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貫五珠錢是什麼意思
兩種解釋:
1、一貫錢是指一千個銅錢,但問題宋時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錢為百”,(《宋史》卷180食貨志)。即一貫錢為七百七十錢。至于銅錢與銀兩的換算,則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北宋宋初銀錢兌換比為一兩銀兌一貫錢到徽宗時,一兩銀兌兩貫錢。至于南宋中期,則是一兩銀兌換三貫錢。
2、一貫就是一串,五铢錢是漢代的貨币單位,連起來就是一串五铢錢。
五铢的意思是什麼
在古代中國,五铢錢是一種廣泛流通的貨币。它得名于其重量,即相當于五铢。據《後漢書·公孫述傳》記載,蜀地有一首童謠唱道:“黃牛白腹,五铢當複。”這表明五铢錢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在清初學者顧炎武的《錢法論》中,他詳細論述了漢代的貨币體系,指出從秦朝的半兩錢到漢代的四铢、三铢、五铢以及赤仄、三官等不同類型的貨币,顯示了貨币形式的演變。
五铢錢作為一種實用且普遍接受的貨币單位,在漢朝得到了廣泛使用。顧炎武提到的“漢承秦半兩,已為莢錢,為四铢,為三铢,為五铢,為赤仄,為三官”,不僅揭示了漢代貨币體系的複雜性,也反映了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貨币制度的變化。這些不同的貨币形式各有特點,适應了當時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關于“五铢衣”的說法,雖然文中沒有詳細描述,但可以推測其可能與五铢錢有一定聯系,或許象征着某種身份或地位,類似于現代的徽章或标識。這種說法雖然未在原文中提及,但在古代文化中,貨币往往與象征意義緊密相連,因此“五铢衣”可能是一種特殊的服飾或裝飾品,代表持有者的财富或地位。
總的來說,五铢錢不僅是古代中國貨币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代經濟和社會結構的重要線索。通過分析這些貨币及其使用情況,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以及貨币制度如何适應并影響了社會的發展。
古代的五铢錢是什麼意思
五铢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銅制通貨。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漢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下令禁止郡國鑄錢,把各地私鑄的錢币運到京師銷毀,将鑄币大權收歸中央。中央政府成立專門的鑄币機構,即由水衡都尉的屬官(鐘官、辨銅、技巧三官)負責鑄錢。鐘官負責鑄造,辨銅負責審查銅的質量成色,技巧負責刻範。面文“五铢”二字的錢最初鑄于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稱為五铢錢。
古錢币裡的“铢”是什麼意思一铢是多少
秦半兩直徑:26mm重:3.3g,傳形類,少見,參考價:300元直徑:29mm重:9.9g,厚重類,參考價:160元直徑:37mm重:8.3g,有郭類,參考價:380元直徑:40.2mm重:11.7g,大型類,,少見,參考價:600元三铢小平 300元漢武帝建元元年,分有郭和無郭兩種,徑2.3CM,重2.1克上下,無郭者铢字金旁多異字,由于三铢減重,私鑄難禁,鑄行四年而止,故傳世較少.*/靖康元寶篆書折二光背 1000元欽宗靖康年間(1126--1127)年鑄,錢文系宰相提議,取“日靖四方承兆康民”二句,定年号曰,“清康”。分銅、鐵兩種,錢文篆、隸二體,通寶小平直讀;光背,徑2.3--2.5厘米,折二徑2.7厘米,折三徑3---3.15厘米。元寶書體與通寶同,旋讀;光背,小平徑2.4厘米,折二徑2.8厘米,折三徑3厘米。靖康錢均被泉家視為瑰寶。小平更為珍貴。.靖康元寶隸書折二光背 700元靖康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30000元靖康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15000元靖康元寶楷書小平光背 15000元靖康元寶篆書小平光背 15000元靖康元寶楷書小平銀質光背 100000元靖康元寶隸書小平鐵母 30000元靖康元寶篆書小平鐵母 30000元靖康元寶楷書折二光背 8000元靖康元寶篆書折二光背 6000元靖康元寶篆書折三光背 50000元
古錢币裡的“铢”是什麼意思?一铢是多少?收藏答案由haodian123.com團隊編輯o(∩_∩)o希望您能盡早找到滿意答案
五铢穿上杠是什麼意思
五铢穿上杠是具有收藏價值的
五铢錢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銅制通貨。錢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漢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下令禁止郡國鑄錢,把各地私鑄的錢币運到京師銷毀,将鑄币大權收歸中央。中央政府成立專門的鑄币機構,即由水衡都尉的屬官(鐘官、辨銅、技巧三官)負責鑄錢。鐘官負責鑄造,辨銅負責審查銅的質量成色,技巧負責刻範。面文“五铢”二字的錢最初鑄于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稱為五铢錢。
錢型整齊,直徑25-25.5毫米,穿直徑約0.97厘米,郭厚0.15-0.2厘米,寬0.1-0.14厘米,比郡國五铢的郭略寬,且深峻平整,連接錢肉的一面垂直。背有内外郭,個别内郭四角微凸,重量以3.5-4克者為多,少數的超過4克,鑄工精細,面背比較平整,内外郭寬窄均勻,規矩整齊,記号有穿上橫和下半星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