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下冰雹

biang 中華百科 74

冰雹是一種固态降水,同雨和雪一樣,是從雲裡掉下來的。它是從發展強烈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堅硬的球狀、錐狀或形成不規則的固态降水物,不同地方的群衆稱其為“雹子”、“冰蛋”、“冷子”等等。常見的冰雹如豆粒大小,但也有如雞蛋或更大的,有時是幾個冰粒的融合體。

冰雹多數發生在4-7月暖空氣逐漸活躍、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的時期。降雹多出現在14-17時,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幾分鐘内到半小時以内。降雹常呈帶狀分布,寬度通常隻有1-2公裡,很少超過幾公裡。一般來說,降雹次數山财多于平原,中緯多于高緯,内陸多于沿海。

冰雹雲是由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的。一般為三層:最下面一層溫度在0℃以上,由水滴組成;中間溫度為0℃至-20℃,由過冷卻水滴、冰晶和雪花組成;最上面一層溫度在-20℃以下,基本上由冰晶和雪花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