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反義詞的格言有哪些(帶反義詞的格言有哪些四年級)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帶計的成語有哪些
  2. 關于惹人注目的格言
  3. 有關感恩圖報的成語,諺語,格言有哪些如:施以愛心,不圖回報

帶計的成語有哪些

帶計的成語有:操奇計赢、計上心來、計出萬全、計然之術、驕兵之計、兼權尚計、金石之計、千方萬計、言從計聽、計窮力竭、計過自訟、百計千謀、計日以俟、百計千方、反間之計、兼權熟計、黔驢之計、鋪謀設計、施謀用計、無計可生、設計鋪謀、事急計生、略施小計、施謀設計、一定之計、目語心計、萬世之計等。

一、計出萬全

釋義:形容計劃細密周到,沒有任何漏洞。

出處:《漢書·晁錯傳》:“帝王之道,出于萬全。”

譯文:帝王所應有的能力的綜合,是沒有任何漏洞的。

二、驕兵之計

釋義:故意向敵軍示弱,以助長其驕傲情緒,使其輕敵大意的計策。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孟達暗暗發書,申報玄德,說‘黃忠連輸數陣,現今退在關上。’玄德慌問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驕兵之計也。’”

譯文:孟達偷偷發出書信,報告給劉備,說“黃忠已經連輸幾場,現在已經退到關上了。”劉備急忙問諸葛亮,諸葛亮說“這是黃忠故意示弱,使我們大意的計謀。”

三、金石之計

釋義:比喻最安全的計策。

出處:漢·陸賈《新語·資執》:“欲辭晉獻公譬馬之賂,而不假之夏陽之道,豈非金石之計哉?”

譯文:想推辭晉獻公獻馬的賄賂,而不給予他夏陽之道,這難道不是最安全的計策嗎?

四、百計千方

釋義:想盡或用盡一切辦法。

出處:宋·辛棄疾《一枝花》:“百計千方,似鬥草兒童,赢箇他家偏有。”

譯文:用盡一切辦法,像鬥草兒童,赢别人家偏有。

五、反間之計

釋義:利用敵人的間諜把假情況告知敵人使之失誤的計策。後來指離間敵人内部,使之不團結的計策。

出處:《孫子·用間》:“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

譯文:所謂反間,就是指收買或利用敵方的間諜,使其為我所用。

關于惹人注目的格言

月上西樓,千古的相思與我一同消瘦。在這樣一個季節,這樣一個漆黑的晚上,在城市一個不惹人注目的地方,有一雙多情善感的眸子,正含着淚光……不思量,自難忘,你心靈的驿站,還能不能為我留下一隙憩息的地方。

有一些人即便低到塵埃裡,依舊能夠開出花來。他們總是惹人注目的,無論喧嚣或者沉默。----王臣《世間最美的情郎》

它沒有玫瑰花那麼的華麗;它沒有紫羅蘭那麼的惹人注目;它沒有百合花那麼的光靠香氣就可以迷倒人們;它不需要肥料來栽培,不需要固定的莊園,它們就是蒲公英,一群脆弱而又很堅強的植物。

透過百葉窗照射進來的光線總是惹人注目,然而一旦打開窗子,即使有大片的光亮揮灑進來,也都引不起我們的注意。----梭羅《瓦爾登湖》

牆外一陣微風拂過,依牆而生的向陽花随風波動。它們如此渺小,不惹人注目隻能生長在牆外,但它卻是幸福的,因為它們愛陽光,點綴着一個家,風,請慢慢的吹,散開那清幽的香,香遠方。

你是一隻純種的射手座,樂觀開朗,熱情奔放,惹人注目;長發依依,笑得讓我癡迷。

等我長發飄飄,等我把愚勇熬成溫柔,等我褪去稚嫩矯情,等我學會矜持安靜,等我甘于平凡不再做夢,等我不再誇張惹人注目,等我不再把愛喊到聲嘶力竭,等我不再似如今般這般不堪模樣,我決定改變,我保證甯缺毋濫不把自己賤賣,我保證再不挂念舊人一路往前,我保證把那樣的自己嫁給最好的你,我會長大。

許多人一直追求完美,其實,殘缺也是一種完美!而完美的本身就是不完美!維納斯的美,因為斷臂給人廣闊想像的空間;流星與昙花的美,因為短暫的燦爛更加惹人注目。絕大多數人,絕大多數時候,人都隻能靠自己。沒什麼家庭背景,沒遇到什麼貴人,這些都沒有關系。

