅色紋帶者最珍貴,稱為“紅缟瑪瑙”。此外尚有“帶狀瑪瑙”、“城砦瑪瑙”、“昙瑪瑙”、“苔藓瑪瑙”、“錦紅瑪瑙”、“合子瑪瑙”、“醬斑瑪瑙”、“柏枝瑪瑙”、“曲蟮瑪瑙”、“水膽瑪瑙”等品種(見李時珍《本草綱目》)。
在沒有紋帶花紋的“玉髓”中,也有不少是玉石原料。根據顔色的不同,有“紅玉髓”、“綠玉髓”(亦稱英卡石)、“蔥綠玉髓”、“血玉髓”(亦稱血石)和“
古代玉器都有哪些
簡單就玉的分類給你介紹幾種吧,希望對你有用。
和氏壁玉璧
玉璧是一種中心有孔的扁圓形玉器。需要注意的是壁一定是中心孔徑小于邊寬的玉。它的作用有四,一為禮器,二為佩玉,三為禮儀饋贈品,四為葬玉。
玉琮之王玉琮
琮是一種内圓外方的筒形玉器,為我國古代重要的禮器之一,是巫師通神的法器。玉琮也是權勢和财富的象征,常用為葬玉。
商代玉圭玉圭
玉鏟及方首長條形玉器為圭。玉圭起初為朝廷祭祀的一種禮器,後來成為一種權利的象征。大臣在朝觐天子時持于手中,作為他們身份地位的象征。
二裡頭文化玉牙璋玉璋
璋呈扁平長方體狀,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根據實際用處可分為赤璋、大璋、中璋,邊璋、牙璋5種。第一類“赤璋”是禮南方之神的禮器;第二類“大璋、中璋、邊璋”是天子巡守用的;第三類“中璋、牙璋”是作符節器用的。
獸面紋玉璜玉璜
玉璜的形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半圓形片狀,圓心處略缺形似半璧;另一種是較窄的弧形。它是一種禮儀性的挂飾,用于宗教禮儀活動。後逐漸形成具有禮器和佩飾的兩種作用。
圓雕西周玉琥玉琥
虎形玉器,有圓雕、浮雕和平面線刻的虎紋,多作為佩飾之用。其作用有用于發兵的虎符和用于裝飾的瑞玉。
西漢金縷玉衣玉衣
“玉衣”是指包裹全身從頭到腳每一個部位的衣罩,其外觀與真人的體形相同,專為罩屍之用。
崧澤文化雞心形玉琀玉琀
玉琀又稱“飯含”,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器。使用口琀的目的有二:一是古人事死如生,不使死者空口;二是希冀以玉石質堅色美的特性來保護屍體不化。
漢八刀玉握豬玉握
玉握為死者手中握着的器物,玉葬器之一。古人認為死時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權力。
紅山文化玉豬龍玉玦
玦是指一種環形而有缺口的玉器,是最古老的玉制裝飾品之一。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飾和佩飾。
大汶口文化玉镯玉镯
玉镯最早是戴在臂上的環狀飾物,可能是武器,後來改為戴在手腕上,主要用作裝飾。
玉的種類有很多,其它還有玉動物、玉人、玉劍飾、玉斧、玉戚、玉钺、玉戈、玉刀、玉杯、玉碗、玉玺、玉文具等,不一一介紹了。名玉器也有很多,隻是能夠流傳下來相關曆史和文化的就少之又少了
玉都有哪些種類
玉的種類有哪些?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玉有軟玉、硬玉之分。軟玉一般指産于我國新疆一帶的白玉、青玉、碧玉和東北岫玉等;硬玉是指産于緬甸的翡翠。無論是軟玉、硬玉,它們的質地都非常堅硬,顔色十分璀璨,故冠以“石中之王”的美譽。
一、軟玉
狹義上是指和田玉,廣義上包括岫岩玉,南陽玉,酒泉玉等十多種軟玉。很多軟玉曆史同樣悠久,如岫岩玉。軟玉主要有白玉,青白玉,黃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紅玉等等。其中黃玉色如機油的是佳品,紫玉顔色通常為淡粉,墨玉實為碧玉上多黑點的玉,青玉實為暗淡發青的白玉。通常白玉最佳。
1、和田玉
