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描寫蝗蟲的詞語
1.形容“螞蚱”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螞蚱”的詞語有:1.一蹦一跳。2.漫天飛舞。3.綠油油。4.害蟲。
[讀音] [ mà zha ]
[釋義]蝗蟲的俗稱。亦指蚱蜢。
[百科]螞蚱,植食性昆蟲,具咀嚼式口器。觸角呈短鞭狀,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體色有綠色和褐色,是生活環境的保護色。螞蚱口大、下巴發達,以植物葉片為食,全世界有超過12000種螞蚱,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
2.描寫蚱蜢的句子螞蚱全身翠綠,頭是三角形的,上面長着一雙像蒙上了一層透亮薄紙的眼睛。
頭頂上還有兩個像天線一樣擺動的小觸角呢!螞蚱有一張凸起的嘴巴,裡面有一些鋒利的牙齒,能把植物的葉片咬的千瘡百孔,它的腹部有幾條細長的短腿,短腿上長着一些刺毛,你可别小看了它,螞蚱就是憑借這些刺毛,才能挂在草葉背後不易被人發現。螞蚱除了一些短腿,身後還有兩條長腿,這兩條長腿能讓螞蚱跳得又高又遠。
螞蚱身上還有兩對翅膀,上面一層是深綠色的,如同一件外衣裹在身上,裡面一層是透明的淡綠色的,上面有一點紫色,像一件内衣。
3.關于昆蟲的成語或詞語關昆蟲的成語由于漢語成語多來自古語,其中有些昆蟲名稱與現在常用的名稱不同,甚至很少為現代大衆所知。
現将有這一類成語中有代表性的列出來,并綜合多種資料對其中的昆蟲名稱進行解釋。蜩螗沸羹蜩為蟬類的别名;螗是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
“蜩螗沸羹”指如蟬鳴和沸湯翻滾,表示紛擾不甯的意思。猬鋒螗斧此成語中的“螗”與前一成語中不同,應為“螗螂”即“螳螂”的簡稱。
“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舉如人執斧之形,故名。
“猬鋒”指刺猬的刺。“猬鋒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螓首蛾眉螓為蟬的一種,體小、方頭廣額、有花紋。“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蚍蜉撼樹蚍蜉為大螞蟻。楚腰蛴領這裡的“蛴”指“蝤蛴”即天牛幼蟲。
在現代“蛴”一般指蛴螬,即金龜甲之幼蟲。“楚腰蛴領”形容女子體态苗條,脖子美白。
蝶怨蛩凄“蛩”指蟋蟀或蝗蟲。“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
在現代昆蟲學名稱中,“蛩”見于“蛩蠊目”,是一類在我國很少見的昆蟲。井蛙醯雞醯雞為在酒醋或變酸的酒上活動的蠓或蚋類昆蟲。
“井蛙醯雞”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蛾附蜂屯此處“蛾”通“蟻”。
“蛾附蜂屯”指像螞蟻和蜜蜂一樣聚集,形容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态學特點部分漢語成語明确地應用了某些昆蟲的體型、體形、體色、頭型、複眼、喙、觸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态學特征。少數涉蟲成語中所用何種昆蟲或何部位則不夠明确。
茲考證、歸納如下。體型漢語成語中的昆蟲多數體型較小,借此表示微不足道的人和事,有的還自不量力。
如“蚍蜉撼樹”、“蠅頭小利”、“蠅名蝸利”、“蚊虻負山”、“鹪巢蚊睫”、“蚊虻過耳”等。體形膜翅目細腰亞目中的多數蜂類胸部和腹部連接處很狹窄,稱“細腰”,成語中借喻人的體态修長或細弱。
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鶴膝”等。體色天牛幼蟲體色潔白,成語中用來比喻女子的脖頸美白。
