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古代閹人,主要是閹割哪個部位
古代太監閹割時是非常有講究的,淨身前選好日子,把淨身者關在房間裡,那房間必須密不透風,讓淨身者先清理糞便,然後鎖在房間裡,在着段禁閉期間,絕對不能飲食,免得有排洩的穢物沾染手術後的創口,緻使傷口惡化,危機生命之所以要密不透風,也是為了淨身者的安全,這樣,經過三四天之後,就正式行閹割手術了,閹割前,先用白布或者繃帶緊紮手術人的下腹部和雙股的上部,以高溫的辣椒水小心洗滌即将手術的部位,再以微彎如鐮刀狀的小刀,連同陰囊及陰莖一起切斷,通常分兩部:第一部是割睾丸。在球囊左右各橫割開一個深口子,把勁絡割斷以便把睾丸擠出來,這需要閹割者身子打挺,小肚子使勁往外鼓,待用全身的力氣把睾丸擠出來,刀子匠會把片好的豬苦膽(起止血作用)帖到球囊的左右兩邊。第二步是割陰莖。着需要相當高的技術,割淺了會留有餘勢,将來裡面的脆骨會往外鼓出,就必須在挨第二刀,即宮裡俗稱的“刷茬”;如果割深了,将來痊愈後會往裡塌陷,形成坑狀,解小便時呈扇面狀,一輩子不方便,陰莖割除後,要插上一根大麥杆,然後把另一個豬苦膽劈開,呈蝴蝶狀的敷在創口上。以上的程序完成後,在由兩名刀子匠攙扶被手術的人在房裡緩行兩三個小時後,才允許躺卧。手術後3天内不準喝水,據說由于幹渴和傷痛,其間必須忍受非常的痛苦,3天以後,拔掉大麥稈的拴,尿如噴泉湧出,可謂大功告成。割下的東西,淨身師全像寶貝一樣地收起來,被淨身的人無權要,統歸淨身師保留,淨身師事先預備好一個升,升裡邊盛着少半升的石灰,把兩個丸一個勢,整齊地擺放好,用石灰吸幹水分,免得腐爛,有朝一日,淨身的人發迹了,還得用财物向淨身師贖回自己的身上物,閹割後的人不光不能生子,有的連小便都很難自控
古代是怎樣閹人的
據說當時做閹割手術地方叫廠子,位于紫禁城西華門外,是一間比較破舊小屋。負責動手術幾名刀子匠,他們職業雖然就是閹割,但隻是獲得政府認可,并沒有固定工錢。他們可以收每位閹割者手術費每人六兩紋銀,但要負責到完全治好。“淨身”者大多為窮人,有無法事前付現銀,就得找人擔保,日後再補交手術費。
手術時,先是用白布或繃帶把被閹割者下腹部和大腿上部緊緊綁牢,然後用辣椒水洗滌将要手術部位。閹割用手術刀是一種類似鐮刀彎刀,刀鋒很鋒利。刀子匠會一手捏緊被手術人陰莖與陰囊,另一隻手用刀猛然将陰莖和陰囊從根部切下。
隻是眨眼之間工夫,标志男性寶物就與被閹人肉體分離了。接下來,會有一根白蠟針插入男性尿道,然後再用繩子拴緊。傷口處用一種浸過冷水紙覆蓋,然後小心地包紮好。
而且,據說被閹,經過這一系列程序後,還不能立刻卧床,必須由人攙扶着在屋子裡走上兩三個小時才能卧床。手術後三天,必須滴水不進。三天過後,拔掉白蠟針,尿噴湧而出,即閹割成功。
古代醫療條件一定不及現代,如此三天,應是相稱于到鬼門關走了一遭。命大,得一條活命;命不大,也就這麼着去見了閻王爺了吧。這還是有一定技術官方閹割,民間閹割方法更是讓人心驚肉跳。
北京宦官文物館副館長劉月平提到清朝幼童被閹割情況時說:“孩子被閹割時候,四肢要固定,固定之後呢,把生殖器拴起來,拴到房梁上吊起來,然後用冷水用激,激到一種程度以後,刀就突然用彎刀給它割下來,割下來有幾種割法,一種是把睾丸擠出去,還有一種就是徹底把他去勢,就是整個兒挖掉!”
