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的聲音用詞語怎麼寫(打雷的聲音用詞語怎麼寫一年級)

biang 中華百科 784

本文目錄

  1. 形容打雷的聲音的詞語有哪些
  2. 描寫打雷的聲音的詞語有
  3. 雷的聲音怎麼寫怎麼形容

形容打雷的聲音的詞語有哪些

1.震耳欲聾:形容雷聲非常響亮,幾乎要把耳朵震聾。

2.雷霆萬鈞:形容雷電的力量極其巨大,不可阻擋。

3.雷鳴電閃:形容雷電交加的景象,閃電飛光,雷聲轟鳴。

4.疾風迅雷:形容事情發生和發展得非常迅速,如同暴風急雷一般。

5.雷奔雲谲:形容雷電迅速奔騰,雲彩變幻莫測。

6.雷嗔電怒:形容雷電發怒的樣子,暴怒無比。

7.燃茄雷電交加:形容雷電交加,如同燃燒的茄子的聲音。

描寫打雷的聲音的詞語有

1.形容打雷的聲音的詞語有哪些

震耳欲聾、雷霆萬鈞、雷鳴電閃、疾風迅雷、雷奔雲谲、雷嗔電怒、雷電交加。

一、雷霆萬鈞:[ léi tíng wàn jūn ]

1.釋義

霆:急雷;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2.出處

清·梁啟超《過渡時代論》:“故必有大刀闊斧之力;乃能收筚路藍縷之功;必有雷霆萬鈞之能;乃能造鴻鹄千裡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3之勢。”

3.例句

我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之力,向敵人發起了猛烈進攻。

二、雷鳴電閃:[ léi míng diàn shǎn ]

1.釋義

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2.例句

立秋了,雷鳴電閃的次數減少,綿綿細雨煙霧袅繞的時日可待,天高清風越刮越涼,到了早穿皮襖午披紗晚上抱着火爐吃西瓜的季節。

三、疾風迅雷:[ jí fēng xùn léi ]

1.釋義

形容事情的發生和發展,象暴風急雷那樣猛烈而迅速。

2.出處

《禮記·玉藻》:“君子之居恒當戶,寝恒東首,若有疾風、迅雷、甚雨,則必變,雖夜必興,衣服冠而坐。”

四:雷電交加:[ léi diàn jiāo jiā ]

1.釋義

又是打雷,又是閃電。交加:一起襲來。兩種事物同時或錯雜出現。

2.出處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忽然陰雲四合,空中雷電交加,李三身上枷鈕盡行脫落。”

五、雷嗔電怒:[ léi chēn diàn nù ]

1.釋義

暴怒的樣子。

2.例句

他驅雷策電,又是一個看上去很強大的神通,雷嗔電怒。

2.形容打雷的聲音

形容打雷的聲音

轟轟聲,哐哐聲,風雨大作,電閃雷鳴,陣陣心悸,震耳欲聾,雷霆萬鈞,雷鳴電閃,雷奔雲谲,雷嗔電怒,雷電交加,瓦釜雷鳴,雷聲大作,晴天霹靂,雷聲轟鳴,雷雨交加,電閃雷鳴,風雨雷電。

形容打雷的詞語如下:

1.雷電交加(léi diàn jiāo jiā):指風雨天既有雷也有閃電,雷聲與閃電同時或錯雜出現。

2.雷聲轟鳴(léi shēng hōng míng):①比喻威力極大,無法阻擋②比喻轟轟烈烈。

3.雷聲大作(léi shēng dà zuò):有許多雷聲一起響起。形容狂風暴雨,雷聲轟鳴。

4.電閃雷鳴(diàn shǎn léi míng):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5.震耳欲聾(zhèněr yù lóng):欲:快要,就要。形容聲音很大。

6.轟雷掣電(hōng léi chè diàn):雷聲轟鳴,電光閃動。形容心裡受到極大的震撼。

7.電閃雷鳴(diàn shǎn léi míng):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8.雷電交加(léi diàn jiāo jiā):指風雨天既有雷也有閃電,雷聲與閃電同時或錯雜出現。

擴展資料:

下雨時,天上的雲有的是正極,有的是負極。兩種雲碰到一起時,就會發出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瞬間被加熱膨脹的空氣會推擠周圍的空氣,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這就是雷聲。

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雲一般要具有兩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冬天,由于空氣寒冷幹燥,加之太陽輻射較弱,空氣中不易形成對流,因而很少有雷電。但有時冬季氣溫偏高就形成了雷雨雲,産生了雷電,并出現雨雪天氣。

對流特别強盛,還可形成冰雹,這就會産生所謂“冬打雷”的天氣現象。進入1月中旬以來,暖濕氣流異常強盛,氣溫明顯偏高,14日的最高氣溫達22.1℃,創曆史同期最高。而17日北方較強冷空氣南下,兩者交彙,天空中不但下起了雪,而且還響起了驚雷。了解了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打雷(自然現象)

3.描寫“打雷”的詞語有哪些

描寫“打雷”的詞語有:

1.雷電交加

2.雷聲轟鳴

3.電閃雷鳴

4.風雨雷電

5.雷電大作

1.雷電交加

[讀音] [ léi diàn jiāo jiā ]

[釋義]又是打雷,又是閃電。交加:一起襲來。

[造句]昨天晚上風雨交加,電閃雷鳴。

2.雷聲轟鳴

[讀音] [ léi shēng hōng míng ]

