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前面是什麼朝代(北魏的上一個朝代)

biang 中華百科 1.0K+

本文目錄

  1. 魏朝前面是什麼朝代
  2. 北魏前面是什麼朝代,是先有唐還是先有北魏
  3. 北魏之前是什麼朝代
  4. 北魏是什麼朝代
  5. 北魏是什麼朝代呢

魏朝前面是什麼朝代

一、魏朝指的是曹魏(三國時期)、北魏(南北朝時期)、西魏(南北朝時期)和東魏(南北朝)。所以,曹魏之前的朝代是東漢,北魏、東魏和西魏之前的朝代是也是東漢。

二、簡介:

1、魏國(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由于之後的北魏被稱作“後魏”,故曹魏也稱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曹操在軍閥混戰中,勢力逐漸增強,并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受封魏公時,治所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漢獻帝封他為“魏公”、“魏王”,因此國号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禅讓,正式取代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至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魏,改國号為晉,曹魏滅亡。

2、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号為“魏”,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曆史宣告結束。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曆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3、西魏(535年―556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由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由宇文泰擁立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帝,國号“大魏”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南梁對立,建都長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政權實由宇文泰掌握。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經曆兩代三帝,曆時二十二年。

4、東魏(534年―550年)北朝朝代之一,從北魏分裂出來的割據政權。建都邺(今河南安陽北至河北臨漳南),以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為别都,高歡坐鎮晉陽遙控朝廷,有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東魏曆時十七年。

5、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曆史上繼秦朝、西漢、新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曆經一百九十五年,又稱後漢,與西漢合稱漢朝。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并息兵養民開創了光武中興。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台權力得到提升。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掃滅外戚,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後期太後稱制、外戚幹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敗,而豪強勢力大肆兼并土地。桓帝、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征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變基本平定,卻導緻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公元190年,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漢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北魏前面是什麼朝代,是先有唐還是先有北魏

北魏前最接近的就是十六國時期。唐是在北魏之後,北魏分裂成東西兩魏,東西兩魏又發展成北齊和北周。楊堅篡北周位,建的隋朝,隋朝而後就是唐朝了。

五胡十六國時期代表北方(有時包括蜀地)在西晉滅亡到北魏統一華北期間的時期,當時南方則為東晉時期。“五胡”為匈奴、鮮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

擴展資料:

一、十六國簡介:

十六國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後稱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滅北涼為止。

這一期間,中國江南、荊湘地區有東晉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前涼、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被統稱為十六國。

二、北魏簡介:

北魏(386年—534年)是鮮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

398年六月,正式定國号為“魏”,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三、唐朝簡介: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曆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次年于長安稱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690年,武則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陽,史稱武周。705年,神龍革命後,唐中宗恢複唐朝國号。

唐玄宗即位後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天寶末全國人口達八千萬上下。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導緻國力漸衰,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複振。878年,爆發黃巢起義破壞了唐朝統治根基,907年,朱溫篡唐,唐朝覆亡,中國進入五代十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十六國

百度百科-北魏

百度百科-唐朝

北魏之前是什麼朝代

北魏之前中國南方是-東晉,北方是十六國時期【很多政權,不止16個】。

北魏:對應朝代與時期圖

說明:

公元304年,西晉八王之亂的持續禍亂中原,中國北方進入混亂動蕩。317年,西晉滅亡,同年晉朝宗室在南方建立東晉,中國北方進入十六國時期。

公元386年,北魏建國。

公元420年,劉裕代晉建立劉宋,東晉滅亡。

439年,北魏滅北涼,結束了北方十六國混戰局面,統一中國北方,自此,北魏與宋并立,中國開始進入南北朝時期。

北魏是什麼朝代

1、北魏是魏晉南北朝時的,魏是指三國時期的曆史,魏蜀吳三國時期,以北邊的魏國為正統。晉指兩晉十六國,西晉司馬氏統一全國,西晉為大一統時期。不過後來被匈奴劉漢政權攻破,琅琊王司馬睿在南邊建立東晉,北邊分裂成十六國,史稱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是指東晉十六國之後的一個時期,東晉被大将劉裕所替代,史稱劉宋政權,後來南邊又分别有齊,梁,陳政權,這宋齊梁陳四個政權史稱南朝。而此時的北邊,北魏拓跋氏興起,統一北邊,後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後來東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齊和北周代替,由于在北邊,史稱北朝。南朝和北朝的政權始終對立,史稱南北朝時期。

2、北魏簡介:北魏(386—557年),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北魏早期國語是鮮卑語,初稱代國,386年,拓跋部首領拓跋珪建立,改國号為魏,建都平城。439年,北魏統一北方。493年起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皇帝改姓元。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建立北齊。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權臣宇文護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覺,北魏曆史正式宣告結束。

北魏是什麼朝代呢

北魏(386年—534年),南北朝時期北朝的第一王朝。也稱“拓跋魏”“元魏”,鮮卑族拓跋氏所建,傳12帝(列入正史帝紀者)。

北魏時期,社會生産力逐步得到恢複和發展,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後,自耕農顯著增加,社會趨于繁榮,農業、手工業都有顯著的發展。商業也逐漸活躍起來,北魏鑄造并發行貨币“太和五铢”,洛陽的商業尤為發達,成為當時少有的國際性大都市。科技文化也取得新的成就,湧現《齊民要術》《水經注》《木蘭詩》《洛陽伽藍記》等科學和文學作品。以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為代表的石窟寺展現了北魏高超的雕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