如“楚腰蛴領”。頭型蟬方頭廣額,成語中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
如“螓首蛾眉”等。複眼胡蜂的複眼較突出,且腹末有毒刺,成語中借以形容人的相貌兇惡、醜陋,性情兇狠。
如“蜂目豺聲”等。喙蟬的口器為刺吸式口器,下唇特化為喙管,内藏上、下颚特化而成的口針,平常喙緊貼在胸部腹面,象古代冠帶在颔下打結後的下垂部分。
成語“蟬緌蟹匡”中的“蟬緌”即為此意。“蟬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不副實。
觸角成語“螓首蛾眉”中的“蛾眉”本指蛾類細長弧形的觸角,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翅蟬的翅輕、薄而透明。
成語“蟬衫麟帶”中的“蟬衫”指薄絹制成的衣衫。“蟬衫麟帶”比喻飄逸華美的服裝;“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形容是非混淆。
足螳螂的前足為捕捉足,看上去很厲害,但與強大的力量相比,自然是相形見绌。成語“猬鋒螗斧”、“蠻睫螳輪”、“螳臂擋車”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且都比喻自不量力。
其他成語“鹪巢蚊睫”、“蟲巢蚊睫”、“蠻睫螳輪”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稱“蚊眉”。
其實蚊子并沒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鹪巢蚊睫”隻是一個傳說而已,“蚊睫”或“蚊眉”隻是古人杜撰出來的,用于比喻一種極其狹小的處所。
如果一定要說有“蚊睫”或“蚊眉”的話,那隻能是指蚊複眼上方的剛毛叢了。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物學特性漢語成語中所用到的昆蟲生物學特性有變态、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趨性、築巢、做繭、發聲、發光、自衛、壽命、産卵場所和方式等。
變态昆蟲一生中要經過若幹次蛻皮、變态。成語“金蟬脫殼”借蟬若蟲蛻皮變為成蟲比喻用計擺脫對手的追查;“蛛遊蜩化”借蜘蛛的遊網和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熟練。
食性螳螂為著名的捕食性昆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成語從側面反映這一點;有些昆蟲是腐食性的,因此有“物腐蟲生”的成語,現比喻禍患的産生必有其内部原因。取食方式蠶幼蟲口器為咀嚼式,能一點一點地咬食桑葉,所以成語“蠶食鲸吞”中的“蠶食”形容象蠶一樣逐步侵吞别人的利益;有些昆蟲如蠹類能鑽蛀木頭等,成語“鼠齧蠹蝕”等反映了這一點,“神奸巨蠹”則形容大奸人,“蠹國害民”中的“蠹”則轉意為禍害國家的行為;蟬的口器屬吸收式,隻能吸進液态食物,而不能大嚼樹的枝葉,古人認為蟬隻飲露水,必定象長時間不吃東西的龜那樣空腹細腸,因此用“蟬腹龜腸”比喻忍饑挨餓的窮困處境。
群集性有些昆蟲尤其是社會性昆蟲往往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成語借以比喻人的聚集,如“猬集蟻聚”、“蜂合蟻聚”、“蟻萃螽集”等。趨性昆蟲有各種趨性,這在漢語成語中也有所反映,如“如蟻附膻”、“蟻附蠅集”、“以魚驅蠅”、“飛蛾撲火”、“逐臭之夫”、“招蜂引蝶”等。
其中有些亦與昆蟲食性有關。築巢有些昆蟲尤其社會性昆蟲能築巢。
土栖性白蟻營巢于土中,能使堤壩中産生空洞,危害其安全。成語“千裡之堤,潰于蟻穴”用來比喻不注意小問題就會釀成大患。
做繭有些昆蟲能做繭,如蠶會吐絲作繭,人類自古就懂得加以利用。成語“作繭自縛”比喻人自擾自困;“剝繭抽絲”比喻喻根據順。
