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曹參的一生是怎麼樣的
曹參(?—前190),漢初大臣。字敬伯。沛縣(今屬江蘇)人。曾為沛縣獄吏。秦末從劉邦起義,屢立戰功。漢朝建立,封平陽侯,曾任齊相九年。從高祖平定陳豨、英布等叛亂。後繼蕭何為漢惠帝丞相。
戰功赫赫
漢高祖劉邦剛在沛縣起兵時,曹參以侍從官的身份跟随他。曹參率軍攻打胡陵、方與兩縣,進攻秦朝郡監的部隊,大敗敵軍。向東攻下薛城,在薛縣外城西面擊敗了泗水郡守的軍隊。再次攻打胡陵縣,奪取了縣城。曹參轉移鎮守方與,方與反叛并投降了魏國,他帶兵攻下方與。豐縣也反叛投降了魏國,曹參又帶兵攻取豐縣。因這些戰功他被賜予第七級公大夫的爵位。在砀縣東面進攻秦軍部隊,把秦軍隊打敗,占領砀縣、狐父及祁縣的善置。又攻取下邑以西,打到虞城,襲擊了秦将章邯的部隊。攻取爰戚及亢父兩縣時,曹參最先登上城樓,爵位因此升為五大夫。向北援救東阿縣的田榮,攻擊章邯的軍隊,占領了陳縣,追擊章邯直至濮陽。攻下定陶,奪取臨濟。南下援救雍丘守軍,攻擊李由的部隊,将其打敗,斬殺了李由,俘虜了一個秦軍的偵察軍官。這時秦國大将章邯打敗并斬殺項梁,沛公劉邦與項羽率領部隊向東退去。楚懷王任命劉邦為砀郡長,統率砀郡的部隊。這時劉邦遂封曹參為執帛,封号叫建成君,後來升為戚公,他所管轄的戚縣,隸屬于砀郡。
在這之後,曹參跟随劉邦攻取東郡的守軍,在城武縣南面将敵軍打敗。在成陽城南進攻王離的部隊,又在杠裡再次攻擊它,大敗敵軍。曹參追擊敗逃的敵軍,向西追到開封,又攻擊秦将趙贲的部隊,将其擊敗,把趙贲包圍在開封城中。又向西在曲遇進攻秦将楊熊的軍隊,打敗了敵軍,俘虜秦國的一個司馬及一個禦史。曹參這時升為執圭。他又跟随劉邦攻取陽武城,打下轘轅山、缑氏縣,封鎖了黃河渡口。回師進攻趙贲的部隊,在屍鄉北打敗了敵軍。向南攻打,在陽城東郊與秦國的南陽郡守發生了戰鬥,攻破敵軍,占領宛縣,俘虜了呂氏平定了南陽郡全境。随後跟随沛公向西攻打武關、峣關,奪取了這兩個關隘。曹參率軍先在藍田縣南進攻秦軍,夜裡又在藍田縣北襲擊秦軍,秦軍大敗,于是反秦的軍隊打到鹹陽,滅了秦朝。
項羽進入鹹陽,任命沛公為漢王。漢王劉邦封曹參為建成侯。曹參跟随漢王到漢中,升任将軍。又跟随漢王回師向北平定三秦,先攻取下辯、故道、雍縣等城。在好疇縣南進攻章平的部隊,将真擊敗,包圍好疇縣,奪取了壤鄉。在壤鄉東面及高栎村進攻三秦的軍隊,打敗了敵軍。又将章平包圍,章平從好疇突圍逃走。漢軍趁機進入趙贲和保内史的部隊,将敵軍擊敗。向東奪取鹹陽,改名叫新城。曹參率兵看守景陵二十天,三秦派章平等人進攻曹參,曹參率師出擊,大敗敵軍。漢王把甯秦賜給曹參作封地。曹參以将軍的身份領兵在廢丘包圍章邯。又以中尉的身份跟随漢王東出臨晉關,率兵打到河内,攻下修武縣,在圍津渡過黃河,向東進擊,在定陶進攻龍且、項他的軍隊,将敵人打敗。向東攻取砀縣、蕭縣和彭城。進攻項籍的軍隊,漢軍大敗而逃。曹參仍以中尉的身份包圍奪取了雍丘。這時漢王的将領王武在外黃縣叛漢,程處在燕地叛漢,曹參率兵前往進擊,全部将他們打敗。柱天侯在衍氏城反叛漢王,曹參又前去征讨,攻取了衍氏城。曹參在昆陽進入羽嬰,追擊他至葉縣,回師攻取武強城,乘勢打到了荥陽。曹參自漢中做将軍、中尉起,跟随漢王攻打諸侯及項羽,倒被項羽打敗,回兵到荥陽,總計兩年時間。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任命曹參為代理左丞相,帶兵入關中駐紮。一個多月後,魏王豹謀反,曹參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分别與韓信向東進兵,在東張城攻打魏王将領的部隊,大敗敵軍。乘勢攻取安邑縣,俘虜了魏将王襄。在曲陽縣進攻魏王,追擊他到武垣縣,活捉了魏王豹。