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2014茶樓給客戶的中秋祝福語
1.中秋時節又到,月兒分外明亮,齊家歡聚一堂,喝喝茶聊聊天,熱熱鬧鬧展笑顔。身在異鄉思親人,發個短信常聯系。短信一條很實在,報個平安母心安。
2.中秋慶團圓,人間有真情。一路好風景,相伴好運行。願真誠的心越靠越近,合作的手越握越緊,未來的路越走越平。衷心感謝您對茶樓的支持和照顧,祝福您中秋佳節快樂,幸福安康。
3.中秋十五到,祝福短信少不了,茶樓獻一串真情,二三問候,祝茶客們:四五福氣,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進寶,九路來财,十全十美。
廣東結婚怎麼送禮
1.廣東朋友結婚送什麼禮物
送什麼你們可以根據他(她)的喜好,愛好,或者缺什麼來,
送植物,花,畫,煙酒茶,首飾,十字繡,陶瓷類,購物卡,當地的土特産都可以
這裡我要說的是,不能送什麼
給你們提個醒,信者自信,不信就當笑話看。。多了解畢竟沒壞處。
1、不能送鐘表。有人說不能送鐘,因為鐘是終的諧音,給人送鐘,就等于盼着人死。而手表也屬于鐘科,你看多少貪官是因為戴上行賄者的名牌手表而落馬,甚至斷送生命的呀?!
2、不能送鞋鞋是邪的諧音。故此,凡給人送鞋(不包括送給親屬的情形),就等于給人送了去邪氣,故此,很有可能不久就會與對方失去了聯系或友誼。
3、不能送傘傘是散的諧音,故此,傘不能作為禮品送人(不包括雨中送傘的情形),若好朋友之間将傘作為禮物相送,将意味着日後必将分手或離散。
4、不能送梨和李子梨和李子是離的諧音,送人這兩樣水果将意味着日後有分離的危險!
5、不能送蠟燭蠟燭是祭祀亡人用的,故此,不能作為禮物送人。
6、不能送布娃娃布娃娃屬于小人,久放家中容易招回邪靈,給家裡帶來不安。
7、不能送人來曆不明的石頭石頭也屬于容易招邪靈附着其上的東西,有些看似觀賞石,但是上面可能附着邪靈,送給朋友反而不吉利。
以上7點是筆者通過觀察與實踐多年的經驗總結,内中有很多都已應驗,故此,提醒大家謹慎為妙。
吉祥與災禍往往通過我們不經意的行為而提前表露,任何事物的結局都有苗頭可以查詢,就看你用不用心,細不細心了!
祝大家趨吉避兇,萬事吉祥!
如果覺得有點用,請及時點擊【采納為滿意回答】按鈕^ω^謝謝您的支持!!o(∩_∩)o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o(∩_∩)o
原創隻為你,施主的采納,是貧道修行的動力!!!
2.請問:廣東人結婚一般男方該給女方多少禮金
廣東女孩子外嫁外省湖南.我姐姐是例子.戀愛結婚2年時間就結婚了.沒有給父母什麼東西.剛外出打工幾個月認識現任的姐夫然後做起全職太太在家幫忙做飯.然後相處1年第2年結婚.辦理結婚證随便的嫁了,姐夫家沒有錢,沒有擺酒席.男女家都沒有擺酒席.領證件頭天給了我父親2000元就那樣子呵呵外嫁外省了.父母沒有怪他,弟弟同我當然也同意羅.沒有任何語言.父親說了一句話隻要你喜歡隻要你自己覺得認為他人不錯那麼就OK選擇了别後悔.婚姻自由.如今姐姐結婚多年了孩子都3個了父母一樣歡喜一樣開心的呀.其實多少禮金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看她過的好不好選擇人有沒有錯就可以了.錢多,多給父母.畢竟父母養活自己不容易.我還沒有對象,可我結婚哪天的話我的多給父母錢,畢竟父母那麼大年紀了.擺酒嘛,近就擺不近那麼也算了,給父母錢就可以了.。
3.廣東結婚一般有什麼習俗
廣東人結婚,定親的儀式是最隆重的,也是最具特色的,在結婚之前,首先是定親,這個大多數都是一樣的,但是廣東人在定親的時候一般都是很有講究的,廣東人定親,一般都是在結婚前15-20天進行,男方家選定一個吉祥的日子,拿着禮金和禮品到女方家去定親,北方人結婚,定親的時候,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先定了親,先送一部分禮品到女方家,談談禮金的問題。然後到快要結婚的時候,再送禮金和一份禮品,比較複雜,沒有廣東這麼簡單,一次性就搞定了。廣東人定親送完禮後,女方家就回禮,這個都是大同小異的,女方家收到大禮後,女方家最遲需于大婚前一天把嫁妝送到男家。女方家在送嫁妝的時候喜歡用樟木攏送嫁妝,取其堅固耐用之意,也代表着愛情的堅不可摧,在結婚前幾天,男方家選好日子,然後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後在鋪好的床上放上(紅棗早、花生生、桂圓幹貴、蓮子子),取其諧音就是早生貴子。