蝗蟲的詞語蝗蟲的詞語是什麼
蝗蟲的詞語有:雕蟲小藝,應聲蟲,蓼蟲忘辛。
蝗蟲的詞語有:虎豹狼蟲,鼠肝蟲臂,蟲書鳥篆。2:詞性是、名詞。3:拼音是、huángchóng。4:注音是、ㄏㄨㄤ_ㄔㄨㄥ_。5:結構是、蝗(左右結構)蟲(獨體結構)。
蝗蟲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内容】
蝗蟲huángchóng。(1)昆蟲,種類很多,口器堅硬,前翅狹窄而堅韌,後翅寬大而柔軟,善于飛行,後肢很發達,善于跳躍。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有的地區叫“螞蚱”。
二、引證解釋
⒈昆蟲。種類很多。一般指飛蝗,常成群飛翔。有的地區叫螞蚱。吃麥、稻、玉蜀黍等禾苗,是農業上的主要害蟲之一。引《禮記·月令》:“_孟夏之月_行春令,則蝗蟲為災。”《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蝗蟲起,百姓大餓,布糧食亦盡,各引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_八回:“弓兵道:‘今年上半年,這裡沂州一帶起蝗蟲,把大麥小麥吃個乾_,各縣的縣官非但不理,還要徵收上忙錢糧呢。’”⒉比喻變賣産業過活的不肖子弟。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變:第一變為蝗蟲,謂鬻莊而食也;第二變為_魚,謂鬻書而食也;第三變為大蟲,謂賣奴婢而食也。”⒊比喻貪婪掠取者。引清秦笃輝《平書·文藝上》:“然儒中邪僻貪婪者亦多,今謂之蝗蟲。”
三、國語詞典
動物名。直翅目昆蟲。分布于熱帶與溫帶,尤以溫帶草原最多。種類甚繁,約有五千種。大多數為綠色或棕色,軀體分頭、胸、腹三部,頭部有一對複眼,三隻單眼,一對觸角及一個咀嚼用的口器,腹部第一節兩側有聽覺器官。依生活習性可分為孤獨性與群居性兩種。成群的飛蝗集體遷移時,常遮天蔽日,且大量啃噬農作物。古稱為「阜螽」。如:「他真像可怕的蝗蟲,竟把冰箱裡的食物一掃而空!」
四、網絡解釋
蝗蟲(直翅目蝗科動物的統稱)蝗蟲,俗稱“螞蚱”,屬直翅目,包括蚱總科(Tetrigoidea)、蜢總科(Eumastacoidea)、蝗總科(Locustoidea)的種類,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我國有1000餘種,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蝗蟲主要包括飛蝗和土蝗。在我國飛蝗有東亞飛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亞洲飛蝗(Locustamigratoriamigratoria(Linnaeus))和西藏飛蝗(LocustamigratoriatibitensisChen)3種,其中東亞飛蝗在我國分布範圍最廣,為害最嚴重,是造成我國蝗災的最主要飛蝗種類,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關于蝗蟲的詩句
來似蝗蟲争奈何未須過計慮蝗蟲蝗蟲之價與粟同
關于蝗蟲的單詞
grasshopper
關于蝗蟲的成語
雕蟲小巧雕蟲末伎雕蟲小藝蟲書鳥篆雕蟲篆刻篆刻蟲雕
關于蝗蟲的造句
1、蝗蟲鋪天蓋地而來,田裡豐收在望的莊稼一下子全都瘡痍滿目了。
2、農業部有關人士今天表示,北京城區出現的蝗蟲是危害性較小的本地土蝗而非東亞飛蝗,市民不必擔心北京會發生蝗災。
3、你不是黃蓉,你隻是蝗蟲,你為嘛要靖哥哥?你真不要臉。
4、而蝗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所過之處,寸草不留,糧食絕産,連樹皮都剩不下,會對生産力會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進而導緻大量的人死亡。
