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等細小的可吸入顆粒物長期地懸浮在空氣中,嚴重威脅着我們的健康。人們看不見PM2.5,卻又迫切地希望了解其分布狀況,最好能提前預知它們的去向,以便及時采取适當的應對措施。
雖然PM2.5等顆粒物看似“漫無目的”地在空氣中飄來飄去,其實其去向與風向、風速、大氣穩定度等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利用分布廣泛的地基監測台站,或者分析俯瞰大地的衛星遙感觀測數據,就能比較準确地了解顆粒物當前的分布狀況。先進的數值天氣預報技術,可以對主要氣象要素在未來若幹小時或若幹天内的變化情況進行科學預報。再加上能模拟顆粒物擴散軌迹的相關科學模型,以及對污染源排放規律的科學模拟,基本上可以實現對顆粒物未來運動軌迹的預測了。
顆粒物擴散軌迹。計算機模拟2011年3月某日,日本核洩漏事件發生地福島上空攜帶放射性核物質的顆粒物擴散預報(紅、綠、藍三色分别代表初始高度為500米、1000米和3000米的空中的監測數據,每一格點代表6小時)
版權聲明:本站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Wechat:1316747175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