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種類有哪些(鑽石種類有哪些種類)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鑽石有哪些種類
  2. 鑽石的種類
  3. 藍色寶石有哪些種類
  4. 鑽石都有哪些種類
  5. 鑽石種類有哪幾種

鑽石有哪些種類

鑽石的種類

一、根據品質分類

鑽石可以根據其品質分為不同類型。品質主要取決于鑽石的淨度、顔色、切工和克拉重量。高品質鑽石通常具有無色或近乎無色的特點,淨度高,切割精細,閃閃發光。常見的品質分級包括D至Z的淨度級别和一系列顔色等級。這些分級為購買者提供了關于鑽石價值的基本依據。

二、根據形狀分類

鑽石的形狀也是其分類的一種重要方式。常見的鑽石形狀包括圓形、橢圓形、心形、梨形、橄榄形等。每種形狀的鑽石都有其獨特魅力和适用的場合。例如,圓形鑽石是最受歡迎的選擇,适合各種鑲嵌和場合;橢圓形鑽石則适合獨特設計,展現出優雅氣質。

三、根據用途分類

鑽石還可以根據其用途進行分類。最常見的用途是珠寶和配飾,如鑽石戒指、項鍊等。除此之外,鑽石也用于工業和科學領域,例如在鑽孔和研磨過程中使用的切割面極好的鑽石。另外,合成鑽石在科研和某些工業應用中也有其價值。

四、特殊種類鑽石

除了上述分類外,還有一些特殊種類的鑽石,如黑鑽、彩色鑽石等。這些鑽石因其獨特的顔色和外觀而備受追捧。黑鑽以其深邃的黑色吸引人們注意,常用于高級珠寶制作;彩色鑽石則因其稀有性和獨特色彩而價值高昂。這些特殊種類的鑽石在市場上具有極高的價值和吸引力。

鑽石的種類

鑽石晶體在生成過程中總會或多或少攙雜其他元素,甚至在鑽石晶體中還會攙雜地幔礦物,這些地幔礦物均以包裹體的形式存在,例如石榴子石(Garnet)和橄榄石(Olivine)等。在鑽石晶體中最常見的攙雜元素是氮,極少數鑽石晶體中攙雜有硼。氮和硼元素與碳元素的化學性質最為近似,在鑽石晶體生長過程中可替代碳元素。攙雜氮元素者呈現黃色;攙雜硼元素者呈現藍色,并且使得鑽石成為電的半導體。根據鑽石晶體中是否含氮元素,鑽石可分為兩種類型:Ⅰ型鑽石,含氮;Ⅱ型鑽石,不含氮。鑽石中是否含氮可以由紅外光譜來确定:兩種鑽石在紅外波長範圍具有特征吸收峰,Ⅰ型鑽石在1400~1000 cm-1範圍具有氮的吸收峰,Ⅱ型鑽石因為不含氮而不具有氮的吸收峰。

圖1-6天然Ⅰa型黃色鑽石晶體和刻面黃色鑽石(Robert Weldon/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Ⅰa型鑽石的黃色是由聚合氮原子引起的

鑽石又根據含氮的狀态不同分為Ⅰa和Ⅰb型。

1.Ⅰ型鑽石

當鑽石剛生成時,晶體内的氮元素是以單原子的離散狀态存在。在漫長地質年代的高溫高壓作用下,鑽石晶體内的單個氮原子逐漸聚合在一起形成氮原子的聚合體。氮原子的聚合體可能是2個、3個或4個氮原子的聚合體,也可能更多。具有氮原子聚合體的鑽石屬于Ⅰa型鑽石。Ⅰa型鑽石占天然鑽石的絕大部分,約占98%。Ⅰa型鑽石的顔色與含氮量有關,含氮量極低時,鑽石為無色,含氮量越高黃色的飽和度越高。圖1-6所示為一顆亮圓形切工的彩黃色鑽石和一顆天然黃色鑽石晶體。

