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詠鵝》中表示動作的詞語有哪些
《詠鵝》中表示動作的詞語有:“浮”、“撥”。“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遊水嬉戲的姿态。
原文:唐·駱賓王《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白話釋義: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着彎曲的脖子在歌唱。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着清清水波。
擴展資料文章賞析:
這首詩以一個七歲小孩的眼光看鵝遊水嬉戲的神态,寫的極為生動活潑。
第一句三個“鵝”字,是詩人對鵝的親切呼喚,也可以理解為模仿鵝的叫聲。第二句“曲項向天歌”。曲,彎曲。項,就是脖子。
曲項,彎着脖子。歌,唱歌。這兩句讓人想象出,一個7歲的兒童在對鵝作詩,他指着鵝說:鵝,鵝,鵝,彎曲着長長的脖子,朝着天空唱歌。一下子抓住鵝脖子長的特征,寫出它歡叫時洋洋自得的神态。
第二句寫鵝鳴叫的神态,給人以聲聲入耳之感。鵝的聲音高亢嘹亮,一個“曲”字,把鵝伸長脖子,而且仰頭彎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長鳴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這句先寫所見,再寫所聽,極有層次。
以上是寫鵝在陸地上行進中的情形,下面兩句則寫鵝群到水中悠然自得遊泳的情形。小詩人用一組對偶句,着重從色彩方面來鋪叙鵝群戲水的情況。
鵝兒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卻是綠的,“白”“綠”對照,鮮明耀眼,這是當句對;同樣,鵝掌是紅的,而水波是青的,“紅”“青”映襯,十分豔麗,這也是當句對。而兩句中又“白”“紅”相對,“綠”“青”相對,這是上下對。這樣,回環往複,都是對仗,其妙無窮。
在這組對偶句中,動詞的使用也恰到好處。“浮”字說明鵝兒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動不動。“撥”字則說明鵝兒在水中用力劃水,以緻掀起了水波。這樣,動靜相生,寫出了一種變化美。
寫作背景: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鵝兒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幾個問題。
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着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裡浮遊,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便指着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詠鵝》這首詩中有哪些描寫動作的詞
《詠鵝》這首詩中描寫動作的詞有:歌,浮,撥。
1、歌是指仰頭彎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長鳴。
2、浮是指鵝兒在水中悠然自得。
3、撥則說明鵝兒在水中用力劃水。
原詩:
《詠鵝》唐代: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釋義:
白天鵝啊白天鵝,脖頸彎彎,向天歡叫。
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着清清水波。
擴展資料:
小時候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一個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有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客人問了他幾個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着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裡浮遊,便指着鵝兒要他以鵝作詩,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态。“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遊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遊水嬉戲的姿态。
“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無論從什麼角度和方面看,在藝術上,這首詩都是堪稱一絕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詠鵝(駱賓王詩作)
詠鵝這首詩中有哪些描寫動作的詞
《詠鵝》這首詩中的“歌”、“浮”、“撥”三個字是用來生動地描寫鵝的動作的。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三、四句寫鵝遊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遊水嬉戲的姿态。
“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擴展資料:
一、全詩: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二、白話文:
“鵝!鵝!鵝!”