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車塔什庫爾幹、和田于阗、且末縣綿延1500公裡的昆侖山脈北坡,共有9個産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抛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間。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經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幹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采的稱山料。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材,均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開采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萬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2、岫岩玉
産于中國遼甯省岫岩,岫岩縣是一個山清水秀、物産豐富、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經過千萬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萬年的日月山川之精華,從而蘊育産生了聞名于世的國寶珍品——岫岩玉。
岫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大體分兩類,一類是老玉(亦稱河磨玉),其質地樸實、凝重、色澤深綠,是一種珍貴的璞玉。另一類是軟玉,其質地堅實而溫潤,細膩而圓融,多呈綠色,而其中以純白、金黃兩種顔色是罕世之珍品。
岫玉是産于地靈充足的地脈之下,在千萬年的形成過程中吸收了天地之精華、自然界之靈氣,所以除了本身具有的可收藏價值之外,更有着風水上的重大價值。
二、硬玉
硬玉,即指翡翠。翡翠是由以硬玉為主的無數細小纖維狀礦物微晶縱橫交織而形成的緻密塊狀集合體。顔色有白,紫,綠。可稱為冰地兒(白)或青地兒(綠)。綠色為最佳。三色翡翠的也稱為“桃園結義”或者“福祿壽”。常見品種有老坑種翡翠、冰種翡翠、水種翡翠等十幾個品種。
1、老坑種翡翠
商業界俗稱“老坑玻璃種”,通常具玻璃光澤,其質地細膩純淨無瑕疵,顔色為純正、明亮、濃郁、均勻的翠綠色;老坑種翡翠硬玉晶粒很細,因此,憑肉眼極難見到“翠性”;老坑種翡翠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一透明狀,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極品。
2、冰種
質地與老坑種有相似之處,無色或少色,冰種的特征是外層表面上光澤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冰,給人以冰清玉瑩感覺。若冰種翡翠中有絮花狀或斷斷續續的脈帶狀的藍顔色,則稱這樣翡翠為“藍花冰”,是冰種翡翠中一個常見的品種。冰種玉料常用來制作手镯或挂件。無色冰種翡翠和“藍花冰”翡翠價值沒有明顯高低之分,其實際價格主要取決于人們喜好。所謂冰種是指質地極為通透,水靈的品種,與其具有同樣效果的如彩色寶石中的金水菩提,但區别點在于優質的玉髓中沒有所謂的棉,質感更為瑩潤。
3、水種翡翠
水種翡翠玉質結構略粗于老坑玻璃種,光澤、透明度也略低于老坑玻璃種而與冰種相似或相當。其特點是指翡翠的透明度,透明度越高水頭越好。種是指内部結構,内部結構越仔密,種就越老;相反内部結構越粗糙,種就越嫩,通透如水但光澤柔和,細觀其内部結構,可見少許“波紋”,或有少量暗裂和石紋,偶爾還可見極少的雜質、棉柳。有行家說水種翡翠是色淡或無色、質量稍差老坑種翡翠。是翡翠中的中上檔、偶見上檔的一個品種。
軟玉标準
1、顔色:白色最佳,羊脂玉為最佳。其它各色也有佳品。黃玉紫玉色濃的好,墨玉墨點多的好。玉顔色内蘊通透的好。
2、種類:和田玉最佳,其它玉種亦有佳品。
3、曆史:古玉最佳。關于古玉的劃分标準,有人認為民國時的玉為古玉,有人認為漢以前的玉為古玉。
4、雕工:軟玉硬玉不同,軟玉更注重雕工的。
硬玉标準
1、顔色:綠色最好。最好的綠色翡翠是正陽綠(指鮮豔翠綠色)。
2、種類:最好的翡翠是“玻璃種”又稱“靈地兒翡翠”。通透程度十分高。
3、坑一般老坑比新坑好,籽料比山料和半山料好,半山料比山料好。
4、大小越大越好。當前大塊的翡翠少見了。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