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楷書是哪個朝代的 楷書的特點
楷書是哪個朝代的楷書的特點
楷書起源于漢末,在魏朝、唐朝、宋元等時期都有發展,并不屬于某一個朝代。楷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為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是由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的。關于“楷書是哪個朝代的”的具體介紹,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繼續往下閱讀和了解。
關于楷書的發展
1、漢魏
漢末時期的楷書,是從漢隸逐漸演變而來的,雖然已經有楷書的雛形初現,但是仍殘留着極少的隸書風格,南北朝時期,由于地域的不同,楷書也分為好幾種風格。
2、唐朝
唐朝是楷書的鼎盛時期,不僅書體到了成熟階段,并且書法人才輩出,初唐三大書法家分别是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其楷書作品均為後世的習字模範。
3、宋元
宋元就楷書的延伸階段,這個時期的書法家們開始追求書法作品的美感,注重字體的結構。
4、現代
現代楷書已經成為了一種基礎的書法書體,并且一直是官方的正式字體,在我國書法體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楷書的特點
楷書的特點主要分為四個,分别是:筆筆到位、結構嚴謹、重心平穩、快慢結合。楷書的一筆一劃都是分開且工整的,而且提筆和頓筆不能拖拉,書寫的時候也要快慢結合,部分筆花要快,部分筆劃則慢。
總之,楷書經過了一個如此漫長的發展,對中國文字和書法發展的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以上就是關于“楷書是哪個朝代的”以及“楷書的特點”的具體回答,希望這些相關内容可以給各位提供一定的幫助。
楷書有什麼特點
(一)點畫齊備:
楷書的點畫有點、橫、豎、撇、捺、提(挑)、折、鈎八種。楷書筆畫工整、規矩有法度。楷書筆劃有規律的發展,形成了"永字八法"。它既是字法,也是筆法。一切楷書的筆劃,都概括于八法之中。每一點劃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筆劃互相呼應的。
(二)結字方整:
1.一般認為,中國文字是“方塊字”。在篆、隸、楷、行、草諸體中,應該說楷書是最具方塊字形的。楷書中,雖然嚴格意義上的方形字極少,但都以方塊為其基本字型。楷書要求在結字的“平正、勻稱、飛動、參差”中字形方整。
2.依字取勢,因字立形,比例協調。從結構上分析漢字,大緻有單獨結構、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及綜合結構。在具體的字中,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使之協調。一般來說,左右結構的字偏寬,上下結構的字偏長,包圍結構的字偏方,單獨結構的字偏緊且略小,綜合結構的字略大。
3.橫斜豎彎,整字平正。一般人讀起楷書,總認為是“橫平豎直”,而我們真正寫起楷書來,卻是橫不平、豎亦不直,橫畫多是向右上傾斜,豎也是略含曲勢的。也正因如此,才說楷書的結字“平正”是指整個字的平正,而非指具體筆畫的平正。整個字的平正就要求重心穩定,各部分均衡協調、左右相應。
4.“計白當黑”、靜中寓動。楷書的結字基本上是勻稱的、協調的。結字時,“計白當黑”非常重要。點畫對空間的分割要勻稱,不可粗細、長短、疏密過于懸殊,但同時又要追求勻稱中的生動之美。優秀的楷書字迹是結構平中見奇、靜中寓動,是平正而不呆闆。
(三)章法和諧:
章法也稱布局。結衆畫為一字,曰結體;結衆字為一體,則為布局。可見,楷書結字以方形為主,字的大小差别不大,故而方正規整。具體到某個書家的章法安排上又是各有千秋,各具匠心:或将字距、行距拉大,顯得空靈疏朗;或将格内字寫得飽滿、充實,字距、行距縮緊,顯得豐茂雄強。
擴展資料
楷體書法最為著名的四大家:
一、唐歐陽詢(歐體):
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作的一種楷書字體,其特點是方圓兼施,以方為主,點畫勁挺,筆力凝聚。既欹側險峻,又嚴謹工整。欹側中保持穩健,緊湊中不失疏朗。
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隋時官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并稱“歐虞”,後人以其書于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号為“歐體”。
二、唐顔真卿(顔體):
顔體是由唐代書法家顔真卿所創的一種字體,和柳公權合稱為“顔柳”,有“顔筋柳骨”的說法。“顔體”是針對顔真卿的楷書而言的,其楷書結體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厚,氣勢莊嚴雄渾。
