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西池成語有哪些(出池的意思)

biang 中華百科 1.0K+

本文目錄

  1. 蘭馨桂馥的相近成語
  2. 馬蹄韻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3. 關于桂花的古詩和成語

蘭馨桂馥的相近成語

⑴形容“花很香”的成語有哪些

鳥語花香

[拼音]niǎo yǔ huā xiāng

[釋義]鳥叫得好聽,花開得噴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處]宋·呂本中《紫薇·庵居》:“鳥語花香變夕陰,稍閑複恐病相尋。”

桂馥蘭香

[拼音]guì fù lán xiāng

[釋義]桂、蘭:兩種散發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氣味芳香。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五回:“隻見堂裡敷設的花團錦簇,桂馥蘭香……一幾一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

桂馥蘭馨

[拼音]guì fù lán xīn

[釋義]桂:桂花;馥:香氣;蘭:蘭草;馨:芳香。形容氣味芳香

[出處]郭沫若《<孔雀膽>的故事》:“還作了兩首詩留别。其一雲:……鳥飛兔走頻來往,桂馥蘭馨豈暫移?”

一瓣心香

[拼音]yī bàn xīn xiāng

[釋義]心香:舊時稱中心虔誠,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樣。比喻十分真誠的心意(用在祝願)。

[出處]唐·韓偓《仙山》詩:“一柱一香洞府開,偃松皺澀半莓苔。”

桂子飄香

[拼音]guì zǐ piāo xiāng

[釋義]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出處]唐·宋之問《靈隐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⑵扶蘭的成語

沒有含扶蘭的成語。

一、含扶的成語如下:

扶不起的阿鬥扶颠持危扶東倒西扶急持傾

扶困濟危扶老挾稚扶老将幼扶老挈幼

扶老攜弱扶老攜幼扶牆摸壁扶傾濟弱

扶弱抑強扶善懲惡扶善遏過扶危持颠

扶危持傾扶危定亂扶危定傾扶危濟急

扶危濟困扶危救困扶危翼傾扶危拯溺

扶搖而上扶搖萬裡扶搖直上扶餘海外

扶正黜邪扶正祛邪扶植綱常東扶西倒

人扶人興土扶成牆越扶越醉鋤強扶弱

持危扶颠鼎力扶持定亂扶衰定傾扶危

吊死扶傷大雅扶輪海外扶餘繼絕扶傾

救急扶傷濟困扶危救困扶危濟弱扶傾

濟弱扶危救死扶傷救死扶危癞狗扶不上牆

弱如扶病死狗扶不上牆攜老扶弱攜老扶幼

攜幼扶老抑暴扶弱抑強扶弱輿死扶傷

治亂扶危拯溺扶危拽耙扶犁拯危扶溺

支葉扶疏枝葉扶疏枝葉扶蘇患難相扶

疾病相扶兩瞽相扶一木難扶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二、含蘭的成語如下:

蘭艾難分蘭艾同焚蘭摧玉折蘭桂齊芳

蘭桂騰芳蘭夢之征蘭情蕙性蘭心蕙性

蘭形棘心蘭熏桂馥蘭薰桂馥蘭言斷金

蘭因絮果蘭友瓜戚蘭怨桂親蘭蒸椒漿

蘭芝常生蘭芷漸滫蘭芷蕭艾蘭芷之室

蘭質蕙心蘭質熏心蘭質薰心蘭姿蕙質

采蘭贈芍采蘭贈藥春蘭秋菊叢蘭欲秀,秋風敗之

摧蘭折玉方蘭生門,不得不鋤芳蘭竟體金蘭契友

金蘭之交金蘭之契金蘭之友澧蘭沅芷

遷蘭變鮑謝蘭燕桂芝蘭生于深林芝蘭玉樹

芝蘭之交芝蘭之室桂殿蘭宮桂馥蘭香

桂馥蘭馨桂楫蘭桡桂折蘭摧桂子蘭孫

蕙損蘭摧蕙心蘭質蕙折蘭摧蕙質蘭心

難言蘭臭絮果蘭因謝庭蘭玉吹氣如蘭

吹氣勝蘭空谷幽蘭麟鳳芝蘭披榛采蘭

契合金蘭秋菊春蘭契若金蘭沅茝醴蘭

義結金蘭玉樹芝蘭沅茞澧蘭沅芷澧蘭

沅芷湘蘭

⑶表現花朵繁多的成語

【百花齊放】【百花争豔】【百紫千紅】【春暖花開】【春暖花香】【寵柳嬌花】專【春蘭屬秋菊】【出水芙蓉】【姹紫嫣紅】【鬥色争妍】【紛紅駭綠】【繁花似錦】【桂馥蘭香】【桂馥蘭馨】【國色天香】【桂子飄香】【含苞待放】【花不迷人人自迷】【含苞吐萼】【含苞未放】【含苞欲放】【花紅柳綠】【花好月圓】【花明柳暗】【花明柳媚】【紅情綠意】【錦花繡草】【金枝玉葉】【露紅煙紫】【柳暖花春】【柳綠桃紅】【亂瓊碎玉】【落英缤紛】【鳥語花香】【柳莺花燕】【蘭質蕙心】【群芳争豔】

⑷金桂飄香與它意思相同的還有哪些成語最少三個

金桂飄香與它意思相同的還有哪些成語最少三個?——答案:桂子飄香、丹桂飄香、沁人心脾、桂馥蘭香、桂馥蘭馨、蘭熏桂馥、蘭薰桂馥。

桂子飄香

【拼音】: guì zǐ piāo xiāng

【解釋】: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散發馨香。

【出處】:唐·宋之問《靈隐寺》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舉例造句】: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宋·虞俦《有懷漢老弟》詩

【拼音代碼】: gzpx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中秋前後桂花開放

【英文】: The o*** anthus flowers are emitting their delicate fragrance

⑸古人用“桂馥蘭馨”,有何寓意

寓意是指婚後感情越來越深厚濃郁,就像桂花蘭花一樣芳香。

【桂馥蘭馨】:桂,桂花;馥,香氣;蘭,蘭草;馨,芳香。形容氣味芳香。

【出處】:民國時期的結婚證:喜今日赤繩系定,珠聯璧合。蔔他年白頭永偕,桂馥蘭馨。意思是兩個人白頭到老,情感不變。

(5)蘭馨桂馥的相近成語擴展閱讀:

馥和馨,都是香味,香氣的意思。桂和蘭指的是桂花和蘭花。桂馥蘭馨常用來指花香濃烈。

桂花終年枝葉繁茂,而蘭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麗而不嬌,清雅高潔,相關圖片相關圖片香氣濃郁,以其獨有的花香受到人們的青睐,深受曆代聞人墨客的喜愛,古人評桂花為“濃、清、久、遠”俱全,清可滌塵,濃能透遠,推之為上品,因而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詠桂佳作。

蘭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具高潔、清雅的特點。

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

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詩文之美喻為“蘭章”,把友誼之真喻為“蘭交”,把良友喻為“蘭客”。

孔子十分喜歡蘭花,由于他特别重視個人思想品質的修養,在蘭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國魏人王肅所收集編纂的《孔子家語》一書中,記載了孔子頌蘭的一段佳話。

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

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己者處,賜也好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視其父;得出結倫“君子必慎其所處”。

