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爸爸帶我去泰山玩,在山下的時候,天還很熱,可是越往上爬天越冷,還好我們多帶了衣服。按理在山上我們應該離太陽更近了,可是為什麼反而冷呢?
我們覺得冷或熱是由周圍空氣的溫度決定的。由于空氣直接吸收太陽輻身的熱量非常少,而且即使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它的高度與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山上的空氣不會因為離太陽近了而出現很大的溫度變化。那末,讓空氣升溫的熱量從哪裡來呢?
在地球表面,土壤、植被、江河、湖泊等要比空氣更容易吸收太陽的熱量。在太陽的輻射下,它們的溫度迅速升高,并與近地層的大氣形成溫差,于是它們源源不斷地向大氣釋放出熱量,加熱大氣。通俗地說,空氣是被地面烤熱的,地面是空氣最大的熱源庫,所以離地面越近,空氣獲得的熱量也越多。
一般來說,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要降低0.6℃,如果夏天山腳的氣溫是25℃,那麼在海拔1000米的山上氣溫将降到20℃以下。加上高空風大,寒冷的氣流吹過,把高山上空氣吸收的那一點兒熱量也都帶走了。
版權聲明:本站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Wechat:1316747175删除