廣東結婚習俗大緻流程如下:
1.婚禮前的禮儀
1.送聘禮:婚禮前,男方就要到女方家送迎親的聘禮。廣州的風俗是要送雞(意味着有生氣)、椰子(有爺有子,天倫之福)、禮餅(送給女方的親戚),而且還要送禮金,意味着男方家有錢,會讓女子嫁過去享福。
2.安床:在結婚前一晚上,女方會找一個有福氣的男人(家庭美滿,父母健在,有兒子)來安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紅棗、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貴子等好意頭的食品放在床頭。
3.嫁妝:新娘會在出嫁前,把娘家準備的嫁妝裝在一隻紅皮箱裡,等到第二天帶到婆家去。
4.上頭:結婚前晚,會選擇一個吉時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會通知男方在同一時間拜。
5.梳頭:新娘會請一個有福氣的長輩來給自己梳頭。
6.吃湯圓:意味着可以圓滿成婚,圓滿幸福。
小貼土:可一切從簡的,以利是代替,寫上(過大禮利是)就可以了。如代替豬肉的(豬肉金)、代替前料的(衣料金)、但是一些重要的禮品,應盡量親自找來,包括:龍鳳餅一對、唐餅數個(約八個)、龍鳳燭一對、對聯一幅及生果等。聘禮中物品寓意吉祥,數量則必須成雙成對,忌用單數。女家收到男家的聘禮并不是全部收下,其中屬于男家的物品,則需要回禮;禮品中不可以送手帕,因為有分手之意。
2.婚禮當天的禮儀
1.迎親:婚禮上午,男方的接親隊伍就要來女方家接親了。
2.找紅鞋:新郎會在接新娘的房間裡找給新娘穿的紅鞋子,給新娘穿上後才能把新娘帶走。
3.到達男家後,新娘由大妗攙扶下踏入男方家門
4.跪拜父母後,新人會互相對拜,大妗姐不斷說些吉祥話,在互租對拜後,拜堂才告禮成。結婚儀式完成後,這對新人就開始新的生活了。
婚嫁禁忌
1、結婚之日,新娘出門時,嫂嫂不能相送,因為[嫂]與掃星同音,不吉利。新娘出門的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帶走娘家的财運。
2、婚禮未舉辦完畢,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不可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在床上。
3、新娘結婚當天必須穿新鞋,寓意将舊物丢掉。
4、新娘出門時,必須要佩戴耳環,以示聽話,沒有穿耳的可佩戴夾耳環。
5、新人的長輩如有已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時候,應在他(她)應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後順便移一下凳子,再讓下一位就座。
4.廣東人結婚一般送禮,送什麼數字比較好
由于港人以祖籍廣東的占大多數,故港人大部分操粵語,但與内地的表達方式稍有不同,其中夾雜不少港式俚語。由于曆史的原因,多年來香港地區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大多數年輕受教育的一代都能用英語對答,亦流行以英語混入粵語中使用。近年來,普通話在香港逐漸流行,使用普通話的居民數量不斷上升。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的有關規定,香港特别行政區的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除使用中文外,還可以繼續使用英文。
香港宗教信仰自由,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幾乎都有人信奉。香港的華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信神”最多。他們雖因襲傳統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但沒有教徒的意識與概念。人們普遍敬奉祖先神位、門神土地。初一和十五必上香或點“蠟燭燈”,逢喜事及傳統節日也要拜祭一番,平時到廟宇中去求神拜佛以求轉運或求簽者也不少。
