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你最喜歡的一句詩是什麼
一、自然景點
說到自然景點,提筆就是陶淵明,張嘴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讓無數人對詩意的田園生活心生向往~
但是!你是不是看膩了?别擔心,不如看看孟浩然?
用他《夜歸鹿門歌》中的“岩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來描寫自然再高級不過!
多情的詩人擅長發掘物外之趣,當月出東山,正好從繁雜的俗事中抽出身來,獨自一人或攜一二摯友,賞月也好,探秘也好,靜靜地傾聽自然的聲音。孟浩然選擇了人迹罕至的鹿門山,他趁着月色去訪問高人隐士所在、探尋安放心靈的秘境,那緣岩而行的一步一步道盡了清雅的志趣與隐逸的情懷。
月光柔美,讓得其光者心曠神怡,超然于物外。
看完以後,你想不想也去探訪一下靜谧寂寥的鹿門山,感受心靈的栖息之地?
詩人筆下的景點,實在是太美啦!
二、歌頌友誼
歌頌贊美友誼,離别祝福友人,腦海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李白與汪倫之間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
這首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時,李白前往桃花潭遊玩,遇到了村民汪倫,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一個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怎麼會和村民汪倫成為朋友的呢?原來是因為他們都是愛酒之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品酒論足中,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但李白是個愛遊玩的人,自然不會在一個地方駐足,離别的時候他乘舟看着來送别自己的好友,留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
當年學到這首詩的時候,紙條君不止一次在想,桃花潭的水究竟有多深呢?
雖然沒想明白,但「水深千尺」,成為了我對友情刻度的具象化名詞。
三、百折不撓
談到身殘志堅、百折不撓、笑對苦難,相信不少小可愛會想到張海迪、史鐵生還有司馬遷。
學生時期在語文教材裡第一次接觸到他們的故事,帶給我的是深深的震撼。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史鐵生用他殘缺而又豐滿的一生完美地诠釋了這句充滿力量的詩。正值青春年華,雙腿卻癱瘓,寫作成為支撐他活下去的唯一動力。
不知道當我們身處那樣的境地,會不會有如此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自己前行。
懷抱着深深的敬意,我嘗試去了解史鐵生背後的故事,他對于母愛的無私與博大體驗得至深至純。
母親為他遮擋起人世間的風雨,癱瘓的雙腿帶給兒子的痛,在母親身上是加倍的。為了治愈兒子的病痛,母親尋醫問藥,中醫西醫、偏方土方、針灸火燒,殚精竭慮。對于她來說,給兒子希望就是給自己希望。
所以當母親離開他以後,他也曾想過放棄。直到妹妹推他去看了北海的菊花,母親生前最愛的菊花開得爛漫,開得熱烈,開得潑潑灑灑。他好似在那一瞬間明白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好好活下去。
瞬間眼眶濕潤,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意義,好好地活下去,成為明亮又張揚的自己。
四、思念家鄉
關于家鄉,我們每個人都有很多話想說。
在語文課本裡,張翰的“莼鲈之思”、木心的烏鎮、餘光中的“船票”分分鐘都能夠讓你的作文逼格更上一層樓。
文人墨客筆下的鲈魚,獨有一份鮮肥甜美的唇齒之香和一份寄托家思志趣的詠懷之情。範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道出鲈魚的鮮嫩肥美;劉禹錫“朱門漫臨水,不可見鲈魚”道出鲈魚的珍貴難得,李白“此行不為鲈魚脍,自愛名山入剡中”,雖說是仰慕名山才入剡中,但還是逃不過鲈魚的大名。
莼鲈之思的意思莼鲈之思的解釋莼鲈之思接龍
成語名字:莼鲈之思
成語發音:chún lú zhī sī
成語解釋: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成語出處:《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鲈魚脍。”
成語繁體:蒓鲈之思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指思念故鄉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産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例句:陸文夫《姑蘇菜藝》:“這位朋友不是因莼鲈之思而歸故裡,竟然是為了吃青菜而回來的。”
什麼什麼之什麼的成語
井底之蛙、無價之寶、燃眉之急、切膚之痛、君子之交、莫逆之交等等。
(1)井底之蛙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ǐng dǐ zhī wā,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認為天隻有井口那麼大。比喻那些見識短淺的人。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2)無價之寶,無法估價的寶物,指極珍貴的東西。出自唐·魚玄機《贈鄰女》詩:“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3)燃眉之急是一個成語,讀音是rán méi zhī jí,意思是火燒眉毛那樣緊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問:‘如何是急切一句?’師曰:‘火燒眉毛。’”