顔真卿(709~785)唐代書法家。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唐代書法革新家,為盛唐書法樹立一面旗幟。顔真卿自幼學書,又得到張旭親授,并師法蔡邕、王羲之、王獻之、褚遂良等人,融會貫通,加以發展,形成獨特風格。
三、唐柳公權(柳體):
柳體是指唐朝最後一位大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權( 778-865)地書法作品字的總稱。柳體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書貴瘦硬方通神”他的楷書,較之顔體,則稍均勻瘦硬,故有「顔筋柳骨」之稱。
四、元趙孟頫(趙體):
柳體字形趨扁方,趙體筆畫圓秀,間架則方正。趙體撇畫,捺畫,以及橫比較舒展,字勢橫展。借用行書,有的字介于行楷之間,顯得流美動人。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封魏國公,谥文敏。著有《松雪齋集》。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鐘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楷書
使用楷書比較出名的書法家有哪些 楷書有什麼特點
楷書有什麼特點
楷書有筆畫工整、字體方正、規矩有法度和結構部位之間互不連接等特點。楷書也叫楷體、正楷、真書等,是漢字的一種字體,是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的,這種字體端正,就是現代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想要繼續了解楷書有什麼特點的讀者可以繼續往下閱讀。
楷書的具體介紹
1、楷書是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的,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
2、楷書是我國封建社會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的一種書體,而在楷書産生之前,我國的書法已産生了大篆、小篆和隸書三種書體。
3、如今一般所說的楷書,是從漢隸逐漸演變而來的,按照時期劃分,可分為魏碑和唐楷。
4、楷書可分為大、中、小這三種字号,1~3厘米的為小楷,5厘米以上的為大楷,而大和小之間的為中楷。
使用楷書比較出名的書法家有歐陽詢、顔真卿、柳公權、趙孟頫,這四位書法家的楷書被稱之為“楷書四大家”,他們分别開創了歐體、顔體、柳體、趙體。以上就是關于楷書有什麼特點的具體内容。
楷書四大家的書法特點楷書四大家的書法特點分别是什麼
1、首先是歐陽詢。歐陽詢的楷書,在書法史上是公認的古今楷法第一,總體來說是以筆法取勝的。他傳世的歐體楷書筆畫精到,結體嚴謹,甚至達到了所謂“一畫不可移”的高深境界。歐體楷書雖然工整嚴謹,但點畫之間的變化卻活潑生動,給人一種挺拔俊俏的美感。
2、顔真卿是整個書法史上的一位變古革新的大師級人物。他的書法造詣博大精深,開創了雄強渾厚的獨有書風,使書法的審美從俊秀走向雄強,屬于唐楷名家之中的一個典型代表。顔真卿的楷書筆畫渾厚剛健,結體寬博宏大,極富陽剛之氣,對後世的書風産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響。不光楷書造詣深厚,顔真卿的行草書也是遒勁高古。他的行書經典《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足以看出他的行書造詣。
3、柳公權楷書以骨力洞達著稱。其筆畫頓挫工整,法度森嚴,同時筆力淩厲剛勁,骨力洞達。從結體上講的話,柳公權的楷書内緊外松,結體挺拔,及其講究線條的質量。啟功先生曾數十年如一日的臨寫柳公權的《玄秘塔碑》,隻為了得其骨力,可見柳公權用筆功力的深厚。
4、趙子昂。趙子昂的楷書深得晉唐風韻,同時吸收了宋朝尚意的書風,最後将他們融為一體,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清秀圓潤的特有書風。他的楷書最大的特點就是秀美流利,有的評論家說他的用筆過于圓潤柔弱,其實這是不客觀的,趙子昂的線條還是非常有力的。
隸書楷書草書行書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1、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2、楷書:一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
3、行書: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産生的。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4、草書: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