(1)Ⅰa型鑽石

Ⅰa型鑽石中存在諸多種類的氮聚合體,對鑽石顔色産生貢獻的是由3個氮原子組成的聚合體,其餘氮聚合體在可見光範圍不産生吸收,對鑽石的顔色沒有貢獻。3個氮原子組成的聚合體是一個顔色中心(簡稱色心),記作N3色心,是鑽石中最重要的色心。

Ⅰa型鑽石晶體中的2個氮原子聚合體被稱為A聚合體,4個氮原子聚合體為B聚合體。Ⅰa型鑽石晶體中的A聚合體和B聚合體的比例不盡相同。根據A聚合體和B聚合體的比例,Ⅰa型鑽石又可細分為幾個次類型:①當Ⅰa型鑽石中隻有A聚合體時,為ⅠaA型;②當隻有B聚合體時,為ⅠaB型;③當Ⅰa型鑽石中同時具有A聚合體和B聚合體并且比例相近時,為ⅠaA B型;①當Ⅰa型鑽石的A聚合體多于B聚合體時,為ⅠaA> B型;⑤當A聚合體遠遠多于B聚合體時,為ⅠaA>>B型;⑥當Ⅰa型鑽石的A聚合體少于B聚合體時,為ⅠaA< B型;⑦當A聚合體遠遠少于B聚合體時,為ⅠaA<<B型。Ⅰa型鑽石的次類型可以由A聚合體和B聚合體的紅外吸收峰強度加以确定。

(2)Ⅰb型鑽石

Ⅰb型鑽石所含的氮元素以單原子的狀态随機分布在鑽石的晶體中,這些單個氮原子被稱為離散氮原子。Ⅰb型鑽石的含氮量很低,氮原子在鑽石晶體之間的距離較大,即使在很長地質年代的高溫高壓作用下也不能聚合在一起。Ⅰb型天然鑽石極少,隻占天然鑽石的0.1%。未經高溫高壓處理的合成鑽石幾乎都屬Ⅰb型。Ⅰb型鑽石的顔色也與含氮量有關,含氮量越高黃色的飽和度越高。當Ⅰa型鑽石和Ⅰb型鑽石的含氮量相同時,Ⅰa型鑽石的顔色飽和度要遠小于Ⅰb型的飽和度。

2.Ⅱ型鑽石

Ⅱ型鑽石不含氮元素,或含有可忽略不計的氮,但可能含硼元素,又分為Ⅱa型和Ⅱb型。

(1)Ⅱa型鑽石

Ⅱa型鑽石的氮元素含量小于10×10-6,不含有硼元素。Ⅱa型鑽石約占天然鑽石總量的2%。若Ⅱa型鑽石沒有任何晶體缺陷,則顔色為無色。許多Ⅱa型鑽石呈現粉紅色、紅紫色和棕色,主要是由于晶體缺陷塑性變形所造成的。Ⅱa型棕色鑽石經高溫高壓處理後可變成無色鑽石或較淺的棕色及其他顔色。

圖1-7天然Ⅱb型藍色鑽石(Tino Hammid/Courtesy of Aurora Gem Collection)

北極光鑽石集第7号,0.27ct;Ⅱb型鑽石的藍色是由攙雜硼元素造成的

(2)Ⅱb型鑽石

Ⅱb型鑽石含有微量的硼元素,呈現藍色,如圖17所示。Ⅱb型天然鑽石十分罕見,價格相當昂貴。因硼原子外層有3個電子,在鑽石晶體内産生1個電子空穴。這一電子空穴在鑽石的能級中生成1個受子能帶,可以吸收長波可見光,也可使Ⅱb型鑽石變成半導體。

鑽石的簡單分類如表1—l所列。Ⅰa型鑽石大約占全部天然鑽石的98%,顔色為無色到黃色。Ⅰb型鑽石隻占全部天然鑽石的0.1%,顔色為無色到黃色。Ⅱa型鑽石占全部天然鑽石的2%,顔色為無色。Ⅱb型鑽石隻含硼不含氮,極為稀少,顔色為藍色。

