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的拼音怎麼讀音(吃飽的拼音怎麼讀音組詞)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拗九節怎麼讀
  2. 吃飽的拼音怎麼寫
  3. 吮的拼音怎麼拼
  4. 寶寶的飽的拼音

拗九節怎麼讀

拼音:ǎo jiǔ jié

拓展資料:

拗九節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傳統民俗節日,日期是農曆正月廿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已經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據傳,古時候有一個叫目連的人,其母生前悍惡,害别人死後,被關在陰間牢房裡,他探監時,經常送食物給母親吃,但均被看守的獄卒小鬼給吃掉了。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用荸荠、花生、紅棗、桂圓、紅糖等原料與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後,再灑一把黑芝麻送去給母親,看守獄卒見這稀飯黑乎乎的,問道:“這是什麼?”

目連随口答道∶“這是拗垢”。(福州話“九”與“垢”諧音)看守信以為真,認為這粥很髒,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連母親的手中。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連的母親這年也正好二十九歲,閩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稱為“上九”,十九稱為“中九”,廿九稱為“後九”,所以這粥便叫“後九粥”。

以後又以粥的顔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連孝順母親,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還是二十九歲,都是目連的母親落難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認為“九”是厄難的歲月,所以,凡逢“九”歲數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兒,也要給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與霞浦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拗九節”又稱“後九節”、“孝順節”。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中,“九”是不好過的。這天清早,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紅糖,再加上花生、紅棗、荸荠、芝麻、桂圓、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

已出嫁的女兒,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還要加上太平面、蛋、豬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歲數逢九(虛歲)的人,如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稱“明九”),或是九的倍數,如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六歲……(稱“暗九”),也要像過生日一樣,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區内,以經營風味佳肴、傳統閩菜著稱的“安泰樓酒家”,又在店門口設置了“拗九節”送粥點,向市民免費派發釆用紅棗、花生、桂圓、蓮子、紅糖與糯米烹煮速度和服務的“拗九粥”。

“拗九節”免費派送“拗九粥”,成為了“安泰樓酒家”這家老字号的傳統活動。“拗九節”前,它還特地邀請福州民俗專家為食客講解“拗九節”的來曆。它的經營者說,希望藉此讓這個的福州傳統節日傳承下去。

“拗九節”,是福州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孝順節”、“送窮節”。這天清早,福州人用糯米、紅糖,加上花生、紅棗、荸荠、芝麻、桂圓等原料煮成甜粥,稱為“拗九粥”,用來祭祖或饋贈親友;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兒,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

這種習俗依然在福州盛行。一位喝上了“拗九粥”的老母親說,“拗九粥”裡不隻是紅糖、花生、紅棗、桂圓等,更有着兒女的一份孝心,甜到了心頭。

“拗九節”演繹成為尊老敬老、崇尚孝順的社會風尚,在福州發揚光大。“拗九節”裡,福州倉山區城門鎮胪雷村就在陳氏祠堂裡擺起了盛大的千人“孝順宴”:祠堂裡裡外外擺滿了一百九十五張桌子,近二千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安坐席上,一邊悠閑聊天吃着美食,一邊欣賞着戲台上閩劇的精彩表演;而村裡年輕人忙裡忙外,端菜送茶。這一拗九敬老節的宴席風俗,在當地已經沿襲二十多年。

吃飽的拼音怎麼寫

“吃飽”拼音的拼法為:chī bǎo。

下面列舉出用吃飽造的句子。

雖然他們不願讓孩子們吃飽,可是他們卻常常到教堂裡去坐着,滿身珠光寶氣。

幸福是什麼?奶奶說,幸福是健康平安吃飽飯;媽媽說,幸福是努力工作和諧社會;我說幸福是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伴着朗朗書聲好好學習??

吃自己的飯,以不餓為标準;吃朋友的飯,以吃飽為标準;吃老闆的飯,以好吃為标準;吃公家的飯,以撐不死為标準。

情人節提醒:傻氣的送點花草;俗氣的喝足吃飽;無聊的跳跳舞蹈;膽大的摟摟抱抱;瘋狂的就地放倒;膽小的發個信息問好!預祝情人節快樂!