據說在下午,有過風霜閱曆、有閑也有錢的女子常常精心打扮以後,去固定的咖啡館裡喝咖啡,像一個個熟透了的果子,散發着漫長成長經曆的氣味,惹人注目。----陳丹燕《咖啡苦不苦》

如果我們注意一下平日和我們交往的許多人的行為,就會發現:他們大部分的時光也同樣是被吃、喝、睡這三樣大事所占據着。我并不認為一個人如果不黾勉從公或者從事什麼光輝事業,就一定算是虛度時光。相反,我們的時光如果花費在不惹人注目的事情上,說不定倒比花費在衆目睽睽的目标上,還要更有好處呢。一個具冥冥之志、行默默之功的人,可以采取各種不同的辦法成為聰明、優秀的人,可以不必叫喊、不出風頭而仍然做出令人贊美的事……今天可以糾正昨天的食物,這能使人掂量一下:那些無足輕重的小事,瑞然很容易被忘在腦後,在人的一生中到時很值得斟酌的。----《倫敦的叫賣聲》

有些物件,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是它了,那是一種從骨子裡往外溢的,毫不掩飾的喜歡,讓你恨不得立馬攬入囊中,

然而,最後你買下的卻是另一個,雖然這個你也喜歡,而且它沒有它那麼耀眼,沒有它那麼特别,沒有它那麼惹人注目,最重要的是它沒有那麼美。

是的,因為太美了,也會讓人心生怯意,而不敢選擇它。

是因為怕照顧不好損害它,還是怕自己配不上它。又或是因為現實,因為他人,因為周遭,

或者僅僅是因為自己……

引人注目的近義詞

引人注目(釋義:引,引起,吸引。注目:注視。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1、招搖過市: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

2、備受矚目:指很受到别人的關注,是别人關注的焦點。

3、有目共睹:人人都看得見。比喻事實非常明顯。

4、舉世矚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視着。

【擴展閱讀:造句方法指導】

一、造句是語文學習經常要做而且必須要做的事情,造句的堅持訓練有助于學生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并且能夠降低寫作的畏難情緒,這種能力的曆練和積澱對學生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二、語文造句有以下要求:句子要通順,所表達的意思要準确;造句要簡潔,意思表達要鮮明、生動。在造句時要注意必須透徹地理解詞義,明确詞語的運用方法,這是造句做到正确的前提。同時考慮好句子的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點要注意造句最好是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這樣才有句可造。萬不可搬用課本原句或教師範句。

三、造句對于成人來說是比較簡單,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一項比較難的任務,他們經常會因為無法徹底理解詞義而錯用詞彙造句。因此,造句之前,首先要理解詞的意思。

四、造句的詞語,一般都是課文中新學的,所以造句前要反複品讀課文中帶有該詞的句子,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它和意思相近的詞語有何區别,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以用到這個詞語。

五、用仿佛造句,仿佛是指一種東西與另一種東西比較相像,多數情況下運用于感情、環境等非實物狀态。例句:春風拂面的感覺舒服極了,仿佛是絲巾劃過臉頰的舒爽。

六、造句是語文訓練中的傳統項目,是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的培養,對于提高學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起到獨特的作用。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受知識水平、認識能力以及生活閱曆的限制,對詞語的理解比較膚淺,所以在造句時更要下一番功夫。造句的學習首先要重視詞義教學。把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淺出地講清楚,講準确,把使用範圍交代明白。

引人注目造句引人注目的意思引人注目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引人注目

拼音:yǐn rn zh m

釋義:引,引起,吸引。注目:注視。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近義詞:引人注意、有目共睹、備受關注、備受矚目。

反義詞:隐姓埋名、默默無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置之不理

引人注目造句

老師進教室,頭戴一枚玫瑰花,特别引人注目!

你仔細觀察以後會發現,那些引人注目的成就背後蘊藏了多少努力的汗水。

為了盡量不引人注目,他總是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

她的文藝天賦格外引人注目。

經過我們辛勤的勞動,我們學校的花園煥然一新,成了學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線!

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到了全年級第一,格外引人注目。

這次學校文藝表演的開幕式舉辦的格外引人注目。

一些細微的細節一般不會引人注目,這就需要我們去仔細觀察了。

他站在人群中,即使不發一言,那一頭火紅的頭發也格外引人注目。

媽媽告訴我,太引人注目了不好。

爸爸買的鮮花很漂亮,那朵百合格外的引人注目。

媽媽告訴我,太引人注目了不好。

爸爸買的鮮花很漂亮,那朵百合格外的引人注目。

今天小麗穿了一身紅,格外引人注目。

博物館裡放着一顆夜明珠,十分引人注目。

她的文藝天賦格外引人注目。

今天有一個人電了一個爆炸頭。格外引人注目。

聖誕樹上各種精美的禮物非常引人注目。

窗外的杜鵑花開的格外的好,尤其引人注意!