(4)切膚之痛,讀音是:qiè fū zhī tòng,漢語成語,釋義是指與自身關系極密切。親身經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出自明王守仁的《傳習錄》。
(5)君子之交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jūn zǐ zhī jiāo,意思是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語出《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6)莫逆之交是一個成語,拼音是mò nì zhī jiāo,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簡單地說就是志同道合。出自《莊子·大宗師》。
什麼什麼之什麼成語
暧昧之情行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愛悅可能的私事。
安身之處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為建業的根基。
鞍馬之勞鞍馬:鞍子和馬,指長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戰鬥的勞苦。
暗昧之事指見不得人的醜事。
八拜之交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見長輩的禮節;交:友誼。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
八鬥之才才:才華。比喻人極有才華。
八荒之外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白圭之玷白玉上的一個斑點。比喻人或物大體很好,隻是有些小缺點。
白華之怨指女子失寵之哀怨。
白首之心老年時的壯志。
百年之柄柄:權柄。形容長久的大權。
百年之好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結為夫婦。
百年之後死的諱稱。
百舌之聲比喻唠叨、多嘴。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節,切斷後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
敗鼓之皮敗:破舊。破鼓皮可作藥材。比喻雖微賤,卻是有用的東西。
敗軍之将打了敗仗的将領。現多用于諷刺失敗的人。
半面之交同别人隻見過一面的交情。意謂交情不深。
半面之舊意指隻見過一面的人。
飽學之士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鮑魚之肆賣鹹魚的店。比喻壞人成堆的地方。
北鬥之尊北鬥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貴。
北風之戀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必由之路由:經由。必定要經過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須遵循的規律或做事必須遵守的法則。
必争之地敵對雙方非争奪不可的戰略要地。
變色之言使臉色改變的話。多指為争論是非曲直而沖動發怒時說的話。
摽梅之年摽梅:梅子成熟後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兵車之會春秋時齊桓公争霸,屢次與諸侯會盟,其中在魯僖公年間的四次,齊國帶有軍隊,你為“兵車之會”。
剝膚之痛剝:剝去。膚:皮膚。指受害極深而引起的痛苦。
搏牛之虻原意是說主要目标應像擊殺牛背上的虻蟲一樣去滅掉秦國,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樣去與别人打敗。後來比喻其志在...
伯仲之間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間:中間。比喻差不多,難分優劣。
逋逃之臣逃亡的罪臣。
不拔之志比喻意志堅決,不可動搖。
不白之冤白:搞清楚。沒有得到辯白或洗刷的冤屈。
不臣之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後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貶義)。因心懷不滿而鬧事搗亂的人。
不次之遷次:順序,等第;遷:官位升遷。比喻超出常規的提升官級。
不根之論根:根據;論:言論。沒有根據的言論。
不軌之徒不守法紀或圖謀作亂的人。
不諱之門諱:忌諱。指說話可以直言不諱的地方。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不羁之才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不羁之民不受束縛的百姓。指不甘就範的人民群衆。
不及之法指不适用的法規。
不急之務急:急迫,要緊;務:事情。無關緊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進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進行的薰陶。
不解之緣緣:緣分。不可分解的緣分。比喻不能解脫的聯系或關系。
不經之談不經:不合道理。荒誕無稽、沒有根據的話。
不刊之論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不毛之地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不牧之地不能牧養牛馬的地。指荒地。
