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文玩中的料器是什麼
料器,又稱"玻璃器",指用加顔料的玻璃原料制成的器皿或手工藝品。料器是琉璃的一種深加工,一般是指不透明的那一部分琉璃。
料器最早由西域地區(今中國新疆及中亞地區)傳入中國。到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572~1620年),中國北部山東省博山地區的料器制作已經十分興盛,并流傳到北京。
明清時期的料器生産,以北京和山東博山兩地最為著名。
北京料器精工細制,五光十色,令人歎為觀止。其中的仿玉制品,幾可亂真,其工藝水平達到精美絕倫的程度。品種包括各種傳統首飾、日用裝飾品和鳥獸、花果、人物雕刻等1500餘種,在國内外享有盛譽。
山東博山料器享有"博山美術琉璃"之稱。博山料器以仿制玉石、瑪瑙、珊瑚等名震四方。特别是實用性與裝飾性相結合的料器雕刻,制作極為精美。其品種包括日用品、裝飾品和首飾等近千種。《青州府志》中介紹:“琉璃器,出顔神鎮(今山東博山),以土産馬牙,紫石為主,法用黃丹、白鉛、銅綠,焦剪成珠、穿燈屏、棋局、帳鈎、枕頂類,光瑩可愛。”
擴展資料
漢魏時的大月氏國有商人能采礦燒鑄琉璃。《魏書.大月氏傳》載:“其國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于是采礦山中,于京師鑄之。即成,光澤乃美于西方來者,自此,中國琉璃遂賤,人不複珍之。”
至唐,“今俗所用,皆銷冶石汁,加以衆藥,灌而為之。”自此,玻璃又稱“藥玉”、“罐子玉”、“罐玉”。《格古要論》雲:“罐子玉,雪白罐子玉系北方用藥于罐子内燒成者,若無氣眼者與真玉相似。”
明代有稱其為料者:“以煮料為絲,以絲作器。”料器之稱沿用至今。料器又稱"玻璃器",中國的料器生産約始于元末明初(14世紀中葉)。料器制作工藝是中國明清時代(公元1368~1911年)普遍使用的工藝品制作工藝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料器
天珠料器是什麼材質
1.料器天珠是由多種材質混合而成的,主要包括牦牛角、金銀、藏藥和甘露丸等成分。
2.作為藏族人民常用的飾品,料器天珠在藏族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3.六七天珠通常重量較輕,制作過程中會加入金銀等金屬以增加其重量,不同的料器天珠中金銀的比例各不相同。
4.料器天珠一般呈黑白色,質地不透明,表面裝飾有多種圖案,這些圖案代表了不同的藏族信仰和寓意。
5.料器天珠的珠子之間通常用較為貴重的金線或銀線相連,與普通珠子相比,具有更高的價值。
玉石和料器、玻璃、琉璃有什麼區别
玉石、料器、玻璃和琉璃在材質、制作工藝、價值和用途等方面存在顯著區别。
玉石是一種天然礦石,主要由透閃石、陽起石等礦物組成,具有溫潤的光澤和質地。玉石的形成需要經曆數百萬年的地質變化,因此具有稀有性和獨特性。在古代,玉石常被用于制作禮器、佩飾等,被視為吉祥、美好的象征。例如,和田玉就是中國傳統玉石文化的代表之一,以其溫潤的質地和獨特的紋理受到人們的喜愛。
料器則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材料,主要由玻璃或塑料制成。料器的制作工藝相對簡單,可以通過模具成型、熱處理等方法制作。由于其制作成本較低,料器在市場上的價格相對較低,常用于制作日常用品或裝飾品。例如,一些仿古的玉佩、擺件等就是由料器制成的。
玻璃是一種無機非金屬材料,主要由矽酸鹽礦物經過高溫熔融而成。玻璃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質地堅硬且易加工。玻璃制作工藝成熟,可以用于制作各種器皿、鏡片、裝飾品等。與玉石相比,玻璃的價格更為親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更為常見。
琉璃則是一種特殊的玻璃制品,具有豐富多彩的顔色和獨特的藝術效果。琉璃的制作過程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和高溫燒制,因此具有較高的工藝價值和藝術價值。在古代,琉璃被視為珍貴的藝術品,常用于宮殿、寺廟等建築的裝飾。如今,琉璃制品仍然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市場前景。
綜上所述,玉石、料器、玻璃和琉璃在材質、制作工藝、價值和用途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區别。玉石以其天然、稀有和獨特的質地受到人們的喜愛;料器則以其低廉的價格和廣泛的應用領域受到市場的歡迎;玻璃以其透明、堅硬和易加工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占據重要地位;而琉璃則以其豐富多彩的顔色和獨特的藝術效果成為珍貴的藝術品。
料器天珠是什麼材質
1.料器天珠是一種類樹脂材質,它是通過傳統工藝制作的仿制天珠,質感接近塑料。
2.常見的料器天珠有1眼到18眼不等,以及線珠、虎牙和打洛等形狀,它們在宗教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
3.料器天珠需要經常佩戴在身邊,以便與人體體溫融合,從而産生相應的磁場。
4.料器天珠雖然是類樹脂材質,不屬于納察源傳統的瑪瑙,但它在清末初期由寺院制作,是至今流通時間最久的仿珠,具有一定的曆史價值。
5.料器天珠的紋飾主要包括點、方、線、圓、三角等形狀,這些紋飾在宗教和經典記載中具有符号意義,天珠眼紋通常代表着不同的含義,如寂靜的圓眼、怒尊的金剛眼和佛眼等。
6.料器天珠在佩戴時應保持心意誠懇,并對它表示尊重。同時,在洗澡時應将天珠放在幹燥的地方,避免潮濕導緻串線、變質或斷裂。
料器天珠是什麼材質 料器天珠是用什麼材質做成的
1、“料器天珠”,非琉璃、非瑪瑙、非玉髓,據說是通過牦牛角、藏藥、金銀等金屬、甘露丸及特殊加持物混合制作而成,帶有類似天珠圖騰的珠子。老料天珠是真品天珠的替代品,常用于供佛、裝藏、信衆結緣請養等。
2、天珠具有特殊的“感應”,有着遠古獨特的内涵與渾厚的曆史傳承,它擁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有着改變佩帶者命運的力量。因至純天珠的制作工藝失傳,所以至純的稀缺導緻無法滿足藏區對天珠的需求,“料器天珠”應運而生,“料器天珠”并非“至純天珠”,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利用特殊材質進行仿制,藏人常年佩戴之物,與真天珠有相同的功效。
3、首先是“文化”,因為其在藏文化裡面認為其與至純天珠有着一樣的功效,即有加持能得到神明的庇佑。
4、然後是“價值”,1868年賽璐璐被創造(硝化纖維塑料、天然樹脂塑化),1909年,第一種人工合成塑料酚醛塑料産生。而中國引進賽璐璐是在1920年,1921年開始生産。1930年生産酚醛塑料,從此開始大規模的制造和使用塑料制品。
5、再看清帝國,1644年清軍入關,1840年鴉片戰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結束,這段時間被稱為晚清。結合這些時間段,來看看料器源起何時。樹脂被塑化也就是賽璐璐是1868年才有,而在那之前即使中國人掌握了塑化工藝也沒有良好的條件能去大批量生産這個東西,所以料器天珠的源起應該在晚于1868年。
6、就是料器天珠是實實在在的有年份的老珠子,雖然材質都屬于人工合成,但其親民價格也逐漸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收藏研究他,更多人也會收藏投資兼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