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着彎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劃着清波,就像船漿一樣。
三、作者簡介:
駱賓王(約640~?),婺州義烏(今屬浙江省)人,唐代文學家。與王勃、楊炯、盧照鄰一起,被人們稱為“初唐四傑”。
七歲時因作《詠鵝》詩而有”神童“之譽,曾經擔任臨海縣丞,後随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後下落不明,或說是被亂軍所殺,或說是遁入了空門。其詩氣勢充沛,揮灑自如,富有一種清新俊逸的氣息,詩善歌行體,有《駱臨海集》。
四、作品鑒賞:
詩的第一句連用三個“鵝’字,這種反複詠唱方法的使用,表達了詩人對鵝的熱愛,增強了感情上的效果。
第二句寫鵝鳴叫的神态,給人以聲聲入耳之感。鵝的聲音高亢嘹亮,一個“曲”字,把鵝伸長脖子,而且仰頭彎曲着嘎嘎嘎地朝天長鳴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這句先寫所見,再寫所聽,極有層次。
以上是寫鵝在陸地上行進中的情形,下面兩句則寫鵝群到水中悠然自得遊泳的情形。小詩人用一組對偶句,着重從色彩方面來鋪叙鵝群戲水的情況。
鵝兒的毛是白的,而江水卻是綠的,“白”“綠”對照,鮮明耀眼,這是當句對;同樣,鵝掌是紅的,而水波是青的,“紅”“青”映襯,十分豔麗,這也是當句對。
而兩句中又“白”“紅”相對,“綠”“青”相對,這是上下對。這樣,回環往複,都是對仗,其妙無窮。在這組對偶句中,動詞的使用也恰到好處。
“浮”字說明鵝兒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動不動。“撥”字則說明鵝兒在水中用力劃水,以緻掀起了水波。這樣,動靜相生,寫出了一種變化美。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詠鵝
描寫鵝姿态的詞語
1.描寫鵝外貌的詞語鵝的神态和走路的樣子
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
像平劇裡的淨角出場。
它伸長了頭頸,左顧右盼,我一看
這姿态,想道:“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凡動物,頭是最主要
部分。這部分的形狀,最能表明動物的性格。例如獅子、老虎,
頭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強。麒麟、駱駝,頭都是高的,表示其
高超。狼、狐、狗等,頭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豬猡、
烏龜等,頭都是縮的,表示其冥頑愚蠢。鵝的頭在比例上比駱
駝更高,與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而在它的叫聲、
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種傲慢之氣。
豐子恺先生——《白鵝》
2.描寫鵝的成語【持槍鹄立】鹄立:像天鵝一樣延頸而立。手持長槍,整齊地肅立着,形容軍容嚴整。
【單鹄寡凫】鹄:天鵝;凫:罷鴨。孤單的天鵝,獨居的野鴨。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後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鵝毛大雪】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鵝行鴨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蜂房不容鹄卵】鹄:天鵝。蜂房裝不下天鵝蛋。比喻小容器裝不***積大的東西。
【附骥攀鴻】攀:攀附;鴻:天鵝。比喻依附他人以成名。
【孤鴻寡鹄】孤:孤單;鴻:鴻雁;寡:失偶的婦人;鹄:天鵝。孤獨失伴的天鵝。比喻失去配偶的男女。
【鴻鹄高飛,一舉千裡】鴻鹄:天鵝。天鵝高高飛翔,一飛千裡。指人有雄才大略。
【鴻鹄高翔】鴻鹄:天鵝。像天鵝那樣飛得又高又遠。比喻人的志向遠大。
【鴻鹄将至】鴻鹄:天鵝。天鵝馬上就要飛來了。指學習不專心。現表示将有所得。
【鴻鹄之志】鴻鹄: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志:志向。比喻遠大志向。
【鹄面鳥形】鹄:天鵝。形容面容憔悴,身體瘦弱。
【雞伏鹄卵】伏:鳥孵卵;鹄:天鵝。雞孵天鵝的蛋。比喻小才難當重任。
【刻鹄不成】刻:刻畫;鹄:天鵝。刻畫天鵝不像倒像鴨子。比喻模仿失敗,勸誡人不要好高骛遠。
【刻鹄不成尚類鹜】刻:刻畫;鹄:天鵝;鹜:鴨子。刻畫天鵝不像倒像鴨子。比喻模仿失敗,勸誡人不要好高骛遠。
【刻鹄類鹜】刻:刻畫;鹄:天鵝;類:似,象;鹜:鴨子。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千裡寄鵝毛】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同“千裡送鵝毛”。
