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書房挂什麼條幅(一句格言)好
書房挂的條幅(格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韓愈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顔真卿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李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俗語
你的小書房的古詩名句格言或警句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
3、人生結交在始終,莫為升沉中路分。
4、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5、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
6、黃金然桂盡,壯志逐年衰。
7、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8、坐上客恒滿,樽中飲不空。
9、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10、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11、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12、一年兩度錦城遊,前值東風後值秋。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4、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
1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6、二年客東都,所曆厭機巧。
17、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18、十年重見,依舊秀色照清眸。
19、識字粗堪供賦役,不須辛苦慕公卿。
20、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21、添瓶澗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罷弄花。
22、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23、我愛銅官樂,千年未拟還。
24、薊庭蕭瑟故人稀,何處登高且送歸。
2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6、今四十年,朱已死,人無知此詞者。
27、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
28、念故人,千裡至此共明月。
29、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
30、十旬休暇,勝友如雲;千裡逢迎,高朋滿座。
31、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32、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33、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34、寄語東陽沽酒市,拼一醉,而今樂事他年淚。
35、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36、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吳鴻。
37、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
38、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39、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40、殊方日落玄猿哭,舊國霜前白雁來。
41、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42、為惜故人去,複憐嘶馬愁。
43、重岡已隔紅塵斷,村落更年豐。
44、風枝驚暗鵲,露草覆寒蛩。
45、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
46、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戈戟雲橫。
47、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4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9、寂寞柴門村落裡,也教插柳記年華。
5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關于讀書的資料或名言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7則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顔真卿
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蘇轼《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闆橋
中國現代名言3則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韬奮《韬奮文集》
加緊學習,抓住中心,甯精勿雜,甯專勿多。——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西方名言3則
我閱讀關于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讀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因。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抛掉,就是抛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讀書名言
“書籍是人類的編年史,它将整個人類積累的無數豐富的經驗,世世代代傳下去。”——坎耶裡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德伯裡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
“優秀的書籍是撫育傑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财富保存下來,并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服務。”——彌爾頓
“書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赫爾岑
名人名言讀書篇
書是逆境中的慰藉。
書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壯麗的宮殿是藏書最多的圖書館。
年輕時讀書就像迎着朝陽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
精神能補物質的不足。
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鬥中取得勇敢。
勤動筆墨勤看書。
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
語言是心靈和文化教養的反映。
高尚的語言包含着真誠的動機。
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的情人。
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的東西。
一個人的度量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股強大的文明力量。
書都讀得來的人,還怕有什麼做不來的。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來自他們的博學。
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再高深的學問也是從字母學起的。
寫十卷書要比實際行動打下基礎容易得多。
讀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
知識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靈上的滿足。
不斷認識自己的無知是人類獲得智慧的表現。
學習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識,同時還要修正錯誤乃至對錯誤的認識。
不信書不能提高境界,光信書不如無書。
掉進知識情網中的人,時時品嘗着知識的甜蜜。
穿着飲食可以因陋就簡,而搞學問是不能因陋就簡的。
努力耕耘,少問收獲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轼《東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闆橋
高爾基《高爾基論青年》中關于讀書的名言
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松‘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了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感情和時間;它會教導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P251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隻有知識才是有用的,隻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忠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産身的美好果實的人。P251
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一扇窗戶,日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P243
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一級,就更脫離畜生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更熱愛這書。P249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P250
西方名言3則
我閱讀關于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對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音。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唯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它一切統統抛掉,就是抛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中國現代名言3則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韬奮《韬奮文集》
加緊學習,抓住中心,甯精勿雜,甯專勿多。——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讀書也象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先讀最好的書,否則你根本沒有機會去讀了。-H.D梭羅
4、要多讀書,但不要讀太多的書。-B.富蘭克林
5、書蟲将自己裹在言辭之網中,隻能看見别人思想反應出來的事物的朦胧影象。-W.哈茲裡特
6、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C.C.科爾頓
7、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别林斯基
8、書是唯一不死的東西——丘特
9、書籍使人們成為宇宙的主人——巴甫連柯
10、書中橫卧着整個過去的靈魂——卡萊爾
11、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12、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13、書不僅是生活,而且是現在、過去和未來文化生活的源泉——庫法耶夫
14、書籍把我們引入最美好的社會,使我們認識各個時代的偉大智者——史美爾斯
15、]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雨果
16、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彌爾頓
17、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18、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鑒别力。——赫爾岑