奪取平陽城,捉住魏王的母親及妻子兒女,魏王領地全部平定,一共52座城邑。漢王将平陽縣賜給曹參作封邑。然後曹參跟随韓信在邬縣東進攻趙國的相國夏說的部隊,大敗敵軍,斬殺了夏說。韓信與曾當過常山王的張耳繼續率軍攻取井陉,進攻成安君陳餘,而命令曹參回兵圍攻正駐守在邬城中的趙國别将戚将軍。戚将軍突圍出走,曹參追擊并殺死了他。然後曹參率軍到敖倉漢王的駐地。韓信已攻下趙國,做了相國,正向東進攻齊。曹參以右丞相的身份仍跟随韓信,攻克齊國的曆下守軍,占領臨淄。又回兵平定濟北郡,攻了著縣、漯陰、平原、鬲縣和盧縣。不久跟随韓信在上假密進攻龍且的部隊,大破敵軍,斬殺龍且,俘虜了楚國将軍周蘭。平定齊國,共攻下70多個縣城。捉到曾任齊王田廣的相國的田光、任留守相國的許章以及任齊國膠東将軍的田既。韓信立為齊王,率兵奔赴陳地,與漢王劉邦一起進攻項羽,曹參留下繼續平定齊國那些還沒降服漢的城邑。
項羽被漢軍殺死後,天下平定,漢王劉邦做了皇帝,韓信遷移到楚地為楚王,齊國被設置為郡。曹參歸還了漢朝相國的大印。漢高祖劉邦将長子劉肥封為齊王,而任命曹參為齊王的相國,在高祖六年曹參被賜予列侯爵位,朝廷與諸侯對半剖分信符,以使諸侯家的爵位世世上下相傳,永不斷絕。曹參的封邑平陽縣有16300戶,他被稱為平陽侯,他以前所封的食邑則被免除。
曹參以齊王相國的身份攻擊陳豨的将軍張春的部隊,打敗了敵軍,黥布反叛,曹參又以齊王相國的身份跟随悼惠王率領步兵車騎12萬人,與高祖合兵一起進攻黥布的部隊,大敗敵軍。向南追擊直到蕲縣,回兵平定竹邑、相縣、蕭縣和留縣。
曹參的戰功如下:共攻下兩個國,122個縣;捉到諸侯兩人,相國三人,将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侯、禦史各一人。
漢孝惠帝元年,廢除各諸侯國設立相國的法律,将曹參改任為齊國的丞相。曹參在齊國為相,齊有70座城邑。當時天下剛剛平定,齊悼惠王正年富力強,曹參召來所有年長的賢人和儒士,向他們詢問如何使百姓安居樂業,像齊這樣的大國過去各式各樣的儒士有上百之多,每個人談的都不一樣,曹參不知道如何定奪。他聽說膠西縣有個蓋公,專門研究黃老的道家學說,曹參派人帶重禮去請他來。見到蓋公後,蓋公對曹參說,治理國家要崇尚清靜無為,百姓自會安居樂業,以此類推,做任何事情都是這個道理。曹參于是搬出辦公的公堂,在蓋公這裡住下。他的治國之術也全用黃老道家的方法,因此,他在齊為相九年,齊國人安居樂業,人們都極力稱贊曹參為賢相。
一遵蕭法
漢惠帝二年,蕭何去世。曹參聽說後,告訴屬下趕快辦理行裝,說:“我将要入朝作宰相。”過了不久,朝廷派的使者果然來召曹參入朝。曹參臨走囑咐齊國的後任丞相說:“應使壞人把齊的獄市當作寄身場所,千萬不要讓他們擾亂百姓。”後任丞相說:“治理國家,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嗎?”曹參說:“不要認為這不重要。獄市是善惡都能容納的地方,如今您若取消了它,那些奸惡之人到哪裡容身呢?無所容身,時間久了他們就會作亂。所以我預先告誡你。”
曹參當初微賤的時候,與蕭何關系很好;等到後來都做了将相,互相之間有一些隔閡。待到蕭何将要死時,所推重的賢明之人唯有曹參。曹參取代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處理政事沒有什麼改變,一概遵從蕭何生前制定的規章制度。
曹參選擇各郡國官吏中質樸而不善于言詞的敦厚長者,很快召來任命為丞相府的辦事人員。官吏中言語華麗、文辭深澀、想要追求聲名榮譽的人,曹參都罷斥不用。每天晚上他都飲味道很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及賓客們見曹參不理政事,來見他的人都想勸說他。到他家後,曹參全都讓他與自己共同飲酒,片刻之後,來人想要說什麼,曹參再次讓他們飲酒,直至喝醉後離去,始終也沒有機會開口說勸谏的話。後來大家也就習以為常。