5、蝗蟲鋪天蓋地而來,田裡豐收在望的莊稼一下子全都蕩然無存了。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蝗蟲的詳細信息
描寫昆蟲的詞語有哪些
1.描寫昆蟲的四字詞語
白璧青蠅百足之蟲彩蝶飛舞彩蝶紛飛蠶食鲸吞蒼蠅見血蟬喘雷幹成雙成對蟲臂鼠肝
蟲沙猿鶴蟲魚之學臭肉來蠅穿梭飛行雕蟲小技雕蟲篆刻雕蟲薄技雕蟲刻篆雕蟲末伎
雕蟲末技雕蟲小技雕蟲小巧雕蟲小事雕蟲小藝雕蟲篆刻蝶飛翩翩蝶粉蜂黃蝶戀蜂狂
蝶亂蜂狂蝶舞蜂飛蝶舞蜂喧毒如蛇蠍肚裡蛔蟲飛蛾撲火飛來舞去粉蝶追戲蜂虿有毒
蜂纏蝶戀蜂出泉流蜂蝶交飛蜂蝶随香蜂房蟻穴蜂附雲集蜂合豕突蜂合蟻聚蜂窠蟻穴
蜂狂蝶亂蜂來蝶往蜂媒蝶使蜂迷蝶猜蜂迷蝶戀蜂鳴蝶飛蜂目豺聲蜂起雲湧蜂趨蟻附
蜂扇蟻聚蜂識莺猜蜂屯烏合蜂屯蟻附蜂屯蟻聚蜂屯蟻雜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營蟻隊
蜂擁而來蜂擁而上蜂擁而至蜂擁蟻聚蜂擁蟻屯蜂攢蟻集蜂攢蟻聚狗苟蠅營鼓翼旋舞
鶴膝蜂腰忽上忽下蝴蝶穿梭花中蹁跹蠖屈求伸雞蟲得喪雞蟲得失積蚊成雷稷蜂社鼠
金蟬脫殼噤若寒蟬井蛙醯雞款款而飛狂蜂浪蝶狼蟲虎豹狼猛蜂毒浪蝶狂蜂浪蝶遊蜂
撩蜂吃螫撩蜂剔蠍蓼蟲忘辛臨風飛舞沒毛大蟲沒頭蒼蠅鳥迹蟲絲鵬遊蝶夢翩翩飛舞
蹁跹起舞青蠅點璧青蠅點素青蠅點玉青蠅吊客青蠅染白青蠅之吊蜻蜓點水如蠅逐臭
色彩斑斓色彩豔麗蛇口蜂針鼠竄蜂逝鼠肝蟲臂鼠齧蟲穿鼠齧蟲穿雙蝶翩翩雙雙對對
水火兵蟲螳臂當車螳臂擋車剔蠍撩蜂托骥之蠅蝸角蠅頭無毛大蟲五彩缤紛舞姿婀娜
物腐蟲生戲蝶遊蜂夏蟲朝菌夏蟲疑冰夏蟲語冰絢麗多彩以冰緻蠅以肉驅蠅以魚驅蠅
蟻附蜂屯蟻附蠅集蟻集蜂攢蟻聚蜂屯蟻聚蜂攢蟻擁蜂攢莺歌蝶舞迎風飛舞營蠅斐錦
蠅飛蟻聚蠅糞點玉蠅集蟻附蠅名蝸利蠅聲蛙躁蠅随骥尾蠅頭微利蠅頭蝸角蠅頭小楷
蠅頭小利蠅營狗苟蠅營鼠窺蠅營蟻附蠅營蟻聚蠅攢蟻附蠅攢蟻聚遊蜂浪蝶遊蜂戲蝶
迂回花間猿鶴蟲沙猿鶴沙蟲招蜂惹蝶招蜂引蝶螽斯衍慶蛛絲馬迹莊生夢蝶莊周夢蝶
百足之蟲,斷而不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百足之蟲,至斷不蹶百足之蟲,至死不僵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蜂虿作于懷袖老虎頭上撲蒼蠅夏蟲不可以語冰蠅附骥尾而緻千裡
菜白蝶菜粉蝶寄生蟲木葉蝶一窩蜂應聲蟲
白蝶斑斓彩蝶彩色蝶蛹蛾蝶翻飛飛動飛舞飛翔飛行飛旋紛飛粉蝶鳳蝶
忽扇蝴蝶花蝶回旋美麗蜜蜂翩翩飄舞平飛起舞輕快輕巧輕盈群蝶扇動
五彩懸停旋舞絢麗豔麗蟻巢展翅珍蝶選我的吧
2.含有昆蟲的成語50個飛蛾撲火、螓首蛾眉、蛾眉皓齒、飛蛾投火、淡掃蛾眉、飛蛾赴焰、宛轉蛾眉、紅粉青蛾、
蛾眉曼睩、皓齒青蛾、蛾附蜂屯、蟬不知雪、噤若寒蟬、仗馬寒蟬、寒蟬凄切、寒蟬僵鳥、
自同寒蟬、蟬蛻蛇解、蟬蛻龍變、蟬衫麟帶、蟬聯往複、蟬聯蠶緒、蟬喘雷幹、蟬腹龜腸、
春蛙秋蟬、貂蟬滿座、功薄蟬翼、寒蟬仗馬、黃雀伺蟬、蛙鳴蟬噪、金蟬脫殼、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蛛絲馬迹、蛛網塵封、蛛絲蟲迹、蛛遊蜩化、蛛網塵埃、蛛絲鼠迹、蛛絲塵網、
井蛙之見、井底之蛙、坎井之蛙、沉竈生蛙、晉惠聞蛙、井底鳴蛙、蛙蟆勝負、埳井之蛙、
蜻蜓點水、螳臂擋車
擴展資料
1、飛蛾撲火
【解釋】: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取滅亡。
【出自】:唐·姚思廉《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就像飛蛾撲到火上,難道會吝啬焚燒自己。
【示例】: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讨死吃的。元·楊顯之《潇湘雨》第二折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自投羅網、飛蛾投火、自取滅亡、燈蛾撲火、飛蛾赴火
【反義詞】明哲保身