19、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愛默生
20、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培根
21、書是良藥——劉向(我國漢代大學者)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22、書是面包——高爾基說:我撲在書籍上,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23、書是益友——臧克家說: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24、書是階梯——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25、書是源泉——高爾基說:“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
26、書是船隻——凱勒說:“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着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
27、書是顧問——凱勃斯說:“書是随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随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複這個顧問的次數。”
28、書是奇迹——高爾基說:“書,要算要類在走向未來幸福富強的道路上所創造的一切奇迹中最複雜最偉大的奇迹。”
29、書是社會——皮羅果夫說:“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與氣質,使人高尚。”
30、書是營養品——莎士比亞說:“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31、書是遺訓、忠告和命令——赫爾岑說:“書——這是一代對另一代精神上的遺訓,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選,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崗人對走來接替他的崗位的站崗人的命令。”
33、“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34、“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德伯裡
35、“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36、“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托爾斯泰
37、“優秀的書籍是撫育傑出人才的珍貴乳汁,它作為人類财富保存下來,并為人類生活的進一步發展服務。”——彌爾頓
38、“書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書是這一代對下一代精神上的遺訓。”——赫爾岑
中國古代讀書名言7則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顔真卿
2、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蒲松齡《阿寶》
3、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蘇轼《東坡文集事略》
4、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
6、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7、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鄭闆橋
中國現代名言3則
1、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鄒韬奮《韬奮文集》
2、加緊學習,抓住中心,甯精勿雜,甯專勿多。——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3、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沙裡淘金”。——趙樹理
西方名言3則
1、我閱讀關于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讀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因。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2、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3、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抛掉,就是抛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愛因斯坦
伽利略好奇善問
伽利略是意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在力學上的貢獻是建立了落體定律,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抛物運動規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就非常好奇,也經常提出一些問題,比如“行星為什麼不沿着直線前進?”一類的問題,有的老師嫌他問題太多了,可他從不在乎,該問還問。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數學家利奇來比薩遊曆,他就準備了許多問題去請教利奇。這一次可好了,老師誨人不倦,學生就沒完沒了地問。伽利略很快就學會了關于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等方面的知識,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關于杠杆、浮體比重等理論。
美籍中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說得好:“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義是問号。”因此,要想在學業上有所建樹,必須有好奇之心,善問之意。
2、少年魯迅
一代文豪魯迅先生也曾是寫對聯的好手。少年時代的魯迅在上學塾時,先生就教他們作對。一次,塾師壽鏡吾老先生出了上聯“獨角獸”,讓學生們對下聯。立時塾房活躍起夾了,有的孩子對出“九頭鳥”,有的孩子對出“三腳蟾”,有的孩子對出“百足蟹”等等,惟獨周樟壽(魯迅原名)一語不發,等課堂上平靜下來後,他站起對出“比目魚”。課堂立時悄然,沒有再應對的了。壽老先生在—一評論了前者之後,最後稱贊周樟壽對得最好。因為“獨非數字卻有一”的意思,而“比”也非數字,卻相當于“二”。兩者雖俱無數字卻都有數的含義,真是恰到好處。
經老師的點撥,同伴們佩服得五體投地,樟壽雖小卻語驚四座。
3、列甯的讀書故事
他讀起書來,對周圍的一切就理會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幾個姐妹惡作劇,用6把椅子在他身後搭了一個不穩定的三角塔,隻要列甯一動,塔就會傾倒。然而,正專心讀書的列甯毫未察覺,紋絲不動。直到半小時後,他讀完了預定要讀的一章書,才擡起頭來,木塔轟然倒塌……
4、毛澤東的讀書故事:
毛主尤其喜歡“動筆”讀書。隻要是他讀過的書,他都會不厭其煩地将書中錯别字和點錯的标點改正了。毛主席還喜歡加批注,上學時就曾批注鮑爾生著的《倫理學原理》,在10萬餘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寫了1萬多字的批注。後來這本書被一個同學借去,直到1950年,才展轉還給毛主席。毛主席又高興地批注了自己寫在書中的批語。
5、張廣厚的讀書故事: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複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複複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複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6、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彩,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着舊袍,手裡捧着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7、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衆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着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緻,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8、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隻上過三年小學,由于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适值冬日,他頂着狂風,冒着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裡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
9、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于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複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複複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複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10、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着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裡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裡,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1、施洋搓腳夜讀
二·七大罷工著名的工人領袖施洋,幼年家道貧寒,買不起燈油。村裡有一座叫隆興觀的古廟,廟裡點有一盞長明燈,他就在古廟裡讀書。冬季寒冷,腳凍得難受。起初他不時地站起來跺腳,後來覺得這樣浪費時間,便削了一根圓滑的木棍,放在腳底下,一邊讀書一邊來回用腳搓木棍,搓暖了腳,他又能安心讀書了。
12、魯迅賣獎章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沒有戴此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困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嘴裡“唏唏”,頓時,周身發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書攻讀。
13、王亞南綁在柱子上讀書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這時,戴着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着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裡去,就照他的話,将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歎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14、黃侃誤把墨汁當小菜
1915年,著名學者黃侃在北大主講國學。他住在北京白廟胡同大同公寓,終日潛心研究“國學”,有時吃飯也不出門,準備了饅頭和辣椒、醬油等佐料,擺在書桌上,餓了便啃饅頭,邊吃邊看書,吃吃停停,看到妙處就大叫:“妙極了!”有一次,看書入迷,竟把饅頭伸進了硯台、朱砂盒,啃了多時,塗成花臉,也未覺察,一位朋友來訪,捧腹大笑,他還不知笑他什麼?
15、曹禺真讀書假洗澡
抗日戰争期間,曹禺在四川江安國立劇專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屬準備了澡盆和熱水,要他去洗澡,此時曹禺正在看書,愛不釋手,一推再推,最後在家屬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書步入内室。一個鐘頭過去了,未見人出來,房内不時傳出稀落的水響聲,又一個鐘頭過去了,情況依舊。曹禺的家屬頓生疑惑,推門一看,原來曹禺坐在澡盆裡,一手拿着書看,另一隻手拿着毛巾在有意無意地拍水。
望君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