挂滿了各種各樣禮物的聖誕樹,格外引人注目。

引人注目的意思和造句_引人注目的近義詞反義詞

引人注目[yǐn rn zh m]

【解釋】:注目:注視。吸引人們注意。

【近義詞】:引人注意、有目共睹、備受關注、倍受矚目

【反義詞】:隐姓埋名、置之不理、視而不見

【出自】: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也有敲打銅鑼,高舉旗幟,引人注目的。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引人注目造句:

1、老師進教室,頭戴一枚玫瑰花,特别引人注目!

2、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為主題的北京奧運花車格外引人注目。

3、今天我在路上看到了一隻非常引人注目的金毛犬,因為它漂亮極了。

4、窗外的杜鵑花開的格外的好,尤其引人注意!

5、媽媽告訴我,太引人注目了不好。

6、你仔細觀察以後會發現,那些引人注目的成就背後蘊藏了多少努力的汗水。

7、一些細微的細節一般不會引人注目,這就需要我們去仔細觀察了

8、為了盡量不引人注目,他總是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

9、一些細微的細節一般不會引人注目,這就需要我們去仔細觀察了。

10、這次學校文藝表演的開幕式舉辦的格外引人注目。

11、她的文藝天賦格外引人注目。

12、擺在商店櫥窗裡那條漂亮的公主裙十分引人注目。

13、小強的新旅遊鞋格外的引人注目。

14、榕樹的葉子引人注意的是哪些葉子。

15、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到了全年級第一,格外引人注目。

16、聖誕樹上各種精美的禮物非常引人注目。

17、他從小就是一個混世魔王,走到哪都會引人注目。

18、挂滿了各種各樣禮物的聖誕樹,格外引人注目。

19、動物園猴山上的猴子做着各種滑稽的動作,引人注目。

20、爸爸買的鮮花很漂亮,那朵百合格外的引人注目。

21、今天小麗穿了一身紅,格外引人注目。

22、博物館裡放着一顆夜明珠,十分引人注目。

23、在我的房間裡,就數那大紅色的床單最引人注目。

24、為了不引人注目,她悄悄的從門走進來。

25、經過我們辛勤的勞動,我們學校的花園煥然一新,成了學校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風景線!

26、今天有一個人電了一個爆炸頭。格外引人注目。

27、花園裡的花各個争奪鬥豔,令大家啧啧稱贊,唯獨角落裡的牽牛花毫不引人注目。

28、他站在人群中,即使不發一言,那一頭火紅的頭發也格外引人注目。

29、一襲華麗的禮服,及腰的長發,站在人群中,光彩四溢,引人注目。

有關感恩圖報的成語,諺語,格言有哪些如:施以愛心,不圖回報

有關感恩圖報的成語,諺語,格言有哪些?如:施以愛心,不圖回報

成語:千恩萬謝感恩戴德恩重泰山大恩大德結草銜環

諺語、格言: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吃水不忘挖井人

鴉能反哺,羊知跪乳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感恩圖報的成語諺語

成語:千恩萬謝感恩戴德恩重泰山大恩大德結草銜環

諺語、格言: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吃水不忘挖井人

鴉能反哺,羊知跪乳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感恩圖報的成語

結草銜環 [jié cǎo xián huá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結草:把草結成繩子,搭救恩人;銜環:嘴裡銜著玉環。舊時比喻感恩報德,至死不忘。

出處

元·李行道《灰闌記》:“多謝大娘子;小人結草銜環;此恩必當重報!”

例句

感激先生的救命之恩,日後我一定~,以死相報。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知恩報德感恩圖報感恩報德飲水思源

反義詞

恩将仇報枕戈泣血過河拆橋以怨報德忘恩負義

關于濟貧,感恩圖報的成語有哪些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談一談你對‘知恩圖報’和‘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的理解

知恩圖報:得到别人的恩德,要懂得回報。

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簡單解釋就是“無私奉獻”,主動去關愛、幫助别人,不貪圖利益、回報

