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安徽當代著名畫家有哪些
安徽當代著名畫家有崔白、李公麟、張渥、丁雲鵬、方士庶等。畫家是指專精繪畫的人,是專門從事繪畫創作與研究的繪畫藝術工作者,包括中國畫、油畫、水粉畫、水彩畫、油彩畫、漆畫等繪畫藝術類的創作者。
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市,位于中國大陸東部,介于東經114°54′-119°37′,北緯29°41′-34°38′之間,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于“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著名畫家有哪些人,著名的畫家有哪些
有崔白、李公麟、張渥、丁雲鵬、方士庶等。
1、崔白
崔白(1004-1088),字子西,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北宋畫家。崔白是開始發揮寫生精神的畫家,其無前人的畫稿可臨摹或參考,但其依靠超越前人的觀察研究及描繪能力,探索花木鳥獸的生意,擺脫花鳥屬裝飾圖案的遺影,開創新的發展方向。
其擅花竹、翎毛,亦長于佛道壁畫,畫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絕倫,尤長于寫生。所畫鵝、蟬、雀堪稱三絕,手法細緻,形象真實,生動傳神,富于逸情野趣。
一改百餘年墨守成規的花鳥畫風(指“黃筌畫派”),成為北宋畫壇的革新主将,數百年來頗受畫壇尊崇。
2、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号龍眠居士。生長于桐城縣龍眠山,舒州(今桐城)人。神宗熙甯三年進士,曆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删定官、禦史檢法。
因安慶桐城城北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甯三年進士,曆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删定官、禦史檢法。
好古博學,長于詩,精鑒别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
李公麟因風痹緻仕,歸居龍眠山莊,自作《山莊圖》,為世所寶。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
3、張渥
張渥(?-約1356前),中國元代畫家。字叔厚,号貞期生、江海客,祖籍淮南(今安徽合肥),後居杭州(今浙江杭州),一說為杭州人。通文史,好音律,然屢舉不中,仕途失意,遂寄情詩畫。
能山水,“盡自然之性”,擅長人物,法李公麟白描得其清麗流暢之風;擅“鐵線描”,被譽為“李龍眠後一人而已”。亦嘗作彌勒佛像。所畫線條剛勁飄逸,人物形神刻畫生動,兼畫梅竹亦潇灑有緻。
4、丁雲鵬
丁雲鵬(1547~1628)明代畫家。字南羽,号聖華居士,安徽休甯人。天啟五年(1625)尚在作《白馬馭經圖》,瓒子,詹景鳳門人。書法學鐘、王。畫善白描人物、山水、佛像,無不精妙。
白描酷似李公麟,絲發之間而眉睫意态畢具,非筆端有神通者不能也。供奉内廷十餘年。他與董其昌、詹景鳳諸人交遊,故流傳作品多有董其昌、陳繼儒等人的題贊。
董其昌贈以印章,曰“毫生館”。其得意之作,嘗一用之。萬曆八年(1580)作江南春扇,天啟元年(1621)作夥溪漁隐圖。
5、方士庶
方士庶(1692—1751)字循遠,一作洵遠,号環山,又号小獅道人,一作小師道人,新安(今安徽歙縣)籍,家維揚(今江蘇揚州)。清代畫家。
能詩善畫,書法嚴密端秀,繪畫筆墨敏潔靈秀,氣勢跌宕飛動,謂之為王原祁後山水第一。受學于黃鼎,山水用筆靈敏,氣暈骀宕,早有出藍之目,時稱妙品。兼善花卉寫生。
其得意之作,皆钤“偶然拾得”小墨印。複以書法名蕪城。行楷結構嚴密,純學董其昌。惜中壽而殁。亦工詩,有《環山詩鈔》。是“婁東派”卓有成就的名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崔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公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丁雲鵬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方士庶
安徽當代著名書法家具體有哪些人~~~詳細~~~求!!!
