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公元1573年屬于什麼朝代
公元1573年屬于明朝(1368年-1644年)。
明朝是中國曆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複興王朝,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則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檢共十六位明朝皇帝。
擴展資料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稱吳王,史稱西吳。1368年初稱帝,國号為大明,定都于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曆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複振,晚明因東林黨争和天災外患導緻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亡。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占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明初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後折回約今雲南境;并在青藏地區設有羁縻衛所,還曾收複安南。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明朝在中央和南京各設置吏、戶、禮、工、刑、兵六部,與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書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後,朱元璋廢丞相之職,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隻設一個尚書,兩個侍郎,原有的各科尚書降為郎中。各部尚書和侍郎的官階也上升。
其中以吏部最為重要,戶部人員最多。禮部與工部地位較低,而在南京六部除兵部、戶部外,其他四部基本沒有沒有實權,是被排擠出中央的官員的“養老之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明朝
1583年是什麼朝代
明……………………………………………公元1368——1644
中國古代史,始于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于1840年的鴉片戰争前,是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曆史。
中國近代史的時間為,從1840年鴉片戰争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曆史。中國近代史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從1840年鴉片戰争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标志着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夏……………………………約公元前2070——約公元前1600
商………………………………約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東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戰國……………………………公元前475——前221
秦…………………………………………公元前221——前206
漢………………………………………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
——東漢…………………………………公元25——220
三國……………………………………………公元220——280
——魏……………………………………公元220——265
——蜀……………………………………公元221——263
——吳……………………………………公元222——280
晉………………………………………………公元265——420
——西晉…………………………………公元265——316
——東晉…………………………………公元317——420
十六國…………………………………………公元304——439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581
——南朝…………………………………公元420——589
隋………………………………………………公元581——618
唐………………………………………………公元618——907
五代十國………………………………………公元907——979
宋……………………………………………公元960——1276
——北宋………………………………公元960——1127
——南宋………………………………公元1127——1276
遼……………………………………………公元916——1125
西夏…………………………………………公元1038——1227
金……………………………………………公元1115——1234
元……………………………………………公元1271——1368
明……………………………………………公元1368——1644
清……………………………………………公元1644——1911
中華民國……………………………………公元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10月1日成立
公元1573是哪個朝代的哪個皇帝
明朝,明神宗朱翊鈞,即萬曆皇帝。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曆經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号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明初定都于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而在應天府設立南直隸。明朝前期國力強盛,經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國勢達到全盛,疆域遼闊。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期因政治腐敗和天災外患導緻國力衰退,爆發明末民變。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檢于煤山自缢。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權,随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政權,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占台灣,明鄭結束。
明朝疆域囊括漢地範圍,初年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黑龍江流域諸部落有宗主權,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撤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并曾在今青藏高原、東北(包括外東北)、新疆東部等地設有羁縻衛所,明成祖還曾收複安南,明朝極盛國土面積約達1000萬平方公裡。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強盛的大一統中原王朝。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慶六年(1572年),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号萬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朱翊鈞在位初之十年,内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親政後,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勤勉明君之風範,開創了“萬曆中興”局面。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曆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執政後期荒于政事,使大明王朝逐漸走向衰亡。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朱翊鈞崩,廟号神宗,谥号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1573年是哪個朝代
明朝萬曆年間。在公元十五世紀後半葉至十六世紀前半葉期間,中國曆史上經曆了明朝的統治時期。具體到題目提到的年份,即公元後第十五世紀最後一年,仍然是明朝萬曆年間。在這一時期,明朝進入了其曆史的後期階段,随着一系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變遷,經曆了相對複雜的統治曆程和重要的曆史事件。詳細解釋如下:
首先,從曆史上的時間點來看,這一時期的朝代無疑是明朝。據史書記載,明朝自洪武元年開始,直至崇祯十七年,長達近三百年的時間跨度。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明朝經曆了從初期的興盛到後期的衰落,以及一系列的政權更叠和社會變革。而題目中的年份屬于明朝中後期階段。
其次,關于明朝萬曆年間的一些背景信息。萬曆帝即位期間是在十五世紀後半葉至十六世紀前半葉這一時段内的一個曆史高潮時期。此時的明朝社會生産力快速發展,政治體系和經濟制度經曆了一系列的調整和變革。盡管晚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危機,但這一時期仍然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特别是農業、手工業和商業貿易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進步。此外,海外貿易和文化交流也取得了顯著的進展。這一時期的統治者為鞏固中央集權政權做出了一系列努力,然而因官僚制度的腐敗和社會矛盾的積累等問題使得朝廷内部的紛争加劇,間接影響了國家的治理和社會的發展。在科技、文化領域,這一時期也有顯著的成就和影響深遠的事件發生。總而言之,十五世紀後半葉至十六世紀前半葉的中國社會處在明朝萬曆年間的發展曆程中。這一時期見證了明清交替前複雜多變的曆史現象和複雜的社會結構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