表1-1鑽石的簡單分類

3.鑒定特征

不同類型的鑽石具有不同的紅外吸收光譜,圖1-8所示為典型的不同類型的鑽石紅外吸收光譜。Ⅰa型與Ⅰb型鑽石紅外吸收光譜的主要在1400~1000cm-1的波數區間有所區别:Ⅰa型鑽石在1282cm-1處11有一A聚合體的吸收峰,在1175cm-1處有一個B聚合體的吸收峰;Ⅰb型鑽石在1344和1130cm-1處具有兩個離散氮原子的吸收峰。Ⅱa型鑽石在1400~1000cm-1的區間沒有吸收峰。Ⅱb型鑽石特征吸收峰位于2930,2800,2455和1300cm-1處。實際的鑽石紅外吸收光譜可能比圖1—8所示的典型的鑽石分類光譜要複雜得多,主要是由于鑽石的類型可能有混合,另外,其他各種鑽石晶體缺陷也可能産生紅外吸收。

圖1-8不同類型鑽石的紅外光譜圖

由于不同形式的氮可以同時存在于鑽石之中,氮和硼也可能同時存在,鑽石的類型也可以混合。當鑽石中同時具有聚合氮和離散氮時,其類型為混合型Ⅰa+Ib。如果鑽石中同時含有離散氮原子和硼原子,其類型應為Ib和Ⅱb的混合型Ib+Ⅱb,人工合成綠藍色鑽石常有這種混合類型。

由于含攙雜元素的種類和濃度的不同,不同類型的鑽石對紫外和可見光的吸收也不同。Ⅰ型鑽石在紫外波長範圍的截止波長為330nm,Ⅱ型鑽石的紫外截止波長為220nm。Ⅰ型鑽石紫外截止波長較長的原因是由氮元素造成的,硼元素并不改變紫外截止波長的位置。另外,鑽石攙雜氮的濃度對截止波長沒有影響。

藍色寶石有哪些種類

藍色寶石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包括藍寶石、藍鑽石、藍碧玺、海藍寶石、藍锆石、藍歐泊等。

藍色寶石因其深邃而神秘的色彩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以下将詳細介紹幾種常見的藍色寶石。

1.藍寶石:藍寶石是最為人所熟知的藍色寶石,它的顔色從淺藍到深藍不等,有的還帶有微妙的色彩變化。藍寶石的産地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克什米爾地區的藍寶石,因其顔色鮮豔、透明度高而備受推崇。藍寶石常被用作珠寶飾品,也是九月生辰石,象征着忠誠、堅貞和慈愛。

2.藍鑽石:藍鑽石是一種非常稀有且珍貴的寶石。它的藍色是由于鑽石中的硼元素導緻的。藍鑽石的顔色深淺不一,從淡藍到深藍都有。其中最著名的藍鑽石可能是“希望之鑽”,這顆鑽石因其深邃的藍色和傳奇的曆史而聞名于世。

3.藍碧玺:藍碧玺是碧玺家族中的一員,它的顔色通常為淺藍色或藍綠色。藍碧玺的顔色清新自然,給人一種甯靜舒适的感覺。藍碧玺常被用于制作珠寶飾品,也是十月生辰石之一。

4.海藍寶石:海藍寶石是一種顔色如海水般的寶石,它的顔色從淺藍到深藍不等,有的還帶有綠色調。海藍寶石的透明度較高,内部常有裂紋和包裹體。海藍寶石象征着海洋的廣闊與深邃,也寓意着平靜與和諧。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的藍色寶石外,還有藍锆石、藍歐泊等寶石也因其獨特的藍色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這些寶石各有特色,但都以其深邃而神秘的藍色吸引着人們的目光。無論是作為珠寶飾品還是收藏品,藍色寶石都以其獨特的魅力而備受青睐。

鑽石都有哪些種類

鑽石是寶石之王,它們的種類繁多,每一種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鑽石種類:

1.藍白鑽:這類鑽石外觀透明,帶有一種淡藍色的光澤。優質的藍白鑽顔色如同純淨的水一樣透明,常被用于鑽石戒指的設計中。其中,顔色更淡的藍白鑽更為珍貴。

2.藍鑽:藍鑽以其獨特的深藍色至藍色外觀而聞名。其中,顔色更深、品質更高的藍鑽尤為珍貴。藍鑽含有硼元素,能夠導電,非常罕見。天然的深藍色藍鑽價值連城,而市場上的藍鑽多數來源于南非的普利米爾礦山。

3.紅鑽:紅鑽是粉色至鮮紅色的透明鑽石,鮮紅色的紅鑽最為珍貴。紅鑽主要産自澳大利亞,因其稀有性和獨特的美感,市場上紅鑽的每克拉價值極高。

4.綠鑽:綠鑽呈淡綠色至綠色,鮮綠色的綠鑽被視為珍品。綠鑽的顔色通常是由晶體結構的變化引起的,且綠色往往僅出現在鑽石表面。因此,真正的綠色鑽石極為罕見,價值不菲。

5.紫鑽:紫鑽是從淡紫色到紫色的透明鑽石,其價值通常是同等級别無色鑽石的三倍。紫紅色的紫鑽被視為稀世珍品,主要來源地是前蘇聯。紫鑽的形狀多樣,包括公主形、祖母綠形、上丁方形、梨形等,而圓形紫鑽最為常見。

鑽石種類有哪幾種

一、按照不同的形成方式,也可以将鑽石分為兩大類:天然鑽石和仿造鑽石。

1、天然鑽石

天然鑽石大都經過地球深部高壓、高溫而形成,其形成時間較長,一般都需要上億年;還有一種形成方式是隕石撞擊,急速下降的隕石在撞擊到地球的時候形成瞬時高溫高壓,改變周圍礦石結構,從而形成鑽石。

2、仿造鑽石

仿造鑽石的方式有幾種,其中現在比較常見的是實驗室培育鑽石,即将一顆小鑽石放在實驗室特定環境下,讓鑽石“生長”為大鑽,這種鑽石和天然鑽石相差不大。

二、按照不同的克拉重量和價值,鑽石可以分為碎鑽、小鑽、中鑽、大鑽、名鑽幾大類。

一般來說,0.2克拉以下的為碎鑽。重量為0.2-0.3克拉的稱為小鑽。0.31-1克拉的稱為中鑽。1.0-10克拉的稱為大鑽。十克拉以上的稱為名鑽(有自己的名字)。

三、按照鑽石顔色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類:白鑽和彩鑽。

1、白鑽

市場中常見的無色鑽石,在諸多鑽石鑲嵌類首飾中幾乎都是選用這種鑽石。

2、彩鑽

彩色鑽石指鑽石具備顯著顔色,或罕見的天然緻色鑽石,都屬于彩色鑽石之列。彩色鑽石擁有幾乎你能想象的任何色彩,其中有十二種不同的主要色彩。彩鑽可以隻含一種顔色,也可以是兩種或者三種顔色的混合體。

已知的彩鑽顔色主要有:黃色鑽石、橙色鑽石、粉色鑽石、藍色鑽石、綠色鑽石、紅色鑽石、棕色鑽石、灰色鑽石、變色龍鑽石、黑色鑽石、紫色鑽石。

鑽石可以區分為Ⅰ型和Ⅱ型

型:能透過400-300nm的紫外光,并在紅外區顯示與N相關的吸收帶,根據N的分布可分為:

a型:N以小片晶形式存在于鑽石晶體結構中。

b型:N以分散狀形式存在于鑽石晶體結構中。

Ⅱ型:能透過低到220nm紫外光,并在紅光區無明顯吸收帶,自然界含量少,且形态為不規則狀,著名例子是庫裡南和塞拉利昂之星。

Ⅱa型:不導電,具有最高的導熱性,室溫下至少是銅的五倍,在短波紫外光下不發磷光。

Ⅱb型:半導體,短波紫外光下發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