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真的真怎麼寫(頂真怎麼寫?)

biang 中華百科 776

本文目錄

  1. 三年級的頂真句子怎麼寫
  2. 頂真是什麼意思怎麼造句
  3. 頂真句該怎麼寫

三年級的頂真句子怎麼寫

我推薦的三年級頂真句子5個例子如下:

1、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2、實踐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能起指導實踐的作用。

3、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4、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雲;愛心是雲,化作及時的雨;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蔭。

5、陽光照耀大地,大地滋養世人,世人回報社會,社會造就繁榮,繁榮映射陽光。

頂真是什麼意思怎麼造句

用前一句結尾之字(或結尾之詞)作為後一句開頭之字(詞),使相鄰分句蟬聯。

頂針又稱頂真、聯珠或蟬聯,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修辭手法,能體現漢字的特色。

如: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癡則貪,貪則嗔,嗔則傷人種苦因,故知癡是苦;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師匠,當以戒為師。

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買子姜;子姜辣。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

擴展資料

已知的修辭手法(修辭格)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比喻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複喻)、倒喻(逆喻)、反喻、互喻(回喻)、較喻(強喻)、譬喻、飾喻、引喻;

白描,比拟(比體),避複,變用,層遞,襯墊(襯跌),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叠音,疊字複疊,頂真(頂針、聯珠),對比,對仗(對偶、隊仗、排偶),翻新,反複,複沓,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說);

複叠錯綜,複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回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聯珠),諧音,歇後,象征,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

1、用典:引用古人的曆史事迹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語詞句,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或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這就叫用典。如“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邺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這種用法的好處是含蓄,增強表現力。缺點是時間過久,後人難于理解;有時随意割裂拼湊,以至形成一種生造的畸形詞語。

2、委婉:不把表述的内容直截了當地說出來,而是有意地把話說得婉轉曲折,含蓄有緻,這就是委婉。

古書中常見的委婉手法有:使用謙敬語。如對己表謙的有“仆、愚、妾、奴、小人、下走、下臣、不谷、寡人”等謙稱來代替第一人稱。對人(特别是皇上)用“左右、足下、先生、執事、陛下”來代替第二人稱。

避諱語。就是對要說的事加以回避掩蓋或裝飾美化。如“公叔病有如不可諱,将奈社稷何?”

迂回語。本來想說甲事,卻偏要說乙事,轉彎抹角,話中有話。這就是迂回語。在外交辭令上多使用。

3、分承:在遣詞造句中,把本來應寫成兩個短語或句子的話,合為形式上的一個短語或句子,把相同的語句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在表意上卻仍然必須按照兩個短語或句子的組合關系來分别相承,這種修辭方式就是分承,或者叫做并提。

如“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整。”,句中“耳目聰明”形式上是一個主謂結構,其實是“耳聰”“目明”兩個主謂結構分承而來。這種方式可以使行文緊湊,但在内容表達上卻容易使人産生誤解。

4、共用:在行文中,兩個相連接的詞或詞組共用某一個或幾個詞語,換言之,同一個或幾個詞語在組合搭配的關系上是兼管着兩個相連的詞或詞組。這種修辭方式就是共用。如:“今君有區區之辭,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中“拊愛”和“子”這兩個動詞共用“民”這個賓語。

5、複合偏義:把兩個意義相對相反的詞組合在一起,但在表義上隻睛一個詞起作用,另一個詞并不表義,僅僅是一種陪襯,這種修辭表達方式就是複合偏義。如“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異同”隻有“異”義,“同”不表義。

6、互文見義:為了避免行文的單調平闆,或适應文體表達的某些要求,把一個意思比較複雜的語句有意識地分成兩個或三個形式相同(或大緻相同)﹑用詞交錯有緻的語句,使用權這兩個(或三個)語句的意義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滲透,相互呼應,相互補充的關系,這種修辭方法叫做互文見義,

如“秦時明月漢時關”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和關塞。如“煙籠寒水月籠沙”意思是:煙霧和月色籠罩着寒涼的江水和沙灘。

常用的修辭格有:比喻、比拟、借代、拈連、誇張、雙關、映襯、移就、對偶、排比、錯綜、仿詞、設問、反問。

作用:

1、借代:不直說事物的名稱,而是用與本事物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來代替本事物。例如:紅領巾參加植樹活動。“紅領巾”代指“少先隊員”。

2、設問:為了揭示下文,強調某種觀點而有意提問,先問後答,自問自答。

3、反問:以疑問的形式表達确定的内容,肯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反問在于突出地強調所要表達的意思,所說的話具有一種不可辯駁的氣勢。

4、比喻:是找出兩個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有相似點才能構成比喻,另外比喻就要有本體喻體和喻詞;比喻可以使被描寫的事物形象鮮明生動,加深人們的印象,用它來說明道理時,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人們理解。

5、對偶:主要針對句子的結構而言,構成對偶的上下句之間必須字數相同,意思相對或相反,兩句才能構成對偶。

6、反語:就是用褒詞表達貶意。如"多麼美麗的名稱-進取性",這裡的"多麼美麗的名稱"是褒詞但表貶意。

7、頂針:是指把前一句結尾的詞語作為後一句起頭的詞語的修辭方法。例如:竹葉燒了,還有竹枝,竹枝斷了,還有竹鞭;竹鞭砍了,還有竹根。

8、摹狀:是指對事物的形狀、聲音、色彩如實的摹寫的一種修辭方法。如:他們輕輕地劃着船,船兩邊的水嘩、嘩、嘩。

9、叠字:就是一個字重複使用,例如:綠油油的水草。

10、雙關: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利用語義和語音的條件,有意使語意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這種修辭方法就是雙關。雙關有四種:諧音雙關;語意雙關;音、形雙關;音、形、義雙關。

11、諱飾:遇到忌諱的事物不便直說,而用旁的話來代替它、裝飾它的一種修辭方法。

12、排比: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緻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

13、誇張:運用豐富的想像,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擴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方法。

14、反複: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感情,有意重複使用某些詞語或句子的一種修辭方法。

15、拟人:借助豐富的想像,把事物摹拟成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能夠把甲事物借助豐富的想像摹拟成乙事物。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頂針

百度百科-修辭

頂真句該怎麼寫

1、勤奮是烈火,烈火能點燃希望的燈塔;勤奮是燈塔,燈塔可以照亮前進的方向。

2、癡則貪,貪則嗔,嗔則傷人種苦因,故知癡是苦。

3、離亂的年代裡,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裡,理想是繁榮。

4、饑寒的年代裡,理想是溫飽;溫飽的年代裡,理想是文明。

5、寒冷的時候,陽光是溫暖;溫暖的時候,陽光是幸福。

6、線穿針、針引線,線縫而線綴。

7、船載橹、船搖橹,橹動而船行。

8、今天天氣不錯,錯在我們不該去那個樹林,樹林裡有許多麻雀,麻雀的窩很高,高到我們不得不爬上去,去了以後,他們不由分說就把窩給砸了……

9、橹搖船、船載橹,橹動而船行;線穿針、針引線,線縫而線綴。

10、一心守道道無窮,窮中有樂;萬事随緣緣有份,份外無求。

11、胡楊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後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

12、陽光照耀大地,大地滋養世人,世人回報社會,社會造就繁榮,繁榮映射陽光。

13、戒而定,定而慧,慧而悟道成師匠,當以戒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