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形容人嘴惡毒的詞語
形容人嘴惡毒的詞語
:毒手尊前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毒蠍心腸人面獸心喪心病狂、心如蛇蠍、令人發指、兇神惡煞、猥亵、卑鄙、
形容人惡毒的詞語毒手尊前
心狠手辣
不擇手段
毒蠍心腸
人面獸心
喪心病狂、心如蛇蠍、令人發指、兇神惡煞、猥亵、卑鄙、狡猾、奸詐、尖酸刻薄、麻木不仁、喪盡天良、狼心狗肺、天理難容、深惡痛疾、天打雷劈、
形容人惡毒的詞語快!快!蛇蠍心腸、心狠手辣、殘酷無情、慘絕人寰、慘無人道
形容男人最惡毒的詞語喪心病狂、心如蛇蠍、令人發指、兇神惡煞、猥亵、卑鄙、狡猾、奸詐、尖酸刻薄、
麻木不仁、喪盡天良、狼心狗肺、天理難容、深惡痛疾、天打雷劈、天誅地滅、
天人共怒、窮兇極惡、惡貫滿盈
形容惡毒的話的詞語怎麼填:()言()語?形容惡毒的話的詞語有:
風言醋語,風言風語,胡言亂語,穢言污語,冷言冷語,流言蜚語。
風言醋語[ fēng yán cù yǔ ]
釋義:散布嫉妒性的中傷語言。
出處:漢·焦贛《易林》:“華言風語,亂相诳誤。”
例句:阿福尚在那裡尋瑕索瘢,~,所以連通訊的人都沒有,隻好肚裡叫苦罷了。
風言風語[ fēng yán fēng yǔ ]
釋義:沒有根據的、不懷好意的、帶有譏諷的話。另指私下議論暗中傳說。
出處:漢·焦贛《易林》:“華言風語;亂相诳誤。”
例句:總有一些人喜歡把一些沒來由的~,當做天大的事相傳。
胡言亂語[ hú yán luàn yǔ ]
釋義:指沒有根據,不符實際的瞎說,或說胡話。
出處:明·陶宗儀《辍耕錄》:卷二十八:“張明善作北頭府《水仙子·譏時》雲‘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
例句:他一喝多了酒,就~,瞎說八道。
穢言污語 [ huì yán wū yǔ ]
釋義: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話。
出處:唐·宋若華、宋若昭《女語論·和柔章》:“莫學愚婦,不問根源,穢言污語,觸突尊賢。”
冷言冷語[ lěng yán lěng yǔ ]
釋義:帶譏諷的冷冰冰的話。
出處:宋·寶林《寶林禅師語錄》:“山門疏:關着門;盡是自家屋裡;何須冷言冷語;暗地敲人?”
例句:你這樣~的,好朋友都被你得罪了,難道你就一點兒也不後悔?
流言蜚語[ liú yán fēi yǔ ]
釋義:毫無根據的話。指背後散布的诽謗性的壞話。
出處:《明史·馬孟桢傳》:“臣子分流别戶;入主出奴;愛憎由心;雌黃信口;流言蜚語;騰入禁庭;此士習可慮也。”
例句:隻要問心無愧,這些~又有什麼可怕的。
形容最惡毒的話的詞語怎麼填:()言()語風言醋語散布嫉妒性的中傷語言。
風言風語沒有根據的、不懷好意的、帶有譏諷的話。另指私下議論暗中傳說。
胡言亂語指沒有根據,不符實際的瞎說,或說胡話。
穢言污語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話。
冷言冷語帶譏諷的冷冰冰的話。
流言蜚語毫無根據的話。指背後散布的诽謗性的壞話。
形容人惡毒的成語有什麼殘暴不仁:兇狠毒辣,一點也沒有同情、憐憫之心。出處:《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性殘不仁,遂以嚴刑脅應。”
慘無人道:慘:狠毒,殘暴。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出處:蔡東藩《唐史演義》第五十二回:“将妃、主等人,一一剖心緻祭,慘無人道。”
慘無人理:猶言慘無人道。指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出處: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嚴弄峻制,慘無人理。任法吏之妄為,絲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懸于法官之意旨。”
豺狼虎豹: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種猛獸。也比喻兇殘的惡人。出處:清·劉鹗《老殘遊記》第八回:“實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來個把,我們就壞了。”
豺狼野心:比喻壞人的狠毒用心。出處: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
赤口白舌: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出處:唐·盧仝《月蝕》詩:“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蟲頭上卻吃月,不啄殺。”
請說一個形容女生最好的詞和形容男生最惡毒的詞語(不是罵人的)單純猥瑣
形容人心腸惡毒的成語是什麼?喪心病狂喪失理智,象發了瘋一樣。形容言行昏亂而荒謬,或殘忍可惡到了極點。
出處:《宋史·範如圭傳》:“公不喪心病狂,奈何為此?必遺臭萬世矣。”
傷天害理傷、害:損害;天:天道;理:倫理。形容做事兇惡殘忍,喪盡天良。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呂無病》:“堂上公以我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傷天害理之錢,以吮人癰痔者耶?”