從此“芝蘭之室”就成為良好環境的代名詞,成為一個頌蘭美蘭的成語。

⑹蘭馨桂馥是什麼意思

桂:桂花;馥:香氣;蘭:蘭草;馨:芳香。形容氣味芳香。該成語經常出現在民國時期的結婚證裡面。

桂花終年枝葉繁茂,而蘭花更是幽香而不露,秀麗而不嬌,清雅高潔,香氣濃郁,以其獨有的花香受到人們的青睐,深受曆代聞人墨客的喜愛,古人評桂花為“濃、清、久、遠”俱全,清可滌塵,濃能透遠,推之為上品,因而在曆史上留下了一大批詠桂佳作。特别是他們對事物的細微觀察和獨到見解,給人一種詩畫相映、美麗高潔的享受。比如李賀的“聯翩桂花墜秋月”,虞俦的“桂子飄香月中聞”,李峤的“枝生無限月香”,宋之問的“桂子月中落”,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尋桂子”,李商隐的“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楊萬裡的“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等等,詩人把月和桂的形态、神态、儀态和情緒刻畫得活靈活現,默頌着這樣的詩句,好像身臨其境,忘卻外面嘈雜的世界。在衆多的香花中,桂花的香氣為人們喜愛。因為一般香花,其香或清或濃,而桂花香氣則清、濃兼具,濃郁超凡,香氣中還帶有一絲甜意,令人久聞不厭。曆代詠桂詩中,以宋代洪适的詩對桂花的評價最高:“誰定花王定等差,清芬端合佩金犀……隻道幽香聞數裡,絕知芳譽豆千鄉。”

蘭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具高潔、清雅的特點。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詩文之美喻為“蘭章”,把友誼之真喻為“蘭交”,把良友喻為“蘭客”。孔子十分喜歡蘭花,由于他特别重視個人思想品質的修養,在蘭花身上寄托了深切的感情,在三國魏人王肅所收集編纂的《孔子家語》一書中,記載了孔子頌蘭的一段佳話。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己者處,賜也好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其父;得出結倫“君子必慎其所處”。從此“芝蘭之室”就成為良好環境的代名詞,成為一個頌蘭美蘭的成語。

屈原對蘭寄以無限的希望:“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整吾将刈。”他以蘭為友,将蘭作為知音:“時暧暧其将罷兮,結幽蘭而延伫。”他将蘭作為佩物,表示自已潔身自好的情操:“扈江離與薜芷伫,紉秋蘭以為佩。”他又擔心蘭在秋風寒露中枯萎而從俗,變節而不芳:“時缤紛以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莆化而為茅。”以上僅是《離騷》中所舉到的幾個蘭的例子,可見屈原是何等愛蘭、頌蘭,寄情于蘭,托蘭以諷,蘭在這裡不是簡單的比喻或觸物起興,而是一種象征,一種寄寓,一種精神與品格的追求。

馬蹄韻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用簡單明了的話說什麼是馬蹄韻,要舉例子,還有用馬蹄韻寫的詩麼,

馬蹄韻(又叫馬蹄格),是以馬蹄行進規律為喻,對對聯格律的一般規律的總結,是對聯格律的最标準形式。

月斜詩夢瘦

風散墨花香

每邊兩句:

一水印天心,指月證三生之果;

六根無我相,飲泉清萬劫之塵。

每邊三句:

未免有情,以酒綠燈紅,一别竟驚春去也;

誰能遣此,怅梁空泥落,何時重盼燕歸來。

每邊四句:

東西雙塔,金碧兩坊,雲燦星輝,光于中夏;

煙火萬家,湖山千裡,憂先樂後,式是南邦。

每邊五句:

安土願同淨土,但令六塵不染,八垢皆空,此地勝靈山,會看一花一世界;

慶雲無異慈雲,待将十行胥圓,萬善皆足,有緣參福果,共證三藐三菩提。

每邊六句:

憾江上石頭,抵不住遷流塵夢。柳枝何處,桃葉無蹤,轉羨他名将美人,燕息能留千古迹。

問湖邊月色,照過了多少年華?玉樹歌餘,金蓮舞後,收拾這殘山剩水,莺花猶是六朝春。

每邊七句:

有何妙算各争先。問虎踞龍蟠,衮衮英雄安在?休論他揮戈除暴,竊鼎稱尊,到頭來一局終場,好夢都成千載恨。

至此愁關真打破。歎梁空燕逝,茫茫世事如斯。且任俺引水流觞,催詩擊缽,放眼去全圖入畫,青山猶是六朝春。

每邊八句:

蒼梧落魄,碧獻幽栖。四十年席棘饴荼,弘揚往哲。乾坤并建,器道相成。芳躅杳難尋,船山煙雨寒無夢。

正學橫渠,孤憤越石。三百載風流遺韻,啟牖後人。理勢兼行,經權互用。草堂依舊在,楓馬星霜夜有聲。

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每邊兩句:

拈花一問,無人會笑;

弄石千般,有字可傳。

每邊三句:

月也尋常,惟忠臣孝子,分甘許身後輪回不墜;

枕何吝惜,怕傻女癡兒,入夢認眼前富貴為真。

每邊四句:

古閣喜重修,桂殿蘭宮,看萬千氣象,序閣人才寫不盡;

新園欣創建,亭台水榭,趁三五良辰,遊園雅士興無窮。

每邊五句:

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鹽,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衆檀樾,信心時用何物供養?

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是什麼由來?

每邊六句:

八百載風流宛在,溯端明草诏,谏院正言,淮海填詞,黃樓吹笛,長留芳躅彙青史。

九重天日月光華。看萬古江河,千秋才筆,滿湖新綠,四壁琳琅,同上高台禮墨仙。

每邊七句:

南郡遽分飛。最堪悲牛衣昔對,膳帷餐藿,象服近膺,钗未廢荊。正趕回苦盡,乃竟匆忙辭我去。

西池何自在。獨弗念夫婿佩魚,萍迹無蹤,兒曹守蠹,谷難共式。且食少病多,不如解脫快仙遊。

每邊八句:

仰觀天,天已陰霾四維;俯察地,地已荊棘遍野。幾千裡卧雪餐風,滄海未能填,誓吾壯志,無複香閨萦旅夢。

幼從父,父為王事馳騁;嫁随夫,夫為國變奔波。數十載含辛茹苦,白頭應更甚,多卿早知,先離濁世斷愁根。

2.韻字的四字成語

帶韻的成語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婦女。指尚有風韻的中年婦女詳細»

風韻猶存:風:風度、風采;韻:神情、韻緻:猶:還;依然;存:保留着。風采依然還存在。形容中年婦女仍然保留着。詳細»

風流韻事:韻:風緻;情趣。原指風雅而有情趣的事;即舊時文人騷客詩歌唱和、琴棋書畫一類活動。現多指男女相愛婚。詳細»

流風遺韻:流風:遺風。前代流傳下來的風俗韻事詳細»

餘韻繞梁:韻:韻律。形容歌聲高亢、優美悅耳,餘味無窮詳細»

異口同韻:指大家說得都一樣。同“異口同音”。詳細»

遺風餘韻: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緻。詳細»

風風韻韻:①形容韻緻、意态美好。②聲音悠長婉轉的樣子。詳細»

遺音馀韻:前人作品的馀音和韻緻。形容作品美妙。詳細»

遺風馀韻:前人遺留下來的風教和韻緻。詳細»

雅人韻士:高雅而有風緻的文人。詳細»

霞姿月韻:比喻俊美清雅的儀态和風度。

3. 3個描寫馬兒的四字詞語

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往往與“旗開得勝”連用。

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地前進。

馬翻人仰:又作“人仰馬翻”,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慘敗的狼狽相。也比喻亂得不可收拾。

馬革裹屍:指在戰場上被打死以後,沒有棺木盛殓,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作戰,死在戰場上。

馬工枚速:馬其實是司馬相如簡稱,指西漢時期兩位著名的辭賦作家司馬相如和枚臯二人寫文章,一個寫得工穩而标準,一個寫得快速。用以稱贊各有所長。

一馬平川:形容地勢平坦而開闊。

人困馬乏:人馬都困乏了,帶動别的人或事情,起帶頭作用。

人歡馬叫:形容農村中熱氣騰騰、繁榮興旺的影象。

牛頭馬面:出自佛教經典,原指地獄裡鬼卒,常形容那些面目猙獰,恐怖可憎之人。

香車寶馬:車是用檀木制的,馬是名貴的駿馬。形容生浩的豪華和儀仗排場的氣派。

風樯陳馬:慣于騎馬的人常常會掉下馬來。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失敗。

騎馬找馬:比喻一面占着現有的位置,一面另找較好的工作。也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裡,還到處去找。

