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業餘洞穴探險者在地中海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海灣蘇爾密烏發現了一處海底洞穴壁畫,石壁上有6匹野馬、2頭野牛、1隻鹿、2隻鳥、 1隻山羊和1隻貓,形象栩栩如生,可謂藝術珍品。這一海底洞穴古迹的發現,說來頗富傳奇色彩。
探索海底洞穴
1985年,洞穴業餘探險者亨利?科斯克為了探索沉睡在蘇爾密烏海灣的古代沉船的遺物,專門購買了一艘長14米的拖網漁船"克努馬農"号,開始了他的水下探險活動。一天,他在水深36米處的岸壁上發現了一個隧道口。正當他試圖潛入時,随身攜帶的照明燈熄滅了,加上海水渾濁,看不清周圍的景物,不得不暫時中斷探索。5年後的1990年,科斯克又找到了隧道口,進到了隧道盡頭的洞穴,借助于手電的光束,他看到了洞穴的石壁上有手的印迹。他決心探個究竟,特邀了卡西斯潛水俱樂部的6個夥伴組成了以科斯 克為隊長的水下探穴隊。
7月29日,7名水下探穴隊員乘坐"克魯馬農"号船,在海底隧道口前面的海上抛錨停泊。他們穿戴好潛水裝具,下潛到36米深的海底,找到了那個隧道口。雖然水下隧道狹窄蜿蜒,海水昏暗難辨方向,還有海流夾帶泥沙的陣陣沖擊,但他們堅強地克服了這些困難潛遊約20分鐘,他們終于順利地通過了長約200米的水下隧道。當他們浮出海面時,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觀便呈現在眼前。在這高出海平面4米、直徑約50米的洞穴裡,千姿百态的鐘乳石首先映入眼簾;在燈光的照耀下,石壁上的3隻手印清晰可見,還有那栩栩如生的動物壁畫,簡直把人們帶進了一個神秘的殿堂。經過一陣高興之後,他們趕緊拍照、錄像。他們不僅為這些藝術品發出同聲的贊歎,而且不約而同地産生疑問,這些海底洞穴壁畫究竟是史前藝術家的作品呢,還是後人有意制造的惡作劇?為此,他們決定在真假未定的情況下暫時對外保守秘密。
1991年9月1日,發生了有3名業餘水下探險者在蘇爾密烏海灣失蹤的事件。科斯克參加了尋覓失蹤者的行動。他迅速潛入這個神秘的洞穴,在石壁下的隧道裡找到了3位失蹤者的屍體。原來這3名業餘潛水者由于缺乏潛水經驗,沒有攜帶水下電筒等必需的潛水設備,在黑暗的海水裡誤入隧道而迷失方向,最後因氧氣耗盡窒息而死。科斯克面對着這個海底隧道已被世人知曉的事實,決定将海底洞穴壁畫的秘畫的秘密公諸于世。9月3日,他便向馬賽海洋考古研究所報告了這一發現,并要求采取措施保護這些壁畫。9月15日,科斯克和史前考古學家讓?古爾坦帶領的水下探險隊潛入海底洞穴,采用現代分析儀器對洞穴内的氧氣、水、木炭、岸石等進行了調查研究,初步認為洞内的壁畫可能是史前藝術家用黑色木炭和紅土完成的。據古爾坦分析,石壁上的手印可能是史前藝術家在動物脂肪裡混入有色礦石粉末制成油彩,然後将手貼于石壁上,用空心獸骨将油彩吹噴到石壁上,制成了這一傑作。
人們疑惑不解,1萬多年前,古代藝術家是怎樣潛入這個海底洞穴的?洞穴壁畫為何奇迹般地完好如初?有的考古學家解釋說,那時正處于冰河時代末期,地中海海平面比今天要低100米以上,蘇爾密烏海灣水下隧道無疑是處于海平面之上,人們可以很容易地從懸崖下的隧道口進入洞穴。後來冰河時代結束,海水上漲,海水将隧道淹沒,洞穴被密封起來,洞穴内的壁畫得以保護,避免了風化和破壞,直到今天。
但是,也有一些人認為壁畫完好如初,可能不是1萬多年前的作品;而且在1萬多年前這一地區是否有史前人類居住也值得懷疑,因為從來沒有發現過有關史前人類的遺迹,因而這些壁畫很可能是後人的僞作。