關于感恩圖報的格言

1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 2飲水不忘挖泉人 3懷着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 4千恩萬謝 5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處。《三國志•吳志•駱統傳》:“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6恩深義重(ēn shēn yì zhòng):恩惠、情義極為深重。也作“義重恩深”。褒義。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八:因爹媽執意不從,故把兒子玉郎假妝嫁來。不想母親叫孩兒陪伴,遂成了夫婦。恩深義重,誓必圖百年偕老。清•袁于今《西樓記•衛行》:崎岖古道,教伊浪遊,繁華别院,與奴遣愁,義重恩深難消受。

7恩重泰山(ēn zhòng tài shān):恩情深厚,比泰山還重。也作“恩重如山”。褒義。宋•劉攽《彭城集•次韻孫少述二首》:“君思重泰山,未有毫發酬。”宋•陸遊《删定官供職謝啟》:“拔茅以征,冒處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無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

8大恩大德(dàēn dà dé):恩:恩惠;德:恩德,好處。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澤深厚。褒義。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7卷:“若非妹丈救我性命,必作異鄉之鬼矣。大恩大德,将何補報!”

恩同再造(ēn tóng zài zào):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極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樣。也作 9“再造之恩、恩若再生”。褒義。《宋書•王僧達傳》: 10“再造之恩,不可妄屬。”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再造之恩,恨無所報。”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1回:“勾踐囚于吾國……今吾複其社稷,恩若再生。”

施以愛心,不圖回報的意思

對别人付出幫助,不求回報的意思。

感恩圖報有關的成語

感恩圖報 [gǎnēn tú bào]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圖:設法。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辦法回報。

出處

宋·曾鞏《上歐陽舍人書》:“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吳楚材等注:“即感恩圖報意頓住;下乃發出絕大議論。”

例句

我又不是他們孝子,為甚要走?我以後留在闖王大旗下~,決不三心二意

與施以愛心不圖回報意思相近的成語

無私奉獻,淡泊名利,拾金不昧。

感恩圖報的成語故事

感恩圖報

gǎnēntúbào

[釋義]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設法報答。

[語出]宋·曾鞏《上歐陽舍人書》:“其感與報;宜若何而圖之。”吳楚材等注:“即感恩圖報意頓住;下乃發出絕大議論。”

[辨形]圖;不能寫作“塗”。

[近義]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反義]忘恩負義恩将仇報

[用法]用于人。一般作謂語。

[結構]連動式。

[例句]我又不是他們孝子;為甚要走?我以後留在闖王大旗下~;決不三心二意。

[成語故事]

春秋時候,吳國的大将軍伍子胥帶領吳國的士兵要去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鄭定公說:「誰能夠讓伍子胥把士兵帶回去,不來攻打我們,我一定重重地獎賞他。」可惜沒有一個人想到好辦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個年輕的打漁郎跑來找鄭定公說:「我有辦法讓伍子胥不來攻打鄭國。」鄭定公一聽,馬上問打漁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車子?」打漁郎搖搖頭說:「我不用士兵和車子,也不用帶食物,我隻要用我這根劃船的槳,就可以叫好幾萬的吳國士兵回去吳國。」是什麼樣的船槳那麼厲害呀?打漁郎把船槳夾在胳肢窩下面,跑去吳國的兵營找伍子胥。

他一邊唱着歌,一邊敲打着船槳:「蘆中人,蘆中人;渡過江,誰的恩?寶劍上,七星文;還給你,帶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記得,漁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漁郎手上的船槳,馬上問他:「年輕人,你是誰呀?」打漁郎回答說:「你沒看到我手裡拿的船槳嗎?我爸爸就是靠這根船槳過日子,他還用這根船槳救了你呀。」伍子胥一聽:「我想起來了!以前我逃難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先生救過我,我一直想報答他呢!原來你是他的兒子,你怎麼會來這裡呢?」

打漁郎說:「還不是因為你們吳國要來攻打我們鄭國,我們這些打漁的人通通被叫來這裡。我們的國君鄭定公說:『隻要誰能夠請伍将軍退兵,不來攻打鄭國,我就重賞誰!』希望伍将軍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經救過您,不要來攻打鄭國,也讓我回去能得到一些獎賞。」伍子胥帶着感激的語氣說:「因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夠活着當上大将軍。我怎麼會忘記他的恩惠呢?我一定會幫你這個忙的!」伍子胥一說完,馬上把吳國的士兵通通帶回去。打漁郎高興地把這個好訊息告訴鄭定公。一下子,全鄭國的人都把打漁郎當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漁的大夫」,鄭定公還送給他一百裡的土地呢!

伍子胥為了報答打漁郎的爸爸幫助過他,他不但不攻打鄭國還讓打漁郎得到獎賞,這就叫做“感恩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