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不喝的成語有哪些(不吃不喝 成語)

biang 中華百科 874

本文目錄

  1. 亂吃東西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2. 關于“不喝酒”的成語有哪些
  3. 懶惰不上進的成語有哪些

亂吃東西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用成語說一個人亂吃東西

饑不擇食

jī bù zé shí

【解釋】擇:挑揀。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饑不擇食。’”

【結構】補充式。

【用法】比喻迫切需要時;顧不及考慮和選擇。一般作賓語。

【正音】擇;不能讀作“zhé”。

【辨形】饑;不能寫作“雞”。

【近義詞】慌不擇路

【反義詞】挑肥揀瘦

【辨析】~和“狼吞虎咽”;在含義上有相似之外。但~偏重在餓得急了;顧不上選擇食物。除吃東西外;還可形容對其他方面迫切需要;“狼吞虎咽”偏重在外表的形體動作。

【例句】餓急了什麼都吃;凍極了什麼都穿;此所謂~;寒不擇衣嘛!

2.關于吃飯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狼吞虎咽láng tūn hǔ yàn

[釋義]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語出]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個精光。”

[正音]咽;不能讀作“yīn”或“yè”。

[辨形]吞;不能寫作“舌”。

[近義]大吃大喝饑不擇食食不甘味

[反義]細嚼慢咽

[用法]用于形容吃東西的樣子。一般作謂語、狀語、定語。

[結構]聯合式。

3.形容“東西很好吃”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饕餮大餐、口齒留香、回味無窮、玉盤珍馐、秀色可餐、垂涎欲滴

1、饕餮大餐

讀音: tāo tiè dà cān

釋義:饕餮是一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隻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于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欲的象征。

2、口齒留香

讀音:kǒu chǐ liú xiāng

釋義:形容食物可口香甜,令人回味。

3、回味無窮

讀音:huí wèi wú qióng

釋義: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後的餘味。

4、玉盤珍馐

讀音: yù pán zhēn xiū

釋義:華美的盤子和珍貴的食物。

5、秀色可餐

讀音: xiù sè kě cān

釋義: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後也形容景物秀麗。

6、垂涎欲滴

讀音:chuí xián yù dī

釋義:涎:口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

4.吃飯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尺頰生香】:吃過美味之後,牙齒和兩頰逐漸感覺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辭、詩文意味深長,令人回味。

【齒甘乘肥】:食美味,騎駿馬。形容生活豪奢。

【大烹五鼎】:烹:燒煮。古代祭禮,後用以指吃特别美味的飯食。形容生活奢華。

【肥醲甘脆】:醲:指酒性濃烈;甘脆:美味。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焚香列鼎】:焚:燃燒,點燃;列:排列。點起名貴的香,擺滿很多的美味佳肴。形容生活闊氣和講究排場。

【豐衣美食】:豐厚的衣服,美味的食品。

【鳳髓龍肝】:比喻珍奇美味。

【甘旨肥濃】:泛指佳肴美味。

【膏梁子弟】:膏:肥肉;梁:細糧;膏梁:泛指美味的飯菜。舊時指官僚、地主、有錢人家的子弟。

5.關于吃貨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山吃海喝[ shān chī hǎi hē ],放肆地大吃大喝。

2.狼吞虎咽 [ láng tūn hǔ yàn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3.暴飲暴食[bào yǐn bào shí],又猛又急的大量吃喝,使身體失調,對人身體不利。

4.饑不擇食 [ jī bù zé shí ],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5.囫囵吞棗 [ hú lún tūn zǎo ],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造句:

1.他們山吃海喝奢侈了幾年,直至坐吃山空。

2.那個餓壞了的孩子,看到食物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3.暴飲暴食是可恥的行為,是在浪費國家糧食,想想那些正處于饑餓當中的人吧!