奇異的海底洞穴壁畫
洞穴壁畫是古代藝術家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财富,不過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在茫茫大海深處,有一處奇妙的海底洞穴,裡面竟然也有一幅精美的洞穴壁畫。這一海底洞穴古迹的發現,說來頗富傳奇色彩。
1985年,洞穴探險者亨利·科斯克産生了一個大膽想法,他要去探索蘇爾密島附近海底沉睡的古代寶藏。于是他專門購買了一艘長14米的拖網漁船克魯馬農号,開始了他的海底探寶生涯。
有一天,他在水深36米的海底發現岩壁上有個隧道,他馬上産生了一種強烈的好奇心,猜測洞内會不會藏着珍寶。他試圖鑽進去看看,可是剛深入幾米,随身攜帶的水下照明燈就熄滅了,加之海水混濁,看不清周圍的景物,不得不暫時中斷探險。
從此以後,這個隧道一直留在亨利的腦海中,他無時無刻不在惦記着再去探險。5年後,亨利終于找到了這個隧道口,這次他準備充分,因此得以順利進到隧道盡頭的洞穴,借助強烈的手電光束,他看到洞穴内石壁上有手的印迹。這更引起他的好奇,決心要探個究竟。他特邀了卡西斯潛水俱樂部的6個夥伴,組成水下探穴隊,再一次回到這個海底隧道。
雖然水下隧道狹窄蜿蜒,海水昏暗難辨方向,還有海流夾帶泥沙的陣陣沖擊,但他們堅強地克服了這些困難,潛遊了約20分鐘,終于順利地通過了這條長約200米的水下隧道。
當他們浮出海面時,不由得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他們置身在一個高出海平面4米的洞穴裡,裡面有千姿百态的鐘乳石;亨利用照明燈四處照了照,竟發現石壁上有一幅壁畫,其中有3隻清晰可見的手印,就是亨利上次探險見到的畫面。而更讓他目瞪口呆的是那些線條簡單的動物壁畫,分别勾勒出了野馬、野牛、鹿、山羊的形象,無不栩栩如生。亨利等人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趕緊對壁畫進行拍攝。不過他們心中仍然存有疑惑,無法判斷這些壁畫究竟是不是史前藝術家的作品。
後來,亨利把這個發現公之于衆,并要求政府出面采取措施保護這些珍貴的壁畫。接着,他帶領一支專業的水下探險隊再次潛入海底洞穴,采用現代分析儀器對洞穴内的氧氣、水、木炭、岸石等進行了調查研究,證明洞内的藝術壁畫确是史前藝術家用黑色木炭和紅色土完成的。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不禁要問,遠古時代的藝術家是怎麼潛入這個洞穴,并完成壁畫創作的呢?洞穴壁畫為何能夠保存得這般完好如初呢?
原來藝術家創作這幅壁畫時,還處于冰河時代末期,地球的平均氣溫曾經比現在低10℃~15℃,全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大陸被白茫茫的冰雪覆蓋,海平面比現在低100米以上。這個水下洞穴當時無疑處于海平面之上,藝術家當然可以很容易地從懸崖的通道口走進洞穴進行創作。據專家分析,史前藝術家可能是在動物脂肪裡混入有色礦石粉末,制成油彩,然後将手貼于石壁上,再用空心的獸骨,将油彩吹噴到石壁上制成了這一千古傑作。後來冰河時代結束,氣候轉暖,海水上漲,海水就将整個洞穴密封起來。洞穴内适宜的氣候,自然就成為壁畫的保護神,避免了氧化和污染,因此這幅傑作才完好如初地保存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