古代閹人是怎麼閹割的
宦官最初被稱為"宦官","宦"字的本意是"官吏"或者"做官",因此經常與"官"字連在一起,稱為宦官,有"宦海沉浮"一說。據史書記載,秦始皇設立了"中常侍"一職,主要職責是自由出入宮廷、侍奉皇帝及其家屬、傳達诏令、掌握文書等,這些人被稱為宦官。為了防止這些可以自由出入宮廷的宦官在美女如雲的宮中惹事生非,朝廷規定,宦官入宮之前必須先将生殖器閹割掉,因此宦官成為了非男非女的"閹人"。
中國古代的閹割術揭秘:閹割術的存在無疑為宦官的産生提供了物質技術方面的前提,而閹割術的長盛不廢,則是與宮刑及宦官制度的長期延續相輔相成的。宮刑作為一種刑罰方式,大約出現于夏商時期。在奴隸制時代的所謂“五刑”之中,它是僅次于死刑的懲罰方式,所懲治的對象起初主要是男女之間的淫罪。宮刑是基于維護夫權制婚姻制度的需要而出現的,并為适應最高統治者力圖維護其家族血緣關系的純正性需要而逐步完善。
伴随着君主專制制度的不斷鞏固,皇宮禁苑之内三宮六院七十二嫔妃,外加三千粉黛,真可謂是美女如雲的花花世界。讓那些年輕貌美、儀态萬千的美人幹粗活未免大煞風景,如果讓男女混雜其間又難免會出現一些讓皇帝頭痛之事,于是被閹割的宦官大量進入宮廷,宮刑的施行範圍也漸漸擴大到淫罪之外的各類罪犯。西漢景帝時規定:“死罪欲腐者許之”,即允許以宮刑代替死刑。由此,宮刑的性質由單純的淫罪之刑逐漸演變為減死之刑與免死之刑。
古代的宮刑既是一種刑罰方式,那麼其執行自然有專門的機構施掌。史載,戰國時期的秦國有所謂的“主腐者吏”;漢代“少府若盧獄有蠶室”,此即專門施行宮刑的場所。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漢朝廷中,有許多專掌宮刑的“閹工”,北宋攻滅南漢時,曾斬殺閹工五百餘人。清代掌管閹割事務的官府機構,是内務府下屬的慎刑司。
宮刑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這不僅體現在宮刑過程中的無比苦痛,更在于對遭刑者生理及人格的戕害。宮刑所獨具的殘酷性,很早便引起了人們的非議,曆史上的許多統治者迫于衆議也曾數次下令廢除宮刑。早在西漢前期,漢文帝即曾下旨稱:“夫刑至斷肢體,刻肌膚,終生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豈稱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宮)刑,有以易之,具為令。”
宮刑自隋朝明令廢除後,盡管宮刑閹割并未禁絕,畢竟成為司法實踐中的例外,宮内所需宦官從來源到數量都難以保證。然而,曆代宮廷之中又确實需要衆多擔負各種差役的宦官存在,宮刑之外其他方式因而随之出現。方式之一,是強行閹割戰俘或宮中優伶。隋代廢除宮刑之後,罪犯所占宦官的比例越來越小。為擴大宦官來源,曆代皆有亮神将敵國戰俘強行閹割,然後移送宮廷充役的情形發生。據《資治通鑒》記載,隋代曾“捕山獠充宦者”。此類情況在明朝更為多見。
方式之二,是擄掠或販賣邊地幼童進行閹割。擄掠或販賣邊夷幼童加以閹割,至晚從隋朝以後便成為宮中宦官的重要來源之一。自隋、唐而至明、清,之所以會有許許多多的宦官來自嶺南、閩中,其中緣由正在于此。唐朝時期的嶺南、閩中不過是一片貧瘠之地,但這裡的人卻溫柔、文靜、俊美、靈秀。更重要的是,内地是禁止人身買賣的,此等偏遠之地則不然。因而自唐代以後,這裡從事人口販賣,尤其是從事幼童販賣的市場始終興盛不衰,并一直延續到了明朝傾覆。其中一些相貌俊秀、聰明伶俐的孩子被販賣後,再被人閹割,輾轉送入宮中。有不少人還因做轉手閹人的買賣大發橫财,成為當地的豪紳大戶。