老馬識途:老馬能夠認識路。比喻富于經驗的人在辦事時熟悉情況,容易做好。

心猿意馬: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躍、快馬奔馳一樣。

馬放南山:戰争結束了,戰馬無用了,放開它自由奔往山野。形容一種在和平環境裡人們對戰争威脅的麻痹松懈思想。

車水馬龍:語出“車如流水馬如龍”,形容熱鬧非凡。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金秋。”《馬詩》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骐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羁,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枥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懔懔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栖。

宋·柳詠《少年遊》詞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遊《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緻遠《天淨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佥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4.什麼叫做馬蹄韻

什麼是馬蹄韻?其實就是“仄頂仄,平頂平”的規則。

其所以叫馬蹄韻在于其規律就象馬之行步,後腳總是踏着前腳的腳印走,每個腳印都要踏兩次。若一邊的腳為平,另一邊腳為仄,左右輪替,那麼“平平”之後便是“仄仄”,“仄仄”之後又是“平平”。

鑒于後腳最初站立點與立定時前腳站立點并無後繼,所以起句和末句的句腳一般都是單平或者單仄。-----------------什麼是馬蹄韻清人林昌彜說:“凡平音煞句者,頂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頂句亦以仄音。

照此類推,音節無不調葉。”(林慶铨《楹聯述錄》)這段話換一種說法,就是“仄頂仄,平頂平”。

對聯的這種規則,可以說就是馬蹄韻。至于“馬蹄”二字借表聯律始于何時,尚不得而知。

曾國藩《求阙齋讀書錄》卷七說:“(唐)陸(贽)宣公文則無一句不對,無一字不諧平仄,無一聯不調馬蹄。”看來,至遲在曾國藩以前,就有這個說法了。

其所以叫馬蹄韻,在于其規律正像馬之行步,後腳總是踏着前腳腳印走,每個腳印都要踏兩次。若以一邊的腳為平,另一邊的腳為仄,左右輪流,那麼“平平”之後便是“仄仄”,“仄仄”之後又是“平平”了。

鑒于後腳之最初站立點與立定時前腳之站立點,并無後繼,所以起句和末句的句腳,一般都是單平或者單仄。馬蹄韻包含兩方面的内容。

一是句腳規則,指對聯一邊若幹句每句最後一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一是句中規則,指一個聯句中每個字的平仄安排規則。

句中平仄安排受句腳平仄安排的制約。句腳平仄有正格與變格之分。

通常情況下,我們把對聯每邊最後兩句的句腳平仄不相同者,稱為正格,相同者稱為變格。變格沒有正格铿锵。

句中平仄沒有正格與變格之分。任何原理,一旦被認識,都很簡單。

馬蹄韻也是如此。其句腳規則可以用如下一個公式來表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1↑│││││││└—┘│││││││ 2↑││││││└———┘││││││ 3↑│││││└—————┘│││││ 4↑││││└———————┘││││ 5↑│││└—————————┘│││ 6↑││└———————————┘││ 7↑│└—————————————┘│ 8↑└———————————————┘這是一個上聯句腳公式。

從後往前截:每邊一句:仄每邊兩句:平仄每邊三句:平平仄每邊四句:仄平平仄每邊五句:仄仄平平仄每邊六句:平仄仄平平仄每邊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每邊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這個省略号意味着,如果有九句,則首句句腳平仄還是仄;如果有十句,則首句句腳平仄又為平,等等。下聯平仄相反。

句中平仄,亦以上聯标準式為例:一言句:仄二言句:仄仄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四言句:平平仄仄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八言以上(含八言)之平仄視節奏而定。下聯平仄相反。