楊梅仿佛水果中的小惡魔,我有一次吃楊梅,吃多了,發覺牙齒又酸又軟,豆腐也咬不動了,我才知道楊梅熟透了,酸味是有的,因為它太甜,吃起來就不酸了。吃飽了楊梅再吃别的東西,才感覺到牙齒被它酸倒了。

楊梅仿佛水果中的小惡魔,我有一次吃楊梅,吃多了,發覺牙齒又酸又軟,豆腐也咬不動了,我才知道楊梅熟透了,酸味是有的,因為它太甜,吃起來就不酸了。吃飽了楊梅再吃别的東西,才感覺到牙齒被它酸倒了。

一覺醒來問聲好,清晨祝福要趁早,刷牙洗臉哼小調,早餐一定要吃飽,穿好衣服戴好帽,胸懷朝陽開心笑,上班踏過幸福橋,清風拂過忘憂草,發财小鳥為你叫,一路都是平安道,祝你早安心情妙,鴻運當頭步步高!

小滿已臨近,麥粒漸漲飽。日短溫度高,小草綠又笑。老漢見苗樂,心中豐收照。一年一度時,口袋也吃飽。祝小滿口袋鼓鼓,事事圓滿。

吮的拼音怎麼拼

吮沒有這個讀音yun,吮讀作:shǔn,聲母sh,韻母un,總筆畫數是7筆,聲調三聲。意思為把嘴唇聚攏在有小口的物體上吸取東西。

吮的造句:

1、麥苗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雨露。

2、小東不停地吮吸着自己的手指以克服緊張的情緒。

3、白楊樹舒展着碧綠的葉子,吮吸着春天的雨露。

4、那幾隻剛出生的小狗仔,眼睛還沒有睜開,就貪婪的吮吸着母親的乳汁。

5、小樹苗盡情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擴展資料:

寶寶吃奶的标準分兩種,一種是母乳,還有人工喂養。計算方面,母乳間隔15-20分鐘喂1次。如果奶粉喂養,剛出生的時候奶粉1勺是30ml,1次就是1-2勺,次數是6-8次。滿月以後,是3-4勺,可以6-7次。

可以減一次,主要減的是盡量在晚上12-6點這段時間,盡量拉長去減。白天是3小時間隔,奶粉是4小時間隔,滿月到3個月,喂5-7勺1次。

再大一點,比如3個月到半歲以前,就可以7勺,或者8勺,也就是1次喂150-200ml、200-250ml,最多不超過250ml,1天不超過1000ml。半年以後,開始逐步加輔食,半歲到1歲之間,可以1次喂7-8勺,1天喂5次。1歲以後,吃飯三餐較好,就喂2次,1次250ml,1天500ml。

寶寶的月齡、日齡不同時吃奶時間也不同,需具體觀察并分析,不要盲目固定吃奶時間,要根據寶寶具體情況決定。如果寶寶吃完奶後仍然裹住奶嘴不放,表明寶寶沒有吃飽,要适當加量奶粉。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建議喂奶時間持續到1歲,有條件時喂到1-2歲較合适,可滿足寶寶營養發育需求。

寶寶的飽的拼音

糾正:提問中有錯别字”飽“,正确應為”寶“。正确提問應該是【寶寶的寶的拼音】。

寶[bǎo]讀作第三聲,寶是一個漢字,讀作bǎo,本意是指有價格的收藏品,也指珍貴的東西。該文字在《詩·大雅·桑柔》和《詩·大雅·崧高》等文獻均有記載。

在提問中解釋為:

對剛出生的嬰兒的統稱。

基本信息

繁體字:寶寶(宀王缶貝)

異體字:寳(宀王爾貝)、靌(雨宀王爾貝)

注音:ㄅㄠˇ

部首:宀

結構:上下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縱橫碼:31

五筆86&98:PGYU

倉颉:JMGI

鄭碼:WDCS

四角号碼:30103

筆順編号:44511214

簡體筆順讀寫:點、點、橫鈎、橫、橫、豎、橫、點

繁體筆順讀寫:點、點、橫鈎、橫、橫、豎、提、撇、橫、橫、豎、豎彎、豎、豎、橫折、橫、橫、橫、撇、點

異體筆順讀寫:點、點、橫鈎、橫、橫、豎、提、撇、橫鈎、豎鈎、撇、點、豎、橫折、橫、橫、橫、撇、點

基本字義

1.珍貴的東西:~貝、~物、~藏(zàng)、國~、财~、珍~、傳(chuán)家~、如獲至~、~貴、獻~、文房四~。

2.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座、登大~(皇帝登基)、用~。

3.敬辭,稱别人的家眷,鋪子等:~地、~刹(稱呼廟宇)、~号(稱呼别人的店鋪)、~眷。

4.古代指貨币或等價于貨币的金銀:元~、通~。

5.舊時的一種賭具,方形,上有指示方向的記号:壓~。

6.珍貴的:~書、~劍、~石。

7.對剛出生的嬰兒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