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貼對聯的說說
1、過了臘八就是年,一年一歲一團圓,從今天開始,年味一天濃過一天,貼春聯、包紅包、打掃屋舍、走親訪友、置辦年夜飯等一件件年事被逐漸提上議程。2、喜雀門前樹上叫,必有喜事要耒到。梅花笑對雪花飛,春節年味有點妙。貼春聯,響鞭炮,喜事連連瑞祥貌。歡天喜地慶新春,又是鑼鼓還有号。3、出外打工賺了錢,回家除夕喜團圓,放鞭炮,貼春聯,明年必定勝今年。4、新年是快樂的,新年是成長的。2020年的春節即将到來。我們小六班老師帶動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動起來。瞧,貼春聯、剪窗花、制作燈籠大家忙的熱火朝天。5、過新年,貼春聯,今天貼好春聯,就等回家過年了新的一年,新的希望。6、歲末啦,今天開心,讀了很美的詩,追的文也寫到高甜部分明天也開心,要見好久未見的朋友,一起外灘喝杯新年酒回家貼春聯,2020脈脈情誼。7、這麼多年,第一次為我的家貼春聯。願歲月靜好。
貼對聯的句子
春聯
1.上聯:天長地久三星在
下聯:花好月圓萬裡春
橫批:天地長春
2.上聯:福祿壽三星共照
下聯:天地人一體同春
橫批:吉星高照
3.上聯:長空盈瑞氣
下聯:大地遍春光
橫批:燦爛春天
春聯
勵志:
1.上聯:長風直破萬裡浪,挂雲帆,濟滄海
下聯:驚雷縱劈千尺水,躍龍門,沖霄漢
2.上聯:三年虛度,黃粱一夢終成空
下聯:十載苦讀,磨杵成針方不悔
3.上聯:自強不息懷壯志以長行
下聯:厚德載物攜夢想而撫淩
高考勵志對聯
七句:
1.上聯:浩蕩東風鼓千帆
下聯:英雄兒女闖萬關
2.上聯:好借春風酬壯志
下聯:快催駿虎躍前程
3.上聯:四海升平歌舜日
下聯:九州盛世樂堯天
七句對聯
經典:
1.上聯:百載恩來,内外同稱俊傑
下聯:一生德勝,古今獨攬風流
2.上聯:孝輝日月,經耀乾坤,孝經一部傳家久
下聯:道振古今,德興天地,道德兩篇繼世長
3.上聯:德勵來茲,聖地長留典範
下聯:功超往古,高風永耀家邦
經典迎新對聯
貼對聯的10個字寓意是什麼
春節貼10個字春聯為了表達十全十美之意,也有團團圓圓,喜氣洋洋之意。
春聯表達對即将過去的一年的歡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達對新的一年的期盼與厚望。在傳統的觀念裡,一年中有個好的開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節就通過貼春聯表達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對未來的一種美好期盼。
同時中國人民過春節很講究喜慶、吉利、熱鬧,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親訪友等都是喜慶心理的反映,而貼春聯恰恰是強化人們的喜慶心理和渲染氣氛的一種外在的手段。
擴展資料
春聯剛開始不叫“春聯”,而叫“桃符”,據說貼桃符的起源很早,當時貼“桃符”是為了用來驅除妖魔鬼怪。傳說,古代有一種極其兇猛的怪獸,時常作惡多端,危害百姓,卻又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降住,後來,有兩位專門除妖的神仙,用桃枝降住了怪獸。
于是,民間便傳出,直呼偶在門上挂上刻有兩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後來,這樣的桃枝被稱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來了。在五代十國時期,桃符演變成了春聯,據記載,當時後蜀主孟昶讓張遜在桃木上題詞,寫完之後,孟昶覺得不對仗;
便又寫道:“新年納餘慶,佳節号長春”,這是中國第一幅春聯,而在當時還被成為桃符。後來紙張的出現,桃木換成了紅紙。春聯真正的出現是在明朝朱元璋時期,當時,朱元璋要求家家戶戶貼春聯,于是大街小巷處處貼滿了春聯。
對聯怎麼貼清寫好上下左右
如果橫批是從左往右,則天長地久好姻緣貼在左邊,心心相印合百年貼在右邊。
如果橫批是從右往左,則相反,天長地久好姻緣貼在右邊,心心相印合百年貼在左邊。
1、春聯分上下聯,而上下聯單看意思其實并不容易區分,一般來說,上聯的第一個字為“仄”聲,也就是三四聲,而下聯的第一個字為“平”聲,即一二聲,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準确區分上下聯。
2、古時貼春聯的時候,會選擇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橫額文字順序為從右至左的形式粘貼。而解放後由于橫式書寫格式改為由左向右,春聯也改為上聯在左,下聯在右,橫額順序也是從左至右,這樣做更适合人們的閱讀,而如果混合使用讓人感覺“左不左,右不右”的話則不大好。
擴展資料:
貼對聯,中國傳統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将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貼對聯注意事項: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緻。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ze)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貼對聯
貼對聯後的收獲是什麼
春聯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春節增加喜慶氣氛。
貼春聯作為春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增加喜慶氣氛,是我國城鄉人民十分喜愛的春節活動之一,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文學色彩的娛樂活動。表達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寄托。
貼春聯後的收獲
1、春聯為春節增添喜氣的氣氛。春聯都是紅底黑字或者紅底金字,加之各種紋飾,符合新春的喜慶和歡樂,為春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2、表達美好的祝願和願景。春聯中的紋飾,如魚,寓意年年有餘;美好的語言,如“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等美好的祝福語表達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渴望。
3、民間說法有避兇免難的作用。這一說法來源于“年獸”的傳說,據說年獸怕紅,于是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對聯,就是為了驅除年獸,因此貼對聯的習俗流傳至今,表達了人們避兇免難的願望。
4、春聯包含了許多奧妙,多讀或多背可以讓我們感受祖國語言的無窮奧妙!寫春聯可以提高我們的語文水平和平時的個人修養,還可以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