據華人廟宇條例規定,香港所有廟宇都必須注冊。根據統計,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間,公共廟宇有40座,天後廟宇24座。由于香港近海,從事漁業、航運者衆,故在廟宇中,供奉最多的是天後。據說天後姓林,福建人,為救漁民舍身投海,後被漁民和海員奉為守護神。據說有信衆25萬。在香港天後廟中,以大廟灣佛堂門的一所最負盛名。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是香港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在廟宇中供奉的其他神還有觀音、北帝、關帝等。許多商店中也設有關帝神位,以求保佑。
中國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其風俗與内地基本一樣。為了方便市民過節、回鄉,***還頒布了法定假期。此外,如燒衣(盂蘭節,農曆七月十四)、七夕(乞巧節)、觀音誕、師傅誕、天後誕等,都要舉行傳統的敬神活動,十分熱鬧,被列為旅遊盛大節目。
港人早餐多到茶樓飲茶,吃粵式點心或到餐室飲“西茶”(奶茶、檸檬茶、咖啡、面包)。工作人員的午餐一般吃工作餐、快餐或到酒家茶樓飲午茶。晚餐才是正餐,多為粵式傳統飲食方式。港人相約飲茶時常互相斟茶。宴請之類,多在晚上9時開席,主人4時左右已在恭候客人,并設麻将台娛賓,不打麻将者一般7時左右到達為好。入席一般随意,但客人要待主人說“起筷”才開始進食。用膳時,手肘不可橫擡、枕桌;不可“飛象過河”,即伸筷取遠處碟子中的菜;不能“美人照鏡”,将碟子拿起來倒菜;喝湯不要發出聲響,餐畢碗中不要留食。飲酒吃菜時,不宜手不離筷,祝酒尚禮到,力邀則失禮。上魚時,魚頭要對着客人方向,吃時不要翻轉魚身(寓“翻船”之意)。
港人對菜名亦有很多忌諱,不吉祥的名字都改個吉祥的叫法,如豬肝叫豬潤,因“肝”與“幹枯”同音;絲瓜稱勝瓜,因“絲”字與“輸”字諧音;“舌”叫“利”,因“舌”與“蝕”同音。很多菜肴還起了吉利的名字,如一本盈萬利(醬鴨舌)、年年慶有餘(松子黃魚)、金玉滿堂紅(蜜汁金華火腿)、花開添富貴(蟹肉西蘭花)等。
香港人對号碼、數字也很講究,“3”和“8”是他們最樂于追求的數字,認為這二字最吉祥。“3”的廣東話諧音是“生”,寓生氣、生财、生龍活虎;“8”的廣東話諧音是“發”,寓發财、發達。有些商店也喜歡用吉祥号碼做店名,如“168時裝店”、“338發型屋”等。“168''的諧音是“一路發”,“338''的諧音是“生生發”,“238''的諧音則是“易生發”。
香港位于東西兩大文明交融與傳播的樞紐位置,是東西方文化巧妙而又溫馨結合起來的城市實體。即使在繁華的鬧市,至今也保留着中國傳統文化的民風民俗,如送禮時忌送鐘(送終)、書籍(輸)、毯子(壓财)。賭馬打麻将,忌人來借錢、取錢。做生意,第一宗必望其成交,多減些價也在所不惜,最忌客人講價而不買。此外,港人也頗迷信,除參神求簽外,風水掌相之類盛行,笃信神鬼輪回之說也不乏其人,忌不吉利同音字也頗厲害。
中秋不送月餅,送什麼好
中秋,别人送了一盒月餅給我
原創王晰愛思60度
中秋臨近。
各種月餅,在市面上都基本上展開了撕殺。
一盒月餅,三百多塊,四百塊,屢見不鮮了。
我個人還是挺喜歡冰皮月餅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冰皮月餅是如何做成的:
其實,冰皮月餅的皮基本是由糯米粉,粘米粉,澄面,搭配奶油,牛奶,少量糖蒸熟冷卻後做成的。
餡料和普通月餅無異。
冰皮月餅不需要烤制,制作簡單,且基本不用油,糖用的也少。
相對普通月餅來說是低糖低油低熱量。
不喜歡熱氣的人,可以吃這個。
冰皮月餅基本是透明的白色,看起來很好看,加入不同食材也可以做成彩色,非常漂亮。
所以相對普通月餅,我覺得冰皮月餅,對我來講,更誘人。
口感的話,冰皮月餅吃到嘴裡,皮軟粘糯,很豐富。
但是不适合送禮,适合自家吃。
為什麼呢?
冰皮月餅的感覺可能更像點心,簡單好做好吃,可是不經放,很多第二天會變硬。
要是第二天,領導忘記吃了,或者放入冰箱了,拿出來硬硬的。
還可能會懷疑我送的是次品。
前幾天,梅姐來電話,叫我過去拿個月餅。
我一直沒有過去,趁今天有空,還是過去一下吧。
梅姐,原來是一名英語老師,後來下海了。
下海的原因,肯定是原來做老師的收入不多。
前幾天,我還問過曾經學校的老師,那是個教高三的數學老師,教齡十年,很受學生歡迎,上課比賽還拿過學校第一名。
她說她現在年收入是五萬多一點,比幾年前增長了一些,但是不多。
所以她和老公還開了個淘寶店貼補家用。
我想老師的普遍工資這些年也不是真的有外界傳聞的多。
而梅姐做的是外貿的生意。
英語老師做外貿,得天獨厚的優勢。
她可以用MSN靈活和外國人對答。
而我們普通人,靠翻譯軟件,肯定不行的。
專業就是專業,職業就是職業!
