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形容流動的詞語有哪些
如下:
1、流動的(河水)。
2、流動的(小溪)。
3、流動的(泉水)。
4、流動的(人流)。
5、流動的(血液)。
形容詞的用法:
形容詞用來修飾名詞或代詞,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态,和特征的程度好壞,與否。在句中作定語,表語,賓語,補語。
形容詞一般不能帶賓語,但有些性質形容詞也表示動态,具備動詞的某些特性,可以帶賓語。帶上賓語以後,就成了“動詞”。這類能夠帶賓語的形容詞屬于兼有形容詞和動詞功能的兼類詞。
有些單音節形容詞加上“壞”、“死”後,後面可以加上賓語,一般限于口語使用中,但不應算作形容詞帶賓語,而是述補短語帶賓語。因此,這類詞也不是兼類詞。
形容水的流動詞語有哪些
1、波光粼粼
拼音:[bō guāng lín lín]
出處: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漁帆點點。
釋義:形容波光明淨。波光:陽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過來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淨。
2、水波不興
拼音:[shuǐ bō bù xīng]
出處: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宋·蘇轼《前赤壁賦》
釋義:沒有漣漪的;沒有波紋的
3、碧波蕩漾
拼音:[bì bō dàng yàng]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燦爛的陽光,美麗的野花,碧波蕩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闆街……”
釋義:青綠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4、随波逐流
拼音:[suí bō zhú liú]
出處:《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夫聖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随其流而揚其波?”《五燈會元》:“看風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釋義: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蕩。比喻沒有堅定的立場,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隻能随着别人走。
5、波濤洶湧
拼音:[bō tāo xiōng yǒng]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策傳》:“是歲地連震”注引《吳錄》:“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帝見波濤洶湧,歎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釋義: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6、驚濤駭浪
拼音:jīng tāo hài làng
出處:唐《玉山常文集·海雲樓記》:“人當既靜之時,每思及前此所經履之驚濤駭浪,未嘗不惕然。”
釋義:濤:大波浪;駭:驚怕。洶湧吓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遭遇或艱難的考驗,也形容海浪洶湧的可怕情景。
形容水流動的樣子的詞語有哪些
潺潺地流着、緩緩地流着、嘩嘩地流着、嗖嗖的刮着。
一、潺潺地流着
讀音:chán chán。
解釋:
1、指形容水流動的樣子;
2、指流水聲;
3、指形容雨聲。
出自:“谷水潺潺,木落翩翩。”《丹霞蔽日行》
譯文:溪水潺潺流淌,落葉翩翩飛舞。
二、緩緩地流着
讀音:huǎn huǎn。
解釋:形容事物的發展規律,辦事不急躁,緩一緩(暫停片刻),穩妥逐步的處理事物問題之狀态。
出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陌上花引》
翻譯: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我可以慢慢等你回來。
同義詞:漸漸、冉冉、逐漸、徐徐。
三、嘩嘩地流着
讀音:huāhuā。
解釋:
1、喧擾,亂哄哄。
2、形容聲名大起。
3、拟聲詞。指水流動的聲音。
造句:河水嘩嘩地流着。
四、嗖嗖地刮着
讀音:sōu sōu。
解釋:象聲詞。
出自:“走在路上,冷風嗖嗖,一家人凍得直打哆嗦。”《伏虎記》。
形容流動的詞語
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車馬等象水流一樣連續不斷。
川澤納污:以湖泊江河能容納各種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養,能包容所有的善惡、毀譽。
咕咕噜噜:象聲詞,水流動或物體滾動的聲音。
行流散徙:徙:遷徙。像雲行水流似的分散遷徙。是指萬物随自然規律而變化。
狐聽之聲:是指冰下水流之聲。
混混沄沄:水流洶湧的樣子。比喻連續不斷。
江流之勝:勝:勝景。遍覽江河水流的勝景。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渾,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壅:堵塞。細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終将彙合成為大江大河。比喻對細小或剛剛萌芽的問題不加注意或糾正,就會釀成大的問題。
開源節流:開:勸課;源:水源。開發水源,節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節省開支。
令行如流:是指命令的推行象水流向下一樣迅速順利。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後退。
山重水複:是指山巒重叠,水流盤曲。
輸瀉跳蹙:瀉:很快地流;蹙:緊迫。形容水流湍急,一瀉千裡。
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比喻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
水過地皮濕:水流過地面,地皮就濕。意思是沒二話,就是這樣。也用來比喻事情辦過沒什麼效果,作用不大,印象不深。
水激則旱:旱:同“悍”,勇猛;激:因水受阻或震蕩而向上湧。是指水流受阻,激而勁悍。比喻越受阻撓,越能激起力量。
水徑不深:徑:直,直往。水流很急的地方,水則不會深。
水流花謝:謝:脫落。是指河水流逝,花兒也凋謝了。形容景色凋零殘敗,用來比喻局面殘破,好景已不存在,無法挽回。亦作“花謝水流”。
水落歸槽:四溢的洪水流入了河槽。比喻一心惦記着的事有了着落。
順水行船: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順應情勢說話行事。
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進。
滔滔汩汩:滔滔:形容流水不斷;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比喻說話連續不斷。
投鞭斷流:把所有的馬鞭投到江裡,就能截斷水流。比喻人馬衆多,兵力強大。
小決使導:決:開通水道。開小口子,引導水流通。比喻經常聽取批評意見,改正缺點,就可以避免犯大錯誤。
一瀉汪洋:形容水流迅速,水勢浩大。
形容水流的詞語
表示“綠”的二字詞語有哪些
1.新綠:指剛剛長出的嫩綠植物,象征生機勃勃。
2.嫩綠:形容初春植物的淺綠色,柔軟而充滿活力。
3.淺綠:一種接近白色的淺色調綠色,顯得清新自然。
4.深綠:與淺綠相對,深綠色調更加濃郁,給人以沉穩之感。
5.青綠:常用來形容青年植物或春天的景色,充滿生機。
6.蔥綠:特指像蔥一樣鮮嫩的綠色,常用來形容植物的新鮮。
7.黃綠:介于黃色和綠色之間的顔色,有時形容植物初春時的顔色。
8.暗綠:比深綠顔色更暗,缺少光澤,常用來形容陳舊的綠色。
9.明綠:與暗綠相對,明亮的綠色,給人以清晰明快之感。
10.亮綠:強烈的綠色,通常用來形容光澤感強的綠色物體。
11.鮮綠:新鮮的綠色,常用來形容剛剛長出的植物或春天的景色。
12.草綠:類似草的綠色,給人以自然、野生之感。
13.墨綠:接近黑色的深綠色,顯得沉穩而神秘。
14.水綠:類似水的綠色,常用來形容水面反射的綠色。
15.碧綠:鮮豔的綠色,如同碧玉一般,給人以高貴、純潔之感。
成語及典故:
16.蒼翠欲滴:形容植物綠色濃郁,仿佛要溢出水分。
17.蒼松翠柏:常用來形容四季常青的松樹和柏樹,象征堅韌不拔。
18.丹心碧血:比喻忠誠而高貴的精神,即使付出生命也值得。
19.綠衣黃裡:舊時比喻尊卑颠倒,地位不應的現象。
20.蜩螗沸羹:形容社會動蕩不安,如同蟬鳴和水沸騰。
21.苌弘碧血:形容為正義事業而獻出的寶貴生命。
22.浮翠流丹:形容色彩鮮豔,流動變化的美麗景色。
23.青枝綠葉:形容樹木茂盛,或比喻年輕人充滿活力。
24.水碧山青:形容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25.朱甍碧瓦:形容建築華麗,色彩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