【水盡鵝飛】水幹涸,鵝飛走。比喻恩情斷絕,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點兒也不剩。
【水浄鵝飛】見“水盡鵝飛”。
【心有鴻鹄】鴻鹄:天鵝。多形容學習、工作不專心。
【鴨步鵝行】鴨和鵝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遲緩搖晃的樣子。
【燕雀安知鴻鹄志】鴻鹄: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燕雀不知鴻鹄志】鴻鹄:指天鵝。燕子與麻雀不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燕雀豈知鴻鹄之志】鴻鹄:指天鵝。燕子與麻雀怎能知道天鵝的志向。比喻平凡的人不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鴨行鵝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搖羽毛扇】比喻出謀畫策。同“搖鵝毛扇”。
【鵝存禮廢】存:保存。指古代禮節形式已經消亡,僅存食物。
【鵝湖之會】比喻具有開創性的辯論會。
【鵝毛大雪】像鵝毛一樣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鵝籠書生】比喻幻中生幻,變化無常。
【鵝王擇乳】比喻擇其上乘精華。
【鵝行鴨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雞聲鵝鬥】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雞争鵝鬥】比喻吵吵鬧鬧,彼此不和。
【癞蛤蟆想吃天鵝肉】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謀取不可能到手的東西。
【癞蝦蟆想吃天鵝肉】比喻人沒有自知之明,一心想得到不能到手的東西。癡心妄想。
【千裡鵝毛】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千裡寄鵝毛】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同“千裡送鵝毛”。
【千裡送鵝毛】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水盡鵝飛】水幹涸,鵝飛走。比喻恩情斷絕,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點兒也不剩。
【水淨鵝飛】比喻人财兩失,一無所有。亦比喻民窮财盡。
【水浄鵝飛】見“水盡鵝飛”。
【寫經換鵝】以書寫經文來換鵝。形容書法高超。
【鴨步鵝行】鴨和鵝行八字步,因用以形容人走路遲緩搖晃的樣子。
【搖鵝毛扇】傳說諸葛亮常手執羽扇指揮作戰,後世舞台上出現的一些軍師也多執羽扇。以之比喻出謀畫策。
【鴨行鵝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3.描寫天鵝的詞語白天鵝的羽毛潔白如雪,黑天鵝的羽毛烏黑如緞,其頸項柔媚細長,是純潔的代表,更是藝術家的詩意唯美化身。
天鵝雪白的羽毛,頭上戴一頂紅冠帽,一雙黑豆般挑戰眼睛被細細的桔黃色的邊包圍着,細細的脖子一伸一伸的,大翅膀一扇一扇的,紅腳杆一擺一擺的,像在跳芭蕾舞,真神氣。那鵝,一隻一隻,一群一群,一片一片。
像北方的羊群,像地上的白雲。晃晃悠悠,飄飄忽忽,擁擁擠擠,卿卿我我,哦哦有聲,随處可見可聞。
兩隻鵝并立一塊,吃飽的胃凸在胸前,不時悠然地用嘴舔着身上的羽毛。鵝見人進來,大抵為了炫耀自己的威嚴,伸直颀長的脖子,側着臉“呱呱”地歡歌,俨然一副得意忘形的神态。
4.【詠鵝這首詩中有哪些描寫動作的詞歌浮撥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态.“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三、四句寫鵝遊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遊水嬉戲的姿态.“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5.描寫鵝的詞語,越生動越好上課。
師:同學們,你們見過白鵝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白鵝的視頻)師:想說什麼?生:我覺得白鵝很美麗。
師:有沒有想起一首古詩——生:背誦《詠鵝》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白鵝”這篇課文。讀課題。
(介紹豐子恺先生)師:昨天預習了課文,生子都認識了嗎?生字離開了課文,大家還能認識嗎?生:能。(認讀生字,提示多音字讀音——“供”)師:這些字大家能讀正确嗎?(出示兩字詞語)生讀。