4.小華餓到了饑不擇食的地步了。

5.我們要認真理解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切勿囫囵吞棗。

6.亂字的四字成語

1)轍亂旗靡:轍:車轍;靡:倒下。車轍錯亂,旗子倒下。形容軍隊潰敗逃竄。

2)撥亂濟危:平定亂世,救濟危難。

3)目亂精迷:眼花缭亂,神情迷惑。形容所見情景複雜紛繁或怪異多變,令人驚異。

4)取亂存亡:古代國家的一種自視正義的對外策略。指奪取政治荒亂的國家,保全将亡的國家。

5)取亂侮亡:古代國家的一種自視正義的對外策略。指奪取政治荒亂的國家,侵侮将亡的國家。

6)始亂終棄:亂:***,玩弄。先亂搞,後遺棄。指玩弄女性的惡劣行徑。

7)徒亂人意:意:心情。隻會擾亂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8)淆亂視聽:視聽:看和聽。混淆是非,以擾亂人們的視聽。

9)心亂如麻:心裡亂得象一團亂麻。形容心裡非常煩亂。

10)一亂塗地:形容亂到不可收拾。

11)雜亂無序:又多又亂,沒有條理。

12)撥亂為治:猶撥亂反治。指消除混亂局面,恢複正常秩序。

13)定亂扶衰:定:平定;扶:幫助,扶持。平定禍亂,扶持衰弱。

14)紛亂如麻: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15)禍亂滔天: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16)匡亂反正:消除混亂局面,恢複正常秩序。

17)天華亂墜:形容說話有聲有色,極其動聽(多指誇張而不符合實際)。同“天花亂墜”。

18)違法亂紀:違犯法令,破壞綱紀。

19)以文亂法:文:指儒家的經典。引用儒家的經典,非議國家法令。

20)以紫亂朱:比喻将奸佞小人當作廉潔公正的君子。

21)賊子亂臣: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

22)胡行亂為:猶胡作非為。不顧法紀或輿論,毫無顧忌地做壞事。

23)胡言亂道:猶胡言亂語。指沒有根據,不符實際的瞎說,或說胡話。

關于“不喝酒”的成語有哪些

關于“不喝酒”的成語隻有一個,另關于酒的成語如下:

1、滴酒不沾

【拼音】: dī jiǔ bù zhān

【解釋】:一點酒也不喝。

【舉例造句】:她滴酒不沾,今天可破例了。

2、酒池肉林

【拼音】: jiǔ chí ròu lín

【解釋】:古代傳說,殷纣以酒為池,以肉為林,為長夜之飲。原指荒淫腐化、極端奢侈的生活,後也形容酒肉極多。

【出處】:《史記·殷本紀》:“以酒為池,懸肉為林。”

【舉例造句】:纣王聽信妲己,造酒池肉林,一無忌憚,朝綱不整,任意荒淫。

3、酒地花天

【拼音】: jiǔ dì huā tiān

【解釋】:形容吃喝嫖賭、荒淫腐化的生活。

【出處】:清·曾樸《孽海花》第一回:“安垲第喝茶,天樂窩聽唱,馬龍車水,酒地花天,好一派升平景象!”

【舉例造句】:康中丞雖然年過五旬,看着這些粉白黛綠的妖姬,過着那般酒地花天的日月,自然的未免有情,誰能遣此?

懶惰不上進的成語有哪些

1.遊手好閑:形容人懶散,不願勞動。

2.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人完全依賴他人,自己不勞動。

3.怠惰因循:指懶惰拖延,不思進取。

4.好吃懶做:形容人隻知享受,不願工作。

5.偷閑轎遲躲靜:指找借口逃避工作,圖清閑。

6.悠悠忽忽:形容人懶散、不專注的樣子。

7.飽食終日:指整天吃飽喝足,不思進取。

8.一曝十寒: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9.偎慵堕懶:形容人懶散、無精打采。

10.貪吃懶做:形容人隻知吃,不願做任何工作。

懶惰是一種看似安逸、實則空虛的心态,它會剝奪你對未來的期望,削弱人際關系,使心胸狹窄,對生活充滿懷疑。懶惰的表現多種多樣,從極端的懶散到微妙的猶豫不決,都可能影響我們實現目标。學生中有些人懶惰主要體現在學習和日常生活的态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