蛇口蜂針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蛇蠍為心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蠍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蛇蠍心腸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蠍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嗜殺成性嗜:愛好。好殺人成了習性。形容極端兇殘。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為鬼為蜮蜮:傳說中能含沙噴射人影,而使人緻病的動物,比喻陰險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樣陰險狠毒,在暗地裡害人的人。
出處:《詩經·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則不可得。”
心狠手毒猶言心狠手辣。心腸兇狠,手段毒辣。
心狠手辣心腸兇狠,手段毒辣。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聽了,欲待不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面前;欲待信來,他平白與我沒半句言語,大娘子又過得好,怎麼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
心辣手狠心腸兇狠,手段毒辣。同“心狠手辣”。
形容人嘴欠的詞語心直口快,口無遮攔,胡言亂語,含血噴人,烏鴉嘴,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描寫女人狠毒的詞語
1.形容女人狠毒的成語
【安忍殘賊】:殘賊:傷害、毀壞人的身心。安于做殘酷狠毒的事情。
【暴虐無道】:殘暴狠毒,喪盡道義。
【殘暴不仁】:兇狠毒辣,一點也沒有同情、憐憫之心。
【慘無人道】:慘:狠毒,殘暴。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
【慘無人理】:猶言慘無人道。指殘酷狠毒到極點,如野獸一樣。
【豺狼野心】:比喻壞人的狠毒用心。
【惡言惡語】:指用狠毒的話罵人或說話。
【佛口蛇心】: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佛心蛇口】: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趕盡殺絕】:驅除幹淨,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餘地。
【狗肺狼心】: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同“狼心狗肺”。
【好色而惡心】:容貌美麗但狠毒。
【何其毒也】:也:文言助語,置于詞尾,與“何”相配合,構成反诘語氣。多麼狠毒呀。
【雞腸狗肚】:比喻狹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腸。
【狼猛蜂毒】:比喻人兇狠毒辣。
【狼心狗肺】:形容心腸象狼和狗一樣兇惡狠毒。
【狼子野心】:狼子:狼崽子。狼崽子雖幼,卻有兇惡的本性。比喻兇暴的人居心狠毒,習性難改。
【蛇蠍為心】: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蛇蠍心腸】: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腸。比喻話雖說得好聽,心腸卻極狠毒。
【式遏寇虐】:遏:阻止;虐:殘暴狠毒。阻止壞人為虐作惡。
【噬不見齒】:噬:咬;齒:牙齒。兇猛的野獸咬人時不露牙齒。比喻害人者陰險狠毒狡猾,不露兇相。
【鼠心狼肺】:形容心腸陰險狠毒。
【為鬼為魅】:為:作為;魅:傳說中的鬼怪。指象鬼魅一樣陰險狠毒,在暗地裡害人的人。
【為鬼為蜮】:蜮:傳說中能含沙噴射人影,而使人緻病的動物,比喻陰險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樣陰險狠毒,在暗地裡害人的人。
【鸮心鹂舌】:鸮鳥的心,黃鹂的鳴聲。比喻居心狠毒,但說話動聽。
【鸮心鹂舌】:鸮鳥的心,黃鹂的鳴聲。比喻居心狠毒,但說話動聽。
【笑面夜叉】:比喻面帶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羊很狼貪】:比喻狠毒貪婪。
【陰柔害物】:陰:暗地裡;柔:溫柔;害物:殘害萬物。外表上一團和氣,内心裡陰險狠毒。
【鷹視虎步】:象鷹那樣看東西,象老虎那樣走路。形容為人陰險狠毒。
2.形容女人外表美麗,内心陰險狠毒的成語蛇蠍美人。
成語解釋:指面容美貌的女子卻擁有一副與容貌不符的惡毒心腸的人。
讀音:shé xiē měi rén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蠍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白話釋義:便是毒蛇和蠍子心腸,不像這般毒害。
擴展資料
近義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華而不實
1、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讀音:jīn yù qí wài,bài xù qí zhōng
解釋: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外面像金像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出處:明·劉基《賣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白話釋義:又有哪一個不是金玉其外,破棉敗絮其中啊?