二、井底之蛙
【解釋】:井底的蛙隻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自】:《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井底的青蛙,不可能和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受到生活空間的限制。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遼東豕、井蛙醯雞、井蛙之見、井底鳴蛙、目光如豆、坐井觀天、一孔之見
【反義詞】智周萬物、絕代天驕、見多識廣
三、蛛絲馬迹
【解釋】:從挂下來的蜘蛛絲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從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約可尋的痕迹和線索。
【出自】:清·王家贲《别雅序》:“而實則蛛絲馬迹,原原本本,具在古書。”
事情所留下的隐約可尋的線索,其實原原本本的都在古書裡。
【示例】:機敏的公安人員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迹,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線索。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千絲萬縷、一望可知、馬迹蛛絲、千頭萬緒
【反義詞】千絲萬縷、絲絲縷縷、一望可知、無影無蹤、千頭萬緒
四、金蟬脫殼
【解釋】: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覺。
【出自】: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便使盡些伎倆,覓不的個金蟬脫殼這一個謊。”
【示例】: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近義詞】緩兵之計、瞞天過海、遠走高飛
【反義詞】甕中捉鼈、老樹盤根、腹背受敵
五、黃雀在後
【解釋】:比喻伺機從後面襲擊,也比喻有後顧之憂。
【出自】:漢·劉向《說苑·正谏》:“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院子裡有一棵樹,樹上有蟬,蟬在高的地方叫着喝露水,卻不知道螳螂在他身後,螳螂弓起身不知道螳螂在蟬身後,它縮着身子緊貼樹枝,彎起前肢想要捉蟬,卻不知道黃雀在它身旁也想要吃它。
【語法】:主謂式;作分句、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後顧之憂、黃雀伺蟬
3.寫十個描寫蟲子(昆蟲)的詞語和成語1、詞語:
作繭自縛、蠅頭小利、飛蛾撲火、螳臂擋車、金蟬脫殼、雕蟲小技、破繭成蝶、無頭蒼蠅、噤若寒蟬、斷肢自救
2、詞語:
益蟲、害蟲、蜂喧、蝶舞、飄舞、飛舞、翩翩、蠕動、吟唱、瞅鳴
一、作繭自縛
讀音:[ zuò jiǎn zì fù ]
釋義:蠶吐絲結繭,把自己包在裡面。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
出處:宋·陸遊《劍南詩稿·書歎》:“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
白話譯文:人生就象是春蠶一樣,作繭自縛。
二、噤若寒蟬
讀音:[ jìn ruò hán chán ]
釋義:像晚秋時的蟬那樣一聲不響。形容受到壓制不敢作聲。
出處:《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白話譯文:劉勝居大夫之位,受上賓的禮遇,但他知道有才能的不舉薦,聽聞惡行不加以批判,隐瞞真實情況,隻為保全自身,如同秋天的蟬一般不出聲,這樣的人真是有罪的啊!