不情之請不合情理的請求(稱自己提出請求時的客氣話)。
不賞之功形容功勞極大。
不識之無連“之”字、“無”字都不認識。形容人不識字,文化水平很低。
不時之需不時:不是預定的時間。說不定什麼時候會出現的需要。
不食之地不食:不生産糧食。指不能耕種的土地。
不世之功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即非常、非凡。形容功勞極大。
不速之客速:邀請。指沒有邀請突然而來的客人。
不腆之儀腆:豐厚;儀:禮物。不豐厚的禮物。舊時送禮的謙辭。
不祧之祖祧:古代帝王的遠祖的祠堂。不遷入祧廟的祖先。比喻創立某種事業而受到尊崇的人。
不舞之鶴舞:舞蹈。不舞蹈的鶴。比喻名不副實的人。也用來譏諷人無能。
不祥之兆兆:預兆。不吉利的預兆。
不易之典不變的法則。
不易之論易:改變。不可更改的言論。形容論斷或意見非常正确。
不義之财不義:不正當,不合理。不應該得到的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錢财。
不虞之譽虞:料想;譽:稱贊。沒有意料到的贊揚。
不正之風不正當的社會風氣。
不治之症醫治不好的病。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
布衣之交布衣:平民。舊指貧寒老友。
采薪之憂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菜蔬之色比喻人們在饑荒年景度日所顯現的營養不良的臉色。
粲花之論粲花:鮮豔的花朵;論:言論。稱贊言論的典雅隽妙。
倉卒之際倉卒:倉促,匆忙。匆忙之間。
恻隐之心恻隐:對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對人寄予同情。
豺狼之吻比喻殘酷貪婪的官吏。
長舌之婦常用來指多嘴多舌、喜歡說長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長夜之飲指通宵宴飲。
車笠之盟笠:鬥笠。比喻不因為富貴而改變貧賤之交。
趁人之危利用别人危險的境況圖利。
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城下之盟指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服的和約。
乘人之危乘人家危難的時候去威脅損害。
承天之祐承:受;祐:保佑。蒙受老天的保祐。
遲暮之年遲暮:黃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持平之論持平:主持公道,沒有偏向。指公正的意見。也指折中、調和的話。
池魚之殃比喻受牽連而遭到的禍害。
尺寸之地尺寸:形容數量少。面積狹小的封地。
尺寸之功尺寸:形容數量少。微末的功勞。
尺澤之鲵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嬰兒。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
充闾之慶充闾:光大門楣;慶:喜慶。能使門第光大的喜慶事。
蟲魚之學指繁瑣的考據訂正。
出頭之日出頭:擺脫困境等。指從困厄、冤屈、壓抑的處境中擺脫出來的日子。
刍荛之見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認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
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
穿窬之盜穿:指穿壁;窬:通“逾”,從牆上爬過去。從牆上爬過去。指鑽洞和爬牆的盜賊。
喘息之間喘一口氣的功夫。比喻時間短。
床笫之私笫:竹編的床席。床笫:床鋪。指閨房之内或夫婦間的私話、私事。
吹灰之力比喻極輕微的力量。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唇齒之邦嘴唇與牙齒互相儲存依存。比喻雙方關系密切,利害與共。
莼鲈之思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踔絕之能踔絕:高超。高超的本領、才能。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彈丸之地彈丸:彈弓所用的鐵丸或泥丸。彈丸那麼大的地方。形容地方非常狹小。
旦夕之間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間,形容在很短時間内。
旦夕之危旦夕:比喻短時間内。危:危險。形容危險逼近。
當立之年指三十歲。
當務之急當務:指應當辦理的事。當前任務中最急切要辦的事。
蹈厲之志蹈厲: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有力。比喻奮發向上的志向。
盜跖之物跖:人名,傳說是先秦時起義軍領袖,封建社會稱之為盜跖,代指壞人;物:物品。指盜賊搶劫來的東西。
道傍之築比喻無法成功的事。
道義之交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倒懸之急倒懸:象人被倒挂着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倒懸之危倒懸:象人被倒挂着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得意之色得意:稱心如意。因非常稱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得意之作指自己認為非常滿意的作品。
地主之誼地主:當地的主人;誼:義務。住在本地的人對外地客人的招待義務。
點睛之筆筆:文筆。指文章傳神絕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