相府的後園挨近官吏們的住家,官吏房舍中每天都飲酒唱歌。相府中的随從官吏對此非常厭惡,但又無可奈何,于是就請曹參在後園遊玩,聽到鄰家官吏醉酒的歌聲,相府随從希望相國曹參将醉酒的人召來查問處理。而曹參反而取出酒,張座設席飲酒,并唱歌與其彼此呼應唱和。
曹參見到别人犯有細小過失,總是特意掩飾隐瞞,因而相府中平安無事。
曹參的兒子曹窋是中大夫。漢惠帝怪相國曹參不理政事,認為他這樣做“難道不是小看我嗎?”于是他對曹窋說:“你回家後,試着私下裡随随便便地問一下你父親:‘高帝剛去世不久,新即位的皇帝正年富力強,你作為相國,整日飲酒,沒有什麼需請示奏明的事,那麼憑借什麼以天下為己任呢?’但你不要說出是我讓你問的。”曹窋休假回家後,得機會侍奉父親,擅自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勸谏曹參。曹參非常生氣,為此鞭打了曹窋二百下,說:“趕快進朝盡你的職責侍奉皇帝,天下大事不是你應該說的。”到了入朝時,惠帝責備曹參說:“為什麼要懲治曹窋呢?前些天的那些話是我讓他勸谏你的。”曹參摘下帽子表示道歉,并說:“陛下自己認為與高帝相比,誰更聖明英武?”惠帝說:“我怎麼敢比先帝呢?”曹參又說:“陛下看我曹參與蕭何相比,誰更是賢明?”惠帝說:“你看起來不如他。”曹參說:“陛下你說的很對。況且高帝與蕭何平定天下,法令都已非常明确,如今陛下你垂衣拱手,無為而治,曹參我等盡職盡責,遵從既定的法令而不要有所改變,不也很好嗎?”惠帝說:“你說的對。不用多說了。”
曹參做漢朝相國,前後共有三年。死後被賜予懿侯的封号。他的兒子曹窋繼承了他的爵位。老百姓作歌稱頌曹參說:“蕭何制定了法令,明确而又齊整;曹參取代蕭何,謹守其規而未有變更,以清靜之法處理政事,人民安甯不亂,其樂融融。”
《史記》作者司馬遷對曹參這樣評價:相國曹參攻城略地、野外作戰的功績所以能有這麼多,是因為他與淮陰侯韓信在一起。因而等到韓信被消滅,按各位諸侯成就的戰功來封賞時,唯獨曹參戰功最卓著。曹參身為漢朝的相國,力主清靜無為,最合乎治理國家的準則。而百姓們在遭受秦朝的嚴刑酷法後,是曹參給了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所以天下的人都稱贊曹參的美德。
曹參是怎麼死掉的
曹參做漢朝相國,前後有三年時間。他死了以後,被谥為懿侯。曹參之子曹窋接替了他父親的侯位。百姓們歌頌曹參的事迹說:“蕭何制定法令,明确劃一;曹參接替蕭何為相,遵守蕭何制定的法度而不改變。曹參施行他那清淨無為的做法,百姓因而安甯不亂。”曹參繼相三年病逝,漢史上與蕭何齊名,“蕭規曹随”一辭遂成為曆史上的佳話。
看百科裡面的,如果對,那就是“病死”,畢竟劉邦把他留下來了,沒怎麼樣。
曹時怎麼死的
曹時(前2世紀-前131年),又作曹壽,西漢第四代平陽侯。娶漢景帝之女陽信長(平陽)公主為妻。
曹時是西漢開國功臣曹參的曾孫。漢景帝四年(前154年),曹時繼承平陽侯爵位。元光四年(前131年)平陽侯曹時逝世,谥曰夷。其子曹襄娶漢武帝女衛長公主為妻。
《史記·曹相國世家》
平陽侯窋,高後時為禦史大夫。孝文帝立,免為侯。立二十九年卒,谥為靜侯。子奇代侯,立七年卒,谥為簡侯。子時代侯。時尚平陽公主,生子襄。時病疠,歸國。立二十三年卒,谥夷侯。子襄代侯。襄尚衛長公主,生子宗。立十六年卒,谥為共侯。子宗代侯。征和二年中,宗坐太子死,國除。
《漢書卷五十五衛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平陽侯曹壽尚武帝姊陽信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