她主要是做一些小花籃工藝品,别小看這些小花籃,都是精品。
然後出售到全世界去。
澳大利亞、加拿大居多,華人宜居城市嘛!
梅姐的朋友,有很多在這二個國家。
說白了,也是像在澳大利亞華人幫忙她銷售。
然後再介紹澳大利亞當地的人給她認識。
應該是如此。
開始的時候,她是手工作坊,現在呢?還是手工。
我曾經問過她,為什麼不用機器取代。
她說,機器永遠做不出手工的藝術感。
我不是很理解,我始終相信,工業革命的厲害之處。
隻不過,員工,由原來的三個人,變成了現在三十多個。
她的工廠,就是在自己家裡面。
平時都是關門的,因為她不需要對本地人銷售她的産品。
都是對外銷售的。
我怎麼認識她的呢?
有一年,她家的電腦,都連不上網,然後有一台電腦開不了機。
她請的維護員工,臨時有事回老家了。
當時,她要和澳大利亞的人談一個大生意。
沒網絡怎麼行?
我找了很多人,最後找到了我,因為我比較清閑。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為她弄好,反正,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介紹的。
我就一個人過去了。
她很熱情,而且舉止大方。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她是一個人,支撐起整個家。
老公前幾年因病去世了。
所以講,一個女強人,基本都是生活逼出來的。
簡單閑聊,我就去檢查她的網絡。
後來,我發現是有一條線,給弄斷了,我估計是老鼠,因為是在儲物倉。
我去買了一條新的,然後再買了幾個RJ-45的水晶頭,每個水晶頭大概是五毛錢。
然後又去借了一把網線鉗,終于把網絡重新弄好。
其實是很小的事,但也折騰了一個大早上,而且滿身大汗。
一,要去買網線,二,要去借網線鉗,來來回回,其實是很花時間的。
就是因為這件事,梅姐,每年的中秋,都會送一盒月餅給我。
這樣算算,已經很多年了,我都感覺特别不好意思了。
她總是說,當年要不是我挺身而出,她的生意就談不成了。
說實話,我認為哪真的都是極小的事。
不過,我現在已經真的也不會網線鉗,鉗水晶頭了。
網線裡面,有八種顔色: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
要是順序弄錯了,是不會信号通的。
我有時候,也真的記不住,就感覺特别麻煩。
因此,别人說水晶頭壞了,我都不敢出聲。
不出聲,說明自己不會嘛!
梅姐,叫我去拿月餅,我其實真的很不好意思了。
因此,在去之前,我也買了一些其它的禮品,包括茶葉之類的,送給她。
人,一定要禮尚往來,不要覺得一切理所當然。
初進她的辦公室,發現重新裝修了,更大,更亮敞了。
而且很有氣勢。
用一個大大的橫幅寫說:“甯靜緻遠”。
很多老闆的辦公室都喜歡寫這幾個字,為什麼?
甯靜緻遠意味着,可以修身勵志,陶冶情操,彰顯品位。書法挂家裡客廳、書房或者公司辦公室、茶樓、酒店都行。
我對梅姐說:“梅姐,甯靜而緻遠呀,真有氣勢,叫誰寫的?”
她說:“一個朋友,他寫書法幾十年了。”
我說:“功力和我比起來,還是欠一點火候。”
她驚訝:“你也會書法?”
我說:“不是會,是精通,而且是中國書法協會的成員。”
她更驚訝了:“你是書法協會的人呀,那有多難呀?”
我說:“是中國的,不是當地,也不是市,也不是省的。”
她不相信:“太難了吧,好像本地都沒有幾個這樣的人。”
我知道她不相信,然後我打開手機,把幾張相片找出來,對她說:“你看看。”
相片裡面有什麼呢,我和幾個書法家的合影,而且後面是有中國書法協會做背景的。
我對她說:“歐陽江河、于明诠,這些當代的書法家,聽過嗎?”
其實,我知道她肯定沒有聽過的,誰聽過呀?
除非你真的是搞書法的。
她說:“沒聽過!”
我說:“我和他們都是朋友!”
她似乎更不相信。
我指着相片講:“這個是誰,這個是誰,有多出名,然後我在哪。”
相片拍得天衣無縫,其實,我隻不過我在深圳參加了他們一個書法展,然後和他們合影的。
其實,假的!