[釋義]比喻雷電聲非常的大。

[造句]一到了夏季,就會下雷陣雨,雷聲轟鳴,吓得人不敢出門。

3.電閃雷鳴

[讀音] [ diàn shǎn léi míng ]

[釋義]閃電飛光,雷聲轟鳴。

[造句]最近總是下雨,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

4.風雨雷電

[讀音] [fēng yǔ léi diàn]

[釋義]大風大雨,打雷閃電。

[造句]風雨雷電過後,空氣十分清晰。

5.雷電大作

[讀音] [léi diàn dà zuò]

[釋義]雷打的特别響,閃電也很亮。

[造句]雷電大作的時候,看着天空真的是很美。

4.形容打雷閃電聲音大的成語

震耳欲聾

zhèněr yù lóng

【解釋】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出處】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結構】兼語式。

【用法】形容聲音特别大;幾乎把耳朵震聾了。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辨形】震;不能寫作“振”;聾;不能寫作“龍”。

【近義詞】振聾發聩

【反義詞】萬籁無聲、萬籁俱寂

【辨析】~與“響徹雲霄”有别:~側重于形容聲音沉悶;“響徹雲霄”側重于形容聲音響亮。

【例句】槍炮聲大起;~;我前線将士向敵人發起了進攻。

5.描寫打雷的詞語

1、驅雷策電:比喻神通廣大。

2、風雷火炮:形容十分急躁。

3、一雷二閃:形容躲避迅速。

4、平地風雷:猶言平地一聲雷。

5、掌聲如雷:形容掌聲很熱烈!

6、雷電交加:打雷閃電接連不斷。

7、雷聲隆隆:打雷的聲音很大聲。

8、烈火轟雷:比喻性情急躁暴烈。

9、轟雷掣電:雷聲隆隆,電光閃閃。

10、雷奔雲谲:如雷奔行,如雲翻卷。

11、風雷之變:指上天示警的災異現象。

12、烈火轟雷:形容性情暴躁,愛發脾氣。

13、大發雷霆:暴怒,發洩出強烈的怒氣。

14、鬼工雷斧:形容建築,雕塑技術的精巧。

15、蟬喘雷幹:蟬喘息,雷聲淨。形容酷熱幹旱。

16、雷驚電繞:雷鳴電閃。比喻落筆如飛的筆畫。

17、聞雷失箸: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飾自己的真實情況。

6.打雷的聲音是什麼,怎麼形容

打雷的聲音是“咔嚓”、“窟窿”、“轟隆”。

形容打雷的詞語如下:

1.雷電交加(léi diàn jiāo jiā):指風雨天既有雷也有閃電,雷聲與閃電同時或錯雜出現。

2.雷聲轟鳴(léi shēng hōng míng):①比喻威力極大,無法阻擋②比喻轟轟烈烈。

3.雷聲大作(léi shēng dà zuò):有許多雷聲一起響起。形容狂風暴雨,雷聲轟鳴。

4.電閃雷鳴(diàn shǎn léi míng):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5.震耳欲聾(zhèněr yù lóng):欲:快要,就要。形容聲音很大。

6.轟雷掣電(hōng léi chè diàn):雷聲轟鳴,電光閃動。形容心裡受到極大的震撼。

7.電閃雷鳴(diàn shǎn léi míng):閃電飛光,雷聲轟鳴。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轟轟烈烈。

8.雷電交加(léi diàn jiāo jiā):指風雨天既有雷也有閃電,雷聲與閃電同時或錯雜出現。

雷一般是指自然界中的雷電,雷是由于大氣中的雲體之間、雲地之間正負電荷互相摩擦産生劇烈的放電,産生高溫、使大氣急劇膨脹,産生震耳欲聾的巨響,這就是閃電雷鳴。當大氣層電荷不斷地在雲層集結。如果電荷量變得足夠強大,就會發生閃電。當閃電橫穿天空時,能很快使沿途的空氣變熱。變熱了的空氣迅速膨脹,并像發生爆炸那樣猛烈地向四周沖擊。這樣就引起了巨大的聲波。

雷的聲音怎麼寫怎麼形容

描寫雷聲的拟聲詞有隆隆、轟隆隆、轟隆、咔嚓、轟隆轟隆,這些詞生動地再現了雷聲的震撼與威嚴。形容打雷的詞語如雷電交加、雷聲轟鳴、雷聲大作、震耳欲聾、電閃雷鳴、轟雷掣電,更是讓人感受到雷電的磅礴氣勢。

“轟隆隆”這個詞語常用來形容雷聲、炮聲、爆炸聲、機器聲等,它帶有一種強烈的沖擊感,仿佛能夠将聽者的心靈震撼。在周鳴鋼的《沒有雙手的女英雄》中,這句話“‘轟隆隆’的巨雷聲,就好像大炮彈在她的身邊爆炸着”生動地描繪了雷聲的威力。

“轟隆”同樣用于形容雷聲、爆炸聲、機器聲等,它帶給人們的是一種轟鳴感。楊沫在《青春之歌》中用“好像萬馬奔騰似的吼叫,随着再一次的轟隆一聲門的巨響,人群潮水一般湧到第二道門裡來了”來形容雷聲,讓人仿佛置身于那驚心動魄的場景之中。

“隆隆”則用來形容沉重的震動聲,它帶有一種低沉而有力的感覺。當一道耀眼的閃電劃破天際,随後是隆隆一聲巨響,這樣的場景既令人感到驚心動魄,又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力。

這些詞語不僅描繪了雷聲的震撼,還傳遞了人們面對雷電時的敬畏之情,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雷電的神秘與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