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古羅馬是怎麼滅亡的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原因:經濟衰弱、内亂嚴重、外族入侵,羅馬雇傭兵領袖廢黜西羅馬的最後一個皇帝後,西羅馬帝國遂告滅亡。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原因:長期戰争導緻國力衰弱,十字軍的征讨給東羅馬帝國帶來重創,奧斯曼帝國率軍攻入君士坦丁堡後,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東羅馬帝國的介紹
東羅馬帝國又叫做拜占庭帝國,是歐洲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東羅馬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臘古城拜占庭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到了17世紀,西歐的曆史學家為了區分古代羅馬帝國和中世紀神聖羅馬帝國,便引入了"拜占廷帝國"這一稱呼。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入君士坦丁堡(今為伊斯坦布爾),拜占廷帝國正式滅亡。
西羅馬帝國的介紹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395年從羅馬帝國分裂出來,自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後,西羅馬帝國嚴重的衰弱了,因為帝國繁榮的經濟,大多數人口都集中在東羅馬帝國的小亞細亞跟巴爾幹半島。所以西羅馬帝國的國力遠不如東部。随着奧多亞克于476年控制意大利全境後,西羅馬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奧多亞克威迫退位,西羅馬帝國也正式滅亡。
古羅馬帝國什麼時候滅亡的
羅馬帝國在公元395年分裂,成了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滅亡:公約476年,年僅6歲的西羅馬皇帝羅慕洛被日耳曼人廢黜東羅馬帝國滅亡:公元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打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國王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東羅馬帝國滅亡
古羅馬三大家族是怎麼滅亡的
朱利亞(朱利)家的屋大維在羅馬内戰中戰勝了所有家族和派系,号稱“奧古斯都”,推翻共和政體,建立羅馬帝國,屋大維也成為了帝國皇帝,憑借這層關系,朱利家成為了在羅馬帝國早期最有實權的家族政治集團,顯赫一時。在帝國時期的元首政治中,大批的朱利家族人(包括其外戚家族)别皇帝任命為大法官和行省總督,這些在古羅馬曆史學家帝托·李維寫的《羅馬史》都有詳盡的記載,有興趣的不妨找來仔細看看,很長知識。
至于西庇阿(塞彼家)家族和布魯圖(布魯提)家族,羅馬全面戰争這款遊戲無疑誇大了其曆史作用和能力了,而羅馬共和政治之下,具有實力與影響了的絕對不止這三個家族,遊戲裡将這三個家族做成典型,無非是這三個家族曆史悠久,其家史充斥則整個羅馬在共和國時期的全部曆史時期。在這裡小弟就簡略其後期的政治動向。
在羅馬共和國後期的内戰中,這兩個家族都不是主角。第一場内戰是馬略和蘇拉之争,馬略平民出生,取了朱利家的女人,算是代表朱利家的利益,而蘇拉這是典型的貴族出生的獨裁分子。
布魯圖家族是共和派(平民派)的死忠擁護者,在第一次内戰中站在馬略一邊,而代表軍人利益的蘇拉則得到了主戰派西庇阿家(這個家族史羅馬的主戰派,羅馬共和國的衆多對外戰争,都留下了他們的影子,同時也出過了像格拉古兄弟這樣偉大的改革家)的支持。拉略倒下後,蘇拉成為了羅馬的獨裁者,個大家族有紛紛暗地裡密謀推翻其統治。
蘇拉死後,各大家族再次圍繞着元老院展開了權力争奪,經過第二次内戰,形成了前三頭同盟政治集團,以對抗元老院。其中恺撒自然時來自朱利家的代表,克拉蘇是朱利家的女婿(好像克拉蘇也是來自某個顯赫的實權家族,不過不是遊戲裡的三大家族),格奈烏斯·龐培則是個三大家族都是沒有血統聯系的(政治利益另當别論)。
之後共和派的死忠分子布魯圖家族的小布魯圖一匕首把恺撒幹掉,布魯圖家于朱利家由此結下了宿怨,屋大維後來主掌大權後,第一批被清掃的元老院元老裡就有大批布魯圖家人。(題外話)
三頭同盟瓦解之後,屋大維、馬克·安東尼和雷必達組成的後三頭同盟,繼續與元老院和所謂的共和派對抗,在當時,所謂的共和派代表的隻是貴族和元老院的利益,而三頭同盟更多的是維護騎士、平民和軍人的利益,雙方勢同水花。朱利家這次推出了屋大維,馬克·安東尼作為朱利家的外戚(其母為朱利家人)和其自身家族的代言人,也被推上政治舞台,而來自另一大勢力,有軍隊和西庇阿家作後台的雷必達也成為了同盟中的一員。
在凱撒死後,元老院、西庇阿家族、布魯圖家族以及一系列羅馬政治家族勢力為遏制日益強大的朱利家,便聯合起來擁護安東尼,讓朱利家的兩個代表狗咬狗。
屋大維擊敗了安東尼和所有敵人後,元老院、西庇阿家族、布魯圖家族以及其他衆多家族的成員都在政壇上遭到了清洗。在屋大維改革建立帝國後,西庇阿家族、布魯圖家族等家族雖然還一直繁衍昌盛,但在政治上的影響以大不如前。失去了實權和軍權,淪為元首政治之下的附庸。
古羅馬怎麼滅亡的原因
1.西羅馬帝國面臨着頻繁的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例如,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和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嚴重動搖了帝國的政權。
2.在378年,西哥特人在亞德裡亞諾普爾戰役中擊敗了羅馬軍隊,這是羅馬帝國軍事力量衰落的明顯标志。
3. 410年,西哥特王國的國王阿拉裡克一世攻占了羅馬城,這是自公元前390年高盧人洗劫羅馬以來,羅馬城遭受的又一次重大打擊。
4. 418年,西哥特人在高盧西南部建立了西哥特王國,這标志着羅馬帝國在歐洲的進一步喪失。
5. 439年,汪達爾人在北非建立了汪達爾-阿蘭王國,進一步削弱了羅馬帝國的勢力。
6. 452年,匈奴王阿提拉領導的匈奴軍隊侵入意大利,雖然未能征服羅馬,但造成了帝國内部的巨大恐慌。
7. 457年,在高盧東南部出現了勃艮第王國,這是羅馬帝國在歐洲領土上喪失的又一例證。
8.最終,在476年,日耳曼人雇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了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标志着西羅馬帝國的正式滅亡。
9.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一直存在至1453年,最終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滅,這标志着羅馬帝國曆史的終結。
10.在羅馬共和國末期,政治動蕩導緻了恺撒的遇刺,屋大維成為其繼承人,并建立了羅馬帝國。他通過政治手腕,既恢複了共和制的名義,又鞏固了自己的絕對權力,成為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即奧古斯都。
古羅馬怎麼滅亡的 曆史上古羅馬怎麼滅亡的
1、西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占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于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
2、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滅亡。東羅馬帝國于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