2、華而不實
讀音:huáér bù shí
解釋:華:開花。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虛。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白話釋義:而且華而不實,怨恨的聚集的場所。
3.形容女人歹毒的詞蛇蠍為心
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蠍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蛇蠍心腸
蠍:一種蜘蛛類的毒蟲。形容心腸狠毒。
出處: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便是蛇蠍心腸,不似恁般毒害。
心狠手毒
猶言心狠手辣。心腸兇狠,手段毒辣。
心狠手辣
心腸兇狠,手段毒辣。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聽了,欲待不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面前;欲待信來,他平白與我沒半句言語,大娘子又過得好,怎麼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
劇毒文言文怎麼表達
1.“惡毒”二字在文言文中怎樣表達
1、鳥人
2、老而不死是為賊
3、厭汝者十者多有六,
4、憤也,小憩者,非止吾也,
5、乃公居立刻而得之,安事《詩》《書》!
6、沐猴而冠
7、憤也,小憩者,非止吾也,
8、汝彼娘之大去老妪,
9、汝有何能?
10、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
11、何也點而言之?
12、鴻鹄之志,安燕雀能知?
13、定當頂不少于兩三句。
14、若真有能,
15、其數可見也。
16、前事不咎,
17、況乎餘尚未失神,其冤枉也。
18、滄髯老賊皓首匹夫罵死你個王朗!
19、汝等鼠輩,窮極龌龊之能事。出處:,轉載請保留。
20、非人哉?人期行,相委而去
21、汝良乎?
22、汝有何能?
23、豎子,不足與謀!
24、何也伏於案上之學子者多於半者?
25、厭汝者十者多有六,
26、不足與謀!
27、今日之事則可惡也,
28、今日言吾之阖眼小憩,
29、汝良乎?(開業賀詞)
30、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31、母之,誠彼娘之非悅
32、何也伏于案上之學子者多于半者?
33、而令吾所氣憤。
34、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
35、何也點而言之?
36、若真有能,
37、定當頂不少於兩三句。
38、直娘賊!
39、今日言吾之阖眼小憩
2.死亡用文言文怎麼表達死、亡、故、卒、弱、逝、殁、殪、斃、殂、徂、殒、薨、死亡、喪亡、亡故、身故、物故、物化、去世、逝世、棄世、過世、下世、就世、謝世、凋謝、死滅、斃命、畢命、殒命、殒滅、捐背、捐館、殂落、徂落、殂謝、徂謝、遷化、怛化、疾終、長逝、永訣、永别、永眠、長眠、就木、故去、溘逝、溘死、斷氣、咽氣、合眼、閉眼、沒了、挺腿、完蛋、嗚呼、回老家、玩兒完、翹辮子、上西天、見閻王、登鬼錄、填溝壑、粉身碎骨、見馬克思、與世長辭、溘然長逝、壽終正寝、命赴黃泉、嗚呼哀哉、一命嗚呼、天奪其魄、仙逝、仙遊、千古、作古、歸西、歸天、大故、不在、過去、不祿、不諱、不可諱、跨鶴西遊、千秋之後、百年之合、三長兩短、山高水低、見背、棄養、
犧牲、舍身、獻身、就義、捐軀、捐生、殉職、殉國、殉難、殉節、殉、效死、效命、授命、陣亡、成仁、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身許國、馬革裹屍、肝腦(膽)塗地
橫死、強死、兇死、喪命、送命、斃命、暴卒、倒頭、死于非命
餓死、殣、升天、涅盤、坐化、羽化、鶴化、物化、圓寂、歸寂、示寂、入寂、入滅、滅度、示滅、屍解
崩、駕崩、山陵崩、晏駕、升遐、登遐、賓天、大行、千秋萬歲
夭折、夭亡、短折、早世、早逝、早死、中殇、殇、蘭摧玉折、玉樓赴召、玉樓修記、地下修文
葬玉埋香、玉殒香消、香消玉殒、借女離魂
客死、瘐死
3.死亡用文言文怎麼表達文言文中關于“死亡”的說法
一、等級
1、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駕崩、山陵崩等。
2、薨:諸侯死曰薨。
3、卒:士大夫死曰卒。
4、不祿:士死曰不祿。
5、死:庶人死曰死。
二、宗教
6、圓寂:佛教用語,指僧尼死亡。
7、涅槃:佛教用語,指所幻想的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稱(指佛或僧人)。