擴展資料
噤若寒蟬的近義詞:守口如瓶
守口如瓶
讀音:[ chén mò guǎ yán ]
釋義:沉默:不出聲;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
出處:《舊唐書·郭子儀傳》:“钊(郭子儀孫);偉姿儀;身長七尺;方口豐下;沉默寡言。”
白話譯文:钊(郭子儀的孫子),身高有七尺多,四方大口,下巴豐盈,不聲不響,很少說話。
4.關于昆蟲的成語或詞語10個以上關昆蟲的成語由于漢語成語多來自古語,其中有些昆蟲名稱與現在常用的名稱不同,甚至很少為現代大衆所知.現将有這一類成語中有代表性的列出來,并綜合多種資料對其中的昆蟲名稱進行解釋.蜩螗沸羹蜩為蟬類的别名;螗是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蜩螗沸羹”指如蟬鳴和沸湯翻滾,表示紛擾不甯的意思.猬鋒螗斧此成語中的“螗”與前一成語中不同,應為“螗螂”即“螳螂”的簡稱.“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舉如人執斧之形,故名.“猬鋒”指刺猬的刺.“猬鋒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螓首蛾眉螓為蟬的一種,體小、方頭廣額、有花紋.“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蚍蜉撼樹蚍蜉為大螞蟻.楚腰蛴領這裡的“蛴”指“蝤蛴”即天牛幼蟲.在現代“蛴”一般指蛴螬,即金龜甲之幼蟲.“楚腰蛴領”形容女子體态苗條,脖子美白.蝶怨蛩凄“蛩”指蟋蟀或蝗蟲.“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在現代昆蟲學名稱中,“蛩”見于“蛩蠊目”,是一類在我國很少見的昆蟲.井蛙醯雞醯雞為在酒醋或變酸的酒上活動的蠓或蚋類昆蟲.“井蛙醯雞”比喻眼界不廣,見識淺薄.蛾附蜂屯此處“蛾”通“蟻”.“蛾附蜂屯”指像螞蟻和蜜蜂一樣聚集,形容漢語成語中昆蟲的形态學特點部分漢語成語明确地應用了某些昆蟲的體型、體形、體色、頭型、複眼、喙、觸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态學特征.少數涉蟲成語中所用何種昆蟲或何部位則不夠明确.茲考證、歸納如下.體型漢語成語中的昆蟲多數體型較小,借此表示微不足道的人和事,有的還自不量力.如“蚍蜉撼樹”、“蠅頭小利”、“蠅名蝸利”、“蚊虻負山”、“鹪巢蚊睫”、“蚊虻過耳”等.體形膜翅目細腰亞目中的多數蜂類胸部和腹部連接處很狹窄,稱“細腰”,成語中借喻人的體态修長或細弱.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鶴膝”等.體色天牛幼蟲體色潔白,成語中用來比喻女子的脖頸美白.如“楚腰蛴領”.頭型蟬方頭廣額,成語中用來形容女子的面容.如“螓首蛾眉”等.複眼胡蜂的複眼較突出,且腹末有毒刺,成語中借以形容人的相貌兇惡、醜陋,性情兇狠.如“蜂目豺聲”等.喙蟬的口器為刺吸式口器,下唇特化為喙管,内藏上、下颚特化而成的口針,平常喙緊貼在胸部腹面,象古代冠帶在颔下打結後的下垂部分.成語“蟬緌蟹匡”中的“蟬緌”即為此意.“蟬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不副實.觸角成語“螓首蛾眉”中的“蛾眉”本指蛾類細長弧形的觸角,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翅蟬的翅輕、薄而透明.成語“蟬衫麟帶”中的“蟬衫”指薄絹制成的衣衫.“蟬衫麟帶”比喻飄逸華美的服裝;“蟬翼為重,千鈞為輕”形容是非混淆.足螳螂的前足為捕捉足,看上去很厲害,但與強大的力量相比,自然是相形見绌.成語“猬鋒螗斧”、“蠻睫螳輪”、“螳臂擋車”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且都比喻自不量力.其他成語“鹪巢蚊睫”、“蟲巢蚊睫”、“蠻睫螳輪”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稱“蚊眉”.