姜秀真,女,1944年生,安徽蕭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安徽書法家協會理事,宿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香港——海峽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協會顧問,安徽省婦女書協名譽主席。
人物簡介
1963年入宿縣師範學校讀書,先後受馮雨村、劉季雨、李百忍指點,臨習唐宋元等名家法帖,1981年3月首次在《拂曉報》發表書法作品。擅行書,
作品清凝、俊逸、灑脫。1984年後作品入選“全國婦女書法展覽”,“十省市長江頌書法展覽”和“中日婦女書法展覽”,“安徽省·日本高知縣書法聯展”
等,獲“安徽省職工業餘美術、書法、攝影展覽”一等獎,“全國教師書法、繪畫、攝影展覽”三等獎,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吉林日報》、《書法》等報
刊發表或被博物館、紀念館收藏或碑刻。作品獲“全國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展覽”二等獎,“安徽省美術書法攝影展覽”一等獎,“安徽省婦女書展”一等獎,“全國
教師書法繪畫攝影展覽”三等獎等。1986年在上海《書法》雜志“書苑薦秀”專欄發表作品并做專題介紹,作品發表于各類報刊,收入淮塔碑林、海河碑林、林
散之藝術館、新加坡中華書學協會等。作品和傳略被收入《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現代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美術家書法家漢英辭典》、《日中新婦女
書法展覽作品集》、《當代中日著名女書家作品精選》等。1995年随“安徽省書法家代表團”訪問日本。2004年夏随中國書法家代表團赴日本舉辦中日女書
法家作品交流展及友好訪問。[1]
社會評說
在中國書畫界,古有“字難于畫,男優于女”之說,字講求線條,用筆及章法,十年出畫家易,出書法家難,這是不争的事
實。“男優于女”也有其曆史淵源,古往今來,書法一直被譽為男性的藝術,是男性的專利,能在書林墨海遊龍飛鳳的女性書家實在如鳳麟角,除王羲之的老師衛
铄、趙孟口夫人管道升,以及皇帝書法家武則天外,其他人就乏陳可述了。即便當代,功成名就者也如廖落晨星,比較知名的有周惠君、林岫、孫曉雲等,而被譽為
安徽才女的姜秀真可當仁不讓地成為國内屈指可數的幾位書界才女之一,此誠然是宿州人聊以快慰之事。姜老師1944年生于書畫飄香的古誠蕭縣,自幼雅習翰
墨,初臨歐陽詢《九成宮》,并承襲歐體勁險而姿妍的特色。後摹何紹基行草,法其清剛,峻拔之氣,以楷書之行,融行草之筆,雜碑刻之意,融冶求變、神韻兼
備、曆經數十年筆耕不辍,兼收并蓄,自成端莊儒雅,酣暢灑脫的流派,并由此而登堂入室,幾近登峰造極之勢。其實很早就領略過老師的手筆,無論是使她揚名海
外,聲威遠播的《師說》(87年《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還是令她飲譽國内,斐振書壇的《書為心畫》、《鄒忌諷齊王納谏》(86年上海《書法》雜志刊
登)都油然而生的一種擊節稱啧,蕩氣回腸之妙,“字寓龍光不須雕,字煥龍光照紫薇”,其謀篇架構,其筆走龍蛇,點劃如長虹貫日,儀态萬千,字字玑珠落盤、
美輪美奂。清新儒雅、氣韻穩健、意境悠遠、飄逸似仙。賞老師的字,猶如捧讀一首上乘的好詩,字裡行間都會流露出一種或朦胧或明朗的詩意,但搜腸刮度也找不
出能準确表達這種感覺的語言來,就像花的芬芳,隻能聞到但是誰也抓不住它,也許這就是一種美,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誠然,隻有無以信傳的才是美之極緻,世
間萬物,一語道破的美絕非永世佳作,俞伯雅因鐘子期一語道破《高山流水》而“此曲終兮不複彈,三尺瑤琴為君死”,杜甫因在長安邂逅一絕色美女而由衷感歎
“明知與我全無份,不覺深情喚奈何”。美的作品是窮盡語言之功力所無法達到的彼岸,是“煙花落紙将動,風采帶字将飛”的活靈活現的神韻流動,是“此中有真
意,欲辯已忘言”的超然的審美愉悅,難怪歐陽龍評價老師的作品時用了八個字:“秋宵、健翮、峭壁、雙清”,詩意的凄美躍然于紙上,也是對老師作品最精辟的
概括了。“夫書者,心之迹也,故有諸中而行外,得示心而應之于手,然揮運之妙,必有神悟”書法不單單是寫的藝術,它所折射的往往是書者的才華、情操及品
性,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才富、則胸羅萬有,書卷之氣,自然溢于行間。一個書法家若憑借“字華”而巧取薄名的話,往往隻能自毀前程,“品正”才是
扶正之根本,“德藝雙馨”才會曆經百世而不衰,古之藝術大師莫不如是也。姜秀真老師素來腹有詩書,行高品正,氣度非凡,有“雨過琴書瘦,風來翰墨香”之清
風韻雅;有“植竹看風行,養菊賞瘦”之閑暢豁達;有“竹動、風動、有節,情義不動”之高風亮節;有“人格為先、藝術當随後”之品德修養。在藝術領域,她始
終秉承精益求精,博采衆長之治學理念。即使在當今世風污穢,浮名過實的社會背景下,亦然恪守不圖虛名,不慕榮利、淡泊甯靜、虛懷若谷的君子之風。閑暇之
餘,她經常參與各種公益活動,以自己微薄之力,傾情回饋于社會,她常說:藝術的生命來源于群衆,隻有把自己融入于社會,與普通大衆為伍,才能發掘出取之不
盡,用之不竭的創作靈感,做文章是這樣,寫字亦如是。諄諄之言,拳拳之心,這不正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最清萃純淨的内心獨白嗎?
安徽有哪些著名書法家
安徽著名書法家:
一、王羲之
王羲之,被譽為“書聖”,出生于琅琊國臨沂(現今的安徽境内)。他是東晉時期的著名書法家,其作品《蘭亭序》聞名天下。其書法風格獨樹一幟,擅長行草書,筆勢流轉自如,對後世影響深遠。他的書法藝術不僅在華人圈,在國際上也有極高的聲譽。
二、包拯
包拯,不僅是宋朝時期的傑出政治家和監察官員,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中展現出深厚的人文底蘊和非凡的文學造詣。其書法風格穩健有力,字裡行間透露出公正無私的品質。
三、鄧稼先(現代)
鄧稼先,當代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深受人們喜愛。鄧稼先的書法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元素,獨具風格。他的作品既有傳統的韻味,又不失現代感,展現出深厚的藝術功底和獨特的審美追求。他的書法不僅在安徽地區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全國範圍内也享有盛譽。
四、吳昌碩(近代)
吳昌碩,近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他的書法以行書和楷書見長,其書法作品既有傳統功力,又有個人獨特風格。尤其是在他的繪畫作品中,題字部分更是顯示出深厚的書法功底和藝術造詣。他的書法藝術在安徽乃至全國都有着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