師:什麼是淨角?(出示淨角臉譜)(出示四字詞語)繼續認讀生字。師:基本上讀懂了,打開課文,大聲把課文讀一讀,碰到難讀的多讀幾遍。
想一想,白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生讀課文。師:白鵝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生:我非常喜歡白鵝,因為它太淘氣了!師:很有趣,我們來看看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文有聯系句子,劃下來。
生勾畫。師:你劃了哪些?生: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師:為什麼要勾畫這裡?生:因為整篇文章都在圍繞“好一個高傲的動物”來寫的。師:找到這句話再讀一遍。
(師闆書)師:第二自然段更重要,不僅聯系了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還告訴了我們全篇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鵝的高傲的?生:叫聲、步态、吃相師:(闆書)我們來讀一讀這幾個詞。生讀。
師:怎樣寫高傲的?默讀第三自然段,找一個最能表現白鵝特點的詞,在旁邊寫寫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畫一畫。生默讀,師巡視。
師:你找到了哪個?生:我劃了“厲聲叫嚣”師:這是“厲聲叫嚣”,這是古人寫的“嚣”……厲聲說明鵝怎麼樣?生:“凡有生客進來……”師:“必然厲聲叫嚣”(教讀)分組練讀。師:不錯。
還有誰是用圖畫來表現?生:我畫的是一隻鵝。(師把學生畫的展示給其他學生看)師:帶着你的想象,也來讀一讀這句話,好嗎?一生讀。
師:就像她這樣,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師:你還找到了哪個詞語?生:厲聲喝斥。師:為什麼找這個?生:這個詞好像是說:這是我的地盤,你走開!師:帶着心中的感受,再來試一試。
生讀。師:有進步。
好了,剛才大家展開了想象,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體會到作者觀察仔細用詞準确,把文章寫得生動具體。以後學習中要多多體會。
師:剛才我們已經體會到,白鵝是一種高傲的動物,請再讀一讀第一、第三自然段,看白鵝還給你留下什麼印象,自己讀一讀。生讀。
師:想好了,四人小組讨論一下。學生分組讨論。
學生彙報:生:我覺得白鵝非常“兇”。師:從哪兒看出來的?生:這是我的地盤,快走開!生:我覺得白鵝很霸道,但是也可愛、天真。
生:我覺得它非常勇敢。(師闆書:勇敢)師: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生:陌生人來了它引吭大叫,不像小雞小鴨一樣。
師:所以,養鵝也能看守門戶。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白鵝的勇敢高傲,但是學課文不能隻從字面上去理解,還要從字裡行間體會感情。
作者表面上在寫白鵝的高傲勇敢,實際上是在誇白鵝勇敢盡職。(闆書盡職)師:誰能帶着感情來讀一讀。
生:好一個高傲的白鵝!一生再讀。師:你強調了“好一個”。
一生再讀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
師:老師有一個建議,速度慢一點,我們的感情才能更好地表達出來。生再齊讀。
師:我們再來看看這些生詞。學生認讀生詞。
師:我們再來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用什麼方法寫出了步态的特點?生讀。生:第四自然段是用拟人的方法來寫出了白鵝的特點的。
生:我覺得第四自然段是用比喻的方法來寫白鵝的。師:……師:讀到這裡,有什麼問題?生:為什麼說像淨角一樣出場?師:誰見過淨角出場?想不想看淨角出場的樣子?(播放淨角出場的視頻)師:你想到用什麼詞語來表現淨角出場的樣子?生:大模大樣生:……師:誰能聯系文中描寫鴨子和鵝的句子,表演大白鵝和鴨子走路的樣子。
兩生表演。師:誰能來評一評?生:我覺得***走得時候很高傲。
表演鴨子的學生:她(表演白鵝的學生)、師: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自然段。生齊讀第四自然段。
師:我們剛才再一次體會了作者用詞的準确。再讀讀這些詞語。
(出示詞語)生讀詞語。師:作者用準确的詞語,生動的字眼,給我們描繪了高傲、勇敢……的白鵝。
你願意把自己當成一隻怎樣的白鵝介紹給大家。能用上文中的兩三個詞,加上自己的想象更好。
師提示:可以看着屏幕來練習。出示“快樂寫話卡”我是一隻的白鵝學生練習說。
生:我是一隻驕傲的白鵝,小鴨子……小雞……師:你說得真好,我想跟你交個朋友。(跟學生握手)總結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