其實蚊子并沒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鹪巢蚊睫”隻是一個傳說而已,“蚊睫”或“蚊眉”隻是古人杜撰出來的,用于比喻一種極其狹小的處所.如果一定要說有“蚊睫”或“蚊眉”的話,那隻能是指蚊複眼上方的剛毛叢了.漢語成語中昆蟲的生物學特性漢語成語中所用到的昆蟲生物學特性有變态、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趨性、築巢、做繭、發聲、發光、自衛、壽命、産卵場所和方式等.變态昆蟲一生中要經過若幹次蛻皮、變态.成語“金蟬脫殼”借蟬若蟲蛻皮變為成蟲比喻用計擺脫對手的追查;“蛛遊蜩化”借蜘蛛的遊網和蟬的蛻變比喻技藝熟練.食性螳螂為著名的捕食性昆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成語從側面反映這一點;有些昆蟲是腐食性的,因此有“物腐蟲生”的成語,現比喻禍患的産生必有其内部原因.取食方式蠶幼蟲口器為咀嚼式,能一點一點地咬食桑葉,所以成語“蠶食鲸吞”中的“蠶食”形容象蠶一樣逐步侵吞别人的利益;有些昆蟲如蠹類能鑽蛀木頭等,成語“鼠齧蠹蝕”等反映了這一點,“神奸巨蠹”則形容大奸人,“蠹國害民”中的“蠹”則轉意為禍害國家的行為;蟬的口器屬吸收式,隻能吸進液态食物,而不能大嚼樹的枝葉,古人認為蟬隻飲露水,必定象長時間不吃東西的龜那樣空腹細腸,因此用“蟬腹龜腸”比喻忍饑挨餓的窮困處境.群集性有些昆蟲尤其是社會性昆蟲往往大量個體聚集在一起,成語借以比喻人的聚集,如“猬集蟻聚”、“蜂合蟻聚”、“蟻萃螽集”等.趨性昆蟲有各種趨性,這在漢語成語中也有所反映,如“如蟻附膻”、“蟻附蠅集”、“以魚驅蠅”、“飛蛾撲火”、“逐臭之夫”、“招蜂引蝶”等.其中有些亦與昆蟲食性有關.築巢有些昆蟲尤其社會性昆蟲能築巢.土栖性白蟻營巢于土中,能使堤壩中産生空洞,危害其安全.成語“千裡之堤,潰于蟻穴”用來比喻不注意小問題就會釀成大患.做繭有些昆蟲能做繭,如蠶會吐絲作繭,人類自古就懂得加以利用.成語“作繭自縛”比喻人自擾自困;“剝繭抽絲”比喻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獨繭抽絲”比喻詩文條理分明,脈絡清晰或單方思慕.發聲有些昆蟲能。
5.描寫昆蟲好詞好句好詞
益蟲害蟲蜂喧蝶舞飄舞飛舞翩翩
蠕動潛人輕巧靈敏低鳴吟唱瞅鳴
啾啾唧唧嗡嗡嘤嘤彩蝶紛飛蝶舞蜂喧蜂來蝶往
蜻蜓點水螢火如燈秋蟲哀鳴秋蟲聒嗓橫行霸道橫沖直撞成群結隊
款款而飛輕盈柔美婀娜輕盈翩跹飛舞翩翩起舞穿梭飛行臨風飄動
迎風飛舞忽高忽低結網捕食密密匝匝五顔六色
好句
我家門前的槐樹下有窩小螞蟻,它們穿着“黑衣服”,頭頂長着兩個靈敏的觸角,一對眼睛又黑又亮,身子像我們書中的大冒号。
螳螂看見一隻灰綠色的大蝗蟲,忽然擺出可怕的姿勢,張開翅膀斜斜伸向兩側,後翅直立形如船帆,身體的上端彎曲,像一條曲柄,并且發出像毒蛇噴氣的聲音。
小小的飄蟲有一種自衛能力,就是“休克”。當其它東西突然觸到它時,瓢蟲便很快地收起觸角和小足,一動不動的像死了似的躺着,但過2分鐘左右,又爬起來或很快飛走。
蜜蜂的巢是一行一行的,排得非常整齊,每一行上有許多六角形的小格,既結實又輕巧;它們在小格子裡放蜜糖、花粉,喂養小寶寶。
陽春三月,蝶兒如落英,如流雲,時而嬉戲追逐,翻飛于萬綠叢中百花間;時而婆娑起舞,輕盈柔美。
那隻老蝴蝶的觸角像兩根細絲似的向外彎曲着,六隻紅色的小腳長在毛茸茸的身體兩側,一字排開,一伸一縮,像剛出生的嬰兒在啼哭時手腳亂蹬。
蜻蜓的腦袋圓圓的,腦袋上長着一對突出的、綠寶石似的大眼睛和一張鐵鉗似的嘴巴。
黃蜻蜓的身子,在陽光下,發着赤金一般的顔色。它們透明的翅膀在快速的振動中,看上去朦胧得像一片影子,一團霧氣。
夏天的夜晚,樹陰下,草叢中,一隻隻螢火蟲帶着黃綠色的閃光飛來飛去,猶如一盞盞天然的“小燈籠”。
這隻蟋蟀全身呈黑褐色,一對不會轉動的黑油油的眼睛鑲嵌在觸角下方,背部有兩片薄膜般褐色的翅膀,兩條尾巴硬硬的,像兩根鋼針。
蛐蛐兒滿身披着黑紗,顯得那麼嚴肅;又像披着黑色盔甲的大将軍,又顯得那麼勇武。
蝈蝈兒身上披着一件翠綠色的外衣,頭兩邊鑲着兩顆像寶石一樣的眼睛,頭上插了兩根又長又細的須,顯得英姿勃勃,還真有點大将的威風呢!