我大字不識一個,是什麼書法家,不可能的!但是我會寫一些書法,這又是真的。
她說:“你真的會寫字?”
我答:“如假包換!”
我心想,誰不會寫字呢?
有時候,人在說謊話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真的會讓對方有錯覺。
我對她說:“甯靜緻遠,你知道出自哪裡嗎?”
梅姐說:“不知道!”
我說:“不知道,你又叫人寫?”
她說:“大家都喜歡寫這個嘛,表示心境甯靜!”
我說:“諸葛亮寫的!出自他!”
她表示不相信。
好吧!我引用一段:
《誡子書》
漢·諸葛亮
夫君子之行,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
非甯靜無以緻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慆慢則不能勵精,
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我說:“非澹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這二句話,高中曆年必考詩詞。是不是就是甯靜緻遠呀!”
她說:“原來真的是諸葛亮寫的,有點牛!”
我說:“諸葛亮相信甯靜的力量,一個人,出色的,優秀的,都喜歡獨處,喜歡和自己對話,甯靜才能夠修養身心,靜思反省。不能夠靜下來,則不可以有效地計劃未來,而且學習的首要條件,就是有甯靜的環境。”
她說:“我也時常一個人關起門來思考。”
我說:“甯靜的力量像水一樣,蘊含着萬物之力,暗湧潛流,适應蓄勢待發。”
她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說的是節儉吧!”
我說:“審慎理财,量入為出,不但可以擺脫負債的困擾,更可以過着簡樸生活,不會成為物質的奴隸。”
她說:“這方面,我們的财務做得比較好,一直都是量力而行,前幾年,有人叫我們辦分廠,辦分公司。我都拒絕了,我覺得品質很重要,另外如果是分廠,如果管理不到位,就會浪費很嚴重。”
我說:“這是對的,德不配位,最難,一定要慢慢發展。要慢慢計劃事業,不要事事講求名利,才能夠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靜下來,才能夠細心計劃将來,最終打磨出更好的産品。”
她問:“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這句什麼意思?”
我說:“諸葛亮忠告我們時光飛逝,意志力又會随着時間消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管理是個現代人的觀念,細心想一想,時間不可以被管理,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也不少,惟有管理自己,善用每分每秒。”
她略有所悟:“原來如此。”
其實,有時候,感覺諸葛亮在哪種年代,就可以寫出讓後人一直品味的人生哲理,不是一般厲害!
梅姐說:“要不中午一起吃飯,我叫公司幾個中層一起去。”
我說:“不不不,我要回去。”
她說:“你不是不用上班了嗎?你回去幹嘛?”
我說:“我也有我的事做呀?”
她說:“吃個飯能擔誤你多少時間!就這麼定了。”
看來盛情難卻了,客随主便吧,無所謂。
吃飯是安排在一個山莊,其實,她的管理團隊,我基本上都認識。
隻不過,加進來一個新的女生,挺美的,而且是用了化妝品,不錯吧!
反正我沒見過。
梅姐介紹她:“新來的,做市場營銷的。”
梅姐介紹我:“老朋友,對了,電腦工程師。”
我趕緊搭話:“就是電腦修理工。”
她很主動,說加個微信。
我把二維碼弄出來,讓她掃了一下。
之後,就不說話了。
人多,怎麼說呢?
我浏覽了她的朋友圈相冊。
真會拍照。
你看她朋友圈,全是高大上的,平時還彈古筝、畫油畫、跳健美操,偶爾還參加徒步、騎行。
我一看,就感覺是假的。
我和那個“中國書法協會”如出一撤。
隻不過,她包裝很好。
這就是一個高手。
她很懂得包裝自己,讓自己仿佛在人民群衆中,又高于一般人,會給别人一種錯覺,哇,原來做了這個産品是可以實現财務自由的,動不動可以四處飛,她還喜歡倒計時,例如廈門旅遊倒計時…
梅姐的小花籃,我自己估計,想打開本地市場了。
因為,她請的,不是一般的市場營銷高手。
我們要營銷,一定要學會做演員。
演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
演的像了,你才可以吸引人。
讓人知道你有故事,别人會不自覺地想和你聊聊,慢慢的,你就成為所有人的偶象。
所以,我們也要學會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比如我,故事的我,很多是不真實的。
但是,有故事邏輯,就有人看了。
一個邏輯清楚的故事,會極大提升聽故事人的體驗。
我們都要做一個會講故事的人!
會講了,才有營銷!
(堅持原創,請關注“愛思60度”,隻想更真實表達生活觀點,“我”不一定是我,敬請區别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