8、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端坐死亡。
三、避諱及謙稱
9、百年以(之)後:死亡的委婉說法。
10、見背:(書面語)指長輩去世,委婉的說法。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11、歸天:婉詞,指人死。
12、上天:迷信的人指到深佛仙人所在的地方,也用作婉詞,指人死亡。
13、仙逝:婉詞,稱人死。
14、填溝壑:把自己的死說成填溝壑。例如: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觸龍說趙太後》。
四、褒貶
15、犧牲: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了自己的生命。
16、就義:為正義事業而被殺害。
17、見閻王:指死,含有貶義。
18、蹬腿:(蹬腿兒)指人死亡(含诙諧意)
19、一命嗚呼:指死(含诙諧意)
20、見鬼:指死亡或毀滅。例如:讓這些害人蟲見鬼去吧。
21、翹辮子:死(含譏笑或诙諧意)。例如:袁世凱做皇帝沒幾天就翹辮子了。
五、中性
22、殁:(書面語)死。
23、殇:(書面語)沒有到成年就死去。
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敗。
25、亡故:死去。
26、斷氣:停止呼吸,死亡。
27、逝世:去世,多用于名譽、地位較高的人。
28、上西天:指死王,帶有點不好的意味。
29、老死:由于年老體衰而死亡(區别于病死)
30、升天:稱人死亡(迷信)
31、壽終正寝:指年老病死在家中。
32、下世:去世。
33、猝死:突然死了。
34、行将就木:壽命已經不長了,快要進棺材了。
35、晏駕:君主時代稱帝王死。
4.如何用文言文表達“死亡”用文言文表達“死亡”:(駕)崩、山陵崩、薨、卒、不祿、死、沒(殁)、終、圓寂。
一:形容人死的有價值的成語:
死得其所、死而後已、死而不朽、死重泰山、蹈節死義、生榮死哀、舍生忘死。
二:直面死亡的名言名句:
1、死亡使一個偉大的聲音沉寂之後,他生前平淡無奇的話,都成了至理名言。——白朗甯
2、死亡也許是免費的。——但它是用一生換來的。——曼利厄斯
3、怕死比死更可怕。——賽恩斯
4、以死來鄙薄自己,出賣自己,否定自己的信仰,是世間最大的刑罰,最大的罪過。甯可受世間的痛苦和災難,也千萬不要走到這個地步。——羅曼·羅蘭
5、儒夫在他未死之前,已身曆多次死的恐怖了。——凱撒
三、等級
1、崩:天子死曰崩,例如駕崩、山陵崩等。
2、薨:諸侯死曰薨。
3、卒:士大夫死曰卒。
4、不祿:士死曰不祿。
5、死:庶人死曰死。
四、宗教
6、圓寂:佛教用語,指僧尼死亡。
7、涅槃:佛教用語,指所幻想的超脫生死的境界,也用作死的代稱(指佛或僧人)。
8、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端坐死亡。
五、避諱及謙稱
9、百年以(之)後:死亡的委婉說法。
10、見背:(書面語)指長輩去世,委婉的說法。例如: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
11、?:婉詞,指人死。
12、上天:迷信的人指到深佛仙人所在的地方,也用作婉詞,指人死亡。
13、仙逝:婉詞,稱人死。
14、歸天:填溝壑:把自己的死說成填溝壑。例如:雖少,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觸龍說趙太後》。
六、褒貶
15、犧牲: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了自己的生命。
16、就義:為正義事業而被殺害。
17、見閻王:指死,含有貶義。
18、蹬腿:(蹬腿兒)指人死亡(含诙諧意)
19、一命嗚呼:指死(含诙諧意)
20、見鬼:指死亡或毀滅。例如:讓這些害人蟲見鬼去吧。
21、翹辮子:死(含譏笑或诙諧意)。例如:袁世凱做皇帝沒幾天就翹辮子了。
七、中性
22、殁:(書面語)死。
23、殇:(書面語)沒有到成年就死去。
24、夭折:未成年而死,比喻事情中途失敗。
25、亡故:死去。
26、斷氣:停止呼吸,死亡。
27、逝世:去世,多用于名譽、地位較高的人。
28、上西天:指死王,帶有點不好的意味。
29、老死:由于年老體衰而死亡(區别于病死)
30、升天:稱人死亡(迷信)
31、壽終正寝:指年老病死在家中。
32、下世:去世。
33、猝死:突然死了。
34、行将就木:壽命已經不長了,快要進棺材了。
35、晏駕:君主時代稱帝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