方式之三,是地方官員或藩屬的進獻。地方官員為取悅皇上而将民間子弟蒙騙或強行閹割後進獻朝廷之事所在多有,而以唐、明兩朝最盛。唐代各道每年都有義務向朝廷進獻閹割後的兒童,稱為“私白”。大宦官高力士就是聖曆年間由嶺南招讨使李千裡進獻的閹兒。明成祖時,大臣張輔出使交趾時也曾順便選了一批伶俐俊美的幼童帶回京師閹為宦官送入宮中,其中史書留名的即有範弘、王瑾、阮安、阮浪等數人。
以上三種情形盡管與宮刑不同,但對被閹割者而言,他們都是被逼的,本質上與遭受宮刑的處罰并無不同。與之相反的是,曆史上長期存在着自行閹割的奇特現象。這種自願接受淨身手術或者幹脆自己淨身的行為,目的一般都十分明确,即希望通過自宮而入宮做宦官。這顯然是由宦官制度以及宦官地位的提高而誘發的一種畸形的社會現象。
宦官從被強行閹割到自己自願淨身,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其中關鍵在于宦官地位的提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自宮以适君”的豎刁之流,此後大凡是宦官得勢的朝代,自宮現象便格外普遍。東漢時期的宦官橫行猖獗,勢傾朝野,因而多有“腐身熏子”自願成為刑餘者。唐朝宦官氣焰嚣張,權勢登峰造極,以至能随意任免朝臣、抉立及殺死皇帝,自宮一時竟成風氣。明代宦官勢力最盛,自宮現象亦最為嚴重,其中有“已婚而自閹者”;有“熏腐其子”者;有“兄弟俱閹”者。更有甚者,竟有人“盡閹其子孫以圖富貴”,其行為絕非“可鄙”二字足以形容,着實令人發指。
盡管都是出于自願,但究其動機,仍有差别,大緻可分為如下幾種情形:一是因貪圖富貴而自宮。這類自宮者在閹割時大多都已成年,自宮乃是其謀求富貴顯達的自願行為。宦官原本是遭人蔑視的賤役,所面對的是生理的缺陷、卑賤的地位、家庭的排斥及社會的歧視,但他們身處宮廷,服侍的是具有生殺予奪之無上權威的皇上,僅這一點就足以讓人敬畏了。敬畏之餘,人們發現位在賤役的宦官還擁有令人目眩的權勢和吃用不盡的财富。于是,世人對宦官的态度由鄙視而欽羨,由欽羨而效仿。一些世代輾轉于貧困而無計改變自己命運的人;一些天性懶惰而又不安于本分的人;一些無緣于科舉而又祈望出人頭地的人,便紛紛自宮而進入宮廷。
二是為求得謀生之處而自宮。這類自宮者多出身于社會下層,自宮乃是出于謀生及求得一個寄身的地方。衣食男女固然是人生之自然大欲,但相比而言,畢竟是衣食在前而男女在後。對于許許多多的窮人來說,衣食難繼、舉步維艱的日子實在難以忍受,因而能混得一份不虞衣食的差使對于他們來說本就不是件容易事,而且事實上有許多陷入窮困之境的男子終生都無法實現娶妻生子的奢望。與其衣食男女都得不到,不如幹脆投身宮中,淨身為宦官伺候皇帝和後妃,先保住一生的衣食,說不定還有出頭之日呢!
三是宮中宦官所收養的義子閹割後入宮繼為宦官。這類人雖說幼年即被閹割,但一般是成為養子在先,被閹割在後,大緻上都出于自願。古代曆朝大緻上都不反對宦官養子。這一方面是基于宦官既不可能生育自己的子女而又有養老送終的客觀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伴随着宦官社會地位的不斷提高而至少在表面上希望能有正常家庭生活的心理需求。在宦官勢力較為顯赫的漢、唐、宋、明諸朝,宦官娶妻養子相當普遍,就可查考的資料看,上層宦官幾乎人人都在宮外建有豪宅,都娶妻養子,而且其妻娶自高門大戶者并不罕見。唐朝權閹仇士良娶妻胡氏,乃是已故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子賓客兼禦史大夫、贈戶部尚書胡承恩之女,可謂家世顯赫。唐肅宗時奸宦李輔國娶的是權臣元擢之女,家世同樣顯赫。娶了妻便要有子。當時朝廷規定高品宦官可以由養子享受門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