按理,五言句之馬蹄韻标準式除“仄仄平平仄”外,另一種應為“仄平平仄仄”,因律詩自唐以來已用慣了,于是用“平平平仄仄”取“仄平平仄仄”而代之。這隻是一種變通。

七言句以“仄仄平平平仄仄”取代“平仄仄平平仄仄”,亦是如此。被取代後的“仄平平仄仄”與“平仄仄平平仄仄”兩式,仍然在用。

就這些。記住這些,就算把握住馬蹄韻的精華了。

馬蹄韻既用于聯句句腳,亦用于聯句句中,而以用于聯句句腳特征最為明顯。可以說使對聯區别于其他文學形式,這是最突出也是最根本的一點。

馬蹄韻之用于句腳和句中的一整套規則,後面将詳加叙述。馬蹄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哪一個人的發明創造。

它是千百年來一步一步約定俗成的結果。這一點,從下一部分的叙述中,可以充分地顯示出來。

5.押a韻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心亂如麻、一觸即發、千鈞一發、白手起家、心細如發

一、心亂如麻 [ xīn luàn rú má ]

【解釋】:心裡亂得象一團亂麻。形容心裡非常煩亂。

【出自】:歐陽山《苦鬥》五四:想到這一點,他心亂如麻,一夜都沒有合過眼兒。

二、一觸即發 [ yī chù jí fā ]

【解釋】: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出自】:***《評蔣介石發言人的談話》:“***主張成立聯合***,就為罅内戰。現在蔣介石拒絕了這個主張,緻使内戰有一觸即發之勢。”

三、千鈞一發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釋】: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出自】: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其危如一發引千鈞。”

【翻譯】:他的危險情況萬分危急。

四、白手起家 [ bái shǒu qǐ jiā ]

【解釋】:白手:空手;起家:創建家業。形容在沒有基礎和條件很差的情況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出自】:丁玲《太陽照在桑幹河上》:你看,他發了多少财,白手起家,靠的是誰?如今也忘了水源頭了,牆上的草,兩邊倒着呢。

五、心細如發 [ xīn xì rú fà ]

【解釋】:極言小心謹慎,考慮周密。亦作“心細于發”。

【出自】: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八、九年的部隊生活和她的特殊地位,養成她舉止老練、大方,明辨是非,遇事果斷,而又心細如發。

關于桂花的古詩和成語

1.關于桂花的成語及詩句古詩

關于桂花的成語及詩句古詩 1.描寫桂花的詩句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洞宮夕

---陸龜蒙

月午山空桂花落,華陽道士雲衣薄。

石壇香散步虛聲,杉雲清泠滴栖鶴。

代董秀才卻扇

---李商隐

莫将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滞上才。

若道團圓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月夕

---李商隐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應斷腸。

寄龍山道士許法棱

---劉長卿

悠悠白雲裡,獨住青山客。

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

詠韓氏二子

---賈島

千岩一尺璧,八月十五夕。

清露堕桂花,白鳥舞虛碧。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李賀《出城》

别浦雲歸桂花渚,蜀國弦中雙鳳語。--李賀《聽穎師琴歌》

榆莢散來星鬥轉,桂花尋去月輪移。---李商隐《一片》

2.含有桂花的古詩句

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昨攜兒輩叩雲關,繞遍岩花次意看。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盤。寄詩北院賒秋色,供我西窗當晚餐。小朵出叢須折卻,莫教坼破碧團栾。——楊萬裡《昨日訪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觀木犀而歸,再以七言乞數枝》

3、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别來鬓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黃庭堅《答許覺之惠桂花椰子茶盂》

4、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争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李白《詠桂》

5、堂前雙桂。雲潑交加翠。火老金柔花尚未。且愛清陰滿地。——許有壬《清平樂避暑神山詠桂》

6、月缺霜濃細蕊幹,些花元屬玉堂仙。鹫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誡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願公采撷紉幽佩,莫遺孤芳老澗邊。——蘇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分贈元素》

7、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忽起故園想,冷然歸夢長。——倪瓒《桂花》

8、天台嶺上淩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裡,山中猶教勝塵中。——白居易《廳前桂》

9、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喚出西廂共看來。——陳與義《長沙寺桂花重開》

10、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鹫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願公采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蘇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

11、未植銀宮裡,甯移玉殿幽。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俠客條為馬,仙人葉作舟。願君期道術,攀折可淹留。——李峤《桂》