蠶開始吐絲了,它們一個個昂着頭,挺着胸,慢慢悠悠地晃來晃去,吐啊,吐啊,沒完沒了,好像蠶肚子裡有團絲線,永遠抽不完扯不斷,沒幾天,就吐了厚厚的一層。
小壁虎閃電般地沖過去,一伸頭頸,吐出一條細長的舌頭,靈巧地把蚊子卷進嘴裡。
這隻小壁虎三角形的腦袋上,有一雙黑黑的小眼睛,它的四隻腳緊貼着牆,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靠在牆上,它還蠻苗條的呢!
6.關于昆蟲的成語(20)個關于昆蟲的成語有很多,比如蜩螗沸羹、猬鋒螗斧、飛蛾撲火、朝生暮死、金蟬脫殼、蜻蜓點水、噤若寒蟬、蛾眉皓齒、蜂目豺聲、螳臂擋車、作繭自縛、楚腰蛴領、鹪巢蚊睫、蠶頭燕尾、井蛙醯雞、螓首蛾眉、蠶食鲸吞、蝶怨蛩凄、蚍蜉撼樹等。
一、蜩螗沸羹
【解釋】:蜩:蟬;螗:蟬的一種,體小,背青綠色,鳴聲清圓;沸:開水翻騰。象蟬的叫,象沸湯的翻滾。形容社會動亂。
【出自】:《詩經·大雅·蕩》:“咨婦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白話文:“咨詢婦女殷商,百姓悲歎如蟬鳴,恰如落進沸水湯。”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沸反盈天
二、猬鋒螗斧
【解釋】:比喻微弱的力量。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蝟鋒螗斧,潢池盜弄,何為哉!”
白話文:“刺猬鋒螗斧,小池溏盜弄,為什麼呢!”
三、飛蛾撲火
【解釋】: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取滅亡。
【出自】:《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
白話文:就像飛蛾撲到火上,不吝啬自己被燒死。
【示例】: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讨死吃的。——元·楊顯之《潇湘雨》第二折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自投羅網、飛蛾投火、自取滅亡、燈蛾撲火、飛蛾赴火
【反義詞】明哲保身
四、朝生暮死
【解釋】: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自】:《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糞穢處,頭如筆,紫色,朝生暮死。”
白話文:“朝生幕落花生糞便處理……,頭和筆,紫色,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
【示例】: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隻要不是朝生暮死的東西,總會讓一些人喜歡,讓另一些人讨厭。——巴金《探索集·灌輸和宣傳》
【近義詞】旋生旋滅、朝生夕死
五、金蟬脫殼
【解釋】: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覺。
【出自】: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二折:”便使盡些伎倆,千愁斷我肚腸,覓不的個金蟬脫殼這一個謊。”
白話文:”便使盡些伎倆,我千愁斷肚腸,尋找不的一個金蟬脫殼這一個謊。”
【示例】:如今便趕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個“金蟬脫殼”的法子。——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七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用掩人耳目的手段
【近義詞】緩兵之計、瞞天過海、遠走高飛
【反義詞】甕中捉鼈、老樹盤根、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