12、月缺霜濃細蕊幹,此花元屬玉堂仙。鹫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衣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願公采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蘇轼《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

13、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楊萬裡《詠桂》

14、群子遊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會惬名山期,從君恣幽觌。——顔真卿《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15、湘上野煙輕,芙蓉落晚晴。桂花秋一苑,涼露夜三更。香滿随雲散,人歸趁月明。誰知小山意,惆怅遍江城!——譚嗣同《桂花五律》

3.與桂花有關的彥語,成語,詩句

與桂花有關的成語:

蟾宮折桂、桂馥蘭香、桂林一枝、桂子飄香、蘭薰桂馥、蘭桂齊芳、爨桂炊玉、桂林杏苑、

桂折蘭摧、桂子蘭孫、月中折桂

與桂花有關的詩句:

1.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2.霧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

3.山雲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

4.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5.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

6.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7.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8.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9.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10.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4.描寫桂花的詩句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桂香多露裛,石響細泉回。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江雲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

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

群子遊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山雲漠漠桂花濕。

天遣幽花兩度開,黃昏梵放此徘徊。不教居士卧禅榻,喚出西廂共看來。

天台嶺上淩霜樹,司馬廳前委地叢。一種不生明月裡,山中猶教勝塵中。

萬事相尋榮與衰,故人别來鬓成絲。欲知歲晚在何許,唯說山中有桂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線惠不香饒桂酒,紅櫻無色浪花細。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鹫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鬥清妍。願公采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

5.描寫桂花的詩詞詩句有哪些

《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隻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攤破浣溪沙·揉破黃金萬點輕》【宋·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度精神如彥輔,大鮮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苦粗生。熏透愁人千裡夢,卻無情。《九月十五,夜月細看,桂枝北茂南缺,未經古》【宋·楊萬裡】桂樹冰輪兩不齊,桂圓不似月圓時。吳剛玉斧何曾巧,斫盡南枝放北枝。《誠齋步月二首》【宋·楊萬裡】桂樹何曾不長枝,月輪卻有不圓時。若教桂樹隻管長,拶拆月輪誰補伊。

《月桂》【宋·楊萬裡】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桂》【宋·周文璞】偶向花邊立,懸知病已瘳。小山今夜月,團樹滿庭秋。清露沾叢底,斜河在上頭。須臾香更好,還與碧雲浮。《桂》【宋·戴複古】金谷園林知幾家,競栽桃李作春華。無人得似天工巧,明月中間種桂花。《叢桂》【宋·曾幾】行攀叢桂枝,坐息叢桂影。王孫胡不歸,歲晏雪霜冷。《桂花》【宋·姜夔】空山尋桂樹,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南山北山路,載花如行雲。闌幹望雙槳,農枝儲待君。西泠蔭歌舞,夜夜明月嗔。棄捐頳玉佩,香盡作秋塵。楚調秋更苦,寂寥無複聞。來吟綠業下,涼風吹練裾。

《品桂》【清·張雲敖】

西湖八月足清遊,何處香通鼻觀幽?

滿覺隴旁金粟遍,天風吹堕萬山秋。

《詠桂》【唐·李白】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攀折争捷徑,及此春風暄。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樹君園。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栖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雜曲歌辭·桂花曲》【唐·佚名】

可憐天上桂花孤,試問姮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詩句——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唐·王維《鳥鳴澗》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隻是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明·邊貢《嫦娥》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唐·宋之問《靈隐寺》

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唐·李商隐《昨夜》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唐·白居易《憶江南》遙想吾師行道處,天香桂子落紛紛。-唐·白居易《寄韬光禅師》芙蓉泣露坡頭見,桂子飄香月下聞。-宋·虞俦《有懷漢老弟》

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向秋榮。-唐·劉禹錫《答樂天所寄詠懷,且釋其枯樹之歎》

江雲漠漠桂花濕,梅雨翛翛荔子然。-宋·蘇轼《舟行至清遠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

群子遊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岩中詩,